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梁湖街道 >>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
索引号: 00259042X/2014-3234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 公开日期: 2014-07-21 11:08
发布单位: 梁湖镇 有效性: 暂时保留

关于印发2014年“春泥计划”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村(居):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化农村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根据省委、绍兴市委、上虞区委深入实施“春泥计划”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提出2014年“春泥计划”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以农村行政村为单位,以丰富农村未成年人文化生活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学校寒、暑假期、传统节日和双休日等课余时间,依托农村现有的各类活动场所,开展道德实践、社会体验和文娱活动,着力改善农村未成年人的校外文化生活,营造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二、指导原则

1.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实施村自身优势,注重资源整合,及时总结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方法和特色,扎实推进工作。实践活动要尊重未成年人的意愿和身心特点,做到简单、易做、实用。

2.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各村(居)要认真规划,统筹协调,做到“春泥计划”实施村全覆盖。加大巩固深化力度,丰富内涵,创新载体,分类实施,整体推进,推动“春泥计划”实施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3.知行合一、寓教于乐。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三、目标任务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以“孩子开心、家长放心、学校称心、社会安心”为目标,2014年,全镇“春泥计划”实施村要实现全覆盖目标,同时建设一批“春泥计划”示范村,努力形成“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活动丰富”的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框架。

四、工作内容

进一步丰富“春泥计划”活动内涵,激发工作活力,增强工作合力,提升规范化程度,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广泛开展道德实践、社会体现、能力提升、文化娱乐等活动,大力实施“春泥计划”五大行动。

1.大力实施励志成长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根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设计丰富载体,广泛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强化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构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精神家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歌咏、向国旗敬礼、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组织推荐优秀作品参与第五届全国优秀童谣评选、展播和传唱等活动,引导和激发未成年人爱家、爱乡、爱国之情,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增强“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大力实施“品德提升”行动。以培育良好品行为目标,从未成年人日常所看、所听、所感、所想的事物入手,组织开展 “孝敬父母 感恩亲情”、“ 明礼诚信 尚善笃行”、“团结互助 分享快乐”等系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在家庭中,帮助家长做家务,孝老爱亲;在村落里,关爱弱势群体,开展义务劳动,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在同伴间,关心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团结爱护小伙伴,开展爱心帮扶和志愿服务,使未成年人自觉践行道德规范,陶冶道德情操,提升道德素养。

3.大力实施文化育人行动。以“读书、明理、成才”为主题,突出文化内涵,用先进文化激励未成年人,用健康文化引导未成年人,用乡土文化陶冶未成年人。结合“农家书屋”建设、读书月、“我有好书大家读”、古诗文经典诵读等有效载体,吸引广大未成年人多读书、读好书,同时注重发挥地域特色,深入挖掘村落文化精华,依托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将农耕生活、民间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活动与社会体验有机结合,培养农村未成年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4.大力实施阳光心灵行动。针对未成年人中存在的畏难怕苦、容易产生自卑自傲情绪等现象,强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顺应未成年人个性发展方向,培育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开展适合未成年人的集体游戏和亲子活动,使未成年人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和谦让,在玩耍中感觉温暖、奉献爱心,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逐步养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

5.大力实施净化优化行动。立足于疏堵结合、大力净化、优化社会文化环境,使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在良好环境中得到健康成长。加大对农村、城乡结合部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整治监管力度,坚决取缔“黑网吧”和变相经营网吧,严厉整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加强对互联网不良信息的打击和治理,推广绿色上网软件,让健康丰富的信息通过网络进农村、进社区。

五、具体措施

各村(居)要结合各自实际,以“八有标准”为抓手,依托各项活动载体,整合各方人才、资金、活动、场所等资源,共同推进“春泥计划”工作深入开展。

1.有组织。成立村社会学校“春泥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关工委、家长学校、未成年人协会、社会学校等工作组织,落实人员,明确职责。

2.有经费。各村(居)要多方筹资,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实施“春泥计划”,通过文明单位结对、村企结对、部门联村共建促发展等多种形式募集资金,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3.有制度。建立完善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家校村三方沟通联系制度、未成年人协会章程、书刊器材使用制度、家长学校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系列工作制度。

