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002590032/2020-5829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0-06-18 15:39 | |
发布单位: | 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
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虞分局2019年工作亮点及2020年工作思路汇报 | ||
今年以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全区“冲击全市第一方阵、争当区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定位,紧盯年度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集合全系统力量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有序运转。现将2019年工作亮点和2020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19年工作亮点 1.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以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核心,强化规划编制,深化规划研究,构建高品质的国土空间格局。完成上虞分区规划研究,全面启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导崧厦、长塘等乡镇初步完成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完成老城片区、梁湖街道核心单元、城东片区、经开区ZX10-1等区块控规编制,开展了开发区四环路至舜江西路、东关高铁站、社区微更新规划等项目设计,完成了全区20多个村庄规划批复。 2.指标保障高效精准。统筹处理“开源和节流”、“长远和眼前”的关系,确保实现资源保障和保护“双赢”。共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338亩,完成率129.9%,其中重点“戴帽”指标1086亩。全年完成31个批次项目,批准面积3521亩,批准盘活批而未供土地转用指标4个批次,盘活新增用地指标190亩,全力保障本区重大项目用地。 3.资源保护成效显著。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行动。完成土地开发入库1812亩,“旱改水”验收951亩(另完成区级验收2只,面积400亩),标准农田建设验收275亩(另完成区级初验1只,面积1305亩),复垦新增耕地300亩。3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建项目已全部列入省级名单,2个续建项目已完成垦造耕地185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51亩,建设用地复垦41亩,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7.5亩。完成造林更新2680亩,平原绿化1520亩,美丽林相建设300亩,扎实扮靓上虞“底色”。 4.土地利用规范有序。扎实做好净地、勾地和做地“百日攻坚”等工作,完成36个地块2926亩经营性土地做地,完成率146%。全年出让经营性用地32宗2001亩,实现出让金收入102.67亿元,完成率146.7%。完成“标准地”出让28宗1441亩,实现了除负面清单项目外100%“标准地”出让目标。完成批而未供消化2728亩,完成率109%;完成供而未用土地处置1222.18亩,完成率145%;完成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1957亩,完成省定任务的140%。盘活闲置厂房51.6万平方米、存量土地2049亩,完成率分别为172%和205%。 5.改革创新持续升级。以创新升级不动产登记为引领,打造“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中心”,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深化提级自然资源和规划全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围绕以集约促转型,出台工业用地分割管理、新型产业用地(MO)管理等创新政策,建章立制推动城市更新和产城融合。今年智慧上虞时空云平台应用案例获得全国金奖,基础测绘联动更新项目获得省自然资源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为契机,围绕区委区政府“一江两岸”、城市能级提升、大平台、大花园和大景区建设等部署,在规划统筹、指标保障、资源保护、集约利用、机制创新、服务基层等方面精准发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扎实资源要素保障。 1.强化科学编制,聚焦规划统筹优布局。全面盘底全区自然资源禀赋,结合“双评估、双评价”以及相关研究专题成果,按照做强产业、做精城市、做实民生和城乡统筹、高效优质总体要求,合理划定“三区三线”,统筹全域空间资源配置,编制完成区级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城市建设核心区块规划研究编制,启动1个郊野单元规划编制试点以及试点10个村庄规划编制,扎实开展老城区交通专项规划、湿地保护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为资源保护利用和城乡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规划引导。 2.强化集约节约,聚焦精准保障促发展。积极主动承担好规划和土地保障,全力筹集用地指标,实现精准优质保障。全年争取重点项目“戴帽”指标10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800亩,林征占指标400亩。抓好经营性土地做地,做好土地出让储备,全年完成经营性用地做地2000亩,确保全年实现经营性用地出让金60亿元。加强“一江两岸”地块招商推介,推动城市新风貌、新发展。坚持眼睛向内,加快 “四未一低”土地消化利用,确保全年盘活闲置厂房30万平方米、存量土地1000亩,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2200亩,处置闲置土地700亩,拆而未用土地下降20%,低效用地再开发1400亩。攻坚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废弃矿山治理、土地复垦、“空心村”整治等工作,确保产出指标能够补充全区建设用地报批需求,力求取得内部挖潜保障和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的双赢成效。 3.强化生态保护,聚焦坚守红线保安全。切实提升耕地、矿产和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完善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数量不下降、质量不降低。创建“一村万树”示范村6个,一村万树”推进村48个,省级森林城镇1个,市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生态文化基地1个。推进15处废弃矿山治理,完成6处治理任务。扎实开展土地矿产和森林卫片执法,始终保持对破坏土地矿产、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和严打力度。其中土地矿产卫片执法违法耕占比控制在2%以内,违法用地总量不超过100亩,违法占用耕地不超过50亩。 4.强化创优环境,聚焦服务提升谋创新。坚持好上加好的思路,切实推进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创新,力争不动产生命周期“一号管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标准地”出让、自然资源监测等方面再创新、再造上虞样板。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网上办”“掌上办”“一窗云平台”,启动林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统一登记。开展资产负债表编制省级试点,摸清全区土地、森林、矿产、水资源等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现状,形成全省面上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