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府动态>图片新闻
唱响共享经济的上虞声音
访问次数:发布日期:2017-08-21 17:20 字体:[ ] 信息来源:上虞区政府

  8月18日的深圳晚报头版被一支叫做“活力摩簦”的共享伞占据,当天,在深圳福田区购物公园繁花酒吧内,“活力摩簦”全球发布会更是赚足全国各地新闻媒体的眼球:这支纯正的上虞崧厦高端共享伞向全世界宣布:共享伞的摩簦时代来了!

  8月19日下午,这个声音同样响起在杭州这个充满创意和青春的城市。在接下来的7天之内,“活力摩簦”将先行在深圳、杭州这两大城市各设置500个智能伞桩,各投放1万支共享伞。而在未来一个月之内,“活力摩簦”将先后在深圳、杭州、北京、上海、武汉、重庆、厦门、宁波和绍兴陆续设置智能伞桩,投放共享伞。

  这支站在“共享经济”风口的共享伞正是来自崧厦,出品自“天玮伞业”旗下的智能共享伞公司——浙江摩簦网络科技公司,出自上虞制伞匠人贾勇和他的团队之手。

  在向世界发声共享伞摩簦时代到来的同时,“活力摩簦”APP也同步上线。

  55天打造一把摩簦共享伞

  从一名新闻记者跨界,天玮雨具总设计师、“活力摩簦”创始人贾勇目前已经是全世界拥有专利最多的伞匠。

  “上虞伞的制造总量比超过全球三分之一,作为传统制造行业,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走得更远。率先投身到雨伞的人工智能和共享经济的大潮中,正是天玮审时度势积累下的选择。”贾勇介绍。

  其实,早在2013年,天玮公司就曾在武汉大学尝试共享伞的运营。当时天玮公司投放了1万把共享伞,也得到了广告商的支持,结果还算成功,但贾勇现在想来,当时的产品设计不完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都尚未成熟,孕育共享经济的条件并不充分。

  4年后,在今年的5月23日,他结识了曾在阿里巴巴云计算工作,也就是他现在的搭档,摩簦CEO易新宇。

  就在这一天,贾勇与易新宇确定了摩簦伞项目。不到一个月,6月18日,摩簦完成注册。6月23日,想象中的摩簦伞草图完成,正式开始了封闭式不眠不休的系统开发与硬件设计制造。55天后,8月18日,摩簦伞正式发布。

  易新宇向记者透露,近日,摩簦击败其他对手,在杭州地铁集团共享伞项目中胜利中标。

  “这种合作模式,未来可以向深圳以及其他城市复制。”易新宇说。

  3秒极速开伞好借好还的共享伞

  “这是一套好借好还的共享伞系统。已经拥有10多项专利。”贾勇在介绍摩簦伞时,首先提到这一点。

  贾勇介绍,摩簦伞是一把多功能伞,晴天、雨天和阴天三种天气都可以使用。伞上的提示灯共七种状态,用户能根据提示灯第一时间了解到摩簦伞处于故障、正常或预约等状态。

  除功能全面,用户体验感也是摩簦伞重视的方面。曾在阿里巴巴公司工作的易新宇对人体感知方面理解很深刻。

  “我们的目的是让用户在需要用伞的时候能够去除一切干扰,真正做到3秒极速开伞。”

  易新宇告诉记者,为了能颠覆现有的共享伞使用体验,让用户能够更简单地使用摩簦伞,摩簦伞APP去掉了传统的登录广告页,将注册环节放在最后。用户不需要验证码和手机号,只需要支付押金即可使用。

  另外,用户同样可以进入微信或者支付宝等程序扫码开伞,下雨的时候,不到3秒钟就可以开锁。还伞时,用户直接把摩簦伞扣在智能桩上面即可离开。

  而摩簦伞所使用的智能桩,可利用太阳能完成充电。除此之外,智能桩还拥有定位、监控、报警等功能。

  在硬件上,被称为“伞魔”的贾勇对摩簦伞有着极致的追求。贾勇介绍,摩簦伞的伞骨使用了复合材料玻璃纤维,中棒选材0.5毫米厚度的高强度钢板,同时使用耐摩擦的弹性塑料,伞面则采用纳米涂层技术,达到“滴水不沾”的效果。

  伞面达到UPF1000+的变态指标,超过国标整整25倍,面料的白色内胶面,简直就是女神自拍时完美的柔光板。伞面的四面八角凉亭设计,除了向工匠鼻祖,雨伞传说中的发明者鲁班致敬以外,还因此具备了抗10级大风的超强耐用功能。

  伞内部推把的新专利,让摩簦伞成为一秒开收的全球最极速开收的伞,极大地提升了伞作为器物的用户体验度。

  从美学设计来说,摩簦创始人凭着多年对服装设计,纹样设计的研究学习,创造了最美中国的色系:天水青,初音粉,烟雨黛,江南橙,唐草红,十月金,深川灰,羽茶绿,丁香紫,从这位摩簦先生起名开始,这些颜色注定成为这把伞撑起最具国际时尚特色的中国美学经典。此外,摩簦共享伞还拥有九大系列产品主题。其中“我爱系列”,为伞的使用者创造了一个对所在城市表白的机会,比如“我爱深圳”、“我爱杭州”、“我爱绍兴”,白底黑字红色爱心,爱意流淌,风景独特。

  易新宇介绍,通过活力摩簦手机APP,使用者还可以实现人际社交。“接下来摩簦将利用特定伞面的摩簦伞举办七夕活动,我们把它称为‘单簦赴会’。”易新宇说,“未来,你可以想象到这把伞变成自拍杆,变成音乐播放器,变成WIFI,变成导航。”

  18个月内将投放200万把摩簦伞

  在深圳摩簦全球发布会上,贾勇宣布,未来一个月内,摩簦将在深圳的地铁、学校和银行等地投放5万把共享伞。

  贾勇告诉记者,第一轮投放过后,第二轮投放摩簦将重点关注社区,第三轮将把后台数据反映使用者的主要停留点布满。

  “摩簦目标在18个月内投放200万把共享伞,覆盖整个深圳,让人们真正做到出门不用带伞。”

  去年10月,首家共享单车摩拜入深之后,多家企业效仿,进入共享单车市场,共享单车行业竞争愈演愈烈。

  而身处另一个共享战场的贾勇并不担心竞争,他认为摩簦的商业模式和硬件都经得起考验。

  贾勇告诉记者,摩簦不希望在社会“野蛮生长”。“共享模式只是驱动内核。它首先是一个文化产品,有温度,有亲和力。我们不是以入侵的姿态进入这座城市,而是真正地融入城市。”

  “摩簦有很多自我保护的措施,其中就包括多个已注册的专利。”

  除商业盈利外,易新宇也看重摩簦的公益作用。他介绍,在每一个城市,摩簦都会寻找公益合作伙伴。

  在杭州,摩簦将杨绫子学校自闭症孩子的画作搬上伞面,并发行9000把公益伞,公益伞收益的50%将捐赠给杨绫子学校,另外50%将用于成立摩簦公益基金,定向透明捐赠给特殊人群。

  同时,摩簦伞用户的每一次借还,都会积累减碳里程。一定减碳里程后,摩簦将为用户投放一把公益伞,公益伞所得收益将进入摩簦公益基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