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东关街道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590462/2021-6496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1-28 09:24
发布单位: 东关街道

东关街道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东关街道以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法治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强化队伍建设,务实创新,成效显著。现将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建设法治政府,提升法治建设水平

1.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做到职责明确、推进有序。贯彻落实《上虞区贯彻落实县乡法治政府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及省厅、区政府法治政府考核的有关要求,修订我街道法治绩效考核指标,确保法治政府各项考核指标任务落到实处。

2.健全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程序,出台《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办法》,明确重大行政决策范围,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决策后评估的程序机制,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3.强化监督机制。有效发挥街道人大工委等对街道内部权力制约的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对权力集中的办线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务公开信息化、集中化水平。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坚决纠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

(二)坚持依法行政,加快依法治区进程

4.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按照每两年清理一次的要求,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并将清理结果按规定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告。按照区政府要求,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及时上报清理结果。按照机构改革要求,开展我街道发文和区政府发文中涉及相关内容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并将清理结果及时函告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严格行政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建立审查内部制度,开展存量文件清理。        

5.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对审批流程、审批环节等进一步优化精简,尽可能压缩审批承诺期限。加强对相关工作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使工作更具透明度,服务更加精准到位。

(三)树立法治理念,营造社会良好风尚

6.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圆满完成 “七五”普法验收工作。今年顺利完成担山村省级民主法治村、彭家堰村市级民主法治村、东风村市级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诚信守法示范企业”等创建任务。结合街道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工作。“依法行政法律知识培训”、“法律课堂走进村、社区”、“法治讲座进校园”、民法典巡回宣传等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辖区老百姓的业余生活,也为法治走进每个老百姓心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注重法治培训教育。落实机关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党工委书记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领导班子集体学法。组织系统公务员参加“学法用法三年轮训行动计划”,开展领导干部与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均达到100%。通过宪法宣誓、旁听庭审、警示教育、法治讲座、网络教育等形式,不断拓宽学法渠道,提高全体干部学法用法水平。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人群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创新治理模式,深化基层依法治理

8.推进法律服务制度建设。利用农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在辖区16个村、社区均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点。严格要求法律顾问协助村、社区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和法律咨询工作,有效提升了村级矛盾纠纷调处的合法性、有序性。按照街道“信访接待日”工作制度,在街道实行法律顾问轮流坐班制,引导群众通过正当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依法维护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使广大群众及时接受法治教育,使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法律援助。

9.深化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建立街道基层调解专业人才库,抽调和吸纳相关行业具有专业化知识的党员干部、善于做思想工作和纠纷处理的调解干部、调解经验丰富的“老娘舅”、退休机关干部、法律顾问等人员组成基层调解人才库,确保适应新形势下调解工作的复杂化、多元化要求;深化街道“老杨调解室”、“老姚调解室”调解品牌建设,完善联动联调机制,实现矛盾有去处,调解有重点。2020年,街道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3起,其中人民调解调处33起,110联动联调60起,调处成功率100%,涉及金额达400余万元。

二、主要问题

当前街道法治政府建设主要问题为行政诉讼高发。2020年,街道应诉的行政诉讼案件为24件,法院已经审结23件,尚未结案的1件,败诉案件4件。其中因强制拆除违建房屋、养殖场等行政强制类案件13件,占应诉行政案件55%,占比较大。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4件。

三、原因分析

10.抓早抓小有所欠缺。一些行政诉讼案件的发生,系逐步升级、漫延导致,或因信息公开不到位,初信初访化解力度不够导致产生了行政诉讼。

11.依法行政与高效行政矛盾。近年来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畜禽养殖场清养关停、城乡环境面貌综合提升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由基层乡镇街道作为主体强势推进过程中,一方面加大考核要求按政策如期完成工作任务;另一方面要求依法行政,程序到位。如东塘村信访人尹尧坤反映其养殖场被关停强拆事宜。

12.上级政策变动因素。在重点工程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与实际存在着一定偏差,例如东塘村沈阿根专业合作社,它以畜禽交易为主,平时将活禽暂养后出售,但是在关停过程中没有与畜禽养殖场关停享受同等的奖励政策。同时在畜禽养殖场关停过程中,存在着前后政策不一致,变化较大。

四、工作打算

13.加强执法主体业务素质和执法业务培训。通过对行政执法过程中所涉法律法规的不定期集中学习、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法律素质能力,提高政执法水平。对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制订相应的考核机制。要求对每一起案件务必认真调查、核实,正确适用法律法规。以集中学习和考核为抓手,努力提高我街道的行政执法水平。同时,更要加强领导层的知识能力的培训,特别是决策能力的培养。

14.加大依法行政力度,联合执法确保有法可依、程序到位。严格完善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证据收集、固定工作,尽可能让公证参与执法工作,规范执法程序,督促执法人员严格依法执法,确保程序无瑕疵。同时,加强对通知书的管理,对各村(社区)下发的通知书严格审核、把关、归档,减少因失误而引发的纠纷及涉诉。

15.加大诉调对接力度,推行律师参与信访调处机制。在涉法、重复、疑难信访事项的调处过程中引入律师参与评估调处机制。对涉法信访,邀请律师对上访群众面对面进行沟通解答;对重复信访,邀请律师对信访事项共同厘清症结,以便针对性地做好调处;对疑难信访,邀请律师参与信访分析听证会和联席会议,对信访事项进行研判与评估,为责任单位出具意见书。

16.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主动公开、阳光、透明。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学习宣传,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依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同时,建立理顺内部工作机制,健全街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办理该项事务,明确职责权限,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17.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及时发现、纠正违法和不当行政执法行为,将应诉结果与机关干部全员考核相结合,同时街道纪工委强化依法行政的问责力度,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执法,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18.全力推进法治宣传工作。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推动全民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理念,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