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002590956/2013-0294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3-10-16 10:33 | |
发布单位: | 质监局 |
2013年第3季度工作总结及第4季度工作打算 | ||
紧扣创新驱动 服务转型发展 ----上虞市质监局2013年第3季度工作总结及第4季度工作打算 三季度,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绍兴市局半年度工作会议和上虞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主动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精神,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进展。 一、主要工作 (一)主动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质量强市建设 1.扎实推进质量创新。扎实推进“三强”创建,召开工作推进会,确定30家企业为质量强企和质量星级管理的培育对象,风机、消防器材2个产业创示范行业,曹娥街道、小越镇2个镇(街)创质量强镇。配合完成3家绍兴市市长质量奖申报企业的现场评审,完成5家上虞市市长质量奖申报企业的现场评审工作。扎实推进两大战略,会同工商、农业、供销等部门举办品牌建设业务培训会。配合完成22家绍兴名牌申报企业的现场评审工作,制定《“上虞风机”浙江区域名牌及标志推广使用监督管理工作规则》和《“上虞风机”浙江区域名牌标志获准使用条件》;1个项目获批省级农标项目,2个项目申报绍兴市级农标项目,各有1个项目申报国家级农标项目和服务标准化项目,完成14个县级农标项目的立项审核。完成省标准化重点项目风机联盟标准的制定,培育5家企业申报省标准创新型企业,完成《餐饮业六常法精细化管理模式》服务标准审查工作,8月22日在全省系统标准化工作调研会议上,我局进行了标准化战略和创新工作汇报交流。扎实推进管理创新,以质量协会、行业协会为平台,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普及教育、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能源计量管理与审查、卓越绩效标准、服务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普及、应用活动,累计培训3100多人次。启动编制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创建评价标准,开展示范单位申报,2家企业申报省能源计量示范单位,2家企业申报绍兴市级能源计量示范单位,完成6家企业能源计量审查工作;组织试验机协会参与浙江省试验机产品质量抽检评价规则的制修订工作。 2.着力强化平台支撑。投资概算2000万元的风机质量检验中心,已开始土建施工,并着手风机检测设备的招投标工作。正式获批成立浙江省照明电器质量检验中心。以照明电器检验中心为依托,7月成立照明电器科创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检测、科研、信息、咨询“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与市商务局签订照明电器质量检验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对外优惠服务协议,对外作出优惠服务承诺,获得省商务厅421万元的资金补助。7月,平台组织8家高等院校、35家照明电器生产企业开展技术转移对接活动,为照明电器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发挥平台的桥梁作用。我局所属技术机构2个项目获绍兴市科研项目立项,已通过173种产品、585项参数的计量认证,通过37种产品、12个参数的国家实验室认可。通过292项计量检定的授权、37项校准项目和4项检测项目的授权,达到了基本项目100%、扩展项目60%的计量检定校准能力,提前完成省局下达的计量检定机构能力建设任务。组织开展内部岗位练兵活动,与兄弟县(市)技术机构实验室开展比对活动,实现检测人员人人持证上岗及每个项目至少双人持证的目标。 3.不断完善政策保障。市委市政府在出台《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提升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政策意见》、《上虞市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奖励办法》、《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又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强市建设的政策意见》、《关于“三个一批”企业培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质量强市建设纳入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四个上虞”的重要载体,全力支持“三强”创建、企业质量管理评星晋级和孵化基地建设,并首次提出设立标准创新贡献奖,进一步完善了质量强市建设的各项政策意见,有效促进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治 1.不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制订《上虞市食品生产企业诚信考评办法》,组织开展诚信考评,考评结果在网上公布。8月15~16日,邀请华东理工大学3位资深教授对全市各乡镇(街道)、食品安全主要职能部门、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与风险管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标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及应急管理、食品风险监测与分析评估、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等5部分,共180余人参加培训,反响良好。积极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召开首席质量官工作推进会议,我市卧龙集团“三权一责”(企业决策参与权、质量业务领导权、质量安全一票否决权、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三抓一建”(抓规划、抓管理、抓提升、建文化)、“三官一员”(集团首席质量官、子公司首席质量官、车间质量官、质检员)的首席质量官做法在绍兴市质量强市建设推进会上作典型介绍。 2.