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永和镇 >>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
索引号: 002590227/2015-3018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 公开日期: 2015-07-23 14:45
发布单位: 永和镇 有效性: 有效

永和镇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平安校园”目标,从维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校园平安,实现永和教育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出发,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全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2、原则

(1)预防为主。把应对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工作,完善网络建设,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将预防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控制危机,力争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以人为本。把保障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凡是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要及时采取人员避险措施;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要优先开展抢救人员的紧急行动;要加强抢险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程度地避免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3)资源整合。整合现有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测、预警等信息系统,建立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科学有效的防范体系;整合现有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和组织网络,建立统一、科学、高效的指挥体系;整合现有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常备不懈的保障体系。

(二)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内涵

本预案所称校园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在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内由人为或自然因素突发引起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或影响社会安定等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校园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锅炉操作安全事故、火灾事故、教育设备设施事故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以及其它严重危害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暴力袭击事件、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和其它群体性事件等。

各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一般(Ⅲ级)、重大(Ⅱ级)、特大(Ⅰ级)三个级别:

一般突发事件(Ⅲ级):对师生人身安全、学校财产和教育秩序造成一定影响,由镇为主可以处置的突发事件,由镇和市教体局以及相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事件本身跨乡镇(镇)的,由市教体局负责应急处置,镇在市教体局协调下积极开展现场抢救、救助工作。

重大突发事件(Ⅱ级):对师生人身安全、学校财产和教育秩序造成重大危害或按照规定必须向市委、市政府报告的突发事件,在市委、市政府协调下积极开展现场抢险、救助工作。

特大突发事件(Ⅰ级):对师生人身安全、学校财产和教育秩序造成特别重大危害或按照规定必须报告绍兴市的突发事件,在上级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永和镇行政区域内属镇管理的学校、幼儿园校园。凡本镇行政区域内发生的中小学、幼儿园突发公共事件,均适用于本应急预案,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事件类别、响应标准

1、事件类别

根据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生活的实际,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具体有下列几种:

(1)校舍或厂房倒塌;

(2)师生非正常死亡;

(3)食物中毒、群体性不明疾病;

(4)锅炉爆炸;

(5)剧毒药品失窃或实验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

(6)发现传染病疫情;

(7)校园暴力恐怖事件;

(8)其它对生活、生产环境和教育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灾害,如长时间持续停电、停水以及遭遇雨雪冰雹等恶劣天气。

2、响应标准

详见附件(各类事件处置程序)。

    (五)启动、关闭权限、程序与条件

1、一般突发事件(Ⅲ级):报请镇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市教体局分管局长或相关科室长应赶赴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由镇分管副镇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制定方案,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开展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学校领导任执行总指挥,负责事件的具体指挥和处置工作。

2、重特大突发事件(Ⅱ、Ⅰ级):

(1)启动与关闭审批权限。本预案的启动与关闭,由镇领导小组报市指挥部批准后启动与关闭。

(2)启动与关闭程序、条件。发生重特大学校、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时,或当学校、镇和市教体局对事件的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需市政府协调处置、扩大应急时,由市教体局报市府办,经分管副市长批准后启动本应急预案;应急结束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由事发学校提出应急结束建议,市教体局报市府办,经分管副市长批准后实施。

二、机构职责

(一)指挥机构

1、指挥机构组成。成立学校、幼儿园校园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救援领导小组(本文简称领导小组),由镇分管副镇长任组长,各成员单位领导任副组长。

2、指挥机构办公室及设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办,由社会事务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事发地学校负责人为副主任。

3、指挥机构成员单位组成。领导小组成员由党政办、安监所、派出所、中心卫生院、财政办、建设发展办、供电所等部门领导及事发地学校负责人组成。

(二)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负责指挥和协调有关部门、其他组织和个人共同做好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2、办公室职责:具体负责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救援的组织实施工作。

3、成员单位职责:

党政办:负责发布和通报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和协调处理工作,按规定向公众统一发布灾情及救灾工作等有关信息,负责回答有关灾情的询问;

派出所:负责事发地的社会治安工作,协助组织群众安全转移,撤离避险;做好事故抢险救灾车辆的优先通行,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

