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名产
发布日期:2017-03-29字体:[ ]信息来源:上虞区人民政府

越红酒

  越红酒的产地上虞区东关镇,在历史上属于古鉴湖范围,生产黄酒历史悠久。越红酒是按照绍兴老酒的传统工艺,结合采用先进技术配制的优质黄酒。其产品特色为:色泽橙黄明亮,香气浓郁芬芳,滋味醇厚甘甜。据测定,越红酒酒精含量在16.5%左右,糖分0.5%左右,酸度在0.45%以下,它含有近20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越红酒酒性温和,是一种妇孺老少皆宜的低酒精度饮料,又是制药酒,烹调佳肴的佐料,它具有舒筋活血,延年益寿的功效。1981年在庐山召开的全国黄酒评品会上越红酒获“与绍兴元红不相上下”的评价。1984年荣获省及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并获得轻工业部酒类大赛银杯奖。1987年又在上海获全国首届黄酒节评选特等奖,产品深受省内外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欢迎和喜爱。

崧厦榨菜

  榨菜是世界三大名咸菜之一。崧厦榨菜具有鲜嫩、香辣、松脆、耐贮藏等特色。配料讲究,工艺精细。加工工艺是:检菜剥皮,使每只菜头成圆形。进行第一次腌制;24小时后,捞起上囤沥干,进行第二次腌制;待无心白时,捞起修剪挑筋、分等整形,淘洗上榨,再配以多种调料。撒上花椒,装入特制的陶坛封口,经椂问奔渲,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能增进食欲,是人们喜爱的佐餐佳肴。

梁湖水磨年糕

  水磨年糕是上虞区的传统特产,产于上虞区梁湖。生产历史悠久,曾是献给慈禧太后的贡品。清朝光绪年间,梁湖人在绍兴开店卖年糕,那时的年糕是燥粉加水手捏而成,易开裂,味道也不好,因而生意不很兴旺。梁湖有个农民叫陈培基,他见豆腐店里的豆腐又白又细又嫩,模仿豆腐制作方法,把米用水浸透,然后水磨,做成水磨年糕。他在绍兴解放路挂出“梁湖陈协卿上白水磨年糕店”的牌子,顾客盈门,水磨年糕从此出名。梁湖年糕以光滑、细嫩、柔软、可口而闻名,曾远销香港、上海、杭州、宁波等地。自水磨年糕流传于世后,仿制者甚多。梁湖年糕所以质量特优,其主要原因是梁湖年糕有独特的制作方法:一是采用水质清亮的皂李湖、洪山湖水,渗水恰当,每公斤米,只能制作1.3—1.4公斤年糕;二是选用优质的白粳米,群众称“泥鳅粳米”作原料;三是采用绍兴罗山石磨或小钢磨加榨等工具磨粉,确保糕粉的细度;四是掌握制作季节,一般在立冬至立春期间,气温适宜,原料充足时投料加工销售。

