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统计局 >>统计公报
索引号: 002590358/2022-7713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08-17 10:57
发布单位: 绍兴市上虞区统计局

2012年上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建设“四个上虞”的总体要求,按照“稳中求进、克难奋进、和谐共进”工作基调,深入实施招商选资“一号工程”,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城市提质年”、“企业服务年”等“三个年”活动,全力以赴调结构、保增长,促投入、兴实体,强保障、优服务,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改善民生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据初步核算,2012年上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71.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0%,增幅高出绍兴平均0.3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73403元,增长9.8%,按年平均汇率(6.3125元)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11628美元。从三大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2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9.42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2.36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0:57.5:35.5演变为6.9:55.9:37.2,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62.2%和35.6%。

市场物价涨势减弱。据抽样调查全市价格水平涨幅比上年略有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3%,涨幅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消费价格“六升二降”,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较大,上涨5.0%,涨幅比上年回落6.0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上涨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3.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4.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4.8%,居住类上涨3.7%;衣着类下降0.3%,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9%。

二、农业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2012年随着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上虞市农林渔牧各业稳步增长,效益提升。预计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2%,其中农业总产值39.79亿元,增长3.0%;林业3.41亿元,增长9.7%;牧业9.35亿元,增长0.4%;渔业9.53亿元,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0.55亿元,增长10.2%。

农业生产小幅下降。2012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25.81万亩,比上年下降1.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达74.51万亩,增长0.9%;蔬菜播种面积26.85万亩,下降5.1%;棉花2.65万亩,下降14.0%;水果8.63万亩,增长3.3%;水产品总产量3.88万吨,增长0.6%;全年生猪出栏41.76万头,下降12.8%,家禽出栏555.67万只,下降0.8%,肉类总产量4.08万吨,下降8.6%。

现代农业亮点纷呈。大力推进虞南、虞北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2012年全市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49万亩,累计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0个和特色农业精品区29个。进一步打响 “四季仙果”品牌,继去年成功获得“中国杨梅之乡”、“浙江樱桃之乡”之后,今年再次成功创建“浙江红心猕猴桃之乡”。建立诚信保证体系,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建成盖北葡萄基地、驿亭杨梅基地2个水果基地AAA级景区。加快农业科技应用和产业化步伐,新建设施农业3000亩,新流转土地11544亩。继续实施“强龙兴农”工程,至年末共拥有农业龙头企业8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9家,省级骨干龙头企业9家。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累计达365家,覆盖农业各个产业,其中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12家。农业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至年末全市共有浙江名牌产品13只,浙江著名商标10只,绍兴名牌产品56只,绍兴著名商标21只。积极推进农产品认证,全市全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8只、绿色食品2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1.5万亩。

“美丽乡村”全面启动。2012年上虞市以“浓情上虞、甜美乡村”为主题,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全市财政对农林水事务投入5.69亿元,增长13.6%。加快中心村建设,至年末全市已培育省级示范中心村2个,绍兴市级精品示范村3个。积极推进农村住房梯度改造、宅基地置换、高山移民等惠民工程,完成章镇集镇拓展型项目建设。启动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五年计划”,全年实施村级物业经营扶持项目38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扶持项目36只,至年末共有竣工项目37只,在建项目37只。开展农家乐提档升级工作,共创建省级农家乐特色点1个、绍兴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2个、绍兴市级主题农庄2个。实施“清洁家园”行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

