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00259077X/2018-4510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8-10-23 15:14 | |
发布单位: |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 |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5年度工作计划 | ||
2015年开发区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绍兴领先、浙江前列、全国排名持久晋位”的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工作总基调,把握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工作主线,统筹抓好产出提量、主业提升、投资提效、环境提优、服务提质等各项工作,努力打造一个有质量有规模、有强大内生动力、有显著特色优势、能持续长久发展的“千亿级”开发区。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今年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同比增长18%,税收25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自营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5%,工业投入170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合同外资1.48亿美元,实到外资1亿美元,争取1.25亿美元;引进内资35.8亿元。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新的一年主要围绕千亿级开发区的五个提升要求,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围绕产出提量,注重扶强培优,确保完成“规模千亿”。积极鼓励已落户企业规模扩张,加快推进新投产项目产能释放,为今年达到千亿规模提供重要支撑。 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作用。重点骨干企业要引领发展,多作贡献,通过资本运营、技术辐射、强强联合等形式,实现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扩张。龙盛产业园要突破百亿产值,闰土、宏达冶炼要力争超过50亿元,金盾、新天龙、皇城工坊、亚东冶炼、国邦药业、新和成、金泰产业园要超过20亿元,中化蓝天、自立股份、颖泰化工等6家企业要超过10亿元,力争全年37家重点骨干企业实现产值600亿元以上。 提升创新成长企业经济贡献。通过要素倾斜,支持创新型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资本合作,积极推动林江、扬帆、劲光、中欣等企业加快进入资本市场,提升竞争实力;有效建设重点企业研究院,新增省级以上科技研发中心2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家;到年底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家,新增亿元以上企业20家,总数达到130家,1-5亿元成长型企业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 加快新建企业项目产能释放。狠抓项目投产,推进新建企业(项目)产能释放,东二区晶盛机电、开捷门窗等一批项目加快投产,全年新增投产项目15只以上;建成区技改项目加快建设,争取到年底有15只项目投产。积极扶持亿元以下小企业做精做优,在产品细分领域逐步提升竞争力。 2、围绕主业提升,注重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品质千亿”。正确评价化工产业,科学定位发展方向,合理配置资源积极引导、扶持、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内在品质,焕发“千亿级”开发区的生命活力。 努力形成集聚优势。编制化工产业转型规划,积极推动化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培育特色集群,放大集聚效应。加快推进全省新型材料产业园,启动建设新和成、中化蓝天新材料项目,积极引导氟化工行业向环保新材料产业延伸。鼓励医药中间体向医药制剂延伸,打造成品药研发基地。鼓励染料行业抱团合作,开发高端、环保、特色产品。鼓励金属冶炼企业随时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研发高精尖加工技术,开拓上下游产业配套。 大力发展绿色化工。全面建设省级绿色安全制造示范基地,鼓励企业循环改造,积极推广三废资源化利用、中水回用、热能套用等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着力推进长征化工、林江化工、国邦医药等企业的绿色化工技术应用,着力加快金科化工与中科院合作国内首创芯片式零污染微反应器技术项目,推动恒盛、忠盛、捷盛的自动化升级改造,加快博澳染料、金冠染料的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形成企业内部循环链。 着力倒逼低效退改。调整开发区规划环评,完善产业布局,优化资源占用与产出贡献挂钩的“六率”评价体系,完善低效退改工作机制,监管企业间的无序股权转让,加大力度倒逼中心河以南重污染企业淘汰、搬迁、改造,力争全年新增6家企业退出,逐步实现腾笼换鸟。 3、围绕投资提效,注重培育建设,持久推进“特色千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提升招商项目、投资项目、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培育特色优势,为“千亿级”的持续发展积蓄动力。 围绕特色抓项目引进。牢固树立品质招商理念,深入实施产业、区域、分园相结合的招商思路,进一步找准目标,主攻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两大产业,继续抓好汽车及零部件、培育电子信息产业;主攻上海、日本、台湾地区,努力开拓欧美市场;主攻大项目、大企业、品牌企业,积极兼顾小型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效益型项目,争取全年引进世界500强、大企业、大集团、优质外资项目1只以上,确保引进装备制造产业项目、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新材料产业项目、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8只以上。