上虞黄瓜

  上虞黄瓜是黄瓜中的一个短瓜类型品种,是经本地劳动人民选优汰劣培育出来的地方良种,主产地是曹娥江两岸的江滩冲积地带。具有质优味佳、产量较高,外貌美观的特点,适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和食用习惯。上虞黄瓜以生食为主,有清口解渴、利湿利尿、解毒作用。黄瓜上市正值瓜果淡季,而且本地人民向有在端午节必食黄瓜的风俗习惯,很受消费者欢迎。黄瓜除生食外,可作菜肴腌渍、凉拌,甜、咸均宜,并可炒食或作汤料,可食率为96%。上虞柳编  上虞柳编是浙江省出口的名优工艺品之一。上虞依山临海,有丰富的柳条资源,几十里的滩涂,人工栽培的柳条有上千亩,年产白柳条500多。上虞柳编制品选用色白、质韧、光洁、条干均匀的优质杞柳为原料,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市场流行的款式设计创造,具有造型精巧,实用与观赏兼备的特点,产品有各种动物形包装、各式花篮、花鸟屏风、手提包及筐、箱、篓、笼等3000多个品种。越 瓷  我国是世界上首创瓷器的国家,而越瓷的故乡上虞市,则被认为是我国青瓷的著名发源地。越瓷是我国陶瓷艺术园地中的一枝奇葩。早在商朝中期,古越人民就率先彩叠压的“龙瓷”,烧制印纹硬陶,釉色绿中泛黄,具有一定的光泽度,这就是历史上的原始青瓷,至东汉,制瓷技艺日趋成熟,至今在曹娥江两岸遗留下来的汉代古窑址就有40多处。从这些古窑中发掘的瓷片,经过化验表明,烧成温度达1300℃,釉色呈淡青色,光亮明快,瓷胎质地坚实细致,说明越瓷从色泽到质地,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已具有相当水平了。到了唐代中后期,由于创制了将坯盛于匣钵之中与火分离的操作法,使瓷器烧制技术达到了纯熟的程度。当时的越瓷器型端庄,器壁减薄,色泽青绿、晶莹,质量位居全国瓷器之冠,蜚声海内外,产品广传到日本、朝鲜、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中,都收藏有越瓷的珍品。
  目前,越瓷生产具有传统制作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特点,以细瓷生产为例,从原料到成品共需经过72道工序。生产的瓷器主要有4大类:
  1、高温变色釉瓷器。这是越瓷的佼佼者。它以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发色灵敏,能随着光源的不同变幻十余种颜色。既可制日用品又可制高档工艺品,采用腐蚀金装饰后更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1981年获轻工部科技成果奖,产品远销至日本、美国、德国,载誉五洲四海。
  2、兰亭牌青花瓷。这是当今越窑新瓷中的一朵奇葩。它以氧化钴为着色剂,以高温煅烧而成,具有瓷青花白、幽靓雅致的特点。其中30—150头中西餐具、敦煌壁画画面的艺术挂盘和大小花瓶、青花旅游瓷器等尤为国内外消费者所青睐。
  3、帆船牌中式餐具。分红、蓝边花2种,造型端庄秀丽、配套合理周全,配件中饭碗、酒盅、碟子都采用微微翻边的“正德式”。用金银线装饰,具有赏用兼优、艳而不俗的特点。多次荣获浙江省轻纺产品“百花奖”和省优质产品称号。
  4、仿越窑青瓷。上虞陶瓷厂已仿制出汉代至宋代各个历史时期的越窑青瓷代表作。其中有:四系罐、鸡头壶、羊尊、蛙盂、狮形烛台、羊形烛台、觞、扁壶、荷花粉盒、熊足砚、龟形水注、龙柄凤头壶、香熏、鼎炉、碗、盏、盘等二、三十个品种。其中部分产品已被编入《中国陶瓷》丛书。这些仿制品,专家们一致认为,无论釉色、形态或胎质,古风犹存,几可乱真。质地比古瓷细腻,制作也更为精良。产品投放市场后,赢得较高的声誉。盖北葡萄  上虞葡萄的主要产地——盖北镇,享有“江南吐鲁番”的美誉。这里北山面海,气候独特,孕育出了一片生意盎然的迷人绿洲,万亩棚架葡萄集中连片种植,每当盛夏季节,碧叶连天,随风荡漾,景色宜人。成熟的葡萄散发出醉人的清香。尽管头上骄阳似火,但在浓荫覆盖的葡萄棚下,却是一片清凉世界。徜徉在葡萄园中,品尝甜美的葡萄,纳凉消夏,确实别有一番情趣。
  盖北葡萄品种优,种植广。主导品种有巨峰、红富士、藤稔,近年来,无核白鸡心、红意大利、兴华1号、美人指、秦龙大穗、红地球、早紫87—1系、高妻等新优品种不断扩大。全镇葡萄种植面积1.02万亩,年产鲜果2.5万吨,7—8月是葡萄成熟采摘旺季,是江南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一九九六年三月盖北乡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盖北葡萄园区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农业旅游风景线。
  盖北葡萄营养价值较高,据分析,每百克葡萄浆果中含糖10—13克,蛋白质0.15—0.9克,有机酸0.5—1.4克,矿物质0.3—0.5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浆果所含的热量也远超过苹果、柑桔等多种水果。葡萄的多种营养成分对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治疗心脏病与贫血均有一定疗效。葡萄用途广泛,除鲜食和酿酒外,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葡萄酱及葡萄罐头等。青 梅  青梅是上虞的传统名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丰惠镇盛产的大青梅,素以果大核小,肉厚质脆而闻名,具有色泽翠绿,果大核小,肉厚质脆,风味酸而清口等特点,经测定,大青梅平均单果重20.9克,可食率89%,可溶性固形物6.0%,注册商标为“东青”牌。
  多数水果以甜取胜,唯独青梅以酸逗人。梅果中含有单宁酸、酒石酸、枸橼酸等多种酸,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分及多种维生素。青梅除作鲜果外,主要用来加工梅坯、乌干梅、果汁、果酒和蜜饯;以梅果为原料制作的话梅、陈皮梅等产品被誉称为“蜜饯之王”。我市生产的梅果除少量鲜销外,大部分加工成梅坯与清口梅、话梅、陈皮梅等,销售国内外,深受消费者欢迎。