林业建设进展明显。2012年上虞市加快推进“1818”平原绿化行动,完成平原绿化7423 亩。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3个,森林村庄17个,园林式工业区2个,全年完成造林总面积7623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中有升。2012年上虞市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工业强市”试点创建工作,全市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59.22亿元,增长1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98.81亿元,增长11.0%;从轻重工业看,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产值599.02亿元,增长14.6%,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产值699.79亿元,增长8.2%;从两大平台看,上虞经济开发区和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继续引领上虞工业的发展,全年上虞经济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产值405.24亿元,增长13.5%,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产值550.44亿元,增长21.2%,两区实现规上产值占全市比重达73.6%,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创新因子激发活力。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72.03亿元,增长20.7%,新产品产值率达28.6%,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13.53亿元,增长13.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9.5%,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2012年我市深入实施“1331”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全年实现新兴产业产值409.64亿元,增长12.2%,产值总额和增幅均居绍兴五县市第三位;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1.5%,比上年提高3.5百分点,比绍兴平均高5.9个百分点居五县市第二。分行业看,新材料行业、生物医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势强劲,分别增长28.6%、19.1%和13.0%。

工业效益总体向好。2012年全市工业经受住国际市场疲软和宏观调控的重重考验,破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工业经济效益实现逆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0.03亿元,利税122.56亿元,利润85.20亿元,分别增长9.1%、4.6%和4.1%,增幅分别比全年最低点回升3.1、13.2和20.3个百分点。列入国家考核的七项主要经济指标综合得分220.67分,比上年提高7.5分。

大型企业支撑明显。至年末全市共有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522家,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22家,5-10亿元企业18家,1-5亿元企业139家,全市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129.49亿元,增长13.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6.03亿元,增长12.2%;实现利税115.03亿元,增长6.2%;实现利润82.00亿元,增长5.8%;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达87.0%、87.4%、93.9%和96.2%。全市94家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825.81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81亿元,利税89.29亿元,利润62.15亿元,分别增长18.0%、15.7%、7.7%和7.6%,均高出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分别为的63.6%、63.8%、72.9%和72.9%,比上年提高4.0、4.1、1.8和1.6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2年加快落后产能淘汰转型,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全市522家规上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94.57万吨标准煤,增长3.7%;低于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7.3个百分点;万元产值能耗0.0728吨标准煤,下降6.6%。其中123家重点能耗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5.69万吨标煤,增长3.5%,增幅小于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消耗量0.2个百分点,实现产值927.23亿元,增长14.0%,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个百分点,万元产值能耗0.0924吨标准煤,下降9.2%,为全市节能降耗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全社会用电量38.16亿千瓦时,增长5.9%,其中工业用电量29.71亿千瓦时,增长5.7%,增幅均比上年降低5.2个百分点。

建筑产业劲头强势。上虞市是浙江建筑业的排头兵和全国著名的“建筑之乡”,2012年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业务总量大幅增长。全市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51.04亿元,其中在外省实现835.86亿元;实现利税69.44亿元,利润总额35.08亿元,分别增长14.2%、15.7%、10.3%、12.0%。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383.5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876.44万平方米,分别增长9.8%和13.9%。评级创优大力推进,2012年上虞建筑企业新升一级企业2家、二级企业6家,新获鲁班奖1项(参建)、詹天佑金奖1项、国优工程银奖1项(参建)、中国钢结构金奖1项 、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15项、全国用户满意工程3项、上海市白玉兰18项(其中参建8项)、钱江杯7项(其中参建5项)、浙江省优秀安装质量奖4项、浙江省优秀建筑装饰工程奖69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加速扩大。2012年上虞市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努力创建产业发展大平台,全年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6.54亿元,增长23.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63.88亿元,增长48.0%;启动“三个一批项目三年建设计划”,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170.05亿元,增长28.8%,增幅高出绍兴市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居五县市首位。第三产业投资125.01亿元,增长16.0%。高端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市全年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69.34亿元,增长41.5%,增幅高出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投资增幅18.5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工业投资的比重达40.8%,投资额、增幅、比重均居绍兴五县市第二。两区平台仍是全市投资的主战场,其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性投资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40.9%和66.7%;上虞经济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8亿元,增长29.8%,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23.08亿元,增长27.2%;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84亿元,增长15.9%,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90.27亿元,增长26.3%。

