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府动态>上虞动态
二都杨梅潇潇洒洒“走四方”
访问次数:发布日期:2017-07-06 01:15 字体:[ ] 信息来源:南京大汉

  夏至杨梅满山红,不知不觉又进入了杨梅成熟季。在驿亭镇各杨梅种植基地,聚满了一拨拨来自上海、江苏、杭州的游客,这重重叠叠、高高矮矮的树林里,这初夏的山间氲氤中,放飞着挣脱都市樊篱的自由心灵,流溢着对二都杨梅的艳羡之情。

  杨梅虽小,年年转动长三角,带动了一波接一波的旅游潮,使江浙沪的游客朝圣一般地往二都赶。杨梅虽久,一算历史上千年,但勤劳智慧的杨梅人,年年赋予杨梅新的变化,让二都杨梅在味觉和视觉上给人更多、更妙的享受和思考。

  依托电商,“互联网+”助力杨梅销售

  在6月16日的上虞杨梅节开幕式上,几辆顺丰的黑色货运车显得格外抢眼。这几日,顺丰在杨溪二都杨梅游客服务中心、二都村、贾家村、新横塘村等地临时增设多个收寄点位,方便杨梅的揽件、邮寄服务。“顺丰现在有20个省市区都是承诺次日达,包括广西崇左、四川成都、云南昆明、陕西西安等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驿亭镇文化站站长贾小华告诉记者。

  二都杨梅依靠大通电商强大的网络平台力量,改变了传统的“坐等顾客上门、周边地区零售”的销售方式,借助基地直销节、网络营销节、微信促销节等活动形式,以真、鲜、甘、美为卖点,依托淘宝、1号店等生鲜销售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热销。梅农将清晨采摘的杨梅现场打包,加入冰壶保鲜发货,短时间内急速从枝头到达民众的“舌尖”。喜欢杨梅又不愿到基地亲自采摘的朋友,在家只要动动鼠标就能吃到新鲜可口的杨梅。

  “互联网时代可谓日新月异,要想将‘二都杨梅’继续做大做强,显然不可错失。因而,在做好原有‘后勤保障’工作的基础上,必须拥有更多的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的东风,通过‘互联网+二都杨梅’,让互联网渗入到上虞杨梅产业的方方面面。”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由于消费新方式的引领,上虞梅农在积极应变,探索转型之路。在区供销合作总社、旅游局等的牵线搭桥下,不少梅农已经转换传统的销售方式,通过网络和快递,将杨梅销售到全国各地,从“等人上门购买”变成“主动向外推销”。

  这其中就包括了二都杨梅合作社理事长徐国富。2013年以来,他一直与顺丰速运合作,将杨梅销往全国各地。“试水网上销售的第一年,我们的销量只有几百箱。现在,通过电商渠道卖出去的杨梅数量已到了几千箱。”徐国富谈起自己的“电商经”头头是道,不管人家怎么搞低价竞争,合作社只要安心把品牌做好就成,品牌就是销路。

  随着“二都杨梅”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梅二代”也纷纷加入了杨梅推广和销售的行列。舜利水晶杨梅专业合作社社长的女儿应玲玲就是其中一位。虽然已出嫁,但每年的杨梅季,娘家总少不了她的帮忙。“早在2013年,我就自己摸索着开了一家网店卖杨梅。现在把销售阵地转战到了微信,接单送货更方便了。去年杨梅节期间,单从网店和微信的走单,就卖了近三万元。”

  更新包装,文创产品抢占伴手礼市场

  杨梅是大家公认的“娇嫩”水果,一直都存在着储存难、运输难等问题。借电商平台把不耐储运的杨梅卖到全国,是几位“触电梅农”的新事业,而如何安全有效地包装则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重点。

