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上虞 > 上虞区志
第五篇 文 化
字体:[ ]信息来源:走进上虞

上虞自东汉王充以来,文化名人辈出。历代外籍名流、学者来县内隐居、讲学、执教,对县内文化发展亦有促进。东晋,谢安、王羲之、许询、支遁等名士隐居东山。南北朝,谢氏后裔谢灵运、谢惠连、谢眺等文学家继续留居东山。宋代朱熹曾来五夫、西溪湖畔讲学。20世纪实20年代,经亨颐、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等会于春晖中学,边教学边创作,在县内外产生过重大影响。

民国6年(1917),县公署设通俗图书馆。9年,成立戏剧改良会。11年,设通俗教育馆,图书馆、戏剧改良会并入,至于16年停办。是年,设县立中山图书馆,沦陷时停办。21年,设立县中山民众教育馆,章镇、生畈(属下管区,不久迁陈溪口并改名大泽)两地亦设民众教育馆。25年,设立谢塘俞塘民众教育馆。以上民教馆至沦陷时均停办。抗战胜利后,县级文化机构仅恢复县立中山民众教育馆,1950年9月由县人民政府接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事业有很大发展。至于1985年,县城设有文化馆、图书馆、工人文化馆、青少年宫。建区、乡(镇)文化中心24个,乡(镇)文化站长56个,青年民兵之家1015个。设农村图书馆620个,藏书20余万册。县新华书店图书发行品种达17大门类,5000余种,年发行量280余万册。全县建成1000个座位以上的影剧院5座、800个座位以上的影剧院52座。县电影公司下辖放映单位68个,全年放映2万余场,累计观众1400余万人次。有县广播站、县电视台,各乡、镇和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均有广播放大站,计广播放大机78台。建村广播室615个,全县安装广播喇叭14.4万只,入户14.3万只。建电视差转台8座,电视人口覆盖率约70%,全县有各种型号电视机2.2万余台。

第一章   文学艺术

第一节   文学创作

东晋时谢安隐居东山,与王羲之、孙绰、李充、支遁、许询、阮裕等名流、学者“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谢安出仕后,谢氏后裔长期留居东山,谢灵运、谢惠连、谢眺成为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南朝宋少帝景平二年(424),谢灵运去永嘉太守职隐居东山期间,以山水诗名重朝野,后被称为山水诗开创者。清道光二十一年(1842),邑人谢聘辑《国朝上虞诗集》12卷,收录县内明清两朝380余人的诗作。

民国8年(1919),在五四运动推动下,下管青年徐用宾、徐镜渠创办文学刊物《管溪声》,鼓吹科学民主,反对封建迷信;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此后,县内创办的报刊一般辟有文艺专栏,主要有《上虞声.余载》、《春晖.曲院文艺》、《春晖.课余》、《教育旬刊.文艺》、《上虞声三日报.杂缀》、《上虞报.小园林》、《舜江通讯.文艺园地》等。20年代初,夏尊在春晖中学期间创作杂文,后辑成《平屋杂文》出版,他的译作《爱的教育》也译于是时。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经亨颐在白马湖创作不少诗词,有部分后被收入《颐渊诗集》。抗战前期,县抗日暮途穷团体创办的刊物《战鼓》、《同仇》,成为发表抗战文艺的主要园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内文艺创作园地主要有县文化馆创办的《曹娥江》及《上虞日报》副刊、县工人文化宫创办的《虞苑》。同时专业文艺工作者和业余文艺爱好者自50年代至1985年,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种体载文学作品170余篇,创作剧本、曲艺(均参加省级以上文艺调演)21件。县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顾志坤,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6年出版报告文学集《大门口的战斗》(与人合作),至1985年已在全国及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报告广学、散广等体载的作品50余万字,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