房产市场缓慢复苏。2012年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调控形成的政策性下行压力与市场需求导致的上行压力并存,房地产市场缓慢复苏。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0.30亿元,增长8.3%,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53.21万平方米,增长2.8%,增幅分别比全年最低点回升57.1和41.5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开工商品房施工面积71.72万平方米,下降23.1%,商品房竣工面积60.23万平方米,下降2.1%。全年房地产交易逐月回暖,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44.86万平方米,增长8.9%;商品房销售额38.10亿元,增长4.5%。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2012年上虞市以“城市提质年”活动为契机,以 “精致上虞”为目标,积极推进 “三城一区域”建设。高铁新城建设顺利推进,西侧临时公交停车场已基本完工。积极推进七大城市门户靓化改造工程,杭甬高速小越道口、舜帝岭至岭光区域等入城口启动改造,104国道、329国道东关段、人民西路道墟至开发区段等入城口改造规划项目有序推进。龙山开发深化拓展,人民大桥完成换索,在春节前全面投用。新建城区公共停车泊位420个,实施“五大类”市政民生工程71只,完成年度投资3500万元。按照“城乡统筹、普惠共享”为目标,加快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完成一期3万平米、500套经适房销售,新开工建设公租房30套,新增廉租房受益家庭50户,完成城市吸纳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总工程量的86%,完成农房改造2959户。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稳定。2012年上虞市积极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随着“四季仙果之旅”、“沪杭甬都市会客厅”、“上虞文化旅游景区”等品牌的日益打响,上虞市消费品市场保持繁荣稳定,全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34亿元,增长16.5%,实现总量和增幅分别居绍兴五县市第二和第三位的良好发展态势。按城乡市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6.55亿元,增长17.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79亿元,增长14.4%。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销售情况来看,批发业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80.08亿元,增长20.4%,增幅比全年最低点提高14.3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持续高位运行,全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1.07亿元,增长45.0%,增幅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商品市场交易活跃。2012年上虞市积极拓展市场,进一步推动产品转型提升,市场交易继续保持活跃繁荣的良好局面。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56个,实现成交额131.12亿元,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72.87亿元,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58.25亿元。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活力彰显,年末成交额超亿元市场6个,实现成交额76.24亿元,占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的比重高达75.8%。其中浙江石狮国际商贸城和绍兴大通集团公司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年成交额超10亿元。

七、对外经济

招商选资谋求实效。2012年上虞市积极实施招商选资“一号工程”,全年新办外商投资企业40家,新批外商增资项目25只,计划总投资5.13亿美元,下降33.0%,合同外资3.51亿美元,增长8.7%,实到外资2.54亿美元,增长68.9%,实现招商选资规模和质量双提升,继日本伊藤忠、日本川崎、日本松下、荷兰飞利浦、韩国SK、法国液化气之后,今年又与惠普公司成功签约,韩国LG公司和嘉利珂合作的项目签约在即。全年全市新增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6只,涉及合同外资1.94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55.5%,其中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只;实到外资中,当年到资额在4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1只,实到外资7568万美元,占全市总量的29.9%。

对外贸易低位徘徊。2012年,受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和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上虞市对外贸易形势严峻。全市全年新增进出口备案登记企业158家,累计达1517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832家;实现进出口总额32.29亿美元,下降3.6%,其中进口总额4.83亿美元,下降20.7%,出口总额27.47亿美元,增长0.3%;新兴市场开拓成效明显,全市有贸易往来国家(地区)176个,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国家(地区)50个,比上年增加2个,出口总量居前五位的国家(地区)依次为美国、印度、日本、韩国、巴西;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61家,比上年增加1家。从出口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25.01亿美元,增长2.3%,占出口总额的91.1%;加工贸易出口2.46亿美元,下降16.9%,占出口总额的8.9%。从出口产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8.18亿美元,下降0.8%,占出口总额的29.8%;化工产品出口7.87亿美元,增长8.9%,占出口总额的28.6%;纺织产品出口5.24亿美元,下降12.2%,占出口总额的19.1%。

