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政府办公室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公开日期: 2020-11-05 14:27
发布单位: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8 年 1 月 20 日在绍兴市上虞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壮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创新之区、品质之城”建设开局良好


过去一年,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区委“126”战略部署,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实现了“创新之区、品质之城”建设的良好开局。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41.04 亿元,同比增长 7.2%;财政总收入 121.89 亿元、增长 17.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70.11 亿元、增长16.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39.63 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 291.64 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4.40 亿元,增长 10.8%;外贸出口 244.89 亿元,增长 8.1%;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5270 元和 29641 元,分别增长 8.6%和9.4%;城镇登记失业率 2.3%。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六个方面:

1.激发发展活力,促进创新品质提升。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创新完善招商体制,广泛开展专业招商、以商引商、乡贤招商,精准招商战成果显著,全年实到外资 3.3 亿美元,引进内资 169 亿元,引进 10 亿元以上项目 14 个,其中 50 亿元以上项目 1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 59%;新引进各类人才 1.6 万人,其中“国千”4 人,认定省“万人计划”3 人;引进基金机构 21 家,管理资本规模超亿元,新引进项目总投资、实到外资、“国千”人才、基金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开办、引进银行机构各 1 家;新增 A 股上市企业 4 家、新三板挂牌 6 家,直接融资连续四年超百亿元,完成境内外并购 112.8 亿元,上市公司总数跃居全省第五、全市第一,被评为全省外经工作十强县(市、区)。创新平台加速构筑,一江两岸“科创大走廊”规划启动,与 2 所高校签订落户协议;杭州湾开发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启动建设,新材料产业联盟和现代医药产业基金组建设立,成功创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世纪新丘治江围涂工程顺利完成,上虞波澜壮阔的围涂史画上圆满句号;经济开发区以创新带动“二次创业”,工业和服务业总量首破千亿;“滨江·上虞号”创新加速器入驻启用。创新体系加快完善,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上虞科技园科创中心运行良好,新增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 1 家、省级众创空间 2 个、省级企业研究院 3 家,引进科创项目 37 个。创新成果加快显现,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 57 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117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数、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列全市第一。

2.聚焦动能转换,促进产业品质提升。坚定不移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以 57 条新标准牵引化工行业整治,市场出清、安全环保倒逼和标准引领联动发力,停产并转化工企业 54 家,其余一律对标整改,整治安全、环保隐患 3987 个,化工行业税收增加 4.95 亿元,亩产税收提高 22.7%;印染行业整治扎实推进,60 个工业园区(小区)完成整治提升,腾出发展空间 1595 亩。优势产业加快拓展,列入省级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试点县(市、区),入选省“隐形冠军”企业 1 家、培育企业 5 家,新增省级名牌产品 5 个、“浙江制造”认证产品 8 个,完成企业上云 1800 家,两化融合指数跃升至省一类地区,105 家重点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均占规模以上工业的近六成,成为全区发展的铁柱钢梁。新经济加快培育,优先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医药、信息经济产业,八大产业集群培育工作推进方案编制实施,成功列入全省 8 个“中国制造 2025 浙江行动”县级试点示范区之一;e 游小镇门户客厅一期基本建成,新引进泛娱乐企业 165 家;省级流通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市前列,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 38%;曹娥江文化旅游项目全面实施,“四季仙果之旅”品牌效应持续提升,覆卮山景区创成国家 4A 级景区,培育民宿经济特色村 8 个;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三年行动全面完成,获全省第二届“河姆渡杯”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持续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新增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1 个,新获国家级奖项 8 项,实现建筑业税收 8.4 亿元。