崧厦霉千张

   崧厦霉千张是我市的著名特产,制作历史悠久,早在200多年前就已经出名。据传清代崧厦镇有家“蔡万成水作坊”,所产的霉千张曾被皇宫誉为宫廷“奇菜”。乾隆皇帝南游到绍兴时,曾品尝过上虞知县送来的崧厦霉千张,深为赏识,因不能亲自去崧厦一游,遂留下了“霉千张好吃崧厦难到”的叹息。当时,东海普陀山的普济、法雨、慧济3大寺,经常派和尚到崧厦来购买霉千张,以敬请香客和云游的高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崧厦一带制作霉千张的水作坊,已普及到千家万户,产品畅销上海、杭州、宁波、北京乃至香港、印尼、新加坡等地。曾有一位老家在崧厦的华侨为了满足他在香港重病的老母亲的心愿,专程乘飞机来崧厦购买霉千张。1982年,我国著名教育家范寿康教授从美国回国定居时,一下飞机就想吃家乡的霉千张。
  崧厦霉千张具有独特的风味,它以鲜洁、清香、素淡而闻名,是豆制品中的佳品。上虞崧厦镇地处曹娥江口滨海区,盛产优质黄豆;附近海边产盐,可提供上等盐卤;加之当地独特的制作工艺,故这里的霉千张品质特佳。崧厦霉千张的制作工艺流程是:挑选优质黄豆浸胀,用石磨磨成浆汁,再用文火把新鲜豆浆烧熟,用盐卤打花(而不是用石膏),打花后倒在一张事先铺好的土粗布上压干水分,做成薄、匀、燥的“千层衣”,再把“千层衣”叠齐,切成长方形小条,下面垫上干净的籼稻稻草(切不可用粳、糯稻草和塑料薄膜),上面压一块豆板,把它放在较暖的地方,霉化后即可食用。上虞魁栗  上虞魁栗是劳动人民长期在生产实践中,精心培植和选育出来的一个地方优良品种,素以颗粒大、色泽鲜艳、风味佳美而闻名中外。栽培历史悠久,据清《嘉庆上虞志》记述,上虞魁栗形成的历史至少已有2000多年了,主要分布于下管、陈溪、岭南、丰惠、章镇等虞南山区乡镇,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市总数的80%以上。
   魁栗外形美观,果皮赤褐色,富光泽,少茸毛,顶部平或微凹,肩部浑圆,底座小,接线平直。坚果大,为板栗之“魁”,平均单果重17.85—19.23克。魁栗果肉淡黄色,味甜且粳性,宜作菜用,也可加工成罐头、栗子羹、糕点等副食品。魁栗营养丰富。据测定,种仁含总糖8.4—9.2%,蛋白质6.7—11.1%,淀粉4.76—7.6%,脂肪1.4—3.3%,还富含多种维生素(A、B1、B2、C)与矿物质(ca、P、K)。

二都杨梅

  《上虞县志》校续述“嘉泰志及万历志盛称山、会、余、萧而不及虞邑,今吾邑所产者盛于他邑”、“产不一处,出县北杨家溪尤佳”。这一带古时行政区划属二都,故称二都杨梅。可见早在南宋时期,二都杨梅就很有名气了。二都杨梅,果大、核小、色艳、质优、味美,独具一格。清代时作过慈禧的贡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农业厅将上虞二都杨梅的水晶、深红、淡红3种杨梅,送至中央领导品尝,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誉。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愈之又一次赞许二都杨梅。1986年,上虞区委决定,利用二都杨梅这个传统名果的商品优势,在横塘乡原有基础上建立万亩杨梅商品生产基地。
  二都杨梅主要有水晶杨梅和深红种杨梅两个优良品种。水晶杨梅又名白沙杨梅,树势强健,树冠半圆形,叶为倒披针形或倒长卵形,先端圆钝,间或渐尖,边缘间或有锯齿,质薄,淡绿色。果实大,果面呈白玉色,平均单果重15.2克,最大单果重17.6克,可食率95.4%,可溶性固形物13.4%。果肉柔软,多汁、味甜而稍带酸,品质好。在历次杨梅评比中夺魁。1932年,在全省杨梅评比中获第一名。1983年由孙玄蔚教授主编的《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一书中,二都水晶杨梅被列为中国杨梅9个地方良种之一。深红种树势强健,树枝圆头形,叫倒披针形,先端圆钝或近于圆形,果实大,果面鲜红色,平均单果重14.7克,可食率95.0%,可溶性固形物12.9%。肉质细而柔软,汁多,味甜而微酸,品质较好。在1932年浙江省农业改良场对浙东杨梅所作的一次调查中,深红种产量居全省第三位,品质居全省第二位。
  杨梅富含人体所需的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价值很高。在医学上有止咳生津,助消化、益肾利尿的作用,对心胃气痛和霍乱等也有一定的疗效。产区群众还有利用烧酒浸渍后食用的习惯,说有祛暑解闷之作用。杨梅除鲜食外,可加工制成糖水罐头,果汁果酱、果酒及蜜饯等。核仁含油量高达40%,可供炒食或榨油用,叶可提炼香精,树皮和根皮富含单宁,可熬制鱼网涂料或其他涂料。