外经合作步伐放缓。受投资地政局动荡、市场环境和经营管理等多重风险影响,上虞市境外投资减速,2012年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8家,下降11.1%,境外企业总投资5516.52万美元,下降69.5%,投资额超100万美元的5家,大项目比重为62.5%。全市完成境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0471万美元,增长2.7%,其中境外工程营业额3408万美元,下降1.7%。全年外派劳务25人次。

八、交通和旅游

交通运输保障惠民。2012年上虞市积极推进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全年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7.98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2.12亿元。嘉绍跨江大桥和杭甬客运专线两大部省级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完成赵家大桥等8座桥梁加固维修,上浦东山大桥开工建设。加快实施农村联网公路建设,新建里程11.7公里,至年末累计联网公路建设217.7公里。实现城区公交全面公营化运营改革,7月1日起推行了“上车一元、一票到底”惠民政策,城区共有公交线路18条车辆116辆,日运行班次已达到1390班次。积极推进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发行交投二期债券10亿元。

旅游事业优质发展。2012年上虞市以“打造长三角地区著名休闲旅游目的地”为总体目标,积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入选“长三角100个最佳旅游休闲名城”,同时被列为全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以及绍兴唯一一家全省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单位,曹娥江旅游度假区正式获批省级度假区,“四季仙果之旅”成功申报“浙江省旅游发展创新奖”,在统一野藤葡萄、二都杨梅品牌的基础上,又统一了覆卮山樱桃、舜阳猕猴桃品牌。创新品牌推荐手段,拍摄微电影《剪爱》。启动“沪杭甬都市会客厅”品牌培育。全市旅游总接待游客570万人次,增长25.5%,旅游总收入45.54亿元,增长27.0%。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64.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4.18亿元,分别增长25.6%和27.2%;接待入境游客5.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161.86万美元,分别增长22.9%和24.8%。年末共有涉外饭店、宾馆10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4家。全市共有旅行社16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

九、财政和金融

财政实力保障民生。2012年全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组织各项收入,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加强资金保障,稳步推进财税改革,整体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2.9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19亿元,分别增长12.0%和10.3%。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各主体税种情况主要为:增值税增长12.4%,营业税下降4.3%,企业所得税增长24.4%,个人所得税下降3.3%。财政支出坚持民生福祉为先,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9.92亿元,增长11.6%,其中民生领域共计支出29.69亿元,占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4%,增长11.9%。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2012年上虞金融业积极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市金融体系平稳有序运行。全市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01.45亿元,增长2.6%,本年新增21.9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79.36亿元,增长7.6%,新增26.87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683.84亿元,增长11.5%,新增70.3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528.05亿元,增长13.5%,新增62.91亿元,中长期贷款151.79亿元,增长4.4%,新增6.44亿元。