中心卫生院:负责落实医院救死扶伤,组织医疗突击队到事故现场救治伤员,指导医疗卫生防疫工作;

镇建设发展办:负责对校舍质量的监测和倒塌原因的分析;

镇资产管理中心、安监所:负责锅炉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和事故原因分析;负责事故调查、处理、上报工作;

供电所:负责抢修被破坏的供电设施,及时恢复供电;

财政办:负责事故应急处理中的专项经费,及时安排救灾补助资金到位。

(三)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专业组职责

1、现场综合组:由市府办、市应急办传达贯彻领导指示、报告处理情况、协调有关单位负责救援和险情排解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由事发地乡镇具体负责协调相关部门、村开展救援和险情排解工作;

2、警戒维护组:由派出所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内人员撤离,劝说围观群众离开事发现场;

3、医疗救护组:由中心卫生院开设现场救护所,负责受伤、中毒人员的救护,保证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

4、后勤保障组:由党政办、财政办、供电所、事发地学校负责指挥人员和抢救人员的现场住宿安排,提供突发安全事件特需的救援车辆,保障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协助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

5、善后处理组:由教体局、镇政府负责对死难、受伤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6、宣传报道组:由党政办负责事件文字材料的起草、把关工作;

7、机动预备组:由指挥首长临时确定、调动、使用。

三、应急救援程序

(一)先期处置及报警

1、报警。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应立即向相关急救部门报警:校园内暴力恐怖及其他案件110、火警119、急救120、疫情82212969、食物中毒82121775等。同时立即上报市教体局和镇。并在半小时内将情况发生地点、时间等基本情况和有关信息报送镇党政办公室82935756和社会事务办8293078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报送途径详见“网络图”。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镇政府报告突发公共事件隐患。

2、先期处置。在急救部门和主管部门人员到场前,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就立即进行先期处置、紧急抢救。在抢险救护过程中,要对事故现场实行严格保护,防止与事故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必须移动现场物件的,应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的痕迹、物证。

(二)接警与赶赴现场

市教体局和镇接警后,要立即确定突发公共事件等级,报指挥部,经指挥部批准后,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指挥部应按预案规定迅速指派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做好指挥、协调、救援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三)应急处置与救援抢险

1、先行处置

(1)重大突发事件(Ⅱ级)发生后,市教体局局长、分管局长,镇主要领导应立即赶赴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由局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制定方案,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开展工作,镇主要领导任执行总指挥,负责事件的具体指挥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将事件发生情况、处置工作报市应急办、市府办,必要时请市政府领导到场,参与制定方案,指导开展工作。

    (2)特大突发事件(Ⅰ级)发生后,市教体局应立即报告市委、市政府,局长、分管副局长应立即赶赴现场,并成立现场指挥部,市分管领导赶赴现场后,任总指挥,负责制定方案,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工作;镇主要领导(直属学校为教体局局长)任执行总指挥,负责事件的具体指挥和处置工作。在上级领导到场后,由其进行统一指挥。

2、应急程序

(1)当确认突发公共事件即将或已经发生时,事发地的学校、幼儿园及相关科室、部门应立即做出响应,按照“统一指挥、属地管理、专业处置”的要求,成立由各部门领导参加的现场指挥部,确定联系人和通讯方式,指挥协调公安、消防、医疗急救等部门应急队伍先期开展救援行动,组织动员、帮助师生开展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指挥部。

(2)现场指挥部应维护好事发地区的治安秩序,做好交通保障、人员疏散、师生安置等各项工作,尽全力防止紧急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及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随时向市教体局、市政府报告,并按规定上报。同时结合现场实际,尽快研究确定现场应急事件处置方案。

(四)扩大应急

如果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事态进一步扩大,预测将要或已经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应及时报请指挥部批准,启动应急预案。

预测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市教体局及镇要及时做好前期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上报市政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结束

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重大、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由市教体局向市政府提出应急结束的建议,经市政府批准后,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

