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K15129988/2022-784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 号: | 虞政办发〔2022〕89号 | 公开日期: | 2022-10-28 16:23 |
发布单位: | 区政府办公室 | 有效性: |
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第12号台风“梅花”防御应对复盘整改任务清单的通知 | |||||||||||||||||||||||||||||||||||||||||||||||||||||||||||||||||||||||||||||||||||||||||||||||||||||||||||||||||||||||||||||||||||||||||||||||||||||||||||||||||||||||||||||||||
|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和单位: 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防御工作复盘报告已经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同意,为确保各项复盘整改任务顺利完成,现就整改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围绕第12号台风“梅花”防御应对工作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抓紧补齐短板,进一步建立健全战时指挥体系,动态研判八张风险清单,加快灾后应急项目建设,持续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始终保持良好防御准备,狠抓各项复盘措施落实,为我区率先探索建设具有上虞辨识度的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二、工作任务 根据复盘报告将工作举措细化为六方面33 项具体工作任务,按照职责进行分工,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其中,建立健全战时指挥体系2项,动态研判八张风险清单6项,加快灾后应急项目建设6项,持续落实风险管控措施8项,始终保持良好防御准备8项,狠抓各项复盘措施落实3项(详见附件2)。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牵头单位要对照工作任务要求,迅速开展工作部署和安排;各配合单位要积极履行职责,主 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协同推动整改落到实处。 (二)加强进度管控。各牵头单位要及时跟进任务落实情况,每月向区防指办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下步措施。区防指办要及时指导督促落实,对具体任务进展情况适时进行通报。 (三)加强沟通协调。各牵头单位要强化统筹协调,做好沟通联系工作,对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研究解决,并督促协调相关单位和属地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联系人:罗 江,联系电话:89280608) 附件:1.第12号台风“梅花”防御工作复盘评估报告 2.第12号台风“梅花”防御工作复盘评估报告任务清单 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0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第12号台风“梅花”防御工作复盘评估报告 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于9月8日生成,12日半夜进入东海,14日20时30分以强台风级在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登陆(42米/秒,960百帕),然后穿过舟山本岛进入杭州湾,于15日0时30分在上海市奉贤区沿海再次登陆(台风级),后又在山东省青岛市和辽宁省大连市先后登陆,刷新了秋台风登陆地最北界的记录。我区防御台风“梅花”应急响应从9月12日18时30分开始至9月15日14时结束,持续时间68小时。面对这场大战大考,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论述精神,牢固树立“一个目标、三个不怕、四个宁可”防汛防台理念,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和上级防指的统一指令,全面动员、全域部署,严密布防、严阵以待,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圆满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交出了防御台风“梅花”的高分报表。 