资本运作创新活跃。2012年上虞市创新推动金融业发展,晶盛机电在创业板上市,首发融资11亿元,成为上虞市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至年末全市已有浙江龙盛、卧龙电气、世纪华通、阳光照明、卧龙地产、亚厦股份、闰土股份、上风高科、天外天伞业、晨辉光宝、华程地产、晶盛机电等12家上市公司,上市企业家数居全省县级市前列,全年资本市场融资30.17亿元,累计达143.74亿元。浙江龙盛发行10亿元短期融资券,卧龙电气发行5亿元短期融资券,全年上市公司直接融资达45.17亿元。新增报会3家(金盾风机、金科股份、自立股份)、新评审上市后备企业9家,上市后备企业累计达30家。中欣化工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5000万,成为全国首批、绍兴市首家中小企业私募债发债融资企业。春晖智控、康隆达两家企业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成为省股交中心首批挂牌企业。新组建股权投资企业2家,注册资本总额2亿元,股权投资企业总数达17家,累计注册资本达到20.09亿元。小贷公司新发起设立3家(春阳小贷,大通小贷,舜峰小贷),全市小贷公司总数达6家,注册资本达18亿元,2012年度全市小贷公司累计投放信贷资金96.89亿元,开业以来贷款累计投放234.5亿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再创新绩。2012年上虞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全年新认定国家级科技项目45项,省重大科技专项5项;新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12项,省级新产品计划241项;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企业16家,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绍兴市级创新型企业23家;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9家、绍兴市级企业研发中心24家。成果转化有序开展,125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获省科学技术奖5项、绍兴市科学技术奖12项,绍兴市成果转化奖1项。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3489件和2353件,其中发明专利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325件和118件,同比增长24.0%和14.4%。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12年上虞市围绕创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目标,积极打响“学在上虞”品牌。全市公办初中小学全面实行“零择校”、“阳光招生”,教育均衡迈出大步。全力保障新居民子女入学,就读人数达12571人,入学率达100%,其中10731人在公办学校就读,占85.4%。保障校园安全稳定,投资5个多亿的“校安工程”基本竣工,惠及6万多名师生。教育资源提质扩面,全市累计72所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90%;省级重点普高6所。学前教育加速发展,全市共有幼儿园96所,在园儿童18584人,全市省等级幼儿园85所,比例达到88.5%。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年末全市共有小学55所,在校学生46036人;普通中学33所,在校学生39503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9530人,九年制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100%。教学质量高位稳定,全市高考重点线上线人数1006人,在全省各县市中继续居前五位。全力开展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校企合作办学、并实行对新兴产业13个专业免学费政策。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昌盛。2012年上虞市获“中国信义城市”称号,深入实施“魅力文化十大行动”,扎实开展“孝义、诚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总结提炼新时期上虞精神,成功举办中国(上虞)信义文化节。坚持文化“三下乡”,全年组织下基层演出163场,送图书下乡8466册,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544场,受惠观众达104.45万人次。积极打响文化品牌,大力弘扬虞舜文化、梁祝文化、青瓷文化、东山文化、白马湖文化等特色文化。举行2012社会各界祭祀大舜,举办《上虞文化史》首发式,完成曹娥庙二期维修、壁画保护与石牌坊清冼工程和竺可桢生平事迹陈列布展,落实“青瓷文化创意园”和“龙山文化创意园”两个文化产业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推进,至年末全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11项,绍兴市级35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家,文物藏品20096件。年末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总藏量36.82万册,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有序开展有线电视用户数字化整体转换,年末数字电视用户23万户。

卫生事业再创佳绩。2012年上虞市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验;市中医院、市妇保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别晋升为国家三甲中医院、省三乙妇保院、省二甲综合性医院,曹娥街道等6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为省规范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市省规范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2012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41家,床位2468张,卫生技术人员353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66人,注册护士1301人。医疗改革纵深推进,5家市级公立医院全面实施以“一降、二调、一补”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医疗费用上涨趋势和医药比例得到较好控制;对全市规划内的124家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并实施以“五统一、二独立”为主要内容的紧密型一体化管理,落实乡村医生专项补助政策。完成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并成功启用;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年完成农民健康体检23.24万人,60岁以上老人体检率81.02%,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累计建档74.43万份,建档率96.04%。全市本地孕产妇死亡率为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38‰,婴儿死亡率为3.58‰。

体育事业欣欣向荣。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组织第十六个全民健身节启动仪式暨千人登龙山活动、承办“大舜杯”绍兴市象棋锦标赛等多项市县级赛事;体育创强稳步推进,全市共有3个乡镇和40个行政村、4个社区成功创建省体育强乡镇、省体育小康村及城市先进社区验收。竞技体育成绩突出,全年共获国家级金牌2枚,省级金牌15枚,绍兴市金牌155枚。上虞市输送的运动员王铁鑫获赛艇世界冠军,并参加伦敦奥运会。

十二、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扎实推进。2012年上虞市积极开展生态绿色系列创建,全市累计获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17个,省级绿色社区11个,当年新增省级绿色学校3所,省级绿色企业1家,高丰社区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

