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政府办公室 >>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访问次数:发布日期:2024-01-24 09:12 字体:[ ] 信息来源:

2013 年 1 月 21 日在上虞市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上虞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慧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四个上虞”建设开局良好


刚刚过去的 2012 年,我们在应对挑战中克难前行,在抢抓机遇中蓄势待发。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按照“稳中求进、克难奋进、和谐共进”的工作基调,深入实施招商选资“一号工程”,大力开展“项目推进年”、“城市提质年”、“企业服务年”活动,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取得了“四个上虞”建设的良好开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571.05 亿元,同比增长 10%;实现规

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298.81 亿元,增长 11%;财政总收入72.93 亿元,增长 12%,其中公共财政收入 39.19 亿元,增长 10.3%;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296.54 亿元,增长 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80.34 亿元,增长 16.5%;自营出口27.47 亿美元,增长 0.2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 1.7 个百分点;节能减排任务基本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981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7686 元,均增长 1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89%。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七个方面:

1.落实“保增长”措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强化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兑现政策资金 4.9亿元,减轻企业负担 3.9 亿元,争取和盘活用地指标 2640亩。重抓基础投资和产业投入,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63.88 亿元,工业生产性投资 170.05 亿元,服务业投资 125.0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5.6%、28.8%和 16%,新列入省重点项目 10只。组织开展购物节、生态休闲旅游节活动,“浙东新商都”和“沪杭甬都市会客厅”品牌不断打响,“四季仙果之旅”品牌获“浙江省旅游发展创新奖”,成功创建国家 3A 级景区 2 个,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 131 亿元、旅游总收入 45.54亿元。扎实开展外贸企业服务月活动,加强检验检疫、海关“大通关”服务,组织各类参展 57 次,新增贸易交往国家和地区 9 个,实现外经营业额 1.05 亿美元。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设立企业互助资金,经营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化解规则有效实施,经济运行呈现回稳向好态势。

2.积蓄“增后劲”能量,开发开放潜力显现。注重招商信息资源整合,组建 7 个虞商联谊分会,推动区域合作和虞商回归,完成合同外资 3.5 亿美元,实到外资 2.53 亿美元、内资 57.75 亿元,引进虞商回归项目 64 只,到位资金 34.4亿元。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配套,杭州湾嘉绍跨江通道、杭甬高铁和南北中心大道加快建设,临时码头基本完工,新围海涂 1.57 万亩,新增输变电容量 68 万千伏安。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东二区基础配套顺利推进,东三区完成控制性详规编制,滨海大道、东西中心大道等项目加快实施。经济开发区江滨路、一号路及跨杭甬运河桥等项目扎实推进,整合提升区完成行政村管理体制调整。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精细化工、照明电器等创新平台不断完善,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企业 16 家,新列入省级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12 家,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 12 项、省级新产品计划 241 项,新增省级及以上驰(著)名商标 7 件、省级名牌 8 只。深化“引智强企”活动,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 255 名。资本市场“上虞板块”不断壮大,晶盛机电成功上市,上市公司新增直接融资 45.17 亿元,交通投资公司发行第二期债券 10 亿元。

3.加快“调结构”步伐,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大力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实现粮食产量 29.4 万吨,建成 5 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获“浙江省红心猕猴桃之乡”称号。编制工业强市五年规划,成功列入全省工业强市试点县市。新兴产业培育步伐加快,完成投资 71.07 亿元,实现产值 37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5%和 13%。实施重点技改和节能项目 85 只,完成企业重组 7 家,低效化工企业退出 8 家,淘汰重污染项目 13 只、高危耗能特种设备 224 台(套)。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曹娥江省级旅游度假区成功获批,杭州湾商旅综合体、杭甬运河曹娥作业区、百安广场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增 3A 级物流企业 2 家,中国伞城商业广场列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成立市融资服务中心,新增融资性担保公司 1 家,引进市外银行 2 家、非银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企业 5 家,城北金融集聚区列入省扶持金融发展项目。稳定发展房地产业,推进建筑业提质创强,完成建安产值 1151 亿元,新增一级企业 2 家。