第二节   戏剧 曲艺

剧    目

清末民初,流行目莲戏、孟姜戏、绍剧以及外来“的笃班”(早期越剧)、姚滩,演出传统剧目。民国8年(1919),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开始出现进步文艺团体,引进剧目,或自编自演抗日救亡、反帝反封建新戏。是年,崧厦县立第二高等小学首组“醒世新剧团”,演出《朝鲜亡国恨》。9年,县戏剧改良会演出《家庭鉴》、《蔡锷脱险》。20年,春晖中学天(爱)国剧社演出《野玫瑰》、《决绝》等。26年,上虞青年抗日流动宣传团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江出好》、《布袋袋》、《张家店》、《警号》、《儿女英雄》、《芙蓉与牡丹》等。28年县抗卫会星期剧场演出话剧《一片爱国心》、《五三血》、《为国牺牲》,歌剧《孩子的心》、双簧《大义灭亲》、《不抵抗下的牺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1月、1952年1月连续举行2次农村剧团大会演,演出剧目除少量绍剧外,多为越剧,如《血泪冤仇》、《穷人恨》、《牛郎织女》、《五九翻身》等。1953年、1954年,配合农村合作化、粮食统购统销先后组织会演与巡回演出《互助方向》、《人往高处走》、《两兄第》等越剧。1955年2月,举行县第三届业余剧团会演。1956年2月,举行全县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交流大会,演出剧目以越剧为主。1959年5月,全县农村俱乐部会演,演出越剧《风雪摆渡》等。1965年1月、12月,连续两次召开全县农村俱乐部代表会议暨业余文艺会演,演出越剧《寻梦记》等。1973年1月,举办全县业余文艺调演,以区为单位组织代表团参加,快板《计划生育》受到好评,后参加省文艺会演,并在省文世会演会刊上发表。1977年2月,举行全县群众文艺调演,演出剧目以批判揭露江青反革命集团内容为主,越剧《婚事》、《两亲家》受到好评。1979年底,组织法制巡回宣传队,演出绍剧《包公赔情》、越剧如何处理》等。1980年1月,举办全县农村俱乐部经验交流会,以演出越剧为主;至3月又组织巡回演出队,演出大型越剧《救救她》,三个月中演出64场,观众5万余人次。10月,县文艺代表队参加绍兴市业余文艺调演,演出越剧短剧《宝石花》(获演出二等奖)、《送伞》,姚剧《喜相逢》(获创作三等奖)。1982年3月,绍兴市文化局巡回观摩演出,崧厦区青年越剧团演出短剧《荷花》(获演出奖)、《三叉路口》(获创作奖)。1985年1月,举办全县文化中心、青年民兵之家文艺调演;6月,县文化馆、上虞灯泡厂、县广播站联合举办越剧清唱大奖赛,有1020人参加初赛,经复赛、决赛,有19人获奖。

县 属 剧 团

民国9年(1920)成立县戏剧改良会,上演新剧,禁止“的笃班”演出低级庸俗剧目。26年10月,成立县青年抗日流动宣传团,在全县演出抗日剧目,宣传抗日暮途穷救国。12月,县政府以“经费困难”为由解散宣传团,宣传团成员糜云辉、王绍甫、糜执先等随即奔赴抗日根据地延安。28年成立县抗卫剧团。29年成立县战时服务团,有中共地下党员多名参加,并秘密建立中共上虞县战时服务团党支部,沦陷前解散。

1950年,以丰惠道士班为基础,组织半职业性虞光绍剧团,有演职员58人。1955年5月,萧山县文光越剧团划归上虞,改名上虞越剧团,定员48人。两团均为集体所有制性质。“文化大革命”期间,两剧团被作为“贯彻文艺黑线的工具”而“砸烂”,剧团人员被遣散或分配做其他工作。1970年7月,吸收部分原剧团人员和一些业余文艺爱好者,成立上虞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定编50人,1972年转为全民所有制。1978年12月,恢复县越剧团,该团自1955年以来共上演古装剧87个、现代剧37个,自编自演剧目有《双姑恨》等8个,其中5个获市级会演创作奖和演出奖。保留剧目有《何文秀》、《是我错》、《家庭公案》等5个。1985年排演的现代剧《家庭公案》,在各区、镇连续巡回演出200场,配合普及法律常识教育,受到省文化厅嘉奖,省电视台录像播放。

乡  村  剧  团

民国年间,民间戏曲班社分道士班(包括目莲班、孟姜班)、“堕民”班、嬉客班三类,均为半职业性质。较有名气的有:上浦乡石浦村“顺朝美华班”、小坞村“长安文锦绣班”(均为孟姜班);樟塘乡东山下村目莲班;梁湖乡“大同乐”;南湖乡“中乐”;华镇乡“忆中乐”;百官镇“普天乐”(以上均为道士班);曹娥“锦花舞台”、百官“友谊社”等嬉客班;通明乡郎桥村及皂湖乡黄家堡村的“堕民”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中期,旧戏班基本不再公开演出。1951年,有乡村剧114个、演员2514人。至1955年底,发展为174个。1959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乡村剧团数量大减,演出活动处于停顿状态。1962年起逐步恢复,至1965年,乡村剧团大多数改为俱乐部形式活动。“文化大革命”中俱乐部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取代,1980年起,乡村剧团又有所恢复与发展,至1983年底,共有区、乡、村办剧团31个,其中常年营业性演出的5个。随着电影、电视的发展,剧团逐渐减少,至1985年,区、乡剧团全部自行解散,只保留在春节期间作短期演出的村办剧团5个。