四、善后处理和调查、评估

(一)善后处理

由镇政府负责,市教体局提供必要的支持(直属学校由教体局负责)。对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伤亡的人员进行医疗或按规定给予抚恤,对造成学习生活困难的师生进行妥善安置。各保险企业快速介入,及时做好理赔工作。高度重视和及时采取心理咨询、慰问等有效措施,努力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给师生造成的精神创伤。

(二)事故调查处理

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由事发地学校负责,重大、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由教体局牵头,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起因、性质、影响、后果等问题进行调查,对事件责任人进行处理。

五、附则

(一)镇下属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根据本预案精神,制定本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报市教体局和镇政府,作为本预案的分支组成部分。

(二)当发生重大、特大事件时,本预案与市相关专项预案一并执行。

(三)未明事宜由领导小组临时决定。

(四)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六、附件

    (一)永和镇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公共事件报告网络;

(二)各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程序。


永和镇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公共事件报告网络

 

指挥部

 

镇     长

 

分管副镇长

 

 

相关急救部门   办公室      相关办公室

 

 

 

 

 

直属学校                                 中心学校

 

                                          下属学校

 

相关急救部门:指根据事件性质需要紧急救护的社会职能部门,如校园内暴力恐怖及其他案件110、火警119、急救120、疫情82212969、食物中毒82121775等。

相关办公室:食物中毒、疫情——社会事务办公室82930782;

锅炉爆炸——工办82931365;

校舍安全——建设发展办82930780;

学生、教师非正常伤亡、——党政办82935756;

剧毒药品失窃、实验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政法办82931648。

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处置程序

 

根据《永和镇学校幼儿园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制定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处置程序。

一、食物中毒的界定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中毒症状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如呕吐、腹泻、腹痛,严重的可出现抽搐、脱水、昏迷、瞳孔放大、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二、处置程序

发现有上述症状的师生,必须迅速将相关人员送医院诊治,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经医院诊断为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立即启动以下处置程序:

1、紧急抢救:

安排由校级领导参与的陪护人员24小时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或可能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加强观察。

2、信息报送:

立即按规定报告镇社会事务办,同时报教体局办公室、勤工俭学办公室。

3、现场保护:

保留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留样、工具、设备和现场,由卫生部门确认后处理。

4、接警应急:

镇社会事务办接警后应立即向分管领导报告,并按预案要求做好应急处理和救援的指挥、领导协调工作,成立指挥机构开展处置、救援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未经允许,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如有家长来校探视,由学校(幼儿园)统一接待。

5、扩大应急:

先期处置不能有效控制事态的,要扩大应急,请求上一级政府支援。

6、善后处理:

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稳定师生情绪,做好家长、家属工作,维持学校(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7、调查总结与通报:

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落实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报经镇党政办同意,并由党政办接待安排,以免报道失实。

附:

社会事务办朱秋平办电:82930782         手机:13758565107

党政办叶伟扬办电:82931526             手机:13758568511

文卫副镇长徐富强办电:82930780         手机:13505857137

学校房屋倒塌事故处置程序

   

根据《永和镇学校幼儿园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制定学校房屋倒塌事故处置程序。

一、房屋倒塌事故的界定:

房屋局部倒塌或已开始坍塌引起大面积倒塌,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事故等级分黄、橙、红色三类。黄色:房屋局部倒塌或已开始坍塌引起大面积倒塌,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橙色:房屋局部倒塌或已开始坍塌引起大面积倒塌,已造成人员受困的事故。红色:房屋局部倒塌或已开始坍塌引起大面积倒塌,已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二、处置及救援程序

1、紧急抢救:

黄色:

(1)切断电源;

(2)划定戒严区,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

橙色:

(1)切断电源;

(2)划定戒严区,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

(3)确定疏散区,以有序迅速的原则组织受困学生撤离。

红色:

(1)切断电源;

(2)划定戒严区,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

(3)确定疏散区,以有序迅速的原则组织受困学生撤离。

(4)组织起重机械吊开倒塌构件,寻找受伤人员;

(5)组织抢救受伤人员,送就近医院救治。

2、信息报送:

立即按规定报告镇建设发展办,同时报教体局办公室、财基科。

3、现场保护:

