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区农业农村局 >>重点领域 >>建议提案
索引号: 002590112/2023-7367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06-12 11:21
发布单位: 绍兴市上虞区农业农村局

绍兴市上虞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3号建议的答复

虞农建〔2023〕1号

韩茜莹代表:

您在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高质量打造宜居宜业未来乡村的建议》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未来乡村建设是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迭代深化,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有效载体。自省市提出相关工作方案及指导意见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未来乡村建设列入重点工作,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专项筹划、专题部署,积极开展创建,东澄村、晋生村、丁宅片区和祝温村先后成功创建省未来乡村。2023年计划争创8个省市和美乡村示范村(未来乡村)。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统筹联动建设。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迭代升级“千万工程”,依托“美丽乡村精品线”“美丽乡村升级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五星达标、3A争创”“四季仙果之旅”品牌建设等载体,编制未来乡村创建方案,以片区化实施区域联动创建,优化资源配置,集成开发共富单元多重功能,打造沿锦绣虞南线、江南水乡线、都市田园线的重点共富驿站,持续打通美丽行动向美丽经济、共富场景的转换通道。

二、健全保障机制。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共同富裕“188”专项行动体系,由区委、区政府统筹实施。区领导每季度牵头召开例会,加强工作推动。区委农办成立未来乡村建设专班,建立健全半月工作例会、专题调研、信息交流等制度。乡镇街道成立相应机构,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区财政每年安排资金,用于重点村和面上建设,今年安排建设资金3.14亿元。加强项目督查,出台《关于加强2022年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考核管理工作的通知》,重点考核过程建设、绩效成果。

三、重视业态培育。把业态培育发展作为未来乡村创建重要内容,将乡村建设与产业运营有机结合,通过招引优质运营团队、结对区域党建联盟、组建强村公司等,探索“集体+市场”运营机制,因村制宜发展培育特色业态,联动发展村庄经营性项目,提升村庄“造血”功能,进一步促进农民和农村集体增收。常住居民的人均收入分别增速10-20%,新屯南村7.4万、祝温村7万、晋生村5.52万元,丁宅片4.5万元。

四、推动组团发展。结合村庄区域、特色,推进片区化组团式发展。东澄、青山两村优势互补,形成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的特色生态休闲产业链,以“先行片”引领共同富裕“全域发展”做法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丁宅片3村进一步打破条块边界,通过资源互补、产业互促等方式集群式发展,延长农文旅产业链,发挥特色果业资源优势,探索以水果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驱动发展模式,引导农户流转土地2300亩,以盘活资源资产、土地租赁、物业租赁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片区集体年经营性收入由200万元增长到370万元。

五、加强农村管理。推进善治示范村建设和红色根脉强基示范县建设,建立完善“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141”体系迭代升级。推进农村集体“三资”云监管和“三务”云公开全覆盖,均实现了阳光公开。新屯南村推进“红漫水乡”党建联建探索片区化发展新路;祝温村建立“阳光议事法”,完善“五议两公开”;晋生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物业管家试点,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大幅提升了人居环境管理能力;丁宅片成立上虞区首个乡镇级乡贤联谊会和“丁赞”民生服务大队,组建女子民兵队,成立老兵调解室,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村域特色挖掘、主题IP打造、业态培育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坚持运营前置。从村域文化特色、风俗习惯、建筑风格等方面入手,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门类,加快建设符合本地特色、具有消费潜力的经营性项目,着力培育高辨识度的村庄新业态。二是集合创建资源。坚持依靠乡贤、服务群众,邀请乡村人才参与景观节点设计、文创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活动,鼓励党员群众全程参与创建,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提升增收能力。加快推进区级增收共富引领项目,通过飞地抱团和飞地合作,统筹集聚资源建设增收物业,重点带动本区域内发展村和一般村增收。引导村民销售自制文创产品、土特产品,发动村民发展农家乐经营及配套产业,不断培育村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并请一如既往地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李海军   联系电话:13905850587)



绍兴市上虞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15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