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90139/2023-7415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日期: | 2023-06-16 11:08 | ||
发布单位: | 章镇镇 |
2023年章镇镇政府主要工作安排和任务分解 |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章镇镇省级小城市建设的关键一年,做好新一年的政府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意义深远。2023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区重要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双一号工程”,紧紧围绕镇党委“1336”总体工作要求,锚定“赋能未来的省级小城市标杆样板、联结嵊新的网络大城市重要节点、共富共美的虞南大花园核心门户”目标定位,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确保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我区建设朝气蓬勃、近悦远来的“青春之城”、奋力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上虞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更多更好更优的章镇素材。 2023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财政总收入增长1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工业总产值增长9%以上,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基本同步增长,完成上级下达的能源和环境指标计划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聚力提质增效,加快多链融合,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实体经济是制胜未来的根基所在、优势所在、底气所在,要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绘制“产业链鱼骨图”,围绕环保设备(水处理设备)、专用设备和建筑新材料等产业基础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秉持章镇—三界片区化融合发展思维,加强上下游合作,发展关联性产业,走好“抱团”发展之路。积极发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样板作用,推进花坎数字农业产业园试点工作,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推动农文旅融合化发展,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兴商、商体联动,实现业态发展实质性飞跃。(工业商贸办、农业农村办、文化旅游办牵头负责) 2.做强重大项目引擎。强化招商链式思维,优化招商目录,谋划推进更多战略性、支撑性、引领性项目“进盘子”,重点关注249亩皇马退出地块招商工作,力争全年引进1亿元以上项目2只、5000万元以上项目2只,10亿元以上项目有新突破,实到外资400万美元以上。紧紧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完善全过程、精细化、保姆式服务体系,推进总投资13亿元的南深环保、天行健水务等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工业商贸办牵头负责) 3.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推动更多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引导市场主体提档升级,完成“小升规”3家、“下升上”1家、“个转企”11家,新增市场主体450家,加快推进天行健、上能锅炉企业上市工作。完善招才引智协同推进机制,探索共建产学研基地,打好人才“引育留用”组合拳,力争引进“省级领军人才”1名,新增就业大学生200人,着力夯实人才支撑。(工业商贸办牵头负责) 4.激发营商环境活力。全面落实省市区稳进提质系列政策,推动政策顶格兑现、直达快享,兑现各类惠企资金100万元以上。强化要素保障,深入推进工业全域整治,预计腾出产业发展空间41亩,消化“四未一低”土地80亩。坚持把“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服务理念贯穿始终,深化“三驻三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抓好示范型便民服务中心创建,推动政务服务“智办、快办、好办、易办”,全力打造让群众满意、企业家点赞的高质量营商环境。(工业商贸办牵头负责) (二)坚持赋能未来,加快一体融合,打造宜居乐居新标杆。围绕青春之城重要片区、网络大城市重要节点建设,以打造省级小城市标杆样板为动力,构建功能完备、品质一流、时尚活力的青春城镇,不断增强小城市综合承载力和集聚带动力。 1.打造联结嵊新新枢纽。以全域视野编制城市规划,确立“以人为本、精致大气”空间导向,构建“一心一廊·三轴四区”总体发展格局。高效率协同内外融通,放大区位优势,抢抓“三界—章镇共同打造绍兴市区联结嵊新的新枢纽”战略机遇,坚持“南联嵊州、东融虞南”导向,以交通互联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与嵊州三界的全方位合作,全速推进投资1.2亿元的杭台高铁嵊州北站连接线建设。(村镇建设办牵头负责) 2.推动城市能级大提升。滚动式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视情启动二期城镇拆迁项目,为发展留足空间。加快总投资12亿元的未来社区中心、城市客厅、酒店综合体项目招引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丰富消费场景。年底前开工建设总投资19亿元的新章镇大桥及连接线项目,推进总投资约6000万元的打通“断头路”建设(章路线—巴弄)、乡村公路提升及亮化项目,强化曹娥江东西两翼联系,优化虞南山区路网结构。(村镇建设办牵头负责) 3.擦亮虞南门户金名片。完成投资约1亿元的常台高速道口、104国道沿线形象改造提升工程,结合城乡风貌整治,对章丰公路、竹洞湖公园、章镇大桥及一江两岸景观带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展示虞南门户的大气、包容、精美。