3.突出调理更新,促进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生活体验更加丰富,全民参与、全城协同打赢全国文明城市复评九大攻坚战,志愿者上街文明劝导 1.2 万人次,建筑渣土规范处置管理机制建立运行,城区物料车辆密闭运输全面实施,“一把扫帚”“一把剪刀”向 6 个街道扩面,市容市貌明显改善、文明素养明显提升;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完成拆迁 185 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 7.5 万平方米,顺利交付安置房 2440 套;坚定坚决开展城市“拔钉清障”行动,111户存量钉子户拆除 47 户,打通江广路、水库路等“肠梗阻”路,拆出净地 646 亩。规划布局优化完善,实施城市拥江西进战略,谋划科创岛建设,道墟、小越、梁湖撤镇设街顺利完成,群贤路东延、展望大道加快建设,城市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小城市、中心镇集聚引领作用持续提升,乡镇错位式发展更加合理;引入高水平策划设计团队 9个,相继开展曹娥老区、瓷源文化小镇、邻里中心等概念性策划和城市设计,编制城市街道设计导则,城市聚落设计渐次启动。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城北客运中心和萧山机场上虞航站楼正式启用,梁祝大道全线贯通,连通城区断头路 3 条,改造提升城市道路 13 公里,新增停车位 2391 个,顺利实施停车收费,违法停车、占道经营等城市顽疾得到有效治理,在机动车保有量增加 1.9 万辆的情况下交通拥堵指数下降2.3%;完成美丽示范街、美丽门户改造任务,统一管护收储地块,夜宵集聚点基建完工,实验小学上德校区、中医医院(城南医院)、人民医院科技综合楼启动实施。

4.坚持生态统领,促进环境品质提升。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抓早抓实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一批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滨江河与浙东引水工程实现贯通,姚江上游西排工程、虞东河湖综合整治工程顺利推进,新增城镇污水配套管网 63.5 公里,在全市率先剿灭劣 V 类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考核达标率提升 18 个百分点;杭州湾开发区空气异味问题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科学治废气”企业 20 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的 82.4%、比去年增加14天,PM2.5 颗粒平均浓度 40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13%。美丽乡村魅力显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五星达标、3A 争创”设计导则编制实施,新建美丽乡村公路 121公里,完成村内道路“白改黑”162 万平方米,边沥线、丰章线等面貌焕然一新,新创省级达标小城镇 3 个、省级森林特色小镇 1 个、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1 个,创成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4 个、省级 3A 景区村 7 个,东澄村入选全国最美乡村 50 强;完成拆违 510 万平方米,“三改”1294 万平方米,复垦立项 570 亩,拆后土地利用率 83%以上。资源集约节约力度加大,盘活闲置厂房 54.42 万平方米、存量土地 2175亩,新增土地指标 4330 亩,完成节能减排年度任务。

5.致力共建共享,促进生活品质提升。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新安装中小学幼儿园空调 3050 台,新增学校食堂专项补贴 1380 万元;完成“除险安居”工程 25 处,2个自然村实现整村避让搬迁,保障住房困难群众 499 户;新纳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 125 户,发放各类慈善资金 2090万元。高水平提升民生保障,十方面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新增就业岗位 1.87 万个,全民参保攻坚行动加快实施,医保参保率全市第一;新增公建民营养老机构 2 家,创成省级“老年友好城市”;行政村通客车提前两年完成。高质量提供公共产品,4 所学校完成改扩建,三区普高打通招生顺利实施,高考质量保持省市领先,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建成开学;“健康上虞”启动建设,“双下沉、两提升”深入推进,医联体实现全覆盖,邀请名院专家来虞诊治患者 2 万余人次,赴名院进修卫技人员 64 人次;新乡贤培育“青蓝工程”成效显著,虞舜文化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改扩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 12 个,新增农村文化礼堂 19 家;区第十二届运动会成功举行,华通体育馆正式启用,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高标准维护公共安全,重点时段维稳安保任务全面完成,平安建设“三色”预警省级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公安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全市率先推进,“1+X”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建立,食品药品监管切实加强,刑事治安警情和四类侵财案件分别下降 15.9%和 20.1%,生产经营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30.6%和 15.6%。工青妇、老龄、儿童、新居民、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事业扎实推进,国防、双拥、司法、科协、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广电、外事、统计、档案、工商联等工作有效开展。

