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民政局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590681/2011-1449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1-07-06 08:51
发布单位: 民政局

上虞市民政局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1年6月20日)

2011年上半年,上虞市民政局按照年初确定的整体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各项工作要求,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为统领,把打造“现代民政”作为促进民政事业全面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举措,全力以赴为“十二五”开局起好步,更好地发挥民政在上虞和谐稳定发展大局中的基础性作用。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新进展

1、低保救助规范运作。至6月底,全市共有低保户6362户10164人,其中农村5090户8056人,城镇1272户213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1%。健全“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动态管理机制,坚持低保申请预报制度,认真做好上门调查工作,严把进口关。上半年共对全市269户申请低保的家庭进行上门调查、审核,新增低保对象:城镇22户45人,农村153户 413人;取消低保对象:城镇39户64人,农村131户361人。不断巩固集中供养水平,到6月底,全市共有集中供养对象553人(其中农村五保474人,城镇“三无”79人),现已入院供养539人(其中农村五保463人,城镇“三无”76人),另有因精神病、传染病而落实“户院挂钩”的14人(其中农村五保11人,城镇“三无”对象3人),全市集中供养率达100%,入院供养率达97.5%,户院挂钩比例2.5%。1-6月份共下拨五保、“三无”对象补助资金约100.2万元。

2、专项救助科学普惠。上半年共医疗救助困难群众15041人,使用资金374.4万元。其中,文件形式审批医疗救助3批,救助人数437人,下拨资金274.05万元;“一站式”医疗救助中门诊救助14145人次,救助资金20.8万元;住院救助439人次,救助资金76.55万元;医前救助1人,救助资金3万元。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在全省社会救助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对城乡低保边缘户的调查,共3388户8323人;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家庭的收入核定调查,共366户;全市散居孤儿调查,已完成129个社会散居孤儿和无人抚养儿童的审批录入工作。

3、临时救助有序开展。根据省政府相关文件,6月份正式出台我市临时救助文件,使临时救助工作操作更规范。到5月底共救助120人,发放资金18.27万元。对10899名城乡低保对象、因病致贫户、低保边缘户发放物价补贴136.46万元。对3350位困难群众下拨冬春补助费50万元。春节期间,给12412名困难群众发放春节生活补贴148.55万元,对五保及“三无”对象、全市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患大病困难家庭、“三老”人员、失业困难对象、在职困难职工等16种困难对象9987户、26965人进行了走访慰问,发放“送温暖”资金758.19万元。

4、灾害救助大力推进。组织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举办“村(社区)灾害信息员培训班”,共9个乡镇街道141名村级灾害信息员参加了培训和考试。抓好村级避灾场所的建设,新增加32个避灾场所。

5、低收入核定工作稳步实施。有序推进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4月份以市府办名义出台了《关于开展上虞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到海宁、义乌进行专项考察学习,目前已进入了软件招投标程序,7月份开始正式启动收入核定工作。对救助平台进行二期开发,建立死亡人口自动比对数据库,及时注销死亡相关救助对象,确保救助资金及时准确发放。

二、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新进步

1、发展社会老龄事业。制定下发了2011年度乡镇、街道和老龄委成员单位考核意见,细化量化考核工作。认真调研并科学编制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引领全市老龄工作新发展。进一步推动星光老年之家规范化管理,拟定完善《农村星光老年之家评比升级办法(草稿)》,计划于下半年实施。组织好村级老年协会换届工作,推动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评比表彰了31个村级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抓好老年电大教学工作,定计划、健制度、强引导,推动入学率稳步提升,全市春季共招生6600名,比去年增加了1800名。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1-6月份共举办各类老年文体比赛128次,其中承办省、绍兴市级比赛各1次,全市性比赛8次。办理老年证2000本、老年免费乘坐公交车IC卡600余张。积极组织撰写各类老龄论文,其中《传承孝德品德,弘扬孝德品质》在全省老龄办主任会议上作了交流。

2、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在去年底以市府办名义发出三个养老服务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拟定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养老护理分级标准及民办养老机构星级评定标准,4月份组织开展民办养老机构检查,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重新进行登记。积极争取成立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经市编委批准,在乡镇、街道资产管理中心增挂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牌子,指导3家乡镇街道敬老院转型升级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规范提升市社会福利中心,拓展服务功能,完善运行机制,开办医务室、老年电大,推进服务民主管理,启动一期维修工程等。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社会力量参与”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在曹娥街道各个社区组建居家养老服务站,与96345联动实施生活照料、医疗保障、法律维权、文教体育、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方面的政府买单、优质低偿和志愿互助服务。

3、拓展福企福彩工作。会同市国税局、地税局对全市40家福利企业开展年检年审资格认定工作,合格40家,合格率100%,积极沟通联络,落实福利企业优惠政策,稳步提高福利彩票市场份额。至6月底,全市福利彩票累计销售4740余万元,其中电脑彩票 2450余万元,中福在线1755余万元,“刮刮乐”即开型彩票535余万元。在市文化广场举办“刮刮乐”即开型彩票的销售活动,累计销售204万元。

三、优抚安置工作取得新成效

1、保障优抚权益。加强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确保优抚对象各项待遇得到落实。到6月底,共发放各类抚恤补助金686.8万元。一次性门诊和住院医疗补助经费27.7万元,临时生活困难补助7万元。兑现发放企业下岗失业残疾军人套改工伤和社保补贴相关待遇,共发放工伤补助27万元和社保补贴16.6万元。完善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一站式”服务平台,截至6月底,为各类参加农医保的优抚对象落实了住院医疗补助22.7万元。

