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水利局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590200/2022-7577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06-30 10:50
发布单位: 区水利局

绍兴市上虞区水利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上虞区水利局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主管部门的各项决策部署,对标“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争先创优行动,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一、2021年主要工作情况

1.亮点工作

(1)2020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大禹鼎”优秀县(市、区);

(2)成功举办全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现场会;

(3)成功列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试点单位、2022年幸福河湖建设试点县、水利“强监管”改革试点县(市、区)、城乡供水数字化管理应用试点;

(4)浙江省“十三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成绩突出集体;

(5)2020年度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优秀;

(6)2020年度全省农业水价改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县(市、区);

(7)2021年度争取上级补助资金8180万元、土地指标1828.19亩;

(8)水利集团成功发行国有企业公司债券10亿元;

(9)2020年度全省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10)2021年度海塘安澜千亿工程推进工作优秀成果;

(11)浙江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五个一百”优秀典型案例。

2.坚持系统思维,水系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围绕推进“四大建设”“三区融合”,编制完成《上虞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聚焦经济社会建设重点,编制《城南片区水系规划》《曹娥江城区段防洪堤综合提升一期工程建设方案》《高铁上虞南站片区水系规划》和《新屯南村水系改造三年提升方案(2021-2023年)》等区域性规划。

3.坚持安全为本,水旱灾害防御有力有效。编制完善《上虞区重要江河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开展水利工程安全检查,推进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水文“5+1”工程,完成31座水文测站建设。在防御“烟花”台风中,成功化解曹娥江江堤险情,强化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抢险技术专家组驻守乡镇,帮助指导镇街台汛防御,及时转移小流域山洪危险区域人员;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曹娥江中下游洪水预报系统有效延长洪峰预见期;科学调度工程,严格执行水利工程控运计划,顺利完成全区安全度汛目标。

4.紧盯时序进度,重点水利工程提速推进。完成投资任务7.4亿元。虞东河湖综合整治工程、“一江两岸”景观工程三期均已基本完工;虞北平原崧北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年度投资1.6亿元,完成率100%,总形象进度35%;曹娥街道建成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年度投资1.13亿元,完成率103%,总形象进度达70%;曹娥江综合整治工程(上虞区段)完成年度投资7200万元,完成率100%,总形象进度90%。海塘安澜工程已完成可研行业审查。

5.围绕民生福祉,民生水利实事成效显著。推进“美丽河湖”迭代升级,实施“一江十河百溪水美”工程,创建成功省级美丽河湖3条、完成“乡村美丽河湖”35条、“美丽池塘”15个。投资3310万元实施35项“烟花”台风水毁水利工程修复项目,尽快恢复工程防洪防汛功能。系统治理山塘水库,完成水库除险加固2座、电排站改造2座、山塘整治12座,“美丽山塘”创建20座。

6.聚焦重点领域,水利改革创新稳步推进。数字化改革积极有为,以“水域一张图”为抓手,开发水管理平台,推动水利核心业务协同高效,目前已完成数据仓建设和部分场景应用的开发;全面开展农村供水站数字化建设,农村饮用水数字化运管平台已投入运行,建成数字化供水站91座;小流域山洪预警及应急联动多跨应用场景被列为全省水利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水利工程管理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三化”改革,物业化覆盖率达58.5%,规模以上水利工程已100%纳入水管理平台。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五个一百”创建,7个示范创建点列入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五个一百”优秀典型案例。扎实推进水利集团市场化转型,目前总资产达220亿元,融资总额35亿元,年度经营收入2.66亿元。

7.强化刚性约束,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拆除违规取水设施2处,整改提升20处。开展涉河涉堤许可后监管,引入第三方服务,严查整改未批先建、批建不一情况。严格河湖水域管控,开展河湖“清四乱”“五水共治”找短板寻盲区查漏洞挖死角等多个专项行动,拆除涉水违建2750平方米。加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完成水利工程安全鉴定20个,水利工程竣工验收2个;开展“平安护航建党百年”水利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检查10次。

8.坚持从严从实,水利队伍建设持续发力。分层分类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青年干部培训班、“六讲六做”大宣讲等载体,不断增强感染力和渗透力。在抗击疫情的大战大考中,牵头开展城南社区“清零行动”专班疫情防控工作,全系统党员干部坚守一线争做志愿者,全力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战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力推进“清廉水利”建设,开展正风肃纪9次,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2022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各项目标任务

1.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海塘安澜工程前期及一期工程开工,完成年度水利投资9.06亿元,水利设施投资增长10%以上;

2.开展水库除险加固12座、山塘整治52座,新(改)建电排站4座;

3.争创省幸福河湖示范县,创成省市美丽河湖4条;

4.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29.88立方米以内;

5.深化水利“强监管”试点,着力水旱灾害防御,确保安全无事故。

(二)重点工作

1.系统开展水系规划。进一步深化《上虞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开展全区水系课题研究,谋划上虞水网基本框架,系统研究虞北河网、东关河网、丰惠河网等三大河网畅通方案,完善曹娥江沿线排涝布局。编制《上虞区海塘安澜工程可行性研究》、《虞北平原河道整治规划》、《高铁上虞南站片区水系规划》、《城南片区水系规划》、《章镇镇防洪排涝规划》、《丰惠镇水系规划》等专项规划。贯通杭甬运河经皂李湖—白马湖—小越湖—东进河和盖沥河—新港直河—3号闸,虞中、虞北二条高速水路。