4.加大“抓统筹”力度,城乡发展更趋协调。完成曹娥江“一江两岸”整体城市设计,滨江新城、高铁新城、滨海新城加快开发。启动七大城市门户靓化改造,实施交通渠化、排涝改造等民生项目 71 只,完成农贸市场改造提升 6 家,新增公共停车泊位 420 只。试行城市规范化等级管理,十大管理行动富有成效。全力推进城市征迁,完成拆迁签约 68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 52 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 3.45 万平方米。切实加快中心镇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4.67 亿元,工业产值和税收贡献不断提升。完成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块状经济、集镇商贸业和虞南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编制完成“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清洁家园”行动深入实施,农村宅基地置换改革有序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和农民建房用地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完成。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五年计划启动实施,新增年经营性收入 20 万元以上村 27 个。

5.办好“惠民生”实事,共享水平日益提高。十方面民生实事顺利推进,全年各类民生支出 29.7 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 74.4%。强化职业培训和就业援助,新增就业岗位1.66 万个,成功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人才公寓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一期完成销售,解决城乡居民住房困难 3278 户。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改革,新增五大社会保险参保7.41 万人次,补办养老保险 3.6 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不断提高,基本殡葬服务实行全免费,困难群体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完成城区公交公营化改革,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公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零择校”,职业高中新兴产业专业实行免学费,高考质量居全省前列,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 17 所,“校安工程”基本完成。全面实施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门诊均次费用同比下降 9%,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分别晋升省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省级卫生城市复验顺利通过。深入实施“魅力文化十大行动”,扎实开展“孝义、诚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总结提炼新时期上虞精神,成功举办中国(上虞)信义文化节。数字电视整转基本完成。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人口计生、工青妇、老龄、儿童、慈善、红十字、残疾人等事业扎实推进,统计、档案、科普、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国防、双拥等工作切实加强。

6.夯实“促和谐”基础,公共安全保障有效。扎实推进“清水工程”,曹娥江、城北水系等水环境专项治理全面实施,完成河道及小流域整治 80 公里。大力开展“蓝天行动”,完成重点气污染企业整治 14 家,市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建成投运。深入实施“811”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四边三化”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完成平原绿化 7400 余亩,新创国家级生态乡镇 2 个。启动应急联动规范化建设,修订完善市级预案59 个,组织各级各类演练 1200 余次。健全安全生产基层监管机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开展食品药品“双百”行动,成功创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市。启动建设海涂一线标准海塘,整治山塘水库 25 座,除险改造危桥 24 座。深入推进“平安上虞”建设,“打四黑除四害”和打击经济犯罪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深入实施,十八大期间维稳任务顺利完成,社会稳定“三色预警”经验全省推广。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健全“大调解”体系,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3510 件。全面启动“六五”普法,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新居民同城化待遇不断提高。社区换届顺利完成。

7.创新“优服务”机制,政务效能不断提升。全面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选派 102 名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驻点帮扶,解决各类难题 1145 个。切实优化工作推进机制,实施“模拟审批”,开展效能评价,服务效率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187 件和政协委员提案、意见 236 件,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集体决策制度有效落实。高度关注民情民意和网络舆情,受理市长信箱和网络意见 240 件。健全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行风效能得到提升。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一年,挑战中蕴含着机遇,艰辛中满载着收获。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在虞直属单位和驻虞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上虞发展的各界人士、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经济运行方面,企业经营面临考验,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城乡发展方面,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镇村实力还不够强,自我发展能力有待提升。民生和谐方面,保障水平与民生需求尚有差距,社会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自身建设方面,少数政府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工作作风和服务能力仍需提升。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奋力开创科学发展、赶超发展新局面


2013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动上虞开发开放的机遇之年,也是促进经济提质提速的关键之年。看世情,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但宏观经济环境总体趋好,各种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看国情,经济回升的道路仍然曲折,但宏观政策更趋积极,改革发展的环境将更加有利。看市情,经济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但机遇十分难得,大桥经济、高铁经济时代真正来临,空间优势加速放大,新兴产能加速释放,城市能级加速提升,“四个上虞”建设正迎来美好前景。

根据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绍兴市有关重要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四个上虞”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稳中求进、进中求好”为工作基调,深入实施招商选资“一号工程”,大力开展“项目推进年”、“城建攻坚年”、“作风建设年”等“三个年”活动,发挥比较优势,加大开发开放,全力提质提速,努力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奋力开创科学发展、赶超发展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0%;公共财政收入增长 10%;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5%;自营出口增长 8%;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 1 个百分点以上;节能减排均完成目标任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着重抓好六方面工作:

