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公安分局 >>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
索引号: 002590163/2024-0023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虞公〔2023〕99号 公开日期: 2024-01-11 08:53
发布单位: 公安分局 有效性:

绍兴市公安局上虞区分局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才战队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发挥人才战队在上虞公安高质量发展和警务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公安专业人才选拔、培育、使用,推进各类人才库、教官库、典型库建设,不断提升分局各项业务技能水平,根据分局党委决策部署,结合分局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人才发展优先战略,坚持目标导向、紧盯实战需求,以提升全警能力水平、培育业务中坚力量、锻造专业领军人物为核心,加强公安专业人才选拔培育、使用管理、评价激励,不断培育业务尖子和行家专家,加快形成我局公安人才竞争优势,为构建大数据驱动的现代警务模式、实现上虞公安事业赶超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力量整合。围绕需求导向,实行与实战要求相匹配的战队调整机制,适时新增战队或调整战队研究方向。各战队全时全域吸纳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才,成员招募遵循“三不限原则”,即:年龄性别不限、身份岗位不限、学历不限,全区在编在职民辅警、职工当中,热爱该领域工作,喜欢钻研,善于思考创新的同志均可报名。

(二)完善进出机制。实行边培育边调整动态更新机制,通过自主申报、警种推荐、战队审核等程序,积极吸纳优秀人才进战队,始终保持战队活力值。对已纳入战队人才开展工作效能评估,能上能下,严进宽出,及时剔除参与不积极、工作不称职、成效不理想的队员。各人才战队要建立战队成员档案,流入流出的成员需建立进出台账,并报政治处备案。

(三)开展日常运作。在分局融媒体中心设立人才战队基地,明确每旬开展1次岗位业务培训,每月组织1场战队课堂授课或主题沙龙,每季度组织1场实战科目演练和业务技战法分享会,每半年各战队之间开展1次互学晒比。各战队日常运作情况每季度末报送至政治处,日常运行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牵头警种队伍建设考核。

(四)强化课题研究。按照“基层需要什么、战队研究什么”的思路,以“贴合实际、服务实战、反哺中心”为原则,通过主题沙龙、人才讲坛等多种形式,充分了解一线需求,不断优化警务课程体系。每个战队每年至少研究制定两个领衔课题,课题由上级公安机关、分局党委、牵头警种交办,或战队自行研究。选题要站在科技发展前沿,具有方向引领作用;切口要小,要以实战化小模型为主要研究方向;要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分局全年重点工作有机结合。

(五)突出实战锤炼。把重大安保、数字化改革、刑事侦查破案、基层社会治理等作为人才培育的平台,用好“揭榜挂帅”“改革试点”等载体,鼓励战队成员到安保一线、改革场景、实战演练中压担锻炼,注重在核心业务揭榜挂帅、重点领域破题攻坚、重大比赛争先创优、突发事件实战处置等一线锻炼锤炼人才,进一步提升人才战队团队协作能力和人才业务技能水平。

(六)加强外延培养。注重研学,积极与浙江大学、省警院等高端院校以及华为、腾讯等科技企业建立人才培育协作机制,协同开展公安人才跟班学习、技术培训、课题研究等工作,定期选派战队优秀人才去高端院校进修。注重在日常教学评价中挖掘一批教官资源,鼓励兼职教官研发制作精品课程,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送教,到省警院、市警校等院校开展教学实践,到兄弟公安机关参加培训交流,培育更多高层次教官。

(七)落实基础保障。要加强人才战队相关工作经费保障,为人才战队及相关工作室开展课题研究、成果展示、宣传推介等提供支持。拓展教育训练经费使用渠道,充足保障战队邀请高校教授、行业专家授课培训,带领人才走出去参观学习和考察交流等使用。强化公安人才战队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公安人才战队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八)强化激励保障。坚持表彰奖励向人才战队倾斜,明确在市局组织的各类比武竞赛中个人获得第一名的直接给予嘉奖(三等治安荣誉奖),对获得省厅及以上比武竞赛个人第一名的人才申报个人三等功(二等治安荣誉奖)。把在人才战队培育中的业绩,作为年度优秀公务员评比(优秀辅警)的重要依据。要将分局人事调整与人才战队成员调整有机结合,突出岗位调动人尽其才。在战队领衔课题晾晒评比中获得前六名的战队牵头警种,在综合绩效考评中按照排名给予相应加分。

三、工作要求

(一)明确职责分工。全局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把人才战队建设作为提升上虞公安核心战斗力的重要内容来抓。政治处要牵头抓总,加强督查分析,动态化、标签化跟踪管理人才成长信息,为警力配置提供精准依据,提高工作统筹力,确保高质量推进。各警种要加强选拔、培育本警种专业人才,建设金字塔形人才梯队,建立人才档案,加强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人才战队作用。

(二)注重建管并重。各战队要根据自身队伍实际和业务特点,细化完善培育措施和工作机制,注重原有工作基础与现有人才培养措施的衔接,提升服务实战能力水平。要注重平时与战时结合,训练融入日常工作,组织创新成果比拼、教学质量评比等活动,浓厚比学赶超内部竞争氛围。要建立工作报告、督查通报等制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运用谈话、调整、问责等手段,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三)加强宣传引导。全局各单位既要关心人才、服务人才,又要压任务、挑担子,针对各类人才成长特点,提供干事创业、发挥作用的平台,注重人才潜力挖掘和作用发挥。政治处要加强战队人才事迹挖掘,借助新媒体和社会媒体力量强化包装宣传,努力在全市甚至全省扩大人才建设影响力。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