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丰惠镇 >>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
索引号: 113306820025905857/2019-5597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丰政〔2019〕43号 公开日期: 2019-11-12 14:57
发布单位: 丰惠镇 有效性:

关于明确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消薄及激励政策的实施意见

各行政村(社区):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实施意见》(区委办〔2018〕38号)、《关于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消薄的实施意见》(虞政办发〔2019〕117号)等文件精神,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消薄目标,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现就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消薄及激励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货币资金、加大村庄经营项目扶持、强化三资管理,进一步巩固消薄成果,确保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至2020年底,全镇要消除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的村;2019年底实现全镇所有行政村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其中3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较2018年增加5个;当年度列入“五星3A”创建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

    二、政策措施

    (一)盘活村(居)集体闲置货币资金

    1.探索村(居)集体闲置货币资金盘活运作模式。在坚持依法自愿、安全增收、公开公平的原则下采取多种措施盘活村(居)集体闲置货币资金。

    (1)竞争性存放。采用通知存款、协议存款等类型竞争性存放在中标的银行,提高集体资金利息收益。

    (2)委托贷款。村(居)集体委托银行将闲置货币资金定向贷放给区内有融资需求的国有融资平台或国有企业,提高集体资金投资收益。

    (3)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镇统一组织所属村(居)用闲置货币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提高集体资金投资收益。

    (4)村银共建。鼓励区内银行结对联系村(居),建立共建关系,在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支持村(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5)其它方式。村(居)集体通过区相关部门协调,将闲置货币资金购买政府债券、入股区内优质国有企业等。

    2.加强村(居)集体闲置货币资金的管理。对村(居)集体拥有高于30万元、闲置时间多于3个月的货币资金,纳入闲置货币资金管理。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实施竞争性存放银行的招投标,镇具体负责村(居)集体闲置货币资金盘活运用和规范管理,各村(居)可在中标银行中选择开设一般账户。不纳入竞争性存放管理的资金,须存放于基本结算账户

    3.规范工作程序。凡具有一定数量闲置货币资金、开展盘活运作的村(居),其“投入资金的数量、运作方式、运作期限”等须办理“村(居)董事会讨论提出、社员代表会议表决通过、镇三资办审核、公开栏公示”等程序。镇指导村(居)预留好必需的备用金,所有投资活动必须签订规范的协议。

    (二)加大对村庄经营项目的专项扶持

    1.进一步巩固村级物业项目建设成果,抓紧招商引资,采取多种经营模式,盘活闲置物业用房,提高现有物业用房利用率,增加集体经济收益。对原存量村级物业项目进行回头看,对管理不力、绩效低下,或者存在随意更改物业用房用途情况的村,中止物业相关扶持政策。

    2.推进村庄经营项目建设,加快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和资源,支持各村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实施各类村庄经营项目:

    (1)农业服务项目及设施。包括农产品购销点(电商)、农产品加工设备或用房、农产品仓储用房、标准大棚、冷库等。

    (2)经营性用房和场地。支持新建或购买生产用房、工业厂房、营业房、新居民公寓等,支持建设农产品交易等专业市场,支持有条件的村建设经营性停车场等收费类公共服务场所。

    (3)发展新兴增收业态。支持村集体改造存量闲置房屋,回收村属集体厂房、土地、校舍、旧办公楼等闲置实物资产,进行招商引资,发展农家乐、民宿等,鼓励村集体开发经营集体物业民宿。支持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采取合作、合资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按有关政策执行。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性项目建设,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支持村集体开展来料加工点建设,联接企业和农户,实现共同增收。

    (4)采用“飞地模式”开展村庄经营项目联建。“飞地模式”指街道中心镇拥有存量建设用地的村以土地使用权作为主要投资,联合发展型、生态型乡镇以资金作为主要投资的村开展乡村产业基地联建,共同签订联建协议,由土地所在村作为项目发起村申报建设。项目发起村土地使用权价值经第三方机构评估,联建参与村一致认定确定。跨乡镇、街道开展“飞地模式”联建村庄经营项目的优先立项扶持。

    3.明确村庄经营项目补助标准和管理。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村庄经营项目建设补助。单建(购)项目按街道中心镇、发展型乡镇、生态型乡镇予以项目总投资的50%、60%、70%的标准予以补助,最高补助额不超过150万元;联建项目最高补助额不超过250万。对跨乡镇、街道采取“飞地模式”建设村庄经营项目的按项目总投资的70%予以补助,最高补助额不超过350万。