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迅速组织抢险救护工作的同时,要对事故现场实行严格保护,防止与事故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必须移动现场物件的,应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的痕迹、物证。

4、应急处置:

镇建设发展办接报后,要立即摸清情况,向分管领导报告,并会同教体局财基科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分管领导接到报告后,视情向主要领导报告,决定是否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处置工作。

三、善后工作

1、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有关学校(幼儿园)要立即写出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经过、原因、处置结果、应当吸取的教训和采取措施。

2、积极做好稳定工作,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附:镇建设发展办王佳琦  办电:82935751

                        手机:13757548757

    镇城建副镇长陈  锋  办电:82930707

                        手机:

  


 

锅炉特大安全事故处置程序

 

根据《永和镇学校幼儿园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制定锅炉特大安全事故处置程序。

一、锅炉设备安全事故的界定

所谓锅炉设备安全事故是指锅炉因设备损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爆炸、火灾、蒸汽泄漏等重大事故。事故等级分黄、橙、红色三类。

黄色:指锅炉因设备损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爆炸、火灾、蒸汽泄漏等,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橙色:指锅炉因设备损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爆炸、火灾、蒸汽泄漏等,已造成人员受困的事故。

红色:指锅炉因设备损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爆炸、火灾、蒸汽泄漏等,已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

二、处置及救援程序

1、紧急抢救:

黄色:

(1)划定戒严区域,禁止任何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

(2)紧急呼救119。

橙色:

(1)划定戒严区域,禁止任何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

(2)确定疏散区,以有序迅速的原则组织受困学生撤离。

(3)紧急呼救119

 红色:

(1)划定戒严区,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

(2)确定疏散区,以有序迅速的原则组织受困学生撤离。

(3)紧急呼救119、120,组织人员将伤员急送就近医院。

2、信息报送:

突发事故发生后,即报镇工办,同时应在半小时内将情况发生地点、时间等基本情况和有关信息报送教体局办公室和财基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教体局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安全事件隐患。

3、现场保护: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书面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4、应急处置:

(1)根据事故性质,采取相应措施。如是锅炉爆炸事故,应迅速切断锅炉燃料系统、供水系统、与外界连接的蒸汽系统;如是蒸汽管道泄漏,则迅速查明泄漏点,关闭有关的阀门,涉及到锅炉负荷调整的,紧急减负荷或停炉;如因燃料系统泄漏引起火灾的,紧急切断锅炉燃料供应系统,启动消防设施灭火。锅炉紧急停炉后,应加强锅炉的通风,防止煤粉或燃油气体的二次爆燃。

(2)对现场设备进行检查,如供电部分,确保事故抢救中的电力供应,特别是夜间抢险的照明用电。

三、善后工作

1、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有关学校(幼儿园)要立即写出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经过、原因、处置结果、应当吸取的教训和采取措施。

2、积极做好稳定工作,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附:镇资管中心主任谢剑锋   办电:82931366

                           手机:13757523330

    镇工业副镇长陆焕林     办电:82930707

                           手机:13905851894

 


 

突发学生非正常伤亡事件应急处置程序

 

根据《永和镇学校幼儿园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制定突发学生非正常伤亡事件处置程序。

一、突发学生非正常伤亡事件的内涵及等级

突发学生生命危急或非正常伤亡事件指学生在校园内或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突发生命危急或死亡事件。出现1人突发生命危急的事件为一般事件(Ⅲ级),出现2人突发生命危急或1人死亡的事件为重大事件(Ⅱ级),出现3人及以上突发生命危急或2人及以上死亡的事件为特大事件(Ⅰ级)。

二、处置程序

1、紧急抢救

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幼儿园)应立即进行抢救:紧急呼救120或组织人员急送就近医院。

2、信息报送

(1)突发事故发生后,即报镇政法办,同时应在半小时内将情况发生地点、时间等基本情况和有关信息报送教体局办公室和普教科。(2)非疾病原因导致学生生命危急或非正常伤亡的,向110报警;因突发疾病死亡的报当地派出所。

3、现场保护

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迅速组织抢险救护工作的同时,要对事故现场实行严格保护,防止与事故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必须移动现场物件的,应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的痕迹、物证。