2.全力抓好项目建设。2022年计划安排政府投资项目18项,项目总投资68.92亿元,其中续建6项、新建7项,当年计划投资9.06亿元;前期项目5项,匡算投资17.67亿元。一是在建工程抓提速。虞北平原崧北河综合治理工程计划投资1.8亿元,完成总形象进度的60%;管溪“幸福河”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600万元,完成总形象进度的70%;上浦闸枢纽改造提升工程投资2000万元,完成总形象进度的70%;曹娥街道建成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曹娥江综合整治工程(上虞区段)、盖沥河整治工程等基本完工。二是新建项目抓开工。全面推进海塘安澜工程,力争2022年10月份开工,完成投资1亿元;曹娥江城区段防洪堤综合提升一期工程总投资3.5亿元,计划完成投资5000万元,切实提升曹娥江沿线防洪能力,力争在2022年10月份开工。同时,抓紧实施崧北河综合治理工程二线闸西侧截渗工程、西横河改造提升工程、盖谢河谢塘段整治工程、百沥河(崧厦段)整治工程、全区面上水利项目等5个项目建设,其中面上水利项目计划投资3.5亿元,实施水库治理12座、山塘整治52座、新(改)建电排站4座、小流域整治提升和平原河道整治60公里。三是前期项目抓谋划。谋细谋实曹娥江中上游标准江堤提标工程、梁湖沙塘提标工程、道墟保江塘等维修加固工程、城南片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五甲渡商业综合体等5个项目前期,着力破解土地、资金要素制约,完成工程遗留问题处置,力争及早转为新建项目。

3.坚决守住水旱灾害防线。针对2021年“烟花”台风中暴露的短板,前期开展了全区水利工程全面“体检”,为下阶段水工程的加固提升提供了技术依据,精准消除风险隐患。进一步完善各类防御预案,推进山洪灾害综合防治,落实小流域山洪防治和应急抢险第三方技术支撑,建设山洪灾害防御数字化应用。高效利用水雨情测报信息,推进水文气象部门间监测站点监测数据共享,有效提升水文服务防汛的支撑能力。加强与省、市防御部门对接联系,提高重要水利工程调度的科学性,强化水利工程抢险培训运行演练,提高洪水防御实战水准。规范水利防汛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期间的统一调用。充实抢险技术专家组和应急抢险队伍,确保“拉得出、打得响”。

4.用心办好民生实事。高水平迭代升级美丽河湖建设,全域实施“一江十河百溪水美”工程,建设省级幸福河湖示范县,创成省市美丽河湖4条,乡村美丽河湖35条以上。加强水工程和水文化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水文化遗产,结合“一江两岸”景观工程、海塘安澜工程等建设水文化样板区。升级农田灌溉工程,提升改造农村泵站机埠、堰坝水闸70座。健全完善工程管护和农业节水机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6以上。消除水库山塘安全隐患,开展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完成病险水库存量清零,提升改造及除险加固12座,完成6座;开展山塘安全评定,实施山塘综合整治52座,完成20座,扎实开展“美丽山塘”创建。

5.大力提升监管水平。进一步深化“强监管”试点,加强综合、专业、日常监督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双控指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38%和43%以上,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3.5亿立方米以内。严格取水许可制度,强化取用水实时监管和运维。深化国家节水行动,完成年度节水载体建设,打造南方丰水地区节水标杆,力争创成省级节水灌区。完成《上虞区水域保护规划》和水资源公报。严格水工程管理,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防洪排涝作用,健全工程安全风险管控长效机制。抓好水利工程质量巡查、检查活动,加强过程管理,及时排查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类质量安全隐患,实行清单式管理、闭环销号,确保隐患及早消除。严格河湖环境管理,强化河湖环境和水域岸线管护,加强涉河涉堤审批事项全过程监管。加大涉河涉堤日常巡查及执法力度,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整治,推动河湖面貌持续好转。

(三)工作保障

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高质量党建统领水利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强化理论武装,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党建工作责任制,打响水利党建品牌。深化“清廉水利”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加强廉洁风险点排摸,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确保干部队伍风清气正。深化“三服务”、“五争”,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

2.扎实推进改革创新。推进数字化改革,聚焦水资源保护、河湖库保护、水发展规划、水事务监督、水政务协同等五大模块,迭代升级上虞区水管理平台;协同推进绍兴曹娥江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与上虞河湖长制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加快水利工程“三化”改革,规模以上水利工程符合产权化条件的应登尽登,物业化率达50%。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争取列入省级备塘综合利用试点,盘活存量土地;深化水利“最多跑一次”改革,确保改革事项实现100%在线受理、审批、办结。

3.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人品正、作风好的水利高专人才。实施“青苗成长”导师帮带计划,开展师徒“传帮带”,引导促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推进干部梯队建设。坚持人在事中练,聚焦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任务,培养和发现优秀年轻干部,着力锻造一支担当作为兴水利的干部队伍。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