曲     艺

清末及民国初期,民间曲艺以坐唱和吹打(俗称“打番”)为主的十番班较为流行,其形成年代可上溯至明代嘉靖年间。此外,尚有莲花落、评话、说唱等曲艺形式。1950年县内经登记的半职业性曲艺演员2人(评话、莲花落各1人)。以后经过整顿民间曲艺队伍,提倡利用曲艺演出形式宣传党的各项中心工作。1956年2月,举行全县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交流大会,曾吸收9个十番班参加。1959年5月,在全县农村俱乐部会演大会上,说唱《光明络麻超千斤》获好评。1965年12月,在第二届农村俱乐部代表会议上,长塘说唱《红色接生员》被推荐参加省文艺会演。1982年,绍兴市文化局举办的巡回观摩演出中,上虞的莲花落《合同队长》获创作奖。1985年,有莲花落艺人9名、评话艺人7名、说唱艺人1名。

第三节   电    影

发行放映

民国14年(1925),省流动电影放映队在章镇、百官、丰惠三镇放映16毫米无声电影。23年,该队来百官镇放映16毫米有声黑白片《渔光曲》。35年,该队途经上虞在曹娥庙放映35毫米彩色影片《苏军血战记》。省电影巡回施教队来县放映片目有《棉花》等农科片、《中国五十年痛史》等纪录片,《血战台儿庄》等教育片及《侦破大王》等滑稽片。

1950年9月24日,省电影队在丰惠镇首次映《斯大林格靳大血战》。1951年至1953年间,省文化局、中苏友协电影队,曾定期来县内各大集镇巡回放映。1954年,建立第一个流动电影放映队。是年,成立上虞县电影队,辖2个放映单位。1961年,县电影队扩建为县电影事业管理站,放映单位增至6个。1970年起,建立集体所有制性质电影放映单位。1979年发展到70个,其中国营9个,配备放映及管理人员175人,设放映点674个,有固定座机3套、35毫米提包机6套、16毫米机器61套、8.75毫米机器13套,全年放映场次达22812场,观众累计1479.35万人次。放映队收入771319元,发行收入305248元。1972年3月10日在百官镇电影院首次放映宽银幕电影,并于1984年9月29日首次放映立体电影。1978年夏放映彩色越剧片《红楼梦》,创售票放映场次、上座率、观众人次最高纪录,17天在百官、丰惠两地共映出286场,观众近15万人次,放映收入29868元。

影 (剧) 院

民国年间县内无专门演出场所。县城丰惠镇利用城隍庙、公共运动场、民教馆会堂等场所演出。曹娥庙等较大庙宇及城乡祠堂,大都建有供演出的“万年台”。1950年,改造丰惠火神庙为人民剧场。1954年以后,在百官镇先后建大会堂、工人俱乐部兼作剧场。1967年建人民电影院,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有座位1054个,放映、会议、演剧兼用。至1985年,全县有1000个座位的影剧院5座、800个座位以上的影剧院52个,其中崧厦电影院建于1981年,是县内以电影院规范设计的第一座正式座机影院。

第四节  音乐  舞台

音乐、歌舞活动兴起于五四运动后的抗日救亡运动中。1919年5月,沥海乡首组“露天演讲团”,用演讲、歌曲形式宣传“血心救国,还我青岛,万众一心,图雪国耻”。此后县内先后成立“怒吼抗日歌咏团”、“上虞青年抗日流动宣传团”等团体,抗日救亡进步歌曲在城乡普遍传唱。民国27年(1938)7月,县抗卫会教育文化委员会举办小音乐会,有10所小学学生500余人参加。28年12月,县抗卫会星期剧场举办小学生会演,演出歌舞剧《苏武牧羊》、《孩子救亡曲》及《保卫大中华》等音乐舞蹈节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老解放区流行的革命歌曲《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你是灯塔》等传入县内,逢会必唱,广为流传。同时,老解放区流行的秧歌舞和腰鼓舞亦传入,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1956年12月,县文化馆举办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有12个代表400余人参加,《调魁星》、《水满舞》等舞蹈节目,《三弦独奏》、《大敲》等音乐节目,被推荐参加宁波地区主办的民间舞蹈会演并获奖。1965年12月,县代表队参加省第二届农村俱乐部业余文艺会演,龙浦乡的表演唱《丰收乐歌》等节目受到表扬。“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狂热地跳“忠”字舞。1977年2月,举行全县文艺调演,歌舞《送西瓜》获奖。1982年以后,“迪斯科》等传入县内,一些群众团体和厂矿企业举办交谊舞会,县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先后开设舞厅。1984年1月,县文化馆主办“文化中心农民歌手比赛会”,有36名歌手参加,其中1人被推荐参加绍兴市群艺馆举办的绍兴市青少年歌手大奖赛并获一等奖。1985年9月,县文化馆、县总工会、县团委联合举办“理想之歌”演唱会,县委、县政府领导及离退休干部与群众同台演唱革命历史歌曲。从1981年起,由县文化局牵头于每年春季举办以音乐、舞蹈为主的“娥江之春”音乐会,对音乐、舞蹈活动的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五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历代影响较大的书画家

