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道墟街道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59026X/2023-7387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06-14 10:03
发布单位: 道墟街道

道墟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道墟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一、2022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三重压力叠加两大变量的复杂局面,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道人大工委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1135”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紧抓实品质街区、和美道墟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优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二届议政会一次会议上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9.34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35.3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84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5亿元;实现制造业投资1.35亿元、交通投资2615万元、实到外资418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6340元,同比增长1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718元,同比增长18.9%

(一)坚守实体、招优引强,在稳进提质中积蓄发展势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扎实推进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专项行动和工业全域治理市级试点工作配合曹娥江经开区编制泛道墟区块《智能装备生态园产业更新规划方案》,完成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道墟产业园整治提升,淘汰和整治低小散、落后产能15家,腾退用能空间8000吨,整治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企业31家,其他问题企业172家,整治面积达1200余亩。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依托绍兴文理学院智能制造研究院(上虞)等科研机构,成立辰鑫机械产学研合作基地,进一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今年以来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11个,新增授权发明专利转化26个,累计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认定全区创新成长型企业4家,完成12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工作。做好招引提升文章。牢固树立抓产业谋产业强产业鲜明导向,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全年实施工业投资项目27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只。新引进落户项目1只,全区首宗拿地即开工的莫氏科技年产15000套全自动试验仪器设备项目实现当年摘地当年竣工,跑出了道墟加速度市场主体加速升级,全年新增个转企”15家,小升规”5家,下升上”7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20。新引进市外限上批发企业2家,出口外贸企业3家,预计分别新增销售20亿元和3000万美元。金禾农业被认定为全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

(二)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在补短提中绘就宜居图景。规划引领优布局。以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建设和一江两岸三城多片区开发为契机,依托交通区位和平台优势,积极打造孙端道墟边界融合示范区,扎实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市级审批,街道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加速推进。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拓展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全年盘活四未一低土地119.81亩,完成率居全区前列。街区提档增活力。争取古韵水乡综合提升工程专项资金2000万元,启动实施龙盛大道新民主道路等12个项目。投资3200余万元实施钱上村新屯南村人民西路改造工程等9个道路改造提升项目。投资2390万元完成新屯南直荡江(一期)、西直河云里段、东桑村、积山6个河道整治工程。投资1050万元完成镇西片一期、镇西片二期、长溇、东桑、肖金三村农污池提升等5个生活污水提升项目,水质考核断面全年达标率达100%。楼宇经济提速升级,龙盛天和苑顺利交房,山语云邸、君尊美邸等楼盘即将售罄,中联明珠园小区入住率达75%村庄焕颜谱新篇。投资8500万元的新屯南村乡村振兴先行村项目5个标段齐头并进,核心区立面改造、水利改造一期、三线改造等工程顺利完工,五星·3A”创建完成市级验收,获评绍兴市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联浦空心村整治、积山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基本完成投资380万元的新里港村杜浦村2一事一议项目竣工验收称海村、江协村、庙桥村等5个锦绣虞村项目加速推进激活闲置农房1.7万方新民主村物业项目竣工投用,庙桥新屯南物业联建项目开工建设,韩浜、钱上物业经营项目顺利立项全面消除集体经济80万元以下村,100万元以上村达到9个。持续加强耕地保护,投入668万元完成1735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195万元完成133亩称海旱改水项目,复垦非农化耕地17亩,清理腾退非粮化耕地87亩。

(三)用心用情、聚智聚力,在久久为功中回应民生所盼。社会事业有声有色。群众期盼已久、投资额高达2.6亿元的道墟街道中心小学异地新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小学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完成道墟街道中学改造提升及亮化修复工程。街道中心幼儿园杜浦分园创成省二级幼儿园。加大群众医疗服务保障,完成近2万人次“八大疾病”筛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双下沉两提升”行动深获群众好评。新增21个村级“共富驿站”。完成3家农贸市场和2家大型超市标准化改造。文化建设乐民惠民。省文化强镇(街道)创建成果加速转化,新增中联、杜浦2个省五星级文化礼堂和东桑、联江、新屯南等3个市四星级文化礼堂创成10“15分钟品质生活文化圈墟街道文化站获评省文化场馆功能拓展先行先试优秀单位新增省乡村文化带头人1文化底蕴日益显现,顺利完成江南威尼斯主题实践馆、猴王馆布展和称山风景区改造工程(一期)建设。民生保障织密织牢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基本覆盖,参保率分别达到95%99%。越惠保参保率全区领先。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慈善小镇建设初具雏形,由阮水龙董事长全额投资1500万元的慈善项目汇联村阮水龙文化宫顺利结顶。各类慈善基金捐款总额达230余万元,社会捐款总额超400万元。困难群体帮扶力度持续加大,累计发放医保、低保、优抚等各类补助资金115万元,救助困难群众达325人次。