1.突出有效投资,重抓项目建设 

推进重大基础项目。配合建成杭州湾嘉绍跨江通道、杭甬高铁,完成南北中心大道及百崧公路连接线建设,推进三环东路上跨及连接线、新 329 国道孙端至曹娥、进港公路综合治理及延伸段工程,启动永和至 104 国道和上虞新港可行性研究,开展 104 国道上虞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推进世纪新丘治江围涂工程,加快海涂一线标准海塘建设,实施曹娥江干堤(梁湖沙塘)加固工程,完成新东进河二线闸主体工程和海涂 2 号闸除险加固。启动实施 500 千伏江滨变、110千伏厦中变等输变电工程。

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扎实开展招商推介活动,突出“招大、引强、选优”,着力引进新兴产业、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和休闲旅游项目,启动建设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上虞分区,完成合同外资 2.8 亿美元,实到外资 2 亿美元,引进内资 60 亿元。大力发展回归经济,启动建设虞商回归总部园和创业园,力争引进回归项目 20 只,到位资金 39.5 亿元。大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剑桥科技、中化蓝天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 220 亿元,其中两区占比超过70%。大力实施服务业项目建设三年计划,加快推进惠普、浙大网新、杭州湾商旅综合体、杭甬运河曹娥作业区、省交投集团高速物流、英特医药物流等重大项目,力争完成服务业投资 150 亿元。

推进重大平台项目。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完成滨海大道建设,加快东西中心大道、滨海新城快速路等路网建设,完善建成区、东二区基础配套,启动东三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职工居住区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完成整合提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推进一号路跨杭甬运河桥、江滨路、北二路等项目建设,加快区内管网设施提档升级和四环线以内工业企业“提转搬”。

2.突出创新提升,打造工业强市 

优化产业发展导向。扎实推进工业强市“1237”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和重点块状。深入实施新兴产业“1331”培育计划,建立健全“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着力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加快产业产能释放,力争新兴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工业投资 5 个百分点,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2 个百分点。大力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引导实施“机器换人”,力争项目设备投资比重提高 3 个百分点。积极构筑“龙头企业+产业配套”的发展体系,加快块状产业提升发展。

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推进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化学制药、伞业等科创平台建设,完成风机检测中心主体工程,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 10 家、省级以上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5 家,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以上。大力推动质量强市,新增省级及以上驰(著)名商标 5 件、名牌 5 只,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 5 只。实施人才引进培养十大重点工程,建立院士工作站 2 家,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 250 名。着力推进金融生态建设和服务创新,积极推动债券融资,新建小微企业专营机构 1 家、小额贷款公司 1 家。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全面落实外贸促进政策,鼓励抱团参展,组织参加各类展会 70 个以上,新拓展国家和地区市场 6 个以上。引导企业实施境内外并购,加快发展网络贸易、服务贸易,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高端技术装备进口,新增省级出口名牌 2 只。有效落实贸易风险预警机制,不断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投保覆盖面。

注重企业培育管理。大力实施龙头型、品牌型、创新型“三个一批企业”培育工程,扶持发展小微企业,推进“个转私”和“规下升规上”,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35 家、亿元以上 16 家。积极推动企业股改上市,引导进入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完成规范化股改企业 10 家。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设计,着力打造“智慧企业”。引导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积极防范经营风险。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加强新生代企业家培养。

3.突出产业互动,推进结构调整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实施农业两区“134”发展计划,建设省级农业综合区 2 个,建成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区 6 个,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 2.49 万亩、设施农业 3000 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 71.1 万亩,争创省级循环农业示范县(市)。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1 家,新创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 2 家、省级农业名牌2 只,新增土地流转 1 万亩。优化农业公共服务,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和动植物防疫。

推动服务业集聚拓展。编制实施服务业三年提升计划,精心组织“浙东新商都”购物节,注重网络销售平台建设,加快培育专业市场,城北金融商务商贸区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培育 3A 级以上物流企业 2 家。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着力培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健康养生等新型业态。

