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统计局 >>统计公报
索引号: 002590358/2022-7704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08-15 16:56
发布单位: 绍兴市上虞区统计局

绍兴市上虞区第四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绍兴市上虞区第四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绍兴市上虞区统计局

绍兴市上虞区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525 

    根据《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四次经济普查的通知》(虞政发201820号)要求,绍兴市上虞区进行了第四次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812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8年年度资料。普查对象是在我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通过这次普查,既摸清了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了解了我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也掌握了全部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查实了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产量、服务活动,全面准确反映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培育壮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新进展。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现将我第四次经济普查的主要综合数据公报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18年末,全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8628个,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5047个,增长37.2%;产业活动单位19836个,增加5207个,增长35.6%;个体经营户59611个(详见表1-1)

2018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6803个,占36.5%;批发和零售业5004个,占26.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501个,占8.1%。在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5649个,占43.0%;制造业8990个,占15.1%建筑7605个,占12.8%(详见表1-2)。

1-1  单位数与个体经营户数


单位数(个)

比重(%

一、法人单位

18628

100.0

企业法人

16341

87.7

机关、事业法人

          486

2.6

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

1801

9.7

二、产业活动单位

19836

100.0

第二产业

8117

40.9

第三产业

11719

59.1

三、个体经营户

59611

100.0

第二产业

16595

27.8

第三产业

43016

72.2

1-2 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


法人单位(个)

个体经营户(个)

合 计

18628

59611

采矿业

5

-

制造业

6803

899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5

-

建筑业

1149

7605

批发和零售业

5004

2564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96

4539

住宿和餐饮业

225

373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61

152

金融业

34

-

房地产业

450

77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501

1195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23

18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19

4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51

4998

教育

359

271

卫生和社会工作

73

10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98

1234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877

-

1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

2表中数据不足最小计量单位的以“…”表示(下同)。

2018年末,全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16341个,比2013年末增加4623个,增长39.4%。其中,内资企业16082个,占98.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49个,占0.9%;外商投资企业110个,占0.7%。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12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0.1%;私营企业15155个,占92.7%(详见表1-3)。

1-3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


企业法人单位(个)

比重(%

合 计

16341

100.0

内资企业

16082

98.4

  国有企业

12

0.1

  集体企业

49

0.3

  联营企业

4

...

  有限责任公司

762

4.7

  股份有限公司

100

0.6

  私营企业

15155

92.7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49

0.9

外商投资企业

110

0.7

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741673人,比2013年末减少12755人,减少1.7%,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67810,减少8769。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642916人,减少35763人,下降5.5%;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98757人,增加23008人,增长30.4%。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243934,增长99.6%

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建筑业458167人,占61.8%;制造业182243人,占24.6%;批发和零售业31242人,占4.2%。在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50531人,占20.7%;制造业34985人,占14.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7501人,占7.2%(详见表1-4)。

1-4  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人)

个体经营户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741673

243934

采矿业

74

-

制造业

182243

3498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503

-

建筑业

458167

15993

批发和零售业

31242

5053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595

5750

住宿和餐饮业

4504

1136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483

365

金融业

1414

-

房地产业

4041

220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639

280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402

68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200

164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614

17501

教育

11110

396

卫生和社会工作

5564

25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67

5349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1544

-

注: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金融业不含保险、证券。

三、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

2018年末,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225.14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54.2%,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45.8%。法人单位负债合计3387.06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占比为49.4%,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占比为50.6%

2018年,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3230.9亿元。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77.2%,第三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22.8%。(详见表1-5

1-5  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


法人单位

资产总计

(亿元)

法人单位

负债合计

(亿元)

企业法人单位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6225.14

3387.06

3230.9

采矿业

1.16

0.65

0.91

制造业

2426.20

1179.93

1575.7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12.23

58.18

78.97

建筑业

836.04

433.76

838.00

批发和零售业

314.98

201.18

450.4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1.15

25.99

15.19

住宿和餐饮业

38.11

44.10

10.0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8.85

13.40

33.61

金融业

124.83

**

20.42

房地产业

562.41

402.38

108.9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211.59

646.57

55.2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1.26

11.81

12.4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85.10

214.55

16.88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5.47

2.04

5.15

教育

41.54

12.75

3.37

卫生和社会工作

17.76

5.60

1.0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6.97

2.68

4.40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44.87

10.54

-

注:1.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单位数据。表中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由于金融部门不反馈货币金融服务和其他金融业负债合计分地区数据,所以不发布金融业负债数据,以“**”表示。

四、高技术制造业

2018年末,全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73个,比2013年末增长143.3%;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10%,比2013年提高5个百分点。

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全称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支出3.26亿元,比2013年增长114.5%;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8.8%,2013下降2个百分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3.3%,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

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133件,比2013年增长82.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8件,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4.7%

五、高新技术企业

2018年末,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认定企业149,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9.3%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投入R&D经费19.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74.4%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3.4%;全年专利申请量105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11件,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52.4%

六、主要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

2018年末,在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占87.7%,比重比2013年末提高1.4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2.6%下降1.4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占9.7%2013年末持平。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96.0%提高0.5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3.3%下降0.2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从业人员占0.7%下降0.6个百分点。

在法人单位中,第二产业占42.9%,比重比2013年末下降了7.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57.1%,提高了7.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86.7%,比2013年末下降了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13.3%,提高了3.3个百分点。

在个体经营户中,第二产业户数27.8%,第三产业户数72.2%第三产业比重比2013年末提高了个7.4百分点。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第二产业占20.9%,第三产业占76.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比2013年末提高了11.6个百分点。

 

注释: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采矿业中的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承担负债,并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或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组织。法人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负债和其他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受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其他法人等。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

3)能提供收入或者支出等相关资料。

[3]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

[4]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