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上虞 > 上虞区志
第六篇 越窑陶瓷
字体:[ ]信息来源:走进上虞

第一章   古代陶瓷业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证明,上虞是古代陶瓷业发达地区,属越窑体系。关于县内陶瓷生产的最早记载是舜避丹朱至此作陶灶制陶,宋代王十朋《会稽三赋》中“陶焉有灶”即是指此。至东汉已能烧制瓷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小仙坛东汉青瓷窑址瓷片测定表明,其烧成温度高达摄氏1310度,吸水率最低仅0.16%,抗折强度每平方厘米710公斤.这此数据证明已达到现代日用瓷器标准,被陶瓷界称为“成熟瓷器”发源地,认为“东汉时上虞烧制瓷器成功,成为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上虞不但是我国青资的著名的发源地,而且也是我国早期青瓷的生产中心”(见《中国古陶瓷论文集》,1982年12月文物出版社出版)。

上虞陶瓷业自东汉创瓷,至孙吴、两晋出现第一次盛期。南朝、隋代由于社会不安定和经济凋敝,陶瓷业出现短暂低落。唐初,随着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陶瓷逐步复苏,到中、晚唐出现第二次大发展时期。至五代,吴越国钱氏以“保境安民”为国策,越瓷成为向中原纳贡的重要特产,因而促进了陶瓷业繁荣,并一直延续到宋初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北宋中期以后,越窑转向就地销售产品的小规模生产,直至南宋早期整个越窑倒闭。

古代越窑衰败原因目前说法不一。一是说越窑失去了官方的重视和支持,即所谓“官监停废”;一说自北宋开始宁绍一带农业(包括茶业)空前繁荣,致使陶瓷业燃料紧缺、工匠雇值提高,成本增加,影响销路,窑匠纷纷转业或迁往龙泉等地。陶瓷界认为,目前上虞县文管所收藏的北宋绍圣五年(1098)铭青瓷砚(窑寺前出土)是最晚的带年号越窑器物。砚的胎质较粗糙,且多气孔、气泡,表明原料的粉碎、淘洗、捏练、陈腐等工序简率,窑温掌握不好,越窑产品质量明显不降,整个生产已近尾声。越窑瓷器除在国内销售外,自中唐晚期至北宋还大量销售国外,其路线是从明州(今宁波)出海,分东亚、东非两大航线。东亚航线是从明州直通朝鲜、日本;东非航线则从明州经泉州、广州,绕马来半岛,经印度洋,到达波斯以至地中海国家和东非。北宋中期,越窑商品瓷的生产开始衰落,亚洲各国出土的越窑瓷器中,年代最晚的是北宋中期。宁波东门宋代码头遗址的南宋文化层中,已不见越窑瓷器。

第一节   窑址分布

出土窑址主要分布在县南部原料丰富、燃料充足、水运便利的丘陵地带。到1985年底,共发展古窑址300多处,构成自商周至宋代延续不断的庞大窑系。

商、周窑址

严村龙窑遗址   商代陶窑。位于县城西3.6公里处樟塘乡严村凤凰山麓。有窑两座,相距3米,各长5.3米,最宽处1.2米。1984年6月浙江省建筑卫生陶瓷厂基建时出土。窑旁堆有瓷土,窑中出土若干印纹硬陶片。据考定,窑温约达摄氏1200度左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严村马蹄形窑遗址   西周陶窑,平面似马蹄形,残长2.96米,窑壁残高0.38~0.84米不等。窑中出土若干印纹硬陶。

东 汉 窑 址

共37处。早期主要分布在梁湖乡拗花山光相寺岙、华光村陶岙。中期转到皂湖乡柴岙村窑山、沿山村曹方岙、平地山,联江乡大湖岙、上浦乡凤山等地。晚期主要分布上浦乡小仙坛、龙池庙后山,联江乡帐子山、窑山,汤浦镇白鹤等地。其中小仙坛青瓷窑位于上浦村,发现于1974年,由三处窑址组成,均为龙窑,因分布于小仙坛(小仙庙的祭坛)周围命名。瓷片标本的测试数据已达到或超过现代日用瓷器的标准,为“东汉有瓷说”提供了佐证,在全国迄今已发现的东汉瓷窑遗址中具有典型性。1981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帐子山黑瓷窑址位于联江乡夏家埠村帐子山南麓,该窑址的发现否定了黑瓷首创于东晋德清窑的观点,把中国生产黑瓷的年代提早了一至两个世纪。