6.优化服务供给,促进治理品质提升。“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改革实现率、满意度测评均列全市第一;企业投资项目实施“1+5+X”一体化联动审批,产权交易平台成立运行,“信用上虞”二期建成投用,新增市场主体 1.19万家,减轻企业负担 26 亿元;以权力下放、力量下沉、财力下倾为重点的乡镇“1+5”改革全面实施,下放权力事项148项,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成效初显,新增乡镇街道可用财力 5 亿元。政府工作标准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创新完善策划规划设计预选承包商、单位投资强度标准化管理、应急工程预选承包商、“双查双保”中介监管、“全过程、必审制”审计等制度,形成政府投资项目从策划设计、概算控制、监管督查到审计验收的标准化管理闭环,累计节约财政资金 6.34 亿元;探索实施政府工作周计划实战管理,建成投运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政务效能有效提升。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各类建议、提案355 件,满意率 99%以上。认真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切实加大重点领域反腐力度,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上虞号”坚定航向,搏浪前行,奋斗的历程满怀激情,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这是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衷共济、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在虞直属单位和驻虞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上虞发展的各界人士、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 40 方面 96 项量化工作中,e 游小镇税收、曹娥江旅游度假区重大项目引进、立体停车场建设任务未如期完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新旧动能转换仍需加速,科技创新、人才支撑作用还不够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城乡品质、城市气质还需进一步提升,一些镇村实力仍然偏弱,城乡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优质公共产品供给还不够充分,交通治堵、环境保护还有不少短板,社会治理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社区建设还需加强,安全生产面临较大压力;政府治理水平有待提升,少数干部创新动力、干事激情、担当精神还不够足,一些重点领域廉政风险仍然存在,政府自身建设任重道远。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在新的年度高度重视、迎难而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新一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上虞 “创新之区、品质之城”建设也迈入了新征程。新时代带来新挑战,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稳固,国内发展正处在转变方式、优化结构、转换动力的攻关期,全省进入转向高质量增长的关键阶段,区域竞争模式转换、分化加剧,需要我们迅速反应、找准定位、科学谋划。新时代孕育新机遇,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将逐步落地实现,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兴起,“四个强省”和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战略加快实施,创新红利、改革红利、人才红利加速释放,需要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根据区委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有关重要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创新之区、品质之城”的总体定位,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大力开展实体经济提振年、城乡融合提质年、党建全域提升年“三个年”活动,着力盯引一批重大招商项目,着力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着力实施一批重大改革创新项目,全力抓好实体经济、改革创新、城市提质、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争当区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奋力开创“创新之区、品质之城”建设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财政总收入增长1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外贸出口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和3.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为完成上述目标安排,我们将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1.牢牢把握湾区融入、都市融合的方向。抢抓大湾区大通道发展机遇,站在未来审视当下,跳出上虞谋划上虞,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湾区,以更加积极的作为参与分工,打造杭州湾南翼独具魅力的发展高地。抢抓杭甬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快交通互联、平台接轨、资源承接,千方百计招项目、聚人才、引资本,努力实现要素汇聚、活力涌动、创客云集的繁荣图景。

2.牢牢把握产业提升、城市提质的导向。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目标,推动八大产业发展,主攻新材料、生命健康两大创新型现代产业,注重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本链、服务链协同发力,加快打造动能转换样板区、创新驱动示范区、扩大开放升级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能力和体系。坚定城市拥江西进主方向,厚植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涵养青春优雅的城市气质,强化策划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一江两岸”城市主轴,推动城市五大聚落有机生长,全力打造更具活力的品质之城。

3.牢牢把握环境美丽、生活美好的指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理念、美丽元素融入生产、生态、生活的各个方面,强化原有的功能,专注功能的特色,归纳特色的统一,提升统一的简洁,赋予简洁的意义,回归意义的自然,呈现自然的和美,建设具有较好获得感的美丽乡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补齐民生短板,优化服务供给,努力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4.牢牢把握社会善治、政府善政的取向。树立现代治理理念,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社会、市场、政府治理现代化,形成社会广泛参与、资源科学配置、权力顺畅运行的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深入推进政府治理标准化、信息化、可视化、高效化,厘清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边界,健全以制度明规则、以规则促担当的运行机制,拓宽与群众互动的渠道,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提升执政能力,打造权责清晰、公正透明、高效廉洁的现代政府。