第12号台风“梅花”应急响应结束后,副市长、区委书记鲁霞光第一时间指示对防御工作进行认真复盘,区防指指挥长金进富以及区防指常务副指挥长金山中、黄俊毅对复盘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区防指办迅速抓好跟进落实,认真组织区防指成员单位及各乡镇街道开展第12号台风“梅花”防御工作复盘评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影响情况 1.风雨情。台风“梅花”具有云系广、强度强、降水集中等特征,对我区东南部乡镇造成严重风雨影响。全区普遍出现7到9级阵风,最大为上浦镇戚山站(26米/秒,10级)。9月12日8时至9月15日8时,全区面雨量239.3㎜(台风“烟花”面雨量397.6㎜),面雨量在全市排第1位(新昌190㎜、嵊州169㎜、越城135㎜、柯桥124㎜、诸暨63㎜),在全省排第9位(次于海曙区、余姚市、江北区、镇海区、鄞州区、慈溪市、奉化区、象山县)。全区有11个站点累计雨量超过500㎜,最大为陈溪乡夏家岙702.6㎜,在全省排第3位(次于余姚的夏家岭和范太坞站)。 2.水情。受台风“梅花”强降雨影响,江河湖库水位上涨迅猛。一是曹娥江流域。章镇东沙埠站9月15日3时15分出现洪峰水位9.23m(警戒水位10.5m),上浦东山站9月15日4时30分出现洪峰水位8.53m(警戒水位8.5m),最大流量2430m³/s,百官站9月15日6时35分出现洪峰水位6.66m(警戒水位7.5m)。二是下管溪、隐潭溪小流域。小流域水位暴涨,下管水位站9月14日19时出现最高水位57.78m,超保证水位0.78m(超保证水位10小时),隐潭溪石塘庙站9月13日16时50分出现洪峰水位58.09m,超保证水位0.69m(超保证水位10小时),水位均创有记录以来历史新高。三是平原河网。虞北平原小越站15日10时30分最高水位3.42m(警戒水位3.2m),东关平原最高水位4.17m(警戒水位4.3m),丰惠平原四十里河通明站15日1时45分最高水位4.33m(超警戒0.23m)。四是水库山塘方面。汤浦水库满蓄,全区51座水库26座溢洪道出水,126座屋顶山塘基本满蓄。 二、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指挥。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高标准启动第12号台风“梅花”防御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坐镇区防指,六次开展防汛防台会商调度,并赴一线督导水利调度、堤防巡护、地质灾害风险点以及人员转移、避灾安置、应急物资储备调用等重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后,区防指指挥长金进富向全区发表电视讲话。区防指常务副指挥长金山中、黄俊毅全程进驻区防指值守。区四套班子其他领导分赴各联系乡镇街道下沉督导,落实防汛防台包保责任。区防指统筹部署台风“梅花”防御工作,区镇两级指挥部实时联动,迅速组织全区471名基层防汛责任人进岗履职打卡,加密会商研判,及时下发防御指令,区防指从9月12日启动防台风和突发地质灾害Ⅳ至Ⅰ级应急响应,累计下发防御通知、工作提示函和工作交办单15份,编发简报5期,反馈市防指交办事项8份。区防指成员单位根据不同应急响应等级落实行动清单,各“五停”牵头部门根据响应等级迅速启动停工、停课、停业、停运、停止户外集体活动措施。 2.强化预警监测。气象局坚持“综合预警+专业预警”,滚动发布动态风险预警,利用自动站监测实况、天气雷达、卫星云图、智能网格预报等手段准确预测过程雨量,特别是从9月14日17时起,点对点对虞南乡镇开展每小时降水预报,精准预测了9月15日凌晨2时后风雨基本停止的信息,为区防指科学决策和陈溪、下管、岭南等虞南乡镇连夜组织抢险和继续转移人员提供了有力支撑。水利局、资规分局等部门单位发布动态监测预警信息,分时段有序指导乡镇街道转移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域人员。据统计,台风“梅花”防御期间,气象局、水利局、资规分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累计发布各类预警20次(综合预警1次,台风预警11次,山洪预警3 次,地质灾害预警5次),通过电话、短信、浙政钉等方式开展叫应48次,叫应人数超2400余人,全网发布1次,发送短信66万条,2183只农村应急广播同步播报。 3.强化要素保障。各乡镇街道1850名干部职工、594名基层民兵全部进岗履职,54支专业和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共2276名队员全面投入战时备勤。针对曹娥江沿线及一线海塘提前预置储备22107方砂石料、17390只麻袋和1660方土工布等抢险物资,落实旧自卸车2辆、集装箱5只以备应急处突所需。台风“梅花”防御期间,紧急调拨4批次1761件救灾物资(涉及陈溪、岭南和下管),调度应急抢险人员220人,以及5000只编织袋支援虞南乡镇抢险工作,全区314个避灾点和14个临时避灾安置场所全面做好接纳准备(实际使用163个),避灾安置11818人,其中教体局启用9个学校(体育馆)作为临时避灾安置点,避灾安置1656人。 4.强化风险管控。