三国西晋窑址

共160余处。三国时期主要分布在联江乡帐子山、鞍山、、上浦乡大陆岙、胡家埭石门槛,皂湖乡庙后山,梁湖乡猪头山、路东乡回龙山,百官镇九浸畈及横塘乡庙山等地。1977年12月对联江乡夏家埠村鞍山麓的鞍山龙窑遗址进行发掘,窑全长13.32米,宽2.1~2.4米,由火膛窑室和烟道三部分组成,窑室中残留许多窑具和器物残件。此后在窑址上建造保护房。西晋时期比较集中,基本上分布在上浦乡凤凰山、尼姑婆山,皂湖乡皂李湖畔的多层山、宋家山、老鼠山、庙山、横塘乡马山、夹坝山、馒头山,形成三大中心点。其中上浦乡大善村的凤凰山、尼姑婆山窑址的烧造规模较大,窑场面积各约180平方米,遗物堆积层较厚。

东晋南朝窑址

共14处。东晋时期主要分布在皂湖乡鲤鱼山,横塘乡羊岙山、顶拱岙,梁湖乡晾网山等地,鲤鱼山、羊岙山具有代表性。南朝窑址主要分布在皂湖乡沿山、西华瑶、窑山、后山头,上浦乡姥山、寺山,联江乡帐子山等地,以上浦乡姥山及皂湖乡沿山长池湾、西华窑址具有代表性,姥山青资窑址遗物堆积丰厚,分布较广。

唐 代 窑 址

共30余处。主要分布在龙浦乡的湾头,联江乡的凌湖等地,湾头青瓷窑址具有代表性,堆积肥层较厚,产品具有唐代器物的独特风格。

五代北宋窑址

共60处。主要分布在上浦甲仗村窑寺前,联江乡夏家埠村帐子山、凌湖村黄鳝山、石井村窑山,皂湖乡罗岭,横塘乡刘家等地。其中窑寺前青资窑址创于晋代,盛于五代宋初。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记载:“广教寺在县西南三十里,昔置官窑三十六所,有官院故址,宋开宝四年(971)有僧筑庵山下,为陶人所祷。吴越领华州节钺钱惟治创建为寺,名保安。治平三年(1066)改今名,俗呼窑寺。”窑址因此得名。窑址分布在寺山、立柱山、道士山和盘口湾等处,约1500平方米,均为龙窑,遗物堆积以寺山最为丰厚,始发掘于50年代,1962年被批准为县、省两级文物保护单位。陶瓷界认为,窑寺前瓷窑群是当时上贡皇室,下供百姓,远销海外的越瓷生产基地之一。

第二节   烧制技术

窑    式

出土古代窑炉,除樟塘乡严村西周马蹄形陶窑外,余者均为龙窑,由火膛、窑室、排烟坑部分组成,依山坡而建,利用首尾高差产生抽力,能快速升温和降温。由于窑身呈长形,可以延长火焰在窑内停留时间,提高温度。随着时代演进,窑身不断加长。商代龙窑长5.3米,春秋战国时增至6米,东汉时增至10米左右,三国时联江乡鞍山龙窑增至13.2米,孙吴晚期上浦乡凤凰山、尼姑婆山龙窑身长15米以上。窑身加长,既增加了装烧量,又提高了窑温,为东汉成熟瓷器烧制成功创造了条件。为保证窑身加长后火焰能到达后部,使窑后半部的器物烧成,避免“生烧”,三国时期,创造了“火膛移位”新工艺,即在窑室壁上设投柴孔,实行分段烧成。这一新工艺,不仅增加了产量,而且降低了成本。

成 型 技 术

从出土器皿观察,到东汉时瓷器成型大都比较规正。联江乡夏家埠村帐子山东汉黑瓷窑址出土了陶车上的构件——瓷质轴顶碗,作臼状,壁面施以均匀的青釉,十分光滑;外壁呈八角形,上小而下大,镶嵌在轮盘正中部位,加于轴顶,一经外力推动,即可使轮盘作快速而持续的旋转。说明在东汉晚期器物成型已有了较大改进和提高。三国时器物都讲究修坯,烧成的瓷器外部一般不易看到拉坯痕迹。至唐代,终于制作出均匀精巧被誉为“类冰”、“类玉”的瓷器。