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根据特种设备、食品、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要求,结合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全面检查和强制淘汰,结合“传统地产食品533安全保障行动”和食品安全“强网清源”行动,结合重点工业产品获证企业年度审查和质量提升,结合蓝剑系列执法行动等,重点对公共场所电梯、氨制冷、气体充装、锅炉、重点交通工程的起重机械、劳保食品建材等行业的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和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行业的特种设备,饮用水、肉制品、粮食加工品、蛋制品、夏令食品、月饼、腐乳和塑料包装容器等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危化品、防爆电器等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共检查特种设备企业206家(累计648家,其中液氨使用企业66家)、设备1142台(累计3041台),发现隐患146项(累计606项),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51份(累计173份),淘汰高危特种设备30台(累计88台);检查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77家(累计259家),发现安全隐患34项(累计80项),管理缺陷132项(累计311项),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6份(累计50份);检查危化品、防爆电气生产企业48家,总体情况良好。由局领导带队对20个乡镇(街道)、园区,35家企业进行督查,确保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取得实效。8月中旬,召开专题会议,梳理分析隐患,提出整治意见,强化工作落实。查处违法企业15家,其中特种设备3起、食品7起。对10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约谈。 3.狠抓质量安全源头监管。三季度,省、市、县三级质监部门共监督抽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产品113批次(其中食品111批次,食品相关产品2批次),合格113批次,批次合格率为100%;县级专项评价性监督抽检423批次,合格418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8.82%。工业产品共抽查122家企业的23种133批次产品,合格128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6.2%,1~3季度累计抽查395批次,合格381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6.5%。全市产品质量总体平稳。强化生产许可管理,新增食品生产许可企业1家(累计103家133张证书)、食品相关产品企业2家(累计24家企业25张证)、食品小作坊2家(累计6家)、换证13家,完成14家食品相关产品企业生产许可证年审。换发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2张、变更2张、注销2张,完成对177家(188张证书)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的全面核查工作。完成3家电线电缆、3家燃气具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按照“零容忍,严执法”的要求,开展“蓝剑”系列打假、“打非治违”、再加工纤维等专项执法行动,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435家,查处违法企业48家,查获违法产(商)品货值212余万元,移送公安2起。举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上岗培训12期,培训人员900多人次。召开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动员会,在43家企业试点进展顺利。 (三)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优势,合力营造质量氛围 1.广泛开展质量宣传活动。结合上虞实际,联合市经信局、教体局、工商局等16家单位,围绕“打造经济升级版 实现质量强国梦”这一主题,共同开展“质量月”活动。9月4日,上虞市市长在《上虞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为“质量月”活动鼓劲造势,并拉开系列宣传活动的序幕。在人流集聚区设置大型户外宣传牌2块,向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送质量宣传短信,与教体局联合走进学校为学生讲解电梯、扶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知识、使用注意事项等,联合上虞市质量协会、风机协会,在《上虞日报》举办“质量月”有奖知识竞赛,开通新浪、腾讯“上虞质监”微博,进行质量知识宣传,对“质量月”活动实时报道,上虞日报、上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也作了系列报道;发放《代码小知识》、《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纤维制品质量警示》、《常用产品质量知识专家解读》等质量安全资料2000多份。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强化以质取胜理念,营造诚信经营的质量发展环境。 2.集中开展质量整治提升。9月10日,集中销毁近年来查获的假冒伪劣产品,包括钢筋、珠茶、纤维制品、酒瓶等20多种2万余件,货值70余万元。召开轴承、风机、电机产品质量分析会,为企业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分析行业质量形势,开展风机能效标识解读活动,提供产品质量提升意见建议。组织开展“百名专家进百镇”活动,制订工作方案,确定29名质量专家,邀请省机电质量检测中心、省计量科学检测院、方圆审核中心等有关专家到我市乡镇街道开展风机、试验机质量帮扶活动,提升块状产业质量水平。积极开展照明电器行业能源计量数据应用管理工作。 3.深入开展质量惠民活动。出台《深化技术机构企业质量帮扶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方案》,将省照明电器质检中心确定为实验室开放的重点内容,设立实验室开放专用办公休息区,为企业提供检测资源共享与技术合作服务,承诺年内免费开放。