明代  俞鹏,字汉远,“精翰墨,善丹青”。钟礼,字钦礼,“书法赵子昂,尤精绘事,善画云山草虫”。黄之璧,字白仲,其书法“落笔纵横、变化若神”,人称其“人品不在宋处士林逋下”。倪元璐,“恭书法,善画山水竹石”。谢彬,明末“波臣画派”的主要成员之一,善画人物,兼山水。袁子初,字叔言,“写梅花得王元章(王冕)法”。顾琳,号云屋,“绘事为世所重,尤善墨山水,曾试御殿,称儒画”。叶燠,字士和,“精大小篆文,镌刻金石章,古雅绝伦”。张文渊,“善真、草,笔力遒劲,得朱熹笔法”。

清代  赵金简,字玉书,一字石函,“工书法,精鉴赏”。徐观海,字袖东,工籀篆行楷,写生有奇趣,尤长兰竹。王望霖,“工书法,善画兰竹怪石”。王诘,“工写意人物”,一生淡泊名利,以绘画自给。徐三庚,有摹拟汉印的深厚基础,并参用缪篆的飞动体势,又取法邓完白及汉碑额篆与天发神谶碑,是与赵之谦、吴昌硕同一时期的又一位创新篆刻家,在日本享有盛誉。其书法亦为人称道。谢聘,字味农,“善画花卉,着墨不多,妙得天趣”。光绪年间,上虞、余姚一带有邱兴龙(邱为清代嘉庆年间宁波人,后定居余姚马渚,宁绍地区著名画工)画业行会,当时上虞有画工周德颇得邱兴龙真传。他画人像有两句口诀:“人家顶真我画嘴,人家宽心我画鬼”,这里的“鬼”指的是神气,意思是说,当对方坐得认认真真,表情严肃时,就画一些嘴、鼻结构,等对方“宽心”,坐得比较自然时,就琢磨画他的神气。

近现代  杜泽卿,字退堪,亦作蜕龛,东关镇人,生平沉湎金石,奏刀遒劲,篆法古雅。民国5年(1916)鲁迅为其印谱《蜕龛印存》作序(见鲁迅《集外集遗补编.上卷》)。马一浮,长塘人,精研书法,合章草、汉隶,自成一家,被誉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杜就田,别署味六,长塘人,性耽金石,字专魏碑,有《就田印谱》传世。经亨颐,驿亭人,其书、画、金石与诗被世人称为“四绝”,其书法奠基于魏碑,得力于《爨宝子碑》,而出神入化,自成一体。26年(1937)刊行《经颐渊金石诗书画合集》三卷。叶天底,谢桥人,求学时即爱好书画篆刻,师事李叔同,是以丰恺为首的“桐荫画会”及篆刻研究团体“乐石社”成员,今县内尚有其书画作品流传。罗默,字益斋,长塘人,自幼聋哑,长大后“精研山水,笔气然,墨光沉秀”。孙孟山,东关镇人,精篆刻,民国年间曾在绍兴市开设书画社。曹振采,百官镇人,工书法,书旌教寺罗汉堂匾,为百官渡东西二亭书匾“山水之间”、“可以憩歇”,居民、店家求书者甚多。张粲,岭南乡下湾村人,工书法,民国年间丰惠、章镇各店牌匾多出其手;丁宅《丁氏宗谱》亦由其题签。冯铁生,横塘乡人,职业教师,民国年间以隶书为县人称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至60年代,美术、书法、摄影活动基本处于自流状态,70年代末,特别是县文联成立后,开始有组织地进行美术、书法、摄影活动。1985年,县美术协会为县印刷厂美工师、全国美术协会会员高汝法举办个人画展。是年,县书法协会、美术协会、民政局联合发起,创作书画作品54幅,赠中越边境老山前线指战员。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