![]() |
|
索引号: | k15129216/2010-220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0-11-04 10:41 | |
发布单位: |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曹娥街道) |
曹娥街道实施浙江省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方案子项目---流动人口“本地化”管理与服务 | ||
各村(居)、社区、有关企业: 我街道是实施流动人口“本地化”管理与服务子项目的试点乡镇之一,为确保该子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上虞市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我街道的具体实施,经街道办事处研究决定,特制定曹娥街道实施“流动人口本地化管理与服务”试点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精神,以实施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契机,密切配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外来流动人口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进一步疏通人才流动渠道,更好地吸引外商、外来人员来我街道投资经商、务工。探索一条适合我街道实际,有利于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新路子。 二、项目目标 改革原有的带有敌视型、歧视型、排外性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方法,向友好型、平等型、本地化服务转变,实行“一视同仁”的管理与服务,维护其在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方面的合法权益,让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享有与本地育龄妇女同等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 三、项目内容 1、从围绕“证”向围绕“人”转变。简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手续,实行公安、计生、劳动“三证合一”管理方式,把工作重点放在为广大流动人口提供多样性的、适合不同年龄的服务上来。为方便外来流动人口的工作和生活,减少往返办证的麻烦,在宣传好要按规定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同时,先给予登记入册,以提高外来育龄妇女的入册管理率和服务率。即:对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跨乡镇(街道)的外来育龄妇女,采用登记管理的方法,6个月以上的纳入常住人口管理,男性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公安部门实行管理与数据共享。使外来育龄妇女能与本地居民一样,得到免费的计划生育各项服务。 ㈠登记建档方法 从市流动人口办公室的管理信息中,获得育龄妇女信息,由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队伍上门走访,通过调查表的形式建立基础档案。以村(居)委计划生育服务员和社区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协管员作为登记信息的辅助来源,提高登记建档率。无论跨省、跨县(市)还是跨乡镇的流动人口,都统一以调查表作为建立微机档案的基础信息。在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和公安、计生“一窗式”办理窗口建立微机档案。每季度反馈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信息到社区、村(居)、企业和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社区、村(居)、企业和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每月反馈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变动信息到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 ㈡管理与服务方法 根据我街道实际,对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进行分类 ⑴针对社区和村(居)内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社区和村计划生育管理人口根据微机反馈建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实行每月回访制度,掌握人员变动情况,及时完善档案,对使用药具已婚育龄妇女及时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对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提供一年两次的查孕查环查病服务,同时要对出租房东落实责任,签订好“出租房计划生育管理责任状”,由房东负责管好本户出租房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并每月一次把情况反馈到社区、村(居)。 ⑵针对企业流动人口管理。我街道企业较多,因而做好企业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规模较大且以育龄妇女为主的企业,如卧龙、春晖、恒安等采取公寓式管理,利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志愿者来做好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每个楼群产生一名计生志愿者,负责做好本楼群内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登记和药具发放、随访等服务,及时掌握育龄妇女信息变动情况。流动人口计生志愿者以自愿、义务为主,适当给予一些资金补贴。其次要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会作用,通过开展协会工作,来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由外来人员来管理外来人员。 ⑶针对服务行业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服务行业流动人口具有流动性大、育龄妇女多等特点,首先要成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通过发展会员、开展协会工作,来管理和服务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流动人口协会办公室设在街道流动人口办公室内,原则上每个服务场所都要有会员小组长,对服务行业流动人口既要搞好计划生育服务,及时发放好避孕药具,又要加强性病、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 2、从“眉毛胡子一把抓”向“分类管理”转变。首先,把流动人口管理对象中的已婚男性从管理对象中清除,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集中到育龄妇女中来。其次,对育龄妇女进行分类管理,把已婚育龄妇女作为重点对象,以社区为依托,做到走访建册互位,宣传到位,培训到位、服务到位,管理到位,实行与户籍人口一样的管理与服务。对未婚育龄妇女,以宣传教育为主,发给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承诺书,并建立档案。对非本街道但在本市的育龄妇女 ⑴对男性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以“一证式”管理为主。与公安部门实行管理与数据共享。同时,为男性流动人口提供必要的计划生育基础知识宣传教育,开设男性生殖健康保健咨询热线,在公共场所增设自动售套机,确保男性流动人口从多种渠道获得避孕套。 ⑵对外来育龄妇女实行访问登记服务制度。改革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制度,以登记制度代替查验制度。进行每月一次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她们对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方面的需求。对未婚育龄妇女特别是14-24周岁的女青年以宣传教育、引导培训为主,加强性病、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重在提高她们的自我防范意识。 ⑶对外来已婚育龄妇女实行跟踪服务制度。对外来已婚育龄妇女与本地人一样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并对外来已婚育龄妇女实行“四免费”服务即免费发放计生宣传资料;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免费进行查孕查环;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技术服务。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已婚育龄妇女实行不同管理与服务。对于40周岁以下的已婚育龄妇女重点要提供好避孕节育工具,做好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引导工作,使她们能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避孕节育措施。在适合本人身体的情况下,要引导好落实长效节育(放环),提供一年两次的查孕查环查病服务;对于40周岁以上的已婚育龄妇女,特别是已经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要提供一年一次妇科病普查服务。 3、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改变原来重管理轻服务的流动人口管理方式,要通过访问,完成登记育龄妇女档案,通过访问了解育龄妇女需求,通过寓教于服务的工作方法,如开展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知识培训班、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等,来传授避孕节育知识,帮助流动人口困难家庭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他们时刻都有回家的感觉。 四、项目评估标准 1、流动人口“一证式”管理率达到95%以上; 2、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建卡在册率达到90%以上; 3、流动人口未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培训达到60%以上; 4、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优质服务卡建卡率、走访率、随访率分别达90%以上; 5、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查孕查环查病通知送达率达到90%以上; 6、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四项手术费报销率达到90%以上; 7、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引流产率2004年在7%以下,2005年在6%以下,2006年在5%以下。 五、项目实施步骤 项目计划道2004年年底结束。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4年5月——6月) (1)成立项目试点领导小组; (2)召开座谈会、下村(居)、厂进行调查研究; (3)制定“流动人口‘本地化管理与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4年7月——11月) (1)落实管理人员,明确管理方法和管理职责; (2)完善微机管理内容,力争与百官街道接轨; (3)对全街道开展一次调查摸底,填写登记表,发放登记服务承诺书,完善外来流动人口微机管理档案,制定管理与服务工作程序; (4)对街道下属规模企业建好企业协会、实行公寓式管理,落实企业计生协管员,达到以外来人员管理外来人员。 (5)建好流动人口协会 3、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1)召开社区、村、企业计生联系员座谈会,谈谈她们在为外来人员管理与服务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及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合理化建议、意见。 (2)做好总结工作,查漏补缺,规范完善制度与档案。 (3)接受上级部门验收。 六、项目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项目的领导,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街道成立了“流动人口本地化管理与服务”试点项目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冯建军 副组长:徐明、祝荣法 成 员:宓惠蓉、任美华、陈香、陶利英、高爱珍、杨萌萌、陈飞玲
上虞市曹娥街道办事处 二00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