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盖北镇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590622/2017-3219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7-04-14 10:47
发布单位: 盖北镇

盖北镇农技信息中心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思路

镇农技信息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直农业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农技中心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镇党代会、人代会提出的工作目标。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抓手,以农业信息化为平台,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载体,以发展特色休闲农业为亮点,延伸产业链,多渠道增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2015年工作回顾

(一)榨菜、芥菜(两菜)生产、销售情况:

2015年春季榨菜、芥菜面积19900亩(其中榨菜15600亩、芥菜总面积4300亩),目前芥菜已全部收割完,榨菜收割也已近尾声。2015年两菜总产值4511.5万元,榨菜亩产量7000斤,亩产值2520元(平均0.36元/斤),总产值3931万元;芥菜亩产量为9000斤,亩产值1350元(平均0.15元/斤),总产值580.5万元。

(二)葡萄生产、销售及葡萄节会情况:

   今年葡萄丰产但不增收,镇党委、政府一方面积极做好青果葡萄销售促销工作,另一方面广拓渠道,创新营销,葡萄红果销售形势整体良好。据统计,今年全镇1.2万亩葡萄,总产量达2.75万吨,比去年持平,青果、红果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今年葡萄销售总产值1.25亿元。葡萄节期间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

1、注重提升野藤品牌。今年我们继续开展了野藤葡萄文化节活动。一是精打细造节会活动。开展野藤葡萄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野藤葡萄经贸洽谈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注重网络平台运用,推出文化旅游节网络发布会、微信、1号店网上销售等活动,造浓网上网下氛围,聚集省内外人气,打响“野藤”金品牌,全方位、全天候展示野藤葡萄文化元素。

2、注重提档景区品位。一是配优配强基础设施。以丰富、绿翠、镇东、兴海、野藤文化苑五大基地为核心,通过区、镇、村、合作社共同出资,累计投入近1000万元,进一步完善景区旅游及公共设施。野藤公园内大型游客服务接待点、门楼、长廊、游步道、农家乐、观光缆车等观光接待设施一应俱全。

    3、注重提高葡萄品质。一是积极引进新优品种。近年来,镇通过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出台新品种引进奖励、品种改良补助等政策,经产量、培育难易、市场效益等三轮筛选后,择优选种了夏黑、巨玫瑰、醉金香等一大批欧亚优良品种。二是大力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坚持实施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无公害防治、滴灌、果穗套袋、限根栽培、控产提质等技术,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和符合国家标准的低毒高效生态农药,防范病虫害侵蚀,杜绝农药残留和空气污染。三是加快新技术研发。推动野藤葡萄在科研、育苗、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推广,带动产学研一体化。

4、注重提效产销对接。一是加强商贸洽谈。举办野藤葡萄经贸洽谈会,邀请20余家省内外收购企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参加,并与盖北镇永绿、国兴等6家合作社成功签署了青果5000余吨、红果4000余吨的收购协议,占到盖北葡萄总产量的40%左右,有效畅通了盖北葡萄销售渠道。二是加强精品线路宣传。积极与区内外重点旅行社挂钩合作,将野藤公园作为虞山舜水旅游线路精品站重点推介,邀请浙江品质旅游联盟走进野藤葡萄公园,开展“万亩葡萄夏清凉”系列游活动。通过电视、网络、路面广告牌、报刊等各种途径宣传推介野藤葡萄,并推出休闲旅游、自助采摘、科普欣赏、活动参与、自酿葡萄酒等特色旅游项目,掀起自驾游热潮。

    5、 注重创新营销。在营销方面,按照“节前、节中、节后”全时段、多角度、广覆盖的总体思路,十分注重新媒体的应用。继续利用户外广告的直观性,在市内主要道路设置“四季仙果之旅——野藤葡萄文化旅游节”大型高架广告牌,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依托平面视频媒体的普及性,组织新民晚报等40多位记者来虞集体采风,在省市报纸上刊登多篇关于上虞野藤葡萄的文章;还通过中国网、东方卫视、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新民晚报等媒体,对野藤葡萄进行多角度报道,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在销售方面,今年,野藤葡萄在1号店销售,通过顺丰速递24小时内即可送达,葡萄均能保鲜如初。此模式受到顾客热捧,好评如潮,成交量达1万余单,同时有3家合作社推出了网上葡萄采摘电子门票销售,今年共计销售门票1930人次。为今后扩大网络销售规模开了一个好头。