聚焦八张风险清单,水利局、资规分局、建设局、综合执法局、应急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分局等部门对小流域山洪、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城乡危旧房、低洼易涝区、城市安全、安全生产、道路运输等重点领域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动态排查,累计出动巡查人员6238人次,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297处,全部实行闭环管理。调配行业领域专家,巡查山洪灾害易发区106处,地质灾害风险点860点次。果断实施“五停”工作,高等级应急响应启动后,全区107家化工企业、49家高温熔融企业和246个在建建筑工地全部按照预案停工,城乡及城乡二级公交全部停运,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城区内涝防御实行预置前置,共安排工具车辆39辆,机械设备27台,其中大型排涝泵车3辆、拖车式移动泵车8辆,排水泵21台,并落实应急救援人员197人。 5.强化人员转移。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研究人员转移避险工作,坚持以人的安全为核心,明确提出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区防指办会同水利局、资规分局等部门按照预警等级和应急响应等级,分批次对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区下达转移指令,全区共安全转移人员26222人(其中小流域山洪3316人,地质灾害风险区699人,建筑工地18712人,危旧房1402人,海涂429人,农家乐7人,易涝区、山塘、堤防等1357人)。9月14日17时,因陈溪乡避灾安置点人员安置饱和,区防指指令陈溪乡塔溪村徐林自然村68人紧急避灾安置下管镇,交通运输局通过预置虞南乡镇公交车辆第一时间提供车辆保障。9月15日凌晨,陈溪、下管、岭南等虞南乡镇结合形势判断,宁可十防九空,又扩面转移人员203人。 6.强化抢险救援。各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及早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和相关区域人员应转尽转,以实际行动全力守护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全区共落实抢险冲锋舟43艘、发电机273台和抽水泵382台,出动各类救援力量5930人次,其中120名公安民警、107名民兵应急队员、52名消防救援队员、60名民间救援队员和40名水利、地质灾害专家始终在虞南一线乡镇驻守。特别是9月14日晚先后出现隐潭溪岭南乡石阔段护坡部分水毁、陈溪乡小流域水位猛涨、迳芦线部分路段山体小塌方等险情,人武部、公安分局、消防救援大队及章镇镇协同支援抢险力量和曙光、四驱、蓝天、红十字等社会救援力量,全力做好抢险和后续巡控工作。 7.强化秩序恢复。台风过境后,区防指第一时间下发通知,全区上下迅速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上来。供电局连夜应急抢修青山线电力故障点,及时恢复供电。交通运输局积极抢修百悬线、迳芦线等道路,摸排道路交通隐患点,确保道路交通顺畅。资规分局会同乡镇街道加强地质灾害避险人员回流管控,到9月16日10时,全区避灾安置点人员实现清零。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9月16日起恢复正常,246个在建建筑工地全部安全复工,107家化工企业除10家安排检修外全部安全有序开车生产,全区燃气管线、电力设施、水厂泵站运行正常。同时,区防指同步开展灾情核查工作,总体受损影响不大。据统计,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78.3公顷,公路受损0.22千米,公路阻断8.834千米,通信线路受损44千米,通信基站受损5个,电力线路受损1.4千米,钢栈桥(岭南乡覆卮村景区施工便桥)受损1座。 三、工作体会 1.高位推动、靠前指挥是打赢这场台风防御战的关键所在。省市领导高度关注我区台风“梅花”防御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点对点视频连线指导,市委书记盛阅春亲赴我区一线督战、加油鼓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云耀全程蹲点挂联指导,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打赢这场防御战的信心决心。在防御工作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始终运筹帷幄、靠前指挥,区四套班子领导下沉基层、深入一线,第一时间掌握全区各乡镇街道特别是受台风影响较大的虞南乡镇的一线情况,为区防指科学决策、精准指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统筹防御、闭环运行是打赢这场台风防御战的重要保证。