4、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镇政府接报后,要立即摸清情况,向分管领导报告,并会同教体局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分管领导接到报告后,视情向主要领导报告,决定是否立即启动《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处置工作。

三、善后工作

1、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有关学校(幼儿园)立即写出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经过、原因、处置结果、应当吸取的教训和采取措施。

2、积极做好稳定工作,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附:镇政法办陈栋源      办电:82931648

                        手机:13967531717

  镇政法副镇长徐建锋    办电:82935753

                        手机:13967533275

  


 

中小学重大疫情事件应急处置程序

 

根据《永和镇学校幼儿园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制定中小学重大疫情事件处置程序。

一、中小学重大疫情事件的内涵及等级

所谓中小学重大疫情指在师生中发现甲、乙、丙类传染病及不明原因,并可能引起暴发流行疾病。甲类传染病及不明原因,并可能引起暴发流行疾病为Ⅰ级,乙类传染病为Ⅱ级,丙类传染病为Ⅲ级。

二、处置机制

1、病人救治

学校发现师生得病后,迅即送当地医院救治,并告知学生家长或家属。医院一旦诊断为重大疫情所属疾病,当即进行信息报送。

2、信息报送

(1)发现疫情后,应在半小时内将疫情涉及的地区、人数等基本情况和有关信息报疾病控制中心(电话:82212969)。同时将有关信息报送镇政府社会事务办和教体局办公室、普教科)。学校对疫情实行一天一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3、应急处置

社会事务办接报后,要立即摸清情况,向分管领导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分管领导接到报告后,视情向主要领导报告,决定是否立即启动《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处置工作。

4、疫源控制

发现疫情后,在迅速请求疾病控制中心技术救护工作的同时,要对染病人员做好隔离控制,在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对有关空间进行预防消毒。根据发病人数和疫情发展趋势,学校报经教体局同意,决定部分或全体学生放假。

三、善后工作

1、重大疫情消除后,有关学校(幼儿园)立即写出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经过、处置结果、应当吸取的教训和采取措施。

2、积极做好稳定工作,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附:镇社会事务办朱秋平     办电:82930782

                           手机:13758565107

    镇文卫副镇长徐富强     办电:82930780

                           手机:13505857137

 


 

教职工人身安全侵犯与非正常伤亡事件处置程序

 

根据《永和镇学校幼儿园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制定教职工人身安全侵犯与非正常伤亡事件处置程序。

一、教职工人身安全侵犯与非正常伤亡事件的界定

所谓教职工人身安全侵犯与非正常伤亡事件是指教职工在校园内外或学校组织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人身安全侵犯状况和意外伤亡事件(如车祸、火灾、爆炸、剧毒化学品泄漏中毒、溺水、房屋倒塌等),具体分为:A类:教职工一次死亡或重伤3人及以上的重特大意外伤害事故;B类:教职工一次死亡或重伤2人的重大意外伤害事故;C类:教职工一次死亡或重伤1人的意外伤害事故

二、应急救援程序及分等级处置机制

1、紧急抢救

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幼儿园)应立即对教职工进行保护并立即进行抢救,紧急呼救110或120进行现场救护并组织人员急送就近医院。

2、信息报送:

(1)非因教师原因,导致教师人身权益遭受侵犯和易发生伤害事件的,向110报警,马上取得当地派出所的支援,把事态抑制在萌芽状态,并速向教体局办公室或人事科报告事态发展状况。

(2)教职工人身侵害事件发生时,即报110、120,同时向镇政府报告,并应在半小时内将情况发生地点、时间等基本情况和有关信息:C类报镇政法办、教体局办公室或人事科,B类报镇长室、教体局局长室,A类在报镇长室、教体局局长室的同时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教体局及其有关部门报告侵害或突发伤亡事件隐患。

3、即时保护

(1)非正常伤亡事件发生初,学校在发现苗头时,应即对教职工进行保护,并设法隔离,并及时将情况向镇政府和公安机关电告,同时向教体局人事科汇报,以求支援。

(2)非正常伤亡事件发生后,在迅速组织救护工作的同时,要对事故现场实行严格保护,防止现场物件挪动或丢失,必须移动现场物件等的,应作出标志等,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的痕迹和有关人证、物证。

