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平面调整:无 二、经济技术指标调整: 商业面积由5671.7㎡调整为5562.35㎡,减少109.35;办公面积由30750.61㎡调整为30859.96 ㎡,增加109.35 ㎡。 调整原因: 1、调整消控、监控室与抄表间位置至建筑内部,将原消控、监控室及右侧疏散走道一起打造成商业休闲区, 2、原部分地下下沉广场商业区域调整为物业管理用房,原三层物业管理用房调整为办公用房。 三、外立面调整:无 四、建筑各层平面调整: 1、调整消控、监控室与抄表间位置至建筑内部,将原消控、监控室及右侧疏散走道一起打造成公共商业休闲区。 2、微调LT4附近门与墙的关系。 3、1#核心筒南侧实体墙改为防火卷帘。 4、取消南侧商铺间的走道。 5、地下一层平面图中原部分商业用房,现调整为物业管理用房; 6、3#楼三层平面图中原物业管理用房,现调整为办公用房。 调整原因: 1、为使1#北侧裙房与场地有更好的互动性,故调整消控、监控室与抄表间位置至建筑内部,将原消控、监控室及右侧疏散走道一起打造成更加积极的、公共的商业休闲区。 2、为使商业休闲区界面更加规则、整体,微调 LT4 附近门与墙的关系。 3、为增加南侧商业对主楼门厅的服务便利性,1#核心筒南侧实体墙改为防火卷帘。 4、为使南侧商业界面更加连续,取消南侧商铺间的走道。 5、3#楼三层考虑整层办公,若局部为物业管理用房,该层业主的整体体验度不高,不利于项目的整体品质提升;故考虑物业管理用房使用便利性及与业主的干扰度,将物业管理用房设置于3#楼下沉广场商业区域,较3#楼三层有一定的改善。 五、地下室调整:无 六、其他调整:无 附:相应调整后图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