出台技术机构投诉处理、预约与上门服务等制度,向社会做出诚信检验承诺,并将服务承诺、窗口人员信息、人员守则等内容予以公示。至9月底,已完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47681台件,委托检验1286批次,监督抽检2366批次。9月27日,邀请60名社区居民代表走进实验室,增进普通百姓对质监部门的了解。处理投诉举报13起,累计42起,其中闰土热电投诉假冒电厂阀门案,案值达300多万元。 (四)精心组织“五同”教育活动,保持队伍和谐稳定 1.统一思想明目标。根据绍兴市局党委的《全市质监系统“五同”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局及时召开党委会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成立活动领导小组,8月15日制定下发《关于开展“五同”教育活动的通知》,8月19日召开活动动员会,将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年度岗位目标考核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制作宣传挂图,宣传“五同”教育意义,号召全局干部职工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五同”教育活动。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崇孝守信务实创新”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和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要文件,凝聚共识,增强合力,把思想统一到市局党委要求上来,统一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上来,着眼未来开拓创新,合力推动打造上虞经济升级版。 2.查找问题明方向。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系统内外意见建议,查找存在问题。8月21日召开乡镇纪委书记恳谈会,8月27日召开乡镇工业镇长质量工作座谈会,8月30日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广泛征求对质监工作的意见建议。三季度,2次邀请行风监督员参与业务工作,对业务工作开展进行全程监督。结合特种设备、食品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督查等工作,走访企业、乡镇,听取服务对象意见,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梳理分析,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基层监管力量薄弱、安全监管风险较大、服务能力水平还需提升等方面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局党委正在逐一研究解决。 3.整改提升重实效。按照八项规定、“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项整治活动等要求,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打造质监文化。继续以“院子文化”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墙体文化、党员活动室等载体,宣传精神文明、廉政建设、励志格言、质监工作动态等。结合“道德讲堂”、“周末课堂”等开展教育活动,邀请“道德讲堂”宣讲员做“弘扬精神重在践行”专题讲座,督促党员干部端正思想,保持和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到法院旁听违纪违法案件审理,增强党员干部的法纪意识,促进队伍的清正廉洁。加强信仿工作,严格“四步”工作法,有效处置信访件6件(累计21件),处置率达100%。认真落实质监系统收费减负工作,全面清理涉企涉农各类收费,并完成行政事业性收费及减免政策公示,累计减免费用47.036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创新还需加强。有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创新难的畏难情绪,创新的力度、层次不够,成效不明显。 二是工作进度还需加快。对照考核目标要求,有的工作进度、成效不够理想,相比兄弟县(市)局有差距。 三是工作质量还需提升。从督查、检查情况看,监管工作质量、检验工作质量还需进一步重视,在怎样破解难题,化解风险方面还需加强研究。 三、四季度工作打算 四季度,要根据市局会议要求,咬定目标不放松,统一思想抓落实,提高标准抓落实,合心合力抓落实,努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重点要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查漏补缺,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根据系统和市委市政府的考核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再梳理,争取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创新方式,不断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发挥政府、部门、乡镇(街道)、企业四方力量,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路线图设计,运用四大载体,加强工作督查指导,着力在“深化、提升、落实、长效”上下功夫。 三是严守底线,毫不懈怠确保质量安全。强化底线意识,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把质量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加以落实。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食品安全诚信考核,探索重点工业产品的长效监管措施,努力做到少出事、不出事、不出大事。 四是有序有效,着力推进检测中心建设。坚持质量第一,严格工程管理,严格绩效管理,有序推进,确保有质有量有速度地完成既定目标。主要是照明中心的完善、拓展、提升和风机中心的建设、铜材检测中心的搬迁、提升。 五是用好载体,努力打造和谐质监队伍。继续抓好“五同”教育,加强质监文化建设、党建文化建设、行风效能建设,转变作风,提升形象,营造谋事、干事、成事的氛围,提升质监文化软实力。
2013年10月10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