4.有队伍。要建好四支队伍:即建立一支由大学生村官担任常驻辅导员、学校年轻教师担任常任辅导员的辅导员队伍;建立一支由“五老”人员、回乡大学生、高中优等生、企事业优秀人才的志愿者队伍;建立一支开展爱心结对帮扶活动的爱心帮扶队伍;建立一支由家长学校各成员组成的家长观察团队伍。

5.有阵地。充分利用文化礼堂、乡村学校少年宫、农家书屋、星光老年之家、党员电教中心等现有场所和设施,修缮整理现有活动场所,增添补充一批活动器械,为未成年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依托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运用网络共享资源,建设网上教育阵地。

6.有活动。根据本村未成年人年龄、身心、认知特点,充分利用节假日,科学设计活动载体,广泛开展道德实践、社会体验、能力提升、志愿服务、文体娱乐、学业辅导等活动,做到活动经常化、主题多样化。

7.有档案。要建好三本档案:即建好一本未成年人档案,对本村所有未成年人家庭基本情况、学习情况、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查登记,定期更新,掌握好第一手基础资料;建好一本《基本情况》档案,把本村基本情况、工作计划总结、工作部署落实情况进行收集归档;建好一本《活动记录》档案,把每次活动开展情况,如点名签到、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效果等以文字、图片形式全面收集归档。

8.有反馈。搭建一个学校、行政村、家庭三方全面沟通联系平台,通过《村校联系册》及时交流信息,随时了解未成年人思想、心理、学习和生活状态,各方联系反馈做到一年二至四次。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春泥计划”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各实施村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专人负责,制定有效措施,确保工作实效。

2.明确分工。镇宣传办、关工委负责做好牵头、协调、指导、服务工作,排定计划,定期加强督促检查,加强宣传,为社会学校“春泥计划”开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各行政村(居)要按照本实施意见的“八有”工作内容和镇关工委、学校总支制定的《关于做好2014年暑期社区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指导检查;学校负责做好实施村常任辅导员、爱心辅导员推荐、管理工作,帮助指导实施村制订好相关活动计划,督促实施村联系学校做好反馈工作;镇文化站配合市文广局开展送戏、送电影进村,丰富未成年人文化生活,加强执法力度,净化文化市场;镇团委负责利用区“中国梦”系列教育活动载体到实施村开展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镇妇联负责指导帮助实施村建立家长学校,开展培训活动,发动基层妇女参与“春泥计划”的实施;镇属各部门要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春泥计划” 的实施,为农村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环境。

3.精心部署。各实施村要认真按照工作目标和要求进行专题研究、专题部署,既要做好规定动作,不走样、不缺失,又要创新自选动作,有特色、有亮点。要建立台账登记、档案保存、书刊器材使用、安全防范等管理制度,推动“春泥计划”工作的落实。做好8月份上级对“春泥计划”实施村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的督查迎检工作。

4.加强宣传。新闻媒体要重视“春泥计划”实施工作,及时报道“春泥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农村未成年人精神面貌出现的新变化,为“春泥计划”的深入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5.注意安全。要重点维护未成年人集聚和外出活动时的安全秩序,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要引导未成年人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要关注心理健康,增强未成年人的抗挫折能力,缓解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提高外来民工子女的融入感。

附件:1.《梁湖镇“春泥计划”责任分工表》

2.《梁湖镇2014年“春泥计划”实施村(居)名单》

3.《上虞区“春泥计划”测评细则》

 

中共梁湖镇委员会

二○一四年七月四日

 

附件1:

梁湖镇“春泥计划”责任分工表

 

责任办

主  要  任  务

镇宣传办

综合协调、检查督促。

镇关工委

1.指导、帮助各实施村(居)成立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作用;

2.指导、帮助各实施村(居)建立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

镇学校

1.出台政策,鼓励各学校参与实施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2.做好实施村(居)与其所在学区中小学挂钩结对工作,为各实施村(居)推荐、选派两名事业心强、能力强、善做德育工作、经验丰富的德育骨干教师担任教育顾问;做好实施村(居)教育顾问的管理、培训、考核,提高其工作水平;

3.鼓励退休教师担任实施村(居)关工委成员;