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启动实施“蓝天行动”,完成14家重点气污染企业限期整治任务,在城区正式实施“黄标车”限行,建成投运市机动车尾气监测站,完成48家加油站和6辆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实施重污染项目强制性淘汰改造新三年行动计划,对全市20家企业重污染项目强制性改造。曹娥江、城北水系等水环境专项治理全面实施,全市“清水工程”地表水断面总达标率为71.4%,汤浦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8%,城区环境噪声符合功能区要求。

十三、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控制有效。据市公安局人口年报统计,2012年末全市总户数29.41万户,户籍总人口77.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69人,全市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8.72万人,农业人口49.13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36.9%和63.1%;男性人口38.57万人,女性人口39.28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5%和50.5%。全年出生5537人,人口出生率为7.12‰;死亡5761人,人口死亡率为7.4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9‰(按公安口径计算)。2012年全市暂住人口20.83万人。计划生育工作开展顺利,2012年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5.11%。

居民生活稳步提高。根据抽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81元,增长11.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686元,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106元,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717元,增长7.8%。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8%和42.5%,比上年下降1.3和0.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居住使用面积30.7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8.67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0.18和1.63平方米。

就业局势保持稳定。2012年上虞市成功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加强人才引进,开展经常性“引智强企”活动,共组织招聘活动18次,推出岗位8540名,累计引进各类人才8877名,其中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255名。事业单位累计招聘435名。开展各类招聘会98场次,其中大型招聘会11场次,登记招聘单位数3684家次,岗位数53706人次,为31087人成功求职搭建平台,缓解“两难”矛盾。继续抓好“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家庭的就业援助活动,新增就业岗位16560个;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44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9%,比上年降低0.09个百分点。全市共完成各类培训12400人,鉴定各类人员职业工种13731人,核发职业资格证书12974本。

社会保障扩面提质。积极推进社保全覆盖城市建设,社会保障工作在扩面提质中实现新提升。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全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员社保卡已基本发放到位,今年累计发放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卡25万张,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138.89%。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至年末全市共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1.75万人,新增5.3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25.53万人,新增2.8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1.82万人,新增1.0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4.95万人,新增1.2万人;参加企业生育保险14.86万人,新增2.0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参保22.66万人,有1.95万人向更高统筹层次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城镇居民和未成年人医疗保障总参保14.69万人(含失地农民9.8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人口50.59万人,参保率达96%,人均筹资标准从420元提高到500元。

社会福利继续发展。2012年全市大力开展“阳光民政”建设,切实保障了特殊群体、优抚群体、困难群体的生活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年末全市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5729户9080人,其中农村4621户7295人,城镇1108户1785人,全年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4143.5万元,其中城镇936.4万元,农村3207.1万元。全年优待优抚对象2296人,优待总金额3191.7万元。不断巩固集中供养水平,年末全市共有集中供养对象470人,其中农村五保390人,城镇“三无”80人,全市集中供养率达100%。全年共下拨五保、“三无”对象补助资金290.6万元。老龄事业成效显著,全市有5家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53家农村“星光老年之家”转型升级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组织第二届 “孝亲敬老月”,举办各类活动128项,抓好老年电大教学,全年招收学员6345名。新办理老年人优待证8294张,其中70周岁以上老年人5306张。募集慈善资金3986.86万元,支出救助金1578.91万元,救助74064人次。销售各类福利彩票1.28亿元,增长19.6%。

 

说明: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表1  2012年全市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 品 名 称

计量单位

2012年

同比增长(%)

  粮食                  

294149

2.3

   # 谷物

268211

2.9

       豆类

17077

-7.6

  油料                  

15356

-5.7

#油菜籽

13593

-6.5

  棉花                  

2050

-13.3

    甘蔗

10733

-18.8

  蔬菜

714009

-4.7

  水果                  

237057

-2.0

     # 葡萄

60486

8.9

       猕猴桃

4292

175.5

    茶叶

2992

0.8

    花卉

7192

-8.9

  肉类                  

40750

-8.6

   # 猪肉

31302

-10.6

  禽蛋                  

4989

27.8

  水产品                  

38796

0.6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