根据区委主要领导“五应五尽”工作指示,区防指紧抓指挥部令等八项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责任落实、应急指挥、会商研判、抢险救援、灾情报送、督查指导、复盘评估、信息共享等重点防御环节,坚决做到政令畅通、指挥有序。区防指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闭环落实指挥部指令,按照各自预案梯度响应、同频共振,迅速抓好各项措施落实。期间,区委组织部派员在一线全程考察干部,区纪委监委深入基层实施监督检查,为各项工作迅速有效落实提供了有力保证。区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在报纸、电台、电视、新媒体开设“防御台风”专栏,推送各类防台抗台动态信息230条,刊发各类相关报道360余篇(条),营造了全民防台良好态势。 3.未雨绸缪、有备而战是打赢这场台风防御战的制胜基础。进入汛期以来,区防指办就着手落实防汛防台各项准备,进一步健全完善指挥机制,细化不同应急响应情况下各区防指成员单位行动清单,制定落实极端天气下“五断、五停”工作机制,推进防汛防台基层标准化建设。根据夏季强对流天气频发的情况,组织各类防御会商30次,以指挥部令、工作提示函、工作交办单下发交办事项29份,实现88处问题隐患闭环管理。同时,强化防汛防台实战演练,区防指组织水利局、资规分局、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开展各类实战演练85次,参加演练人员达7850人次。 4.令行禁止、协同作战是打赢这场台风防御战的有力保障。台风“梅花”防御期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区干部作风大会精神,以实际行动投身“六比六争先、勇当排头兵”活动,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执行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危急时刻,人武部、公安分局、消防救援大队及部门专业救援队伍不讲条件、令行禁止,不折不扣执行区防指指令。特别是虞南山区受台风“梅花”影响较大出现一定险情后,人武部、公安分局、消防救援力量及民间救援队伍集结力量、协同作战,并急行军赶赴险情地进行应急处置。相关乡镇街道也及时伸出援手、互帮互助,下管镇紧急安置陈溪乡转移人员68人,盖北镇紧急向陈溪乡运送5000只编织袋,齐心协力打赢了这场台风防御战。 四、问题短板 1.大战指挥体系还不够完备。目前区防指的运行机制还处于常规防御状态,一旦出现正面登陆袭击影响我区的严重状态、极端情况,战时指挥体系仍有不足,尚未形成如疫情防控战时工作体系一样的全面动员的防汛防台战时工作体系,还没有从最坏处打算和做好最充分、最完备的大战指挥体系准备。 2.基层工作责任还不够到底。部分防汛基层责任人对风险辨识能力不强,人员转移不够及时、果断、彻底,危险区巡查管控存在漏洞,对群众随意走动劝阻管控力度不大,且个别责任人存在履职打卡不及时;区防指办电话抽查基层防汛责任人“十问”时发现信息错误、职责不清、情况不明等现象。同时,避灾安置场所设置不合理,特别是陈溪、下管、岭南等乡镇避灾安置场所可容纳量尚未满足当前避灾安置需要,百官、曹娥等城区乡镇避灾安置场所未能合理统筹使用;个别避灾安置场所还存在建设不规范、日常管理较为松散等问题。 3.动态监测能力还不够精准。地质灾害、道路交通、电力设施等领域动态监测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在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动态管控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需进一步加强落实。特别是虞南百悬线等道路存在滑坡隐患,有待于进一步落实监测措施;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等专业监测预警精准度有待提高;全区视频监控点位布局需进一步优化,曹娥江、下管溪、隐潭溪等重要河流及高山村等区域视频覆盖率仍需提升。 4.风险清单管理还不够明晰。八张风险清单动态更新机制有待完善,防汛防台在线应用不够,数据更新与实时指标存在一定滞后性。建设局城乡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和城镇房屋调查登记尚在推进中,对全区危旧房底数掌握未全面;农业农村局对虞北海涂种养殖户底数掌握尚未清楚,指导乡镇街道转移虞北种养殖户人员转移力度有待加强。此外,统计口径不明确,理解有偏差,致使上下数据不统一,相关部门数字化后台支撑不够,辅助决策支撑作用发挥不明显。 5.涉水工程建设还不够坚实。山塘整治工程(8个目前正在整治)进展总体偏慢,小山塘安全隐患仍不同程度存在。部分涉水建设项目影响行洪问题突出,下管溪、隐潭溪等区域小流域相关水利工程存在隐患,特别是一些“网红坝”、景观坝、便桥等工程存在阻洪隐患,且未经充分认证评估和施工过程监管,容易在台风、强降雨影响下出现险情,需引起行业监管部门高度重视。 五、下步建议 1.建立健全战时工作体系。以最坏打算做最充分准备,按照正面登陆袭击影响我区,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极限情况,建议建立防汛防台战时指挥部工作体系,充分调动党委政府一切资源和全社会力量,成立综合协调、监测预报、交通管控、城市运行、山洪灾害防御、地质灾害和工程设施防御、企业安全、农业生产、物资场所保障、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社会稳定、宣传舆论、考核督导等工作组,分别由相应区领导担任分管副指挥长,牵头开展相关工作。