4、应急处置

镇政法办接报后,要立即摸清情况,向分管领导直至主要领导报告,并立即会同市教体局等部门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1)发现教职工人身安全受到侵犯的苗头时,教体局视情况应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并会同镇政府、公安机关前往控制协调。

(2)非正常伤亡事故发生后,镇政府根据事件情况,根据主要领导指令,成立特发事件处理协调小组,立即启动〈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处置工作。与此同时:C类事件由教体局突发事件处理协调小组会同有关部门配合学校处置,B类事件由教体局在向市政府汇报请示的前提下组织人员配合有关部门和学校即行前往处理,并随时向市政府汇报,请求支持,A类事件发生时,教体局在向市政府汇报的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先行前往处理并按照市政府部署做好事件处置工作。

三、善后处理

1、会同有关部门成立调查组,协助学校进行调查处理,并提出处理意见,C类事件报主任室审示,B类事件和A米类事件需在市政府部署下作出请示安排。

2、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C类事件由有关学校(幼儿园),B类、A类事件由教体局乃至市政府向上一级政府部门写出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经过、原因、处置结果等。

3、认真做好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工作,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附:镇政法办陈栋源        办电:82931648

                          手机:13967531717

   镇政法副镇长徐建锋     办电:82935753

                          手机:13967533275

 

学校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根据《永和镇学校幼儿园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制定实验操作不当、电力引起的事故或剧毒药品管理、失窃事件处置程序。

一、实验操作不当、电力引起的事故或剧毒药品管理、失窃事件的界定

所谓实验操作不当、电力引起的事故或剧毒药品使用、失窃事件指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或危险剧毒药品的管理、取用、运输、储存等过程中突发的爆炸、触电、火灾或危险剧毒药品失窃等,危及或可能危及师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事故。具体分为:A类:因爆炸、火灾、触电、中毒,引起对人员伤害,一次性死亡或重伤3人及以上的,或剧毒药品失窃事故;B类:一次性死亡或重伤2人的伤害事故;C类:一次性死亡或重伤1人的伤害事故。

二、应急救援程序及分等级处置机置

1、紧急抢救:

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立即进行抢救:紧急呼救120、119、110或组织人员将受伤人员急送就近医院。

2、信息报送:

突发事故发生后,对人身伤害的,向120报警;发生火灾,向119报警;剧毒药品失窃,向110报警,并报丰惠派出所。同时报镇政府,并应在半小时内将情况发生地点、时间等基本情况和有关信息:C类报教体局办公室或电教馆,B类报教体局局长室,A类在报局长室的同时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教体局及其有关部门报告侵害或突发伤亡事件隐患。

3、现场保护:

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迅速组织抢险救护工作的同时,要对事故现场实行严格保护,防止与事故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必须移动现场物件的,应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的痕迹、物证。

4、应急处置

镇政府接报后,要立即摸清情况,向分管领导直至主要领导报告,并会同教体局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教体局根据事件情况,根据主要领导指令,成立特发事件处理协调小组,立即启动〈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处置工作。与此同时:C类事件由教体局突发事件处理协调小组会同有关部门配合学校处置;B类事件由教体局在向市政府汇报请示的前提下组织人员配合有关部门和学校即行前往处理,并随时向市政府汇报,请求支持;A类事件发生时,教体局在向市政府汇报的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先行前往处理并按照市政府部署做好事件处置工作。

三、善后工作

1、会同有关部门成立调查组,协助学校进行调查处理,并提出处理意见,C类事件报镇政府镇长室、教体局局长室审示,B类事件和A类事件需在市政府部署下作出请示安排。

2、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C类事件由有关学校,B类、A类事件由教体局乃至市政府向上一级政府部门写出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经过、原因、处置结果等。

3、认真做好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工作,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附:镇政法办陈栋源        办电:82931648

                          手机:13967531717

    镇政法副镇长徐建锋    办电:82935753

                          手机:13967533275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