三、与时俱进加快“创新之区、品质之城”建设


2018年,我们将按照上述目标要求,以争先的意识、担当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抓好五个方面40项工作: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方面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大变革促进大提高,构建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动力体系和制度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上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1.构筑创新体系。加快推进一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建设,启动建设应用型大学校区 1 所,引进高等研究院或研究生院 2 个以上,新建市级院士工作站 2 家以上,建成省级众创空间 2 家。深化产学研合作,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3个,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 38 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 5 家,实现技术市场交易额 1.5 亿元,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数、发明专利授权量保持全市领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45%以上。

2.打响人才争夺战。大力实施人才新政,推进“百所高校、万名实习生”计划,建设综合性大学生实训基地 2 个、企业见习基地 6 个,建成投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创成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20 家,新增各类人才 1.2 万名,其中引进“国千”4 名、海外工程师 10 名,认定省“万人计划”2 名,吸引 1 万名以上大学生就业,培养高技能人才 2600 人。

3.推动招商引资再突破。优化精准招商体制机制,发挥专业队伍、投资机构、企业家招商作用,强化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飞地招商,着力引进强链补链项目、科创金融总部、生产性服务机构和高端医疗教育资源,全年实到外资 3亿美元,引进内资 165 亿元,引进 50 亿元以上项目 2 个,149亿元以上项目 15 个。

4.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推进化工行业改造提升,加快建设“4+2”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并转化工企业 26 家、对标整治 69 家,基本实现化工产业“一园式”发展。实施块状行业整治提升新三年行动,整合提升省级以下工业园区(小区),淘汰落后产能企业(项目)50 个,搬迁入园印染企业 10 家。深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中国制造 2025 浙江行动”县级试点示范区建设,实施智能制造项目 200 个,引导企业购置应用工业机器人 250 台以上,创建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 3 家,入选省级上云标杆企业 1 家,两化融合指数达到80 以上;实施军民融合重点项目 10 个、培育重点示范企业112家。

5.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积极拓展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经济等八大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生命健康两大创新型现代产业集群,构建“4221”创新支撑体系,完成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投资 100 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 1 个百分点。

6.实施“凤凰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企业上市新三年倍增和新三板挂牌双倍增计划,启动股改 25 家,争取首发上市 3 家、报会 4 家,新三板挂牌 2 家。推动产融深度合作,建设并购募投项目产业园和基金项目产业园,新引进基金 20家以上、规模超百亿元,实现直接融资和并购重组超百亿元。

7.建设高质量发展平台。杭州湾开发区推动产业、平台双转型,加快“2+2”主导产业发展,争创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经济开发区加快打造高端装备、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四大主导产业,科学规划建设科创岛,创成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打造充满活力的科技新城。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完成皂李湖区块拆迁、启动安置新村建设,推进皂李湖环湖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 1 个以上重大项目落户。

8.建设特色小镇。e 游小镇加快公共设施配套,引进泛娱乐企业 100 家,实现税收 2.5 亿元。花田小镇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建成开园欢乐大世界。瓷源文化小镇完成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核心区景观工程、大善小坞民俗风情区项目,加快艺术区建设,引进陶艺工作室 10 个以上。

9.培育现代服务业。补齐现代金融、中介服务、工业设计、检测机构等短板,引进各类中介机构 5 个、文创设计项目 2 个,建成国家风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积极推进孝德文化大景区创建国家 5A 级景区,启动东山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完成曹娥江文化旅游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游步道66.2 公里,创建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 2 个。

10.加快建筑产业化步伐。积极推进建筑业生产工厂化、建造装配化、管理信息化,培育产业化基地 1 个,产业化龙头企业 2 家,实施产业化项目 8 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 1660亿元,争创省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示范城市。