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治理,实施城市精细管理“510”行动,扎实推进“优化、洁化、美化、彩化、序化”行动,塑造肌理清晰、整洁有序、彰显特色的第五立面,打造城市优美天际线。(村镇建设办牵头负责) (三)围绕共富共美,加快城乡融合,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坚持生态塑韵、绿色发展,构建特色资源与富民增收互促机制,统筹推进生态“高颜值”和发展“高质量”协调共融,打造“全域美”建设标杆。 1.勾勒和美图景。迭代升级“舜阳红心”共富工坊建设,提升“舜阳红心”猕猴桃品牌知名度,延伸“四季仙果”产业链,争创全省共同富裕创新实践和典型案例。推进张村村省级未来乡村创建,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考核督查机制,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新三年增收行动计划,创新开展区内山海协作、片区组团,确保各村经营性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加快构建“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的美丽乡村新格局。(农业农村办牵头负责) 2.绽放文旅魅力。抢抓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复苏契机,加快推进总投资1.2亿元的文旅共富项目,确保樱花谷恐龙园、露营项目年底前完工投用,加快樱花谷3A景区配套设施项目建设。高质量办好猕猴桃旅游文化系列活动,积极承办高端文体赛事,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从媒体、文化、区域联合等入手开展精准营销,提升章镇文旅知名度,推动文旅领域破题破冰、出圈出彩。(文化旅游办牵头负责) 3.厚植生态本底。以全区争创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契机,深入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攻坚战,加强秸秆焚烧、餐饮油烟、渣土运输巡察力度,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以下。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提升“山水林田湖”保护管理力度,确保全镇所有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100%,打造高质量生态体系。(工业商贸办、农业农村办牵头负责) (四)紧扣优质均衡,加快功能融合,满足人民幸福新愿景。坚持以人的全生命周期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持续推动社会保障功能、服务供给功能和示范引领功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美好生活更加真实可感。 1.扩面与提效并重,让保障功能更高效。坚持兜底保障,全面落实救贫、安老、扶残、助医和退役军人服务等各项政策,促进低保低边提标、临时救助扩面。补好“一老一小”服务短板,投资600万元打造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落实优化生育系列政策。投资1.6亿元竞争性实施高山移民项目,投资5000万元推进宅基地改革试点项目,盘活用地指标,推动人口集聚。(社会事业办、村镇建设办牵头负责) 2.普惠与提质并举,让服务功能更优质。开展教育医疗提档升级三年行动,完成投资5000万元的章镇镇中心幼儿园异地新建工程,推动章镇中心卫生院、村社卫生室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区域公共服务高地。统筹推进总投资12亿元的全域排涝工程,做强防汛防台能力。投资1600万抓好张村、清潭垃圾中转站易地新建(续建)项目,推动小区“定时定点”实质运作和行政村垃圾智慧分类系统推广应用。(社会事业办、农业农村办牵头负责) 3.坚守与传承并行,让示范功能更彰显。擦亮城市文化标识,聘请一流团队深入挖掘提炼王充文化,抓好王充遗迹遗存保护,推动物化展示、活化呈现,彰显文化铸魂塑形赋能的强大力量,打响“王充故里”文化知名度。开展新时代“上虞精神”弘扬实践活动和城市IP推广行动,创建2个市级文明村、4个区级文明村,新(续)建文化礼堂2家,构建更高水平“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丰富群众文化可及度。(党建工作办牵头负责) (五)聚焦智治善治,加快系统融合,构建和谐共融新格局。以“枫桥经验”60 周年为契机,构建“智慧治理+多元共治”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 1.把治理做实在网格。纵深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智治,用活用好“基层治理四平台”、“智慧章镇网格智治平台”,打造专业灵活的“硬核”网格队伍,推动网格数据底座全面夯实,构建“一脑统管、整体贯通、实战实效”的智治格局。持续开展“两地报道、组团回归”,切实将干部力量下沉网格、服务进到网格、资源聚到网格,形成共建共治合力。(政法综治办牵头负责) 2.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进“枫桥式”单元创建。深化“1149”联合大调解工作体系,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扩大新就业群体、乡贤、社会机构等参与治理群体,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做好初信初访和信访积案化解,打好亚运会、全国两会等重点时段维稳安保硬仗,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政法综治办牵头负责) 3.把隐患消除在源头。深化“王充故里平安共同体”建设,开展新一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行动,打好食品、交通、消防、应急等安全组合拳,严密防范各类风险。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加大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整治打击力度。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坚持保健康、防重症、强自护,开展“敲门行动”,高效回应群众关切,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应急和消防管理办、社会事业办、政法综治办牵头负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