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区文广旅游局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590075/2018-4745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8-05-18 11:59
发布单位: 文广局

上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我局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针,围绕区委、区政府建设“创新之区、品质之城”总体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工作主线,以传承发展青瓷文化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全面推动文化上虞建设。

一、推进青瓷文化传承发展

1.推进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完成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核心区景观工程建设,抓好青瓷学校、陶瓷体验馆、考古工作站、仿古龙窑等设计工作。积极争取中国青瓷博物馆建设。

2.积极培育青瓷文化品牌。改进、完善评选办法,开展第五届秘色瓷研发评比大赛,协助职教中心做好青瓷班教学工作。配合省考古所继续对上虞地区的古代窑址进行调查。

3.规范运行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抓好瓷源文化小镇陶艺中心新馆启用,陶艺中心老馆的开放利用;充分发挥城市文化名片、对外交流窗口的作用,接待好约15位知名国内外陶艺家入驻创作工作。举办好第三届现代国际陶艺展。

二、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服务

4.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牵头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衡化。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面积达标;新建10个文化分馆,1个图书分馆,建成启用区图书馆RFID自助借还系统、城市书房、e游小镇城市书吧等。推进“书香上虞”、“书香机关”建设。

5.加强数字化文化平台建设。启动数字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完善线上线下运行机制,实现文化服务更加精准化、效能化;开展非遗数据库建设,实现非遗项目、传承人、成果数字化管理,推进省、市平台数据资源共享;加强文化上虞、上虞青公众微信号建设,扩大需求收集渠道,推进免费培训项目网上报名机制。

6.提升文化惠民服务水平。完成阳光文化惠民演出、阳光剧场演出以及“文化三下乡”活动,切实提升活动的有效性、满意度;组织“虞舜文化节”、“群众文化展示月”等品牌活动;深度挖掘整理“曹娥庙会”系列活动,推动曹娥江文化旅游项目深度融合发展;娥江影视厅、非遗新馆、运河史料馆和越剧大师工作室等落成启用为契机,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7.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紧跟时代步伐,加紧提炼具有鲜明标识的上虞主体文化,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加强文艺精品创作,争取创作出精品小品、小戏1-2个,音乐2-3个,舞蹈1-2个,视觉艺术2-4个,文学2-3个,努力在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抓好越剧精品戏创排,鼓励青年演员创排经典折子戏6场左右。

三、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8.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产业调研,做好基础工作,开展信息服务和申报推荐。参与瓷源文化小镇建设,推动特色小镇文化建设和历史经典产业的发展。

9.推进文化创意工作。以《绍兴市文创大走廊建设规划》为指南,突出“孝”“古运河”两大主题,积极助推曹娥庙及古运河沿线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以“文化+创意”的发展思路,利用闲置厂房等现有设施,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四、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10.夯实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牵头制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政策,提升保障水平。做好省第七批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制定文物保护五年行动计划,按照轻重缓急,开展道墟全记台门、小越春晖学堂、长塘马一浮故居等的修缮工作。积极参与浙东大运河(上虞段)文化带建设,按省、市有关要求做好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监测年报制度和巡视巡检制度,开展相关保护修复项目和环境提升项目

11.加强文物研究活化利用。按照“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路,探索文物保护管理的新机制。研究挖掘曹娥老区深厚文脉资源,编撰出版《记忆曹娥》。推进可移动文物活化研究,切实展现上虞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加强馆际合作,遵循“小馆办大展”的思路,积极同上级馆、兄弟馆合作办展。

12.推进非遗活态传承发展。推动传统工艺美术项目与现代文化创意融合,促进非遗资源与旅游、商贸的深度融合,支持民俗节庆活动。以打造越瓷、越绣为重点,抓实抓好越窑青瓷烧造技艺、越绣文化传承发展。积极引导非遗项目入驻旅游景区、历史街区、特色小镇,切实推动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

五、全力抓好文化保障工程建设

13.全面推进系统效能作风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落实党委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发挥文化系统优势,借助各类文化阵地作用,助力营造全社会学习贯彻的良好氛围。以系统队伍建设年为抓手,通过教育、制度、监督执纪等手段,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以正作风、强服务为重点,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严肃财经纪律,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财务内审,加强工程项目、文化活动支出监管。

14.持续规范文化市场执法管理。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扎实开展相关领域专项整治;健全长效管理监督机制,切实巩固“文明城市”和“平安上虞”建设成果;转变监管模式,优化网络监管机制,探索歌咏亭、唱吧、影咖等监管思路;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工作;落实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双随机”工作机制,加强信息互通,完善协作平台。

15.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局属单位班子建设和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局下属单位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办法,切实规范干部的选拔作用;以各种形式鼓励业务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提升专业素质,激发创作活力。加强基层文化骨干人员培训,扶持壮大民间文艺创作力量。开展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文艺志愿者队伍的数量和水平。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