11.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整洁田园、美丽农业”示范创建,启动 5 条“四季仙果之旅”升级版精品线路和 2 个田园综合体建设,创成省级农业特色强镇 1 个,完成粮食功能区提标 1750 亩,建成章镇中心粮站,创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省农业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县(市、区)。

12.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三个一批”企业培育,打造雁阵型集群发展梯队,新培育“隐形冠军”企业 20 家,新增销售超亿元企业 15 家,完成“小升规”“下升上”“个转企”年度目标任务,新增市场主体 8000 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上虞名家成长、薪火传承行动,切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13.实施精准投资。围绕创新型产业集群、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智慧服务等领域,新增省重点项目 2 个以上,加快“三个一批”项目建设,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 90%以上。鼓励实施 PPP、EPC 项目,民间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生态环境建设投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均增长 10%以上,“区长项目工程”落地率 50%以上。

14.大力开拓市场。加快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组织开展境内外参展活动 150 次以上,新增进出口备案企业150 家,培育跨境电商主体 40 家,争创省外贸转型升级综合示范区;鼓励企业境外收购专利技术、设立研发机构、建立营销网络,实现境外投资 2 亿美元以上。提升“浙东新商都”内涵,打造滨江、滨海新兴商圈,创建特色商业街区 2 条,建设社区智能投递终端 100 个,网络零售额增长 20%以上。

15.释放改革红利。深入推进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的八大领域改革,重点实施 8 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全面深化投资项目审批集成式改革和“多合一”改革,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现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全覆盖,群众改革满意度持续提高;健全防范企业融资风险常态化体制机制,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处置,银行不良率 1.5%以内。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综合性产权交易平台。加快国有企业运作实体化、资产证券化步伐。

16.提升质量效益。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质量提升行动,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建成投用中国计量大学上虞标准化战略研究院,引导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 5 个,新认证“浙江制造”产品 2 个。开展“标准地”探索,推进用地 5 亩以上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全覆盖,争取“戴帽”土地指标 1000 亩,盘活存量土地 1000 亩、闲置厂房 25 万平方米。

(二)品质城市建设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进城市精品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塑精致之形、补功能之缺、筑文化之魂,全力打造温暖人、集聚人、涵养人的品质城市。

17.优化规划设计。以推动融合、完善布局、提升功能、凝练气质为重点加强策划规划设计,加快编制上虞分区规划,完成 3 个新设街道等区域规划和科创岛、曹娥老区、前江、城东等区块城市设计,编制实施综合交通规划、街道设计等 5 个专项规划。

18.完善区域交通路网。完成群贤路东延二期工程,推进杭绍台高铁、329 国道改建、展望大道、曹娥江上浦船闸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完成百五线改建、驿亭至丰惠公路和章路线大中修、梁章线大中修工程,启动汤王线拓宽改造和国县道照明项目,改造县道路面 50 公里。

19.塑造城市生活新空间。匠心打造“一江两岸”城市主轴,建成 15 公里“江上花海”,启动曹娥江人行景观桥建设,完成曹娥江景观工程二期和亮化工程,推动曹娥江景观工程三期建设,创造城市“7 天生活”策源地。探索实施开放式街区开发,建设社区邻里中心 4 个、青春社区 2 个,提升城市街道(道路)6 条。挖掘曹娥老区文化基因,引进综合开发项目 1 个以上。

20.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征迁改造城中村 100 万平方米以上,改造老旧小区 12 万平方米;积极打造花园城市,建设综合城市公园 4 个,新建改建绿地 400 万平方米以上。建成 500 千伏江滨变,完成 220 千伏上虞变迁建,新建 35 千伏及以下配网线路 240 公里,推进上源闸水厂迁建和原水管道复线工程。

21.强化交通拥堵治理。继续实施交通品质提升三年计划,加快“三纵五横”路网建设,启动舜江大桥拼宽工程,改造提升城市道路 8 公里,建设停车场 3 个,新增停车位 2000个;优化城乡公交客运线网,改造和新建公交候车亭 250 个以上;实施“智慧停车”工程,基本建成交通管控信息化系统,推进交通秩序“路长制”管理。

