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上虞 > 上虞区志
字体:[ ]信息来源:走进上虞

  上虞为吾故乡,虽青年时代即离家奔走四方,漂泊无定,然无论身处国内海外、顺境逆时,对故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总是梦魂萦绕,不能忘怀。祷祝其繁荣,欢欣其进步,希望其光耀于神州大地的拳拳之心,未尝稍有减缓。新中国成立,愿故乡昌盛的美好愿望逐步成为现实。建国40年来,我曾多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每次回乡,观其变化,大有“抽足再濯,已非前水”之感。耳闻目睹家乡巨变,凡我虞籍人士无不为之鼓舞,引以自豪。

  上虞既有山海之利,又列鱼米之乡。可是,在漫长的旧社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并未变为优势发展出来,百业凋零,民生艰难,满目疮痍。我青年时在家乡接触农业,特别较多关心茶叶生产,有志于为振兴祖国农业而奋斗,因此更名“觉农”。30年代,我与几位同仁在上虞与嵊县交界处创办茶场和茶叶实验学校,计划汲取国外先进技术,搞机械制茶,改变我国茶业落后状况。此地是海拔20~30米的丘陵地带,土壤、气候均适宜栽培茶叶。但是,在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旧中国,要办成一件利国利民之事谈何容易!最后,茶场终因得不到有关方面支持,资金不足,加之缺乏经验而失败。

新中国成立,县党政领导和全县人民努力奋斗,不断改变着山河面貌。1958年,在我当年创办茶场的地方办起了上虞县茶场,各产茶乡、镇的茶叶生产亦得到较快发展,1981年,全县茶叶产量突破5万担,跨入全国茶叶基地县行列。每念及此,总是感到很大慰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更新观念,发挥优势,励精图治,使工农各业得到更快发展。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完成第一翻,进入第二翻,突破十亿关”,由民国年间省内三等穷县,跻身于先进县行列。
  上虞文化历来很盛,秦汉迄今,真可谓蓝田生玉,代有名人。我家丰惠城中,过去考取秀才事属平常,举人也不是显赫人物,历代进士台门比比皆是。文化发达,地方文献丰富,向为乡人的骄傲。作为乡土文化重要内容的修志传统,同样历史悠久且延续不断。南北朝时谢灵运就在东山写下了《山居赋》名篇,历数上虞南乡山川草木、风土人情,至今载于县志。官修县志可追溯至宋代,以后历代修成刊行的志书共有十四五种之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文化建设。1983年,《上虞县地名志》编成,为新中国成立上虞第一部地方专著,深得县内外虞籍人士嘉许。“七五”计划第一年起,县委、县政府又组织力量历时三载余,修成上虞县第一部社会主义新县志,实为远见卓识之举,承前启后之功。今故乡志书修成,展卷披览,倍感亲切。综览全志,横列百业,纵述千年;前有所稽,后有所鉴;观点正确,体例精当;资料翔实,文约事丰。记载了全县各项事业的兴衰起伏,体现了新时代的鲜明特色,是历代旧志无法比拟的。此志既是地方领导了解县情,以便因地制宜,正确决策的县情总览,也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生动教材。其有益当代,惠及后世的巨大功用是不言而喻的。早在修志之初,县志办公室同志即赴京访遍虞籍人士,我当时亦深致慰勉。今大功告成,览志思功,修志人员筚路蓝缕、擘肌分理之勤苦,探颐索隐、善善从长之精神,充溢于字里行间,他们的辛勤劳动为上虞地方文献奉一圭臬,为社会主义新县志添一珍藏。在庆贺新县志问世之际,恭祝故乡经济更加繁荣,文化更加昌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比翼齐飞,早立全国先进之林。


吴觉农

1989年9月于北京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