(四)多措并举、齐力攻坚,在除险保安中夯实平安根基。疫情防控落细落实坚持字当头、字为先、处着力,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有序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全年处理区域协查数据7万余条,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130.5万人次,转运重点人员1200余人,60周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99.8%,成年人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达90.32%,均居全区前列。以最快速度、最小代价打赢疫情遭遇战、阻击战,高效处置“4·4菜鸟物流园输入性疫情,有效统筹实现“生产不停、物流不断、产能不降、秩序不乱”,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成立村社服务小分队,开展重点人员健康探访服务2000余次,推动疫情防控从“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平稳转段。基层治理智慧高效。用好用活街村两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扎实开展信访积案百日攻坚行动,4件信访积案全部销号。迭代升级“141”社会治理体系,持续织密治安监控小天网、四季护村巡逻网、四个平台情报网三张网络,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段维稳安保任务。试点探索钱上村强村富民咨询委员会积极开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承接事项624项,办理案70平安大局稳定向好。设立应急和消防安全委员会,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汛防台等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排查整治各类隐患2316扎实开展除险保安百日攻坚”“奋战60天,实现全年稳行动,有效应对轩岚诺”“梅花连续台风,有序开展高层建筑和出租房消防专项整治等系列行动,排查城乡自建房28673户,完成4家醇基燃料使用餐饮单位专项整治,全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高标准完成年度征兵任务,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为省级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街道武装部获评为市级先进基层武装部。力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完成“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安装任务,有效推广人数达19000余人。专群结合大巡防工作经验在全区推广,有效警情数、四类侵财案件数分别下降6.9%5.13%,社会面持续保持平稳可控。

(五)刀刃向内、激浊扬清,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善治形象。强化法治理念。着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高质量编撰法治政府年度建设报告、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参与信访化解、决策制定、风险评估等工作机制依托浙里干部云讲堂开展法治学习14新增2省级善治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4个市级民主法治村。践行服务宗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235项,今年共办理1.8件,办结率达100%。持续开展三服务系列活动,加大稳经济一揽子政策47宣传力度,累计为企业解决技术、人才、规划等各类问题67营造清廉氛围。高质量推进省委巡视回头看馈问题、一届区委巡察反馈问题和经济责任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邀请议政会成员参与监督重点工作,今年共办理议政会成员建议意见14件,满意率达到100%大力开展街道六比六争先、勇当排头兵作风建设深化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各位议政会成员盘点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帮助的结果,是街道广大干部群众共克时艰、奋力拼搏的结果,也凝结着人大街道工委、各位议政会成员的智慧和心血。借此,我谨代表街道办事处,向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道墟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三重压力”依然存在,经济稳进提质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新旧动能转换仍需加快,泛道墟区块二次开发任重道远;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建设高质量网络大城市和“青春之城”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不足,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领域仍存在风险隐患对于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自觉主动扛起责任全力以赴攻坚突破

 

二、2023主要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青春之城、奋力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上虞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起步之年。做好新一年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根据街道2023年党员代表会议精神,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区有关重要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信心、蓄势待发、奋起赶超,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和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扎实开展项目攻坚提速年、科创赋能提质年、全域党建提升年三个年活动,着力推进六个一批重大项目,高水平开启道墟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2023年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基本同步增长;完成上级下达的能源和环境指标计划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新的一年我们重点抓好方面重点工作

(一)聚焦科创引领,加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坚持把产业转型作为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和先进制造业强区“1215”专项行动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1.激发市场活力。开展抢开局、拼经济、稳增长专项行动和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深入企业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推动各项稳经济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鼓励外贸企业走出去参加百企百团拓市场抢订单行动,千方百计搭平台、促合作、抢订单,稳住外贸基本盘,力争实到外资500万美元。完成小升规”“下升上”“个转企年度目标任务,新增市场主体600家。

2.加快转型步伐。深度参与绍兴科创大走廊分工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原则,协同曹娥江经开区推动化工退出地块二次开发政策出台落地,以高端装备智能化的样板区、三生融合创新型的引领区、新型产业高能级的试验区为目标高标准打造泛道墟区块智能装备生态园。持续推进工业全域治理试点工作,用好一码管地、双码治企数字化平台,强化亩均评价反向倒逼,重点整治高耗低效企业和落后产能,力争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50亩以上。

3.强化项目支撑扩面推进结顶预验收”“拿地即开工政策,全力加快羽辰环保、欣隆防腐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释放产能8.5亿元,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更富带动力的高水平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限上批发企业7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新设批发企业和外贸出口企业销售实现新突破。高标准推动道墟工业园区和庙桥工业园区300余亩拓展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释放园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4.突出招大引强牢牢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招、建、储并举,通过乡贤招商、以商引商、链式招商等形式持续拓展区外招商版图,将招商链条延伸至龙头企业、上市企业的集团子公司、供应商、下游客户等相关企业,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有新的突破,确保实现内资1.5亿元。加快绍兴文理学院智能制造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建立校企一体化运行的高端装备制造、分析测试仪器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力争申报省级海外人才2人,青年人才1人,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0个以上。