22.加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建设“城市管家”平台,推进住宅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小区物业管理体制,建设省一流社区 5 个;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网格化管理,推动 6 个街道“一把扫帚”“一把剪刀”一体化管理;改造提升农贸市场 6 家,其中提星升级 3 家、创建放心市场 3 家;广泛开展城市文明提升行动,确保文明城市测评全市领先。

23.提升城镇品位。高标准实施崧厦镇小城市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实现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晋位升级;加快中心镇产业提档、功能提质、环境提标,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支持沥海镇更好发展;实施产业主导型乡镇“实力提升”计划,推进虞南生态型乡镇美丽经济集群发展,基本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创成省级达标小城镇 15 个。

24.推进农村“五星达标、3A 争创”。全面实施“3131计划”,全区五星达标行政村达 70%,新增集体经营性收入30 万元以上行政村 40 个,新建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3 条、美丽乡村公路 90 公里。

(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切实打好治水持久战和蓝天保卫战,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25.深化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深入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交办件和重点环境问题整改,举一反三排查、整治一批环境突出问题。建立区、乡镇(街道)两级政府每年向本级人大报告生态环境状况制度,认真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确保中央环保督察问题不反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率持续提升。

26.开展“无违建区”创建。甄别清理存量违建,全面遏制新增违建,做到应拆尽拆、新增违建“零增长”,推进空心村改造,基本完成 C 级农房危旧房整治,完成“三改”150万平方米,拆后利用率 85%以上,所有乡镇街道创成“无违建乡镇(街道)”,争创省“无违建县(市、区)”。

27.持续改善水域生态。完成虞北平原滨江河-沥北河整治总工程量的 90%、虞东河湖综合整治总工程量的 65%,建成四明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二期主体工程,加快打通断头河,完成清淤 200 万立方米;完成城镇截污纳管三年计划,实现城镇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95%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 95%以上,其中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 100%,争创“污水零直排区”。

28.实施“蓝天工程”。 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杭州湾开发区“蔚蓝园区”建设,完成“科学治废气”企业家,加强重污染天气预警和餐饮油烟、建筑扬尘等污染源管控,建成投运“清新空气”监测网络,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 85%以上,PM2.5 颗粒平均浓度 36 微克/立方米以下。

29.推进生态系列创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打造全省环保执法最严区,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积极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创建市级绿色产品 4 个以上、绿色工厂 4 家以上、绿色园区 1 个以上。启动虞北一线海塘防护林建设,完成平原绿化 1100 亩,实施林相改造 2500 亩,创建省级森林特色小镇 1 个、绍兴市级以上森林城镇 2 个。深化殡葬综合改革,完成区殡仪馆扩建工程,新建扩建公益性墓地 56 处。

(四)美好生活建设方面

按照“兜底线、补短板、提标准、保平安”的要求,满足群众快速增长和日趋多样的公共服务需求,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30.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整体推进社保提标扩面,落实医疗保险全民参保,实现社保服务“全市通办”。启动区社会福利中心迁建工程,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探索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新建农村老年人“幸福之家”40 家以上,新引入民办养老养生项目 1 个,示范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率达到 60%。切实提升精准救助水平,实现低保应保尽保,新增生活补助、医疗救助、灾害救助等社会救助资金 1500 万元,保障农村住房困难群众 120 户。

31.推进就业增收。实施创业就业提质行动,新增城镇就业岗位 1.6 万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1 万人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四季仙果之旅”休闲庄园 3 个、星级基地 15 个,新增民宿床位 500 张以上,新建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 50 个。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扩大“乡路”网站影响,盘活闲置农房 30 万平方米。

32.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实验小学上德校区建设,建成王充小学、驿亭镇小,新建改建中小学、幼儿园 7所,加固维修中小学校舍项目 15 个。科学布局学前教育网点,全面整治无证幼儿园。落实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建设高水平教育集团,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保持普高学考、选考和高考成绩省市领先,创建绍兴市教育现代化学校 6 所、绍兴市优质均衡示范乡镇 2 个以上,创成全国安全教育示范区。