细化专业分类,建设园中园,加快日欣科技园二期建设,出租厂房2万平米,引进项目5只以上;启动建设中外生态产业园,引进项目2只以上;探索建设科技创新园,为长远发展培育特色产业。 围绕效益抓项目投入。按照“东二区抓增量、东一区促产量、建成区盘存量”的总体思路,切实抓好40只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新和成新材料产业园、中化蓝天聚合物等新签约项目开工建设,皇城工坊龙钞、美诺华生物制药、奥瑞金菱形机抓紧启动二期,安诺芳胺、闰土新材料、迪邦化工等清洁生产项目加快建设,确保全年建设项目120只以上,其中东二区当年建设项目超过20只。全面摸排项目土地开发情况,通过处置一批、回收一批、置换一批等方式盘活存量资源,提升土地开发率。 围绕功能抓项目建设。高度重视生产、服务、生态、景观等功能开发。积极打造“千亩花塘、千亩秋林、千亩微渔乐”滨江特色的旅游休闲基地,今年建成投用杭州湾海上花田旅游度假区,启动建设江南生态城“七彩小镇”婚庆一条街,争取完成生态湖“红坡”、“樱花林”两个景点建设。积极谋划职教、医院、商住餐饮、金融网点等布局,启动前岸金融科技城和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投用滨海龙盛大厦、东二区职工生活区并启动周边商业配套招商,做好新城职工生活区住宅销售。滨海新城东西中心大道、经八路等城市主干道路及纬四东路、医院西路等项目进出配套道路建成通车,建成区振兴大道延伸段等道路完成改造。 4、围绕环境提优,注重长效监管,全面落实“绿色千亿”。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大力度、长效监管,努力为建设“千亿级”开发区落实基础保障。 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危化品重点区攻坚工作,适时启动开发区安全预警监控系统建设。严格项目入园风险评估,确保重大危险源风险总量只减不增。提升项目、设施、管理的本质安全水平,全年完成7家企业7个项目的整体改造,更新69台反应类压力容器,提升67个危险工艺的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新增20家安全规范化达标企业,完成中化蓝天、绿科安气防站建设。巩固隐患排查体系基础,组织开展安全设施全面检查,不断加大安全隐患整治查处力度,全力保持安全生产平稳态势。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全面推广建设标准化、生产绿色化、产业循环化、管理现代化、监管信息化等五项工作。分行业制定项目环保建设标准,督促新建项目按标准建设,完成6家试点企业标准化改造。加大企业三废智能化监管,全年改造提升5家企业的废气敏感点源,完成17家企业清下水智能系统、17家企业废气智能系统、10家企业高架源废气排气筒采样平台建设,开展10家企业的无组织废气泄露监测。 加大社会综治管理。加强企业风险预警和监管,牵线搭桥开展银企对接,妥善处置劳资纠纷案件,保持经济秩序整体可控。深化治安大巡防活动,有效打击刑事犯罪行为;深化爱心公益联盟各项活动,创建新居民文化家园,提升企业职工安全感和归属感。启动开发集团公司实质性运作,不断加大路灯能源管理、绿化养护、道路河道保洁等日常管理,积极探索物业管理、市政维修、园林经营等市场化运作,加快组建行政执法监察队,不断优化区容区貌。 5、围绕服务提质,注重改革创新,积极打造“品牌千亿”。牢固树立“服务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不断改善干部素质、改进服务理念、改革配套平台,努力打造富有持久竞争力的服务品牌。 打造经济型服务团队。大力开展“争做经济型、思考型、得力型干部”主题教育活动。要加强经济学习,时刻谨记学习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通过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全面开展“四个一”学习活动,即发放一套学习读本、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举行一场经济知识考试、召开一次务虚工作研讨会,不断提升管理经济的能力。要加强工作思考,不断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全面推行自上而下的“干事对账”制度,确保做到人人找事做、天天有计划、周周报小结、月月见进度,不断提升工作的执行力。要加强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六个严禁”,落实一级抓一级的干部管理制度,共同维护开发区形象。 倡导主动式服务理念。大力倡导“主动服务、提前服务、细致服务”的理念,先教育、后执法,先指导、后审批,先服务、后管理,积极推行“一站式、主动式、规范式”的服务方式,真正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店小二”。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全面实施包案督办制,全体干部重心下移,联企干部每月下企业不少于两次,经济线每周下企业或工地开展服务,安全环保线每天到企业指导帮助。加快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规范项目建设各项手续办理,完善现有的提前介入、一次告知、每月初审、灵活评审、特事快办等制度,不断提升项目审批效率,确保企业办事不走回头路。 搭建公共性服务平台。引入社会资源,启动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建成较为系统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积极引进专业化配套服务中介或外包公司,统一提供设备管理维修、清洁保洁、给排水维修、用餐配送等服务。组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引进建立专业化的培训学校、招工机构和实训基地。引进技术研发机构,提供检测设备共享、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成果产业化转换等技术增值服务。整合区内银行和金融机构,对接京虞信融资担保公司、各银行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信托、上市咨询等服务。强化上虞港、普洛斯、DHL等物流龙头作用,整合现有分散的企业物流资源,构建企业为主、集中交易、统一联运的现代物流商务平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