(二)聚焦融合发展,着力提升街区功能品质。紧扣“青春之城”建设主基调,以打造“孙端—道墟边界融合示范区”为目标,坚持形态优化和功能提升双发力,做实做深“东融西进”文章,全面融入绍兴网络大城市建设。

1.提升街区功能深度参与一江两岸三城多片区建设,围绕一主两轴四片城乡一体化格局,打造田园生态交融的协同创新智汇区、产业区域协同升级示范区。认真谋划人民西路两侧核心区块建设,出让[2021]J2道墟商贸综合体地块,研究谋划中基热电厂退出地块开发建设,推动四未一低低效土地集约盘活和城市框架有机更新并轨推进。完成山语云邸、君尊美邸2个楼盘平稳交付。

2.提升环境品质建立健全人居环境长效常态管理机制,全面实施城市精细管理“510”行动,深化落实河长制”“路长制,不断提升扬尘、河道等治理成效,确保全年PM2.5平均浓度、AQI优良率等考核全区领先。探索秸秆回收和建筑垃圾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模式全域覆盖。

3.提升基础设施持续优化道路交通环境,实施交通路网畅行项目,启动经开区五星西路延伸上跨常台高速的方案研究,配合做好绍兴轨道交通二号线建设,启动古韵水乡综合提升工程二期项目,计划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龙盛大道新民主村道路、人民西路至江协村道路改造工程、称海至塘路改造提升工程等5条道路改造工程,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环。计划投资1300万元开展西直河三期、新屯南直荡江(二期)等水利整治项目。计划投资700万元实施街道垃圾中转站新建工程。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和旱改水项目建设。

4.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推进全域村庄规划编制。积极打造以新屯南为核心,钱上、五四、韩浜三片区联动发展的江南威尼斯组团式、片区化未来乡村,串联片区内各资源点,编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导入农创客、直播间、民间博物馆等业态,探索发展稻虾共生园、房车露营地、忘忧花园及雾耕农业示范区。扎实推进联江、钱上、韩浜、庙桥4空心村整治项目,积极争创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新屯南村)加快庙桥—新屯南物业联建项目建设和韩浜、钱上物业经营项目开工建设,助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聚焦民生关切,积极探索共同富裕路径。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的发展理念,多听民意、多解民忧、多谋民利,办好民生实事和民心工程,营造更具温度的“有道之墟”。

1.提升公共服务全力推进街道中心小学异地新建工程建设,计划年度投资额达到1亿元。实施基础教育提升项目,道墟街道中学积极争创省级现代化学校,切实做好校园暑期维修工程项目。加强道墟卫生院和村级医疗卫生室建设,结合双下沉两提升行动,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农民健康体检等便民服务,做好群众的健康守门人。推进慈善小镇建设,打造民生服务,慈善共富道墟特色民生服务大队。多渠道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实现体育设施社区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策划举办道墟街道第二届全民运动会。

2.加大社会保障实施“养老扶弱”工程,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和资源配置,扩大农村老年食堂、日间照料中心覆盖面,提升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困难家庭,对特困供养人员、低保低边对象、精神障碍患者等分类施策、精准帮扶。深化生育关怀行动,积极落实以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为一体的奖励与保障制度。

3.激活文化基因大力实施青春文化激活提能工程,精心打造“四馆一景区”(江南威尼斯主题实践馆、章学诚纪念馆、猴王馆、道墟文化馆、称山风景区),建设一批形神兼备、宜居宜游的虞西文化旅游景观带和打卡点。以省先行先试为契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实现“15分钟品质文化圈全覆盖,完成10个村智慧礼堂建设,重点做好新民主村、汇联村文化礼堂布展工作。以街道文化站为龙头,开启全民艺术普及培训,构建街村文化供给联盟,优化全域文化服务供给,提升文化服务品质,不断巩固提高省文化强镇(街道)创建成果。

(四)聚焦多元共治,持续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深化推进“141”基层治理体系迭代升级,全力推进基层智治系统实体化运作,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加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1.优化防疫举措。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保健康、防重症、强自护,动态优化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努力做到“尽量延锋、有效削峰、平稳渡峰”抓紧抓实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加强网格化服务和保障,持续推动重点人群,特别是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加快构筑全民免疫屏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深化基层治理。以纪念枫桥经验60周年为契机坚持抓源头、重预防,迭代升级平安共同体建设,加大扫黑除恶、信访、禁毒、反邪教、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工作力度,全面打好重点时段维稳安保硬仗。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继续探索乡贤+”社会治理模式,全域推广强村富民咨询委员会模式,充分发挥人大联络站和政协民生议事堂等议事厅功能,引导居民参与议事协商形成自治新局面。

3.强化平安建设强化“大平安”理念,发挥应急和消防安全委员会作用,实体化运行街道消防站,聚焦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危化品、道路交通、自然灾害、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行动。持续完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梳理执法重点,整合执法力量,强化执法举措,全力保障区域有序发展。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