2、落实退伍安置。认真做好2010年冬季退役士兵、2011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落实优抚对象相关医疗待遇的建议方案。春季转业士官的接收安置工作,截至6月份,上述对象已全部实行自谋职业、货币安置,自谋职业率达100%,共支付安置金766.49万元。全面启动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及时成立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协调沟通,及时形成具体方案。

3、深化双拥创建。巩固“省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制订出台了新一轮双拥工作规划,全面服务和推动军地融合式发展。实施龙山烈士墓扩建修缮工程,3月份全面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完成全市烈士纪念建筑物和零散烈士墓的普查上报,截至6月份,全市现有烈士327人,烈士纪念建筑物1处,零散烈士墓26处。组织清明期间的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共计100余家单位、约1.3万余人次参加了祭扫活动,充分发挥了德育教育基地的作用。

4、加强涉军维稳针对各地政策不平衡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引发各类群访、上访不断的现状,加强与重点信访人员的联系沟通,疏导情绪、帮解困难,通过多种方法化解矛盾。出台《上虞市复退军人信访和维稳“12345”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增强工作合力,继续做好部分下岗失业复退军人再就业相关政策的落实工作,努力保持复退军人群体总体稳定。

四、落实民主自治和城乡社区服务取得新实绩

1、顺利完成村级组织换届。在去年驿亭镇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及早准备,加强指导,制定《上虞市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细则》、《上虞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指导手册》等,认真接待群众信访,严格按有关规定组织完成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全市应选的340个村全部足额选出,其中一次性选出的村168个,共选出村委会成员1064名。从4月下旬起,对全市村主职干部和村监会主任进行一次上岗轮训,分八期培训班,切实提高新上任干部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

2、稳步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按照“统筹协调、相互衔接,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原则,着力抓好农村社区规划的编制和示范型农村社区建设,截至6月,已有18个乡镇、街道的22个村完成示范型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上虞市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也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市府办向全市下发。深化城乡社区“一站式”服务、网格化管理,健全落实居民自治各项制度,在“中心镇”探索实施社区管理,突出抓好治理机制、服务平台、服务体系、社区文化建设。

3、切实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坚持依法监管和培育发展并重的社会组织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拓展社会组织发展空间。完成民间组织的年检年审工作,新成立社会团体4个。根据市委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要求,认真协调“两新组织”管理创新工作,拟定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并按照本局工作实际,推出建立新社会组织重大活动报告制度和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等创新动作,重点引导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益性服务、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由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深入开展社会团体“小金库”治理工作。

 

五、专项事务管理取得新突破

1、殡葬管理工作迎难而上。坚持生态墓地建设管理和殡葬执法两手齐抓的方针,破解市区联建生态墓地的选址难题,采取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殡葬执法工作,疏堵结合实现殡葬管理有序化。截至6月底,全市共依法处置违规坟墓64穴,查获和销毁棺木7具,有力打击了违规殡葬行为。同时,加强对村级生态墓地建设的扶持指导,对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的52个村的28个村级生态墓地补助98万元,对2010年底前入葬的522穴墓穴补助资金71.98万元,实行免费入葬。加强“三沿五区”裸露坟墓综合整治,对治理到位的1122穴坟墓发放补助资金22.44万元。以宣传导向、执法检查、优质服务、祭祀管理为重点,组织开展“文明殡葬宣传执法月”活动,积极倡导殡改新风,发放8000余份公开信,在新闻媒体开展加强殡葬改革和管理集中宣传,倡导绿色殡葬、文明祭祀,市殡仪馆组织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殡葬改革的深入。

2、移民后扶工作平稳推进。积极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其中2只省大中型水库项目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9只省结余资金项目中1只已完成建设,其余8只已完成招投标。加强移民直补对象的动态管理,上半年共核减移民直补对象94人,符合直补条件10085人,扎实做好直补资金的发放工作。开展小型水库调查工作,查实我市共有符合标准的小型水库39座,其中小(一)型水库7座,小(二)型水库32座,涉及13个乡镇(街道)共计34个行政村,拟订了库区村和移民安置村的解困工作五年规划。

3、其他社会事务有序开展。顺利通过全省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验收,扎实做好后续完善工作。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量和水平,到6月共办理相关业务5881件。推进南山陵园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南山陵园墓区建设,启动殡仪馆设施改造前期工作。强化“以人为本”的救助理念,截至6月底救助453人次,加强软硬件建设,积极争创规范化救助站。认真负责做好今年人大、政协议提案办理工作,加强沟通、联系、协调,按时完成2件建议、8件提案的答复,让代表委员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六、内部管理工作取得新提升

1、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新招考工作人员3人。围绕“娥江先锋”创先争优活动、“知我上虞、爱我上虞、兴我上虞”主题教育活动和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创建,以提升能力为导向,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中层干部述职评议、干部培训教育等为切入点,建立健全中层干部规范管理、能力提升和综合考核机制,有效增强中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全面提升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加强对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新形势教育,在探索战略性、方向性思路上有新进展,在重点性、难点性问题上有新突破,实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的有机融合。

2、加强行风效能廉政建设。扎实推进行风效能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作风建设集中专项活动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倾情民生、奉献民政”活动和制度、教育、监督并重惩防体系建设,通过抓集中学习、民主恳谈、先进教育、警示教育,使行风效能、党风廉政和机关作风建设真正成为改进机关作风、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执行能力、推动重点工作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手段。

3、加强机关事务综合管理。完善制度规范,实施办公自动化,降低行政成本,保证机关各项事务的安全、有序、高效运行。认真编制《上虞市民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进一步理顺内部岗位职责、人事管理等。加强专项财务检查,组织开展民政财务统计业务培训等,不断提高规范管理水平。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