窑      具

东汉时期,在窑中对坯件起支垫、间隔、保护作用的窑具,一般用耐火粘土制成,最常见的是二足饼状垫座和束腰筒状支座。三国西晋时期,束腰筒状支座断续使用外,新出现了短筒状、匣状垫座、三足支钉、齿口盂形间隔具。这类窑具在器物烧成后往往不易去掉而把产品打坏。东晋南朝时期,间隔窑具逐渐被泥点(又叫“托珠”)取代。唐代是窑具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中唐以前,碗、钵等仍用泥点叠烧。中唐以后,创造出匣钵,坯体放于匣钵内焙烧,坯体受到匣钵保护,器壁可以减薄,增加装烧量,也避免明火焙烧时烟熏、落砂等对瓷器质量的不良影响。五代至北宋,匣钵普遍使用。为使小件器物的圈足光滑,装窑时在圈足内用窑具将器物托起,这种窑具一般呈环状,称“支圈”。

装 饰 技 法

樟塘乡严村商代龙窑出土的印纹硬陶片上有商代特有纹饰“回纹”、“箭纹”“羽纹”等。东汉时多用拍印、划刻、堆塑等方法装饰器物,纹饰有水波纹、弦纹、网格纹、窗棂纹、篦纹、三角形、蝶形纹等,但极粗陋,造型也显得笨拙、呆板、单调,缺乏艺术感染力。三国西晋时期,拍印纹饰减少,多为模印、戳印、堆塑、镂雕、划刻。早期比较简单,中期以后逐渐丰富。三国晚期达到了这一时期装饰艺术高峰,除拍印几何纹外,有网格带纹、联珠纹、铺首、四神、人物、佛像、云气以及各种动物纹。西晋晚期,少量器物上还出现了褐色点彩。这一时期,注重器物造型的生动和塑造物象的逼真。在器物造型上,通常采用艺术处理后的动物形象。江苏吴县狮子山西晋傅氏家族墓出土的谷仓刻有铭文“元康二年闰月十九日超(造)会稽”、“元康出始宁,用此,宜子孙,作吏高,其乐无极”(注:超,作“造”字解。始宁为今上虞南乡);上虞县江山乡“天纪元年”墓出土的谷仓,上面的人物俑高仅5厘米左右,但各个部位刻划细致,连眉毛、胡子亦清晰可见。百官镇隐岭村东汉墓出土一黑釉俑头,头戴尖顶帽,深目、高鼻、络须。江山乡、卫生建筑陶瓷厂出土的西晋青瓷谷仓,亦有与此相同形象的堆塑跪俑,反映了当时边疆“胡人”徙居江南的史实。东晋南朝时期,以刻画纹饰占多数,常见的有弦纹、莲瓣纹,褐色点彩比较流行,偶见有釉下彩品种。唐代,部分器物开始用捏塑、镂雕方法进行装饰,但以光素无纹占多数。晚唐开始在器物上刻划花纹,图纹大都刀法深厚,呈浮雕。线条简洁,较写意。但题材不多,只有荷花、海棠花和舒展的枝叶等。五代至北宋,器物纹饰相当繁缛,常见装饰技法有划花、刻花、透雕、模印等。装饰题材相当广泛,花鸟鱼虫、人物、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几乎无所不包。

第三节   出土器皿

新石器时代

陶  规   1972年五驿乡马慢桥出土。通高25.8厘米,三袋状空足、大口、圆流,口沿至一足部署一宽扁形把。胎灰白,表面有黑色陶衣。

陶  皿   1973年百官镇三棚桥出土。尖沙红陶,敞口,圈流,口、流间置把,鼓腹,平底。

春秋战国时期

瓷  碗   1979年百官镇粮管所基建工地出土,原始瓷器。口径11厘米,高6.5厘米。敞口斜直腹,近底处内折,平底。胎灰白,施青灰釉,内壁及内底均有弦纹。

瓷  皿   1976年肖金乡五星村出土,原始瓷器。通高20厘米。兽头形流,平口,圆腹,下置三足,提梁上置一对变形夔龙,户肩膀部饰三道凸绳纹,其间划有云雷纹。胎灰白,施青灰釉。

印纹陶罐   1981年通明乡瓦窑头村出土。口径8厘米,高10厘米。平口,弧腹,肩腹部置二对称的双复竖耳。胎灰褐色,表面拍印麻布纹。

印纹陶坛   1983年丰惠镇东光村出土。高20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7.5厘米。多口,平折肩,腹壁斜直。胎灰褐色,表面拍印米字纹。

东 汉 时 期

有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