四季鲜果采摘介绍

2月草莓分外俏 
丁宅优质草莓基地现有面积4000余亩,种植的品种个大,呈心形,鲜红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是水果中难得的色、香、味俱佳者,因此常被誉为“果中皇后”。全镇现有1000多户农户大力发展优质草莓,并进行标准化、无公害化管理。 
采摘地:丁宅乡 联系人:任庆灿 13606571741 

4月香甜樱桃宴 
采摘地:下管镇、岭南乡 联系人: 张松强 13758526898 

6月酸甜杨梅鲜 
因袭“二都”一带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之利,“二都”杨梅以其果大、色艳、质优、味美 
而闻名遐迩。宋代诗人平可正有诗曰:“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这于“二都”杨梅言之,真是恰如其分,毫不为过的。作为“越中果品第一案”的“二都”杨梅,更因曾是慈禧的贡品而身价百倍。 
采摘地:驿亭镇 联系人:陈峰 13505853368 

7月葡萄满园香 
盖北镇是浙江省的重点葡萄产区之一,现有葡萄栽培面积4526亩,年总产量6000余吨,约占全省葡萄总产的40%,种植有藤稔、巨峰、红富士、京亚、红提、黑提、京玉超藤、美人指、黑扎马特等10多个品种,是省内外闻名的“江南吐鲁番”。一望无垠的葡萄园让田野充满果香,进入葡萄棚内,只见一串串绿中透白的奶油葡萄就在你面前挂着,让你有种倒在葡萄堆里的感觉。种植晚于盖北的章镇龙蒲葡萄,经过几年的培育,日渐壮大,已成为我市第二大葡萄产区地。 
采摘地:盖北镇 联系人:王海龙 13858538027 
章镇镇(龙浦) 联系人:钟光辉 0575-82956518 

7月水蜜桃惹人爱 
章镇水蜜桃种植范围广,尤以“老外婆”仙桃为首,其质优、味甜、色泽鲜艳,被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获浙江省绍兴市绿色农产品证书、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优质奖、上虞区科技局成果推广奖。被认定为绍兴市著名商标,绍兴市名牌产品。 
采摘地:章镇镇中华村 联系人:赵水祥 0575-82967860 

8月黄花梨压枝弯 
谢塘优质梨基地现有种植面积8000余亩,种植品种有翠冠、黄花、清香、西子绿、雪青、长寿等诸多品种,其中以早熟翠冠,清香,晚熟黄花等为主,全镇由2000多户农户有种植优质黄花梨。2006年全镇梨的产量达1.6万吨,销售收入接近2000万元。 
采摘地:谢塘镇 联系人:孙林军 0575-82076031 

10月柿子串串红 
长塘镇桃园村朱红柿子,营养丰富、色泽鲜艳、柔软多汁、香甜可口。现有朱红柿子树1000余亩,分布于桃花源生态旅游区周围,年产可达30万斤。农历深秋十月村民们把它串成一串串的树吊,深受消费者喜爱。 
采摘地:长塘镇 联系人:陈培林 0575-82590128 

11月板栗之乡打板栗 
岭南乡板栗基地,地处上虞最南端山区,离上虞城区43公里,与余姚市四明山地区相连。基地内水资源丰富,土壤条件良好,海拔在100-580米之间。四周碧水青山,空气清新,气候适宜。岭南乡被绍兴市人民政府列为“绍兴市板栗之乡”,被浙江省林业局列为“浙江省魁栗之乡”。 
采摘地:虞南山区 联系人:杨永苗 13758526828 

12月猕猴桃采摘忙 
上虞区丰惠镇南山猕猴桃种植场位于丰惠镇小南山村,海拔580米五雷尖山腰上,基地总面积1000多亩,总产量达900吨,总产值200万元。以生产“五雷尖”牌猕猴桃为主体,带动小南山、四明、燕河、百东等猕猴桃种植户进行生产管理和销售。 
采摘地:丰惠镇 联系人:王金中 13819577529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