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002590075/2024-0027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4-01-11 15:46 | |
发布单位: | 区文广旅游局 |
2023年工作总结、2024工作思路 | ||
今年以来,区文广旅游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以先行者姿态创造文旅深度融合新活力,以实干者作风打造上虞文化新高地,为全面建设“青春之城”,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上虞高质量发展之路贡献文旅力量。 一、2023年主要工作亮点 1.雪花谷·隐山获评国家甲级民宿。 2.岭南乡东澄村获评全省首批金3A级景区村庄。白马春晖、仙果小镇、伞艺小镇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3.打造文物保护与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新场景的做法获胡伟副省长批示肯定。“谢晋故里·乡村电影博物馆被评为浙江省五星级乡村博物馆。上虞区文博事业发展水平评估指数(2022年度)跃升全省第11位,创历史新高。 4.入选浙江省文旅厅“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县市。 5.里直街市集、青创市集、文化旅游风情街夜市入选全省重点培育文旅市集。12家采摘基地命名为2023年度“浙江省采摘旅游体验基地”,其中1家被评为AAA级(鸿发果业,全省10家,全市唯一)。“越窑青瓷”非遗工坊入选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 6.《祝家庄里的年轻人》获评浙江省第十五届戏剧节“兰花奖.新剧目大奖”,在北京中央歌剧院精彩上演。 7.上虞博物馆“瓷国·寻根——上虞越窑青瓷专题展览”荣获第十七届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项目精品奖,博物馆展陈首获“省十佳”。“越窑青瓷鸳鸯砚滴”获评首届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 8.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设立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上虞工作站,启动建设曹娥江流域越窑青瓷基因库,启动青瓷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央视直播首届上虞窑“开窑节”。 9.与上海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上虞贴卷”馆藏仪式。 10.首次举办文旅融合发展暨文物保护利用党校主体班次,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两次“春晖大讲堂”,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文物保护法。 二、2023年主要工作 1.聚焦变革重塑,优化体制机制。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旅游工作体制机制调整的决策部署,新设资源开发科、文化和旅游推广中心,推动干部队伍优化提升、各项工作顺畅交接。制定出台《上虞区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建立全区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工作专班,全面推动上虞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上虞区文旅深度融合工程连续三个季度获评四星级。 2.聚焦惠民共享,提升公共服务。高质量完成省、区年度民生实事。新建“十五分钟品质文化圈”66个、城市书房5家、天香书吧10家,虹蛘公园天香楼书院获评首批浙江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完成文化下乡演出350场、文化走亲10场、非遗特色活动10场,送电影下乡4500场,送书下乡70000册,新增应急广播终端1436套,实现应急广播全域覆盖。创新打造“博物馆奇妙夜”“青春文艺+”“悦读·越青春”“上虞有戏大舞台”等公共文化品牌,2022年度“文艺赋美”工程获省文旅厅赛马激励,上虞博物馆场馆热度指数居全省前五位。高质量承办浙江省全民艺术普及主题研讨会暨首届群文理论高研班,举办上虞区首届广场舞大赛等群文活动,文化馆成功入选浙江省云端美育试点单位。 3.聚焦文化标识,实施文艺攀峰。深入推进春晖、孝德、青瓷、东山等文化标识建设,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设立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上虞工作站,启动建设曹娥江流域越窑青瓷基因库,启动青瓷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原创越剧现代戏《祝家庄里的年轻人》获评第十五届浙江省戏剧节兰花奖•新剧目大奖,在北京中央歌剧院精彩上演,获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多家央媒点赞肯定。原创文艺作品荣获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30个,浙江省金、银奖和一等奖各1个,绍兴市级金奖6个。 4.聚焦融合发展,全力提能升级。全力推进孝德文化小镇、瓷源文化小镇、卧龙万豪酒店等在建实施类项目,全区入库文旅项目19个,完成投资33.86亿元,投资完成率133.3%。今年以来,入库“微改造”系统新项目271个,总投资8.1亿元,完成投资7.89亿元,完成率97%,创建省级“微改精提”示范点26个。白马春晖、仙果小镇、伞艺小镇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成省一级旅游驿站1个,二级旅游驿站3个。 5.聚焦文旅消费,推进联强共进。高质量举办好2023年长三角(上虞)户外休闲旅游节、第四届“诗画曹娥江”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举办“百县千碗·虞舜十碗”烹饪职业技能大赛,虞舜美食推介走进上海、香港和澳门,14道菜品入选“味美浙江·百县千碗”1000道风味美食,雪花谷·隐山接受国家甲级民宿验收,东山雅聚-谢公酒荣获第七届绍兴市旅游商品大赛金奖,里直街市集、青创市集、文化旅游风情街夜市入选全省重点培育文旅市集。