4.督促有关学校采取措施,鼓励实施村(居)学生加入未成年人协会,积极参加村(居)内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并将其在家、在村或社区表现作为综合素质评定、优秀学生评选、入队入团等的重要依据;

5.设计、推行良好的活动载体,使实施村(居)未成年人受益;

6.参与指导帮助实施村(居)开展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

7.加强未成年人体育活动场所建设,提供未成年人活动所需的体育设施;

举办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绳、踢毽等体育项目比赛。

镇文化站

1.做好送书、送节目、送电影进实施村(居)等活动,丰富实施村(居)未成年人文化生活;

2.引导、组织实施村(居)未成年人参与“种文化”活动。

镇团委

1.指导、帮助各实施村(居)成立未成年人协会,开展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发挥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在协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负责培训未成年人协会的骨干,提高其工作能力;

3.组织开展流动青少年宫进农村(居)、雏鹰争章进家庭活动;

4.参与指导、帮助实施村(居)开展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

镇妇联

1.指导、帮助各实施村(居)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站);

2.开展家长培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3.组织开展评选优秀家长或家庭教育示范户活动;

4.开展对留守、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各村(居)

1.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实施方案;

2.成立领导班子,确定工作人员,组织活动开展。

3.做好活动资料收集及总结上报工作。

各联村指导员

1.指导、帮助各实施村(居)建立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机构;

2.督促各行政村(居)开展好“春泥计划“活动。

3.协助做好活动总结资料上报工作。


附件2:

梁湖镇2014年“春泥计划”实施行政村统计表

实施村(居)

未成年人数

负责人

电话

手机

外梁湖村

148

陈伟珠

82431870

13587380611

花浦村

278

王藕娣

82439372

13588536976

南穴村

227

李  丽

82439331

13967531823

倪家堡村

293

黄志英

82430327

13484365682

皂李湖村

758

吴尧芬

82436297

13858446058

任庄村

116

戴惠娟

82439378

15958533228

华光居委

117

曹爱菊

82439024

82254148

华山居委

99

王娟萍

82439760

82431483

拗花山村

78

俞  芬

82432979

13575526589

大厍居委

76

陈利芬

82439793

82909550

禄泽居委

133

徐兰英

82433017

13819570059

古里巷村

113

任茶英

82438791

15967523699

洪山湖居委

156

胡妙娣

82439559

13757518863

华东居委

136

华欢萍

82439754

13588538203

前旺塘村

80

龚银娟

82430619

13675585397

玩石村

130

王桂芬

82439439

15957535267

吴家楼村

100

陈彩利

82439393

13758566472

方梁岙村

55

梁杏娟

82439491

13858546475

西华瑶村

245

龚  艺

82433006

13587380455

潘家徒

190

陈云娟

82434720

13858446434

 


附件3:

上虞区“春泥计划”测评细则

 

测评类别

测评项目

测评内容

评分标准

测评方法

分值

组织发动

(18分)

组织发动

(18分)

组织机构

1)建立由村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春泥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明晰,履职有力;

未建立领导小组的,此项不得分;领导小组分工不明确的,扣1分;履职不力的,扣1分;

材料审核

2

2)村两委会每年组织召开会议,做好实施“春泥计划”的部署、落实、检查、总结工作;

未开会部署落实的,此项不得分;

材料审核

2

3)落实1名村干部负责日常工作开展,并在每个自然村(或片)落实负责人或联络人员。

未落实专门人员和联络人员的,此项不得分。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2

宣传氛围

1)重要公共场所设有宣传“春泥计划”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公益广告;

视公益广告设置情况,酌情给分;

实地考察

4

2)村民群众对“春泥计划”知晓率在90%以上。

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1分。

问卷调查

2

社会参与

1)开展“春泥计划”村校、村企结对活动;

无结对活动的不给分;

材料审核

4

2)利用辖区资源优势和职能优势,组织开展面向村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视活动开展情况,酌情给分。

材料审核

2

工作保障

(22分)

室内场所

1)有100平方米以上的室内活动室,设置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

面积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无图书室的,扣1分;无文体活动室的,扣1分;

实地考察

3

2)图书室藏书总量在500册以上,其中有少儿书籍200册以上、少儿报刊杂志5份以上;