(三)全面落实“河长制”管理工作。

根据上虞区河长制管理工作要求,紧紧围绕 “深化垃圾河治理百日攻坚”及创建“清三河”达标镇的总体目标,严格对照各项指标,逐项对照抓落实,合力攻坚提水质,扎扎实实完成了各项治理目标任务,基本实现了镇内河道水环境的常态整洁、美观。

1、明确河道保洁工作目标、工作步骤、具体措施等,层层建立了河长管理责任制和河道保洁考核制度,实行一村一策,一河一策,一月一检查,一季一通报,确保“河长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大力开展河道整治工作,制作安装河长制管理牌65块,悬挂各类宣传标语150余副,累计清理河面漂浮物1.3万平方,河岸垃圾660吨,河内障碍物220处,河道砌石0.35公里,河道置水300万方,种植狐尾藻2.1公里,打捞沉船2处清理地笼220余只。

3、“深化垃圾河治理百日攻坚”行动通过区验收,“清三河”达标镇创建通过绍兴市验收。

(四)农业重点工程项目切实推进实施,全面完成年初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

①镇水利工程:配合做好区政府投资项目盖沥河整治工程(盖北段)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80万元东、西片中心河疏浚工程。做好西片中心河整治工程前期审批工作。

②村级水利工程:投资264万的兴海村内河整治工程、投资222万的丰富村内河整治工程均按计划实施中。

    ③旅游工程:中心南横西路油化工程等建设。

④绿化:完成了区创建平原绿化工作目标责任制,全镇总任务50亩,实际规划造林52.3亩,同时对村级落实绿化考核机制,使道路、河道等地段更具完整,极大美化了村庄环境。

⑤特色工作:虞北综合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我镇有三个主导产业示范区、三个精品园区),2015年有1只基地申报5星级旅游基地,1只基地申报4星级旅游基地,2只基地申报3星级基地。

(五)农业线上工作扎实推进:

①扎实开展我镇防汛防汛体系建设,年初我镇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创建通过省验收。

②切实抓好种粮农民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面积核实及系统录入工作,做到无信访无上访。

③畜牧工作:我们继续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做好各类疫病的预防工作,防控措施落实到上级规定标准,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相应区、局文件精神,7月30日前关停畜禽养殖场1只,共计发放补助资金达20余万元。

④积极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加大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宣传,凡是参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上半年累计农业政策性保险水稻300亩;

⑤继续抓好农民信箱系统的数据管理工作,做好各项目考核指标的任务完成,有效发挥农民信箱作用。

⑥农民素质培训上有新突破,按照市下达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知识人才培训,绿色证书工程培训,做到明确任务早布置、早落实,全面开展培训;完成一期农广校学员全部课程,全部顺利毕业。

⑦全面贯彻落实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政策,强化日常监督管理,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全年无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签订了农产品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承诺书33份,发放告知书、禁限用农药等资料50余份,开展生产主体巡查18次,完成农产品速测300批次,申报8家农产品安全星级基地,复评无公害商标二只,创建可追溯示范点三个。

⑧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及购机补贴工作,全年补贴机具8台,报废农机9辆。

二、2016年工作思路

(一)、2016年我们主要工作是明确三个目标:

1、葡萄采摘游成为上虞四季仙果的最具影响力的一站。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力争成为全区水利设施配套最完善之一。

3、实现全镇农民人均收入增6%。

(二)、着力做好三大块工作:

一、紧紧围绕省级虞北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规划,重点抓好四大水利工程,①是完成景区桥梁工程建设。②抓好西片新河江整治砌石工程,确保汛期排水,努力在12月份前完成。③配合各村做好村级水利工程建设。

二、继续做深做强葡萄品牌文章,提升四季仙果之旅档次。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提升旅游档次,丰富旅游内容,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②做好西片基地的标识标牌建设。③招商引资,做好西片葡萄基地建设。

三、做好工业园后花园建设文章①要抓好东西两片农业污染源的整治工作,抓好桔杆综合利用工作,落实相应工作措施,禁止榨菜、芥菜贩销大户将腌制水排入河道。②继续抓好“河长制”管理工作,重点抓好平原河道保洁,达到水清、河畅、景美目标。落实资金,建立长效保洁制。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