成功举办2023“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推介、City Drive“城市巡游记”—千车万人游上虞、“青春之城·上虞风华”—中央歌剧院文化和旅游主题摄影展、“诗画曹娥江·魔力金口河”文化走亲和文旅推介等活动,持续打响上虞文旅品牌。与上海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上虞贴卷”馆藏仪式,与故宫出版社签订文旅和文旅IP设计合作协议。高质量开展东西部合作和省内山海协作。开展校地企合作,携手同程旅行,联动区内三所高校,举办“迎亚运·尚青春·趣上虞”高校学子游上虞活动和“尚青春·趣上虞”上海高校推广活动。首次在上海高校(华东理工大学)设立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中心。 6.聚焦保护传承,赋能创新活化。制定《上虞区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类)保护修缮五年(2023-2027)计划》,投资5100多万元实施政府投资项目6只、补助项目2只、应急项目1只。完成四十里河等各级运河保护区划调整,新增可利用土地资源1.8万余亩。编制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虞余运河(驿亭段)保护区划内居民住宅有机更新导则》,报国家文物局审批。打造文物保护与项目建设协同推进新场景,获胡伟副省长批示肯定。入选全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县(区)。“越窑青瓷”非遗工坊入选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6家非遗工坊入选绍兴市首批非遗工坊名单,“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入选“共富浙江 非遗传承篇”主题即开型体育彩票10款票面。 7.聚焦营商环境,筑牢安全屏障。修订出台2023年度文化产业政策及操作细则,在“越快兑”平台上线政策40条、区特色政策8条,兑现文产政策资金226.9万元。强势推进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和“护航亚运 平安文旅”百日攻坚行动,全覆盖检查文旅企业(场所)606户次,闭环整改安全隐患1648个。区文旅专委办联合专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安全联合执法检查16次,开展部门双随机抽查243家次。深入开展“文物安全治理年”活动,查处文物破坏案件3起,立案查处违法行为44件。妥善处置“国美”艺培机构暴雷风险事件,无较大涉稳矛盾纠纷。强化市场主体培育,获评首届省数字文化企业梯度培育新锐型企业1家,新增省文化和旅游领域骨干型企业3家、新锐型企业1家。 8.聚焦争先领先,涵育良好生态。始终突出政治首位标准,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结合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周一夜学、文旅讲堂等,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打造“唱响青春之歌”党建品牌,开展青年理论宣讲春风行动、文旅青年讲解比赛、青春悦读、“一支部一品牌”等特色活动,积极涵育阳光奔跑活力的系统文化。强化目标引领。把握“青春之城”主战略,对标“五个十大”主抓手,锚定“融合升级、两翼齐飞、创优夺优”总体目标,创设“塑品牌、强合作、重创新”工作路径,排定全年45项重点任务并实施挂图作战,成立重点工作督查领导小组,以实干实绩实效彰显文旅担当。强化队伍建设。坚持正确导向,夯实敢打硬仗、善作善成的团队支撑和能力储备,选拔中层干部10名。扎实开展青蓝工程、师徒帮带等工作,促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为优秀干部。强化正风肃纪。高质高效推进区委巡察、专项审计、“七张问题清单”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六比六争先、勇当排头兵” 作风建设深化提升专项行动,实施干部职工负面清单管理,持续推动纠治"四风"、树立新风。 2024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目标 2024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青春之城”建设总战略,对标“五个十大”主抓手,推动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为“青春之城”建设贡献更多文旅力量。 二、明年工作的十大抓手 一、扩大有效投资。初步排定全域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三期项目计划总投资8000万,2024年计划投资5000万,包含丁宅乡仙果小镇全域旅游景观提升工程、“江山如画、青春山谷”运动休闲森林公园提升工程 、桃花源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石井水库房车公园基础配套工程等9个全域旅游项目。 二、实现“五创”突破。全面实施乡村旅游“五创”行动,整体推进产品创牌、环境创优、文化创新、运营创效、模式创造,力争创建金3A村1个。 三、激发青春消费。举办“音乐+旅游”“展览+旅游”“赛事+旅游”等青春文旅活动。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空间,发展青春业态消费。开展“你好!上虞”青春旅游形象系列推广活动,生动表达上虞旅游新形象。 四、文艺攀登新峰。持续打磨提升《祝家庄里的年轻人》,冲击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组织开展女版《祝家庄里的年轻人》乡村巡演,讲好新时代青春赋能共富故事。 五、擦亮瓷源品牌。举办第二届“上虞窑”开窑节活动,推进“青瓷窑遗址”申遗,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建成曹娥江流域越窑青瓷基因库,争取省文物局支持,建成青瓷标本馆。 六、加快文旅数字化。开发上线集游、购、食、住于一体的“掌上通”上虞文旅宣传端口,打造一站式嗨游数字入口,发展“AR+旅游”,推出城市IP和特色文化IP“虚拟导游”。 七、承办省级活动。申报创建第二批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区,高质量承办浙江省第三届旅游歌曲大赛和2024年浙江省“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 八、打响活动品牌。