  过去,梅农们将刚摘下的杨梅放在垫有蕨叶的手工竹篮里。熟红的杨梅窝在羽状的绿叶上,别有一番视觉冲击。因为大叶蕨蓬松、柔软和透气,能保护汁水饱满的杨梅不被粗笨生硬的竹篮子或箩筐碰坏。杨梅装满后,蕨叶又要在上面铺上一层,避光和保鲜。

  伴随着杨梅种植范围不断扩大,产量也随之增加,手工竹篮的生产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一款经济适用的塑料果篮应运而生。这些塑料果篮,大小各一,小的一般装2斤左右杨梅,大的则能装下5斤杨梅,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如今,在“触电梅农”的精心改良下,杨梅被挨个放在压有孔洞的盒子里,然后真空包装,充入氮气,放入装有冰袋的泡沫箱,以减少杨梅间的碰撞。这种“豪华版”包装突破了杨梅不耐储运的局限,最大程度确保了杨梅的新鲜。除了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消费者可在48小时内收到上虞二都杨梅,长三角地区基本可以吃到当天采摘的新鲜杨梅。

  “淘宝上在卖的二都杨梅售价128元4斤,其中包装成本20元,还要加上运费,杨梅价格在20元/斤左右,并不贵。”二都杨梅合作社理事长徐国富说。

  除了真空保鲜包装,不少创意文化作品结合融入杨梅,形成鲜果和文化产品相辅相成的手伴礼。无论是顾少波的越窑青瓷衬仙果,还是“农小二”返璞归真的古风包装,都受到了不少文人墨客、市民游客的喜爱,纷纷购买将其作为伴手礼。

  延伸产链,各色杨梅深加工产品走俏

  在杨梅节的采摘活动上,二都草堂的“堂主”徐力群拿出了自制的杨梅慕思蛋糕、杨梅马卡龙、杨梅QQ糖、杨梅冰淇淋、杨梅果冻、杨梅汁招待宾客。古色古香的木架展示台上陈列着五花八门的杨梅深加工产品。杨梅环保酵素、杨梅手工皂等日用品更是吸引了不少人的驻足围观。这是充分利用落地不能进食的杨梅改良的产品,既能除臭、杀菌、去油污,还能去头屑、治脚气。

  众所周知,成熟后的杨梅既怕高温日晒也怕大雨浇淋,遇上梅雨天气,往往来不及采摘,许多杨梅或自然落果或挂在枝头就蔫了。在驿亭,杨梅已不仅仅是一种酸酸甜甜的水果,还开发出许多天马行空的特色产品。一般而言,最常见的深加工产品要属杨梅烧酒,即挑上好杨梅浸入烧酒中。当然,也不乏杨梅干红、杨梅干白、杨梅白兰地等以杨梅为原料加工酿造的杨梅酒。除此,在心灵手巧的美食达人手下,杨梅干、杨梅酥、杨梅果饮等创意美食也层出不穷。

  “二都草堂”不仅是一个杨梅深加工产品的展览地,更是来自城市的游客感受农村吃喝住行一体式的体验点。关于草堂的选址是非常有讲究的,它在状元岙村的山岙里头,面临水库,背倚大山,丛林环绕,满眼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十分幽静,步行十几分钟即可到达法界寺。“当初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她跟大自然有更亲密的接触,我们才选择了这里。”徐力群向记者介绍说,二都草堂的整体风格和建筑都由他自行设计,环保、回收再利用的绿色设计理念贯穿其中,就连房间里放的牙膏、肥皂、洗发水等洗护用品,都是他们自己研发制作的。

  “其实杨梅深加工产业潜力巨大,既可以做酒,又可以做果醋,还可以做酵素,最后的残渣又可以作为有机肥被再次循环利用。”徐力群对拉长杨梅产业链信心满满,他也希望有更多的杨梅基地和农户能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共同做大做好杨梅深加工产业链。

  不到二都,不知杨梅红;不到二都,不知情意浓。二都杨梅正平稳地搭上了电商平台的网络直通车。快递的便捷性和创意思维的附加值让杨梅不但能“疾驰而行”,更能“自由翱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