    (三)加强“三资”管理

    1.统一“三资”管理操作程序。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进行认真梳理,将“三资”管理各项制度规定制成清单式、条目化操作程序,重点对收入支出、货币资金、资产资源、承包合同、非生产性支出、三资公开、村级工程等管理进行全程监管,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的处置。防止集体“三资”的浪费流失。

    2.加强承包合同管理。为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包收入及时兑现,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的持续增收,组织开展合同清理,规范集体资产、资源的发包方式,规范发包合同,清理无效合同,强化合同的兑现,有效防范对村集体经济利益的侵害。

    3.严控村级支出。严格控制村级非生产性支出,刚性落实村级公务零招待,规范村级报刊订阅行为、务工支出管理、社会福利开支范围,努力确保村级集体资金的高效利用。

    4.加强农村内部审计。按照“三年一轮审”的要求,组织开展财务收支、主职干部任期和离任、重点项目、信访问题等审计,强化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上的问题,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逐一落实整改,整改结果纳入村干部考核范畴。加强村级项目审计,严肃查处在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上违规违纪行为,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保障集体经济的安全。

    (四)巩固经济薄弱村消薄成果

    1.挖掘潜力,盘活山林资源。一是充分利用荒沟、荒丘和荒滩,通过整理、改造,增加有效平整土地和耕地面积,通过发包出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对现有集体荒山进行改造,统一集中发包,实现高效利用;三是对已承包到期的山林资源,不搞简单的续包,通过优化基础设施提高山林资源的价值,统一公开发包;四是村集体组织流转农户的承包山林,集中连片,通过投入改造提升山林品质,统一对外发包。

    2.实施增收激励。根据当年村级常年经营性收入实际,在对村集体进行奖励的基础上,对村主职干部根据增收的额度进行工作激励。

    三、激励办法

    1.奖励基金。以镇振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营所得作为镇财政政策奖励的基金,分别设置保底奖、增收奖和分成奖。奖励基金优先用于保底奖、增收奖,待保底奖和增收奖分配结束后,再增配其他奖励。

    2.激励政策。当年村级常年经营性收入(不包括一次性资源资产的出售收入,如房屋、矿山资源的出让、拍卖等,不包括镇级物业项目收益补助)已列入当年各行政村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按照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各村实行相应赋分。在年终考核赋分的基础上设立以下奖项:

    (1)保底奖。对上年集体常年经营性收入未达到30万元的村,当年度经营性收入新达到30万元以上的村,给予村集体2万元的保底奖;对上年集体常年经营性收入已达到30万元的村,当年度经营性收入仍保持在30万元以上但比上年度下降的,给予村集体1万元的保底奖;对上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常年经营性收入已达到30万元及以上的村,当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常年经营性收入较上年有所增长的,给予村集体3万元的保底奖。

    (2)增收奖。镇财政对各村当年常年经营性收入较上年增收部分进行奖励,镇财政按增收额的10%对村主职干部进行奖励;村主职干部每人最高奖励不超过1万元。

   (3)分成奖。对当年常年经营性收入较上年增长但仍不足25万元的村,用镇物业经营所得补足25万元。

    3.兑现条件。增收奖资金兑现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每增加以下一项不达标条款,扣减村主职干部增收奖金的10%:

    (1)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必须达到80分以上(含80分);

    (2)镇社会稳定工作“三色”预警中“红色”预警不得累计超过4次(含4次);

    (3)完成镇下达的“五星3A”创建任务,完成严控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任务;

    (4)积极落实“河长制”,巩固保持剿灭劣V类、V类水任务成果,确保不反弹。

    (5)及时收缴各类承包款,当年承包款收缴率必须达到90%以上(含90%);

    (6)安全工作高度重视。无重特大生产性安全事故及食品、药品等方面的安全事故。

    (7)环境卫生做到长效保洁,根据镇农村环境卫生考核机制,年终得分必须在85分以上且不得发现露天粪缸。

    四、管理机构

    由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牵头负责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村级增收的业务指导和规范管理。

                        丰惠镇人民政府

                        2019年10月23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