33.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健康上虞”建设,启动全国健康促进县(市、区)创建,加快中医医院(城南医院)、人民医院科技综合楼建设,推进与邵逸夫医院、浙二医院深度合作,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建成高水平医联体 2 个,培养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8 名,培训注册救护员 3000 人,免费健康体检 23 万人次,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建成区游泳馆,完成区体育场工程量的 80%,打造曹娥江系列品牌赛事,举办大型赛事和健身活动 12 次以上,争创省全民健身“四提升四覆盖”达标县(市、区)。

34.推进文化传承发展。积极参与“绍兴文化大走廊”建设,弘扬孝德、青瓷、春晖等特色文化,办好春晖中学 110周年校庆,完成道墟全记台门、小越春晖学堂修缮。推进国防教育立体布局,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评选表彰,组建志愿者联盟,新建社会组织服务平台 17 家,新发展社工人才 50 人。提升文化惠民服务水平,推进“书香上虞”建设,办好群众文化月活动,全面实施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完成区委党校建设和区图书馆改造,新建城市书房 1 个、文化礼堂 40 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实现全面达标。

35.办好民生“关键小事”。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五大专项行动,投运农村可烂垃圾资源化处置站 2 个,城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资源化利用率走在省市前列,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造提升城区公厕15座,实施农村公厕提升行动。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接入“智慧电梯”100 台,完成 6 个高层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实现中小学幼儿园空调全覆盖。

36.有效维护公共安全。扎实开展“贯彻十九大、忠诚保平安”九大系列活动,切实抓好初信初访和积案化解,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加快区监管中心和 7 个基层公安站所综合用房建设,建立“110 安全管家”系统,积极构建治安防范共同体,实现平安创建十连冠。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健全完善“三位一体”安全监管体系,狠抓危化品等重点领域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安全发展水平。压实食品质量安全追溯责任,新建农村集体聚餐点 40 个,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省食品安全县(市、区)。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除险加固水库 2 座,整治山塘 10 座,争创省级以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3 家。

(五)现代政府建设方面

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市场规律,强化改革担当、加快治理创新,切实增强公信力、创造力和执行力,努力打造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人民满意政府。

37.建设法治型政府。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政协通报,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监察监督,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健全决策咨询论证制度,探索新型智库服务决策机制,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做到政府决策程序正当、过程公开、科学合理、责任明确。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切实提升尊法守法意识和学法用法能力。

38.建设创新型政府。坚持理念创新,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决破除阻碍发展的利益藩篱,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和观念束缚,增强突破常规、敢闯敢干的创新意识,让政府团队的素养能力跟上时代节拍。坚持方法创新,深入推进“智慧政务”建设,建成区级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和政务信息指挥运行分析平台,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政府工作的精准性。坚持制度创新,深化政府工作周计划实战管理,建立中心工作大督查联动机制,探索实施改革创新、招才引资等领域容错制度,营造激情干事、高效履职的良好氛围。

39.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妥善处理好多数与少数、显绩与潜绩、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切实提高发展的普惠性和包容性。深化乡镇“1+5”改革,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集成化、智慧化、标准化水平,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下沉。完善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村(社区)、困难群众、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深入推进阳光惠民、阳光减负行动,及时响应企业、基层群众诉求,努力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充分发挥工青妇、工商联、科协、红十字、慈善、残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广电、外事、档案等工作。

40.建设清廉型政府。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驰而不息改作风正作风,积极整改“四风”问题新十种表现形式,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建立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交易等重点领域全流程监管链条,完善财政绩效“四位一体”全过程管理,实施投资审计“三审一监”,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估全覆盖,开展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树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使命引领未来,拼搏成就梦想!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区人民,风雨无阻,奋勇向前,为加快建设“创新之区、品质之城”而努力奋斗!

备注:本文有删减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