图书室藏书总量、少儿书籍数量达不到要求的,扣1分;少儿报刊杂志数量达不到要求的,扣1分;

实地考察

2

3)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等体育活动用品和游戏玩具;

室内活动阵地设施不健全的,扣1分;文体活动器具不足20件的,扣1分;没有定期维护、充实的,扣1分;

实地考察

3

4)活动室均挂置标牌标识,做到活动制度上墙,定期开放,并有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

未挂置标识的,扣1分;制度不上墙的,扣1分;未定期开放的扣1分。

实地考察

3

室外场地

1)设有室外各种活动场所和阵地,如“春泥乐园”、“春泥长廊”、“春泥实践基地”等;

无户外活动场所和阵地的,酌情扣分;

实地考察

3

2)及时维护文体设施,无破损等情况。

器材破损严重的,酌情扣分。

实地考察

2

经费保障

1)“春泥计划”经费纳入年度预算,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春泥计划”活动经费;

年初未纳入村经费预算的扣1分;视投入情况,酌情给分,无投入不得分;

材料审核

4

2)每年有一定数量的社会赞助资金用于“春泥计划”实施工作。

视赞助资金的具体情况,酌情计分。

材料审核

2

管理服务

(40分)

日常管理

1)建立由行政村、结对学校、共建单位负责人和村民骨干、家长代表等组成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做好实施“春泥计划”的日常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例会,讨论决定日常管理事项;

未建立校务委员会的,此项不得分;校务委员会履职不力的,扣1分;未定期组织召开例会的,扣1分;

材料审核

3

2)建立村关工委、村级家长学校,制订活动计划,每年开展面向未成年人活动分别4次以上。

村关工委、村级家长学校组织不健全的,分别扣1分;村关工委、村级家长学校活动达不到要求的,分别扣1分。

材料审核

4

工作制度

1)建立村未成年人资料档案,每年对村未成年人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登记。

未建立村未成年人档案的扣1分;

材料审核

4

2)制订“春泥计划”辅导员职责、未成年人协会章程和活动阵地管理、辅导队伍管理、学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并上墙公布。

没有制订相应制度的,此项不得分;未进行公布的,酌情扣分。

材料审核

2

安全管理

1)建立活动器材定期检查制度,对活动器材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维修;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告知注意事项及采取的必要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无定期检查记录的扣1分,无活动措施扣1分;

材料审核

2

2)各项活动有专人负责,定时、定岗,落实学生参与活动点名和缺席告知制度,并及时将学生缺席情况告知家长。

活动无专人负责扣1分;无点名和缺席告知制度扣2分。

材料审核

2

队伍建设

1)加强与结对学校、辖区内学校的衔接沟通,建立学校教师志愿者队伍和志愿服务机制。

未建立教师志愿者队伍的,扣1分;未建立学校教师志愿服务机制的,扣1分;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4

2)建立一支由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工作人员、村干部、“五老”人员、大学生、民间艺人等组成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辅导员队伍。

无辅导员聘请的扣2分,双休日、节假日无人员值班的扣1分。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4

档案资料

1)本村制定的“春泥计划”实施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研究“春泥计划”实施工作的会议记录和决议措施;

视材料存档情况酌情计分;

材料审核

5

2)“春泥计划”年度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年度总结等资料齐全;

视材料存档情况酌情计分;

材料审核

5

3)有活动安排、活动情况记录、媒体报道等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料。

视材料存档情况酌情计分。

材料审核

5

主题活动

(20分)

活动内容

1)道德实践:每年组织开展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2次以上,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爱国爱乡、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教育;

开展活动2次及以上的,得5分;开展活动1次的,得2分;未开展活动的,不得分;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5

2)社会体验:每年举办4次以上以体验“三农”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家爱乡情感。

每开展1次活动,得1分;未开展活动的,不得分;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5

3)能力提升: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树立法律意识、团队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培养生活自理、自我保护、紧急避险等能力。

开展活动2次及以上的,得5分;开展活动1次的,得2分;未开展活动的,不得分;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5

4)文体娱乐: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体育游戏等活动。

开展活动2次及以上的,得5分;开展活动1次的,得2分;未开展活动的,不得分。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5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