具体方案建议由区防指办牵头起草形成并下发。 2.动态研判八张风险清单。八张风险清单牵头部门对本行业领域基本底数情况再进行一次全面摸排,特别是建设局要全面掌握全区危旧房底数,农业农村局要全面掌握虞北海涂种养殖户底数,并制订完善种养殖户人员转移预案;要落实风险清单动态更新机制,及时更新最新情况报区防指办,并录入行业监管系统,特别是要注意八张风险清单涉及人员转移相关数据的校对核实,确保防汛防台在线与各行业监管系统数据贯通无误。要加强防汛防台在线平台应用,熟练掌握行业领域人员转移操作。 3.加快灾后应急项目建设。针对此次台风给工程治理带来的影响,各乡镇街道要抓紧抢修,加快实施应急排险、应急治理等,确保早日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水利局要加强对病险水库、山塘、小流域水利项目治理,指导乡镇街道做好网红坝、景观坝等涉水工程的安全评估,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管,防止出现阻洪等隐患,并牵头加快推进曹娥江综合整治工程、下管溪水毁修复工程(陈溪段、下管段)、隐潭溪水毁修复工程(岭南段)等工程建设;资规分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危险区和治理工程的隐患排查,督促推进正在实施的23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程进度,尽快摸排实施新增项目;交通运输局要加强对道路及道理边坡的治理和隐患排查,加快推进涉及百悬线、迳芦线、井枫线等5个受损点项目(另有21个项目涉及金额220万列入2023年项目预计划);综合执法局要充分发挥内涝分指挥部作用,牵头推进城区易涝路段改造和雨污管网分离,相关部门单位按照分指挥部部署,结合各自职责落实到位;气象局要立足于精准预报预警,升级改造会商平台等项目。 4.持续落实风险管控措施。针对部分基层防汛防台责任人责任性不强、业务能力不足等情况,开展基层防汛防台责任人培训,熟练掌握履职打卡、人员转移平台操作等,拧紧责任链条;加强地质灾害、水利工程、道路交通、电力设施等领域动态监测、风险排查和安全管控,实现闭环管理;加强防汛防台重点影响区人员治安巡逻,避免应转未转及提早回迁等情况发生;进一步优化全区视频监控点位布局,提高曹娥江、下管溪、隐潭溪等重要河流及高山村等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加强景区特别是户外休闲旅游领域安全指导和隐患巡查,填补安全监管漏洞;加快推进虞北渔港护岸修复工作,及时与越城区做好渔港及渔船安全管理的移交工作。 5.始终保持良好防御状态。坚决克服“台风一走、风险也走”的松懈思想,严格落实防汛防台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区领导包镇街、镇街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包保责任。加大培训力度,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重要论述纳入党校主体班次培训内容,抓住关键“少数”。对照配备标准,及时补充应急物资,补齐物资调拨、出入库等手续,配齐配强区级共享装备库,人武部、公安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各类救援队伍配备必要抢险救援装备和个人防护设备,并开展相应涉汛涉水应急救援演练。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结合实际提升乡镇避灾安置人员容纳量,统筹使用百官、曹娥等城区乡镇避灾安置场所和临时避灾安置场所,实现避灾安置场所利用最大化。各“五断、五停”牵头部门根据各自工作指引或预案深化开展应急演练。 6.狠抓各项复盘措施落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复盘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区防指办要按照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制定工作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定期通报工作进度,适时对各单位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并将各责任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及时抄送区委组织部、区纪委监委;各乡镇街道、区防指成员单位要不折不扣按照复盘报告工作任务清单,倒排时间,明确专人,按照既定时间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任务。 附件2 第12号台风“梅花”防御应对复盘整改任务清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