举办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持续开展“虞博奇妙夜”“青春文艺+”等活动,打造阅读之城、博物馆奇妙夜和全民艺术普及品牌。 九、开展专项推广。深化与同程旅行等文旅头部OTA企业战略合作,举办“跟着季节游上虞”“城市巡游记”“我的家乡有宝藏”等专项推广活动。 十、唱响青春之歌。深化“唱响青春之歌”党建品牌建设,举办“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工作擂台赛,开展“青年有为”系列活动,涵养阳光活力奔跑的团队文化。 三、重点工作 一、聚焦项目,积蓄旅游发展新动能。大力实施文化和旅游投资“双百”“千项万亿”计划,推进曹娥江文化艺术中心、健康里·繁华驿站、皂李湖一号酒店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加快皂李湖主题酒店、汤姆猫乐园、长塘桃花源森林温泉度假酒店项目、祝家庄“英台•蝶语”高端古建筑酒店等项目落地生根。在“抓大引强”的同时,以“微改精提”蓄力打造旅游场所“短平快”网红旅游项目,做精白马春晖、覆卮山景区、晋生星片场、里直街等样板点位,打造省、市“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20个。 二、聚力创建,提升文旅融合加速度。全力争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浙韵千宿”、高等级景区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力争在培育百万级景区上有新突破。深入推进万户农家旅游致富计划、乡村文旅运营“5百”计划,策划推广农旅融合精品游线路3条,创建提升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15个。围绕“虞舜十碗”“山居岭南”“上虞尚品”“上虞有戏”“青春市集”五大品牌建设,积极培育浙字头体验店、品牌店和全省TOP1000系列,争创省、市百县千碗体验店3家、省等级民宿2家、文化主题(非遗)民宿1家。 三、创新表达,打造文化标识新高地。实施中华文明上虞标识行动,系统挖掘孝德文化、青瓷文化、春晖文化、东山文化内涵。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3处国保单位、10处省保单位文物安防工程等一批文物保护修缮项目,推广“文物+城建”一件事应用,以数字赋能打造文物保护和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新场景。坚持规划引领,启动建设运河沿线博物馆部落。全力争创浙江省孝德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推进“文物+旅游”“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争创省级文化基因转化活化创新项目,打造乡村博物馆之旅、书香walk等主题游线。争创“非遗助力共富”省级试点,继续擦亮“非遗来也”“非遗有戏”等品牌,统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和代表性传承人培养,筹备成立上虞区非遗保护协会。推行文艺创作揭榜挂帅,努力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力争获得省、市文艺创作奖项40个以上。 四、立足惠民,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力。以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区为总抓手,扩大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持续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文化驿站、乡村博物馆,新增城市书房4个、天香书吧10个。组织开展“电影下乡”“百戏下乡”、“文艺赋美”演出、“阳光文化”演出,进一步擦亮“上虞有戏大舞台”品牌。抓好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示范创建,培育创建文化强镇、文化示范村,争创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做精“文艺赋美”,培育一批精品演出点。组织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月、上虞区第七届青年歌手大奖赛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百姓百艺”工坊建设,带动全民美育和艺术普及,浓厚“青春之城”文艺氛围。 五、内外联动,激发文旅行业新活力。培养一批优秀旅游民宿主人和管家,培育一批等级旅游民宿。分层次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创新企业,不断培强企业竞争力。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加强新业态培育和监管,推动新业态可持续发展。贯彻柔性执法理念,助力企业信用修复,维护市场秩序,营造优良环境。进一步完善艺术类培训机构管理,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持续开展“文化走亲”,做好东西部协作和山海协作工作。继续走进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等主要客源市场,组织形式多样的文旅推介活动。精心筹办“诗画曹娥江”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提升“诗和远方 今在上虞”文旅品牌影响力。 六、落实落细,提升文旅发展保障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好“头雁效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牢意识形态阵地。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干部梯队建设和岗位交流,夯实敢打硬仗、善作善成的团队支撑和能力储备。压紧压实各方责任,进一步完善文旅安委办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广播电视播出监督,规范文旅新业态管理,深入推进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将“治未病”“治微病”的理念统贯到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