促进旅游业提档升级。修编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启动建设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加快上三高速蒿坝道口至度假区快速干道及六湖水利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引进2 只重大旅游开发项目。实施“四季仙果之旅”三年提升计划和会务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基地建设和品牌培育,推进覆卮山旅游区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标准化水平。编制文化旅游专项策划,推进曹娥、祝家庄、东山三大景区建设,打响“中华孝源”、“英台故里”、“东山再起”文化旅游品牌。

注重建筑产业化发展。引导建筑企业做强主业、延伸产业,鼓励创优夺杯,支持市场拓展,建成投用百官广场。加强建筑企业梯队培育,注重人才培养、资质升级,力争新增二级以上企业 2 家,实现建安产值 1200 亿元。推动建筑企业返乡投资,鼓励参与新农村和社会事业建设。引导房地产业稳健发展。

4.突出城乡共进,建设美丽上虞 

全力打造“一江两岸”城市精品。突出曹娥江城区段和滨江、高铁两大新城开发,强化规划引领,深化专项设计,启动区域通达性、滨水慢行系统和游船码头规划研究,实施曹娥江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打造体现城市文化特色的核心景观带。优化高铁新城开发体制,完成站前广场、三环路与江东路连接线建设,加快汽车北站、称山北路、江东北路、康居路等工程建设。开展“一江两岸”整体招商推介,积极发展生态型、科技型、总部型经济,启动建设 8-10 只总部楼宇和标志性建筑项目,着力打造城市美丽天际线。

不断增强城镇发展活力。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深化“扩权强镇”,大力培育现代小城市,优化中心镇发展各类规划,加快实施一批功能性项目,确保中心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积极发展特色小城镇,启动实施城镇产业集聚计划,扶持发展集镇商贸业,拓展提升乡镇工业功能区,注重“腾笼换鸟”和产业链配套协作。扶持发展山区生态乡镇,加快城乡基础配套延伸覆盖,完成曹娥江东山大桥主体工程,启动虞南大环线可行性研究。

致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启动编制城乡发展一体化空间布局规划,加快中心村、精品村和历史文化村培育,推进精品线路建设,争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五年计划,推进物业联(购)建项目,新增全面消除年经营性收入 20 万元以下村的乡镇 5 个以上。开展新一轮村庄改造整治,深化农村宅基地置换,推进农民建房用地保障工程。

切实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全面实施七大城市门户靓化改造,大力推进城乡“三改一拆”,力争完成旧房拆除 62 万平方米、新签约 40 万平方米。调整优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城管义工队伍,加强交通组织管理,实施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推进背街小巷和城郊结合部环境治理。加强社区物业管理,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发挥社会组织在基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5.突出绿色低碳,注重持续发展 

实施资源提效行动。强化“亩产论英雄”理念,鼓励“零增地技改”,着力提高项目亩均投资强度和税收贡献度。加强土地指标盘活和争取,推进低效土地二次开发利用,确保新增建设用地耕地指标 1000 亩,重点项目戴帽指标 1000 亩,转而未供盘活 1000 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800 亩。推行企业综合排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 26 只,淘汰“五小”企业 20 家、高危耗能特种设备 105台(套),完成低效化工企业退出改造 6 家。

实施环境提质行动。深入推进“清水工程”,强化饮用水源水质监测保护,加快浙东古运河上虞段、东进排涝河等水环境整治,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城乡截污管网建设管理,完成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改造。扎实开展“蓝天行动”,深化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道墟化工小区气污染整治,严控城区建筑施工扬尘和三产油烟污染,建成投用 PM2.5大气自动监测站。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制订污染行业整治规划,全面开展化工、印染等行业整治,强制淘汰重污染项目 10只、改造重污染企业 15 家。

实施生态提标行动。深入开展“811”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森林乡镇各1 个。大力实施生态行动,推进“四边三化”专项整治,加快 329 国道上虞段、东三环、杭甬运河等沿线绿化建设,完成平原绿化 6500 亩。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

6.突出以人为本,保障民享民安 

努力提升民生保障力。深化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实施“技能振兴计划”,加强技工学院和农民学院建设,大力培养高级技工和新兴产业工人,推进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城乡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完善社会保障政策,推进社会保险五费合征,适当提高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完成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慈善和红十字事业,落实低保救助政策,扩大残疾人服务保障覆盖面。

努力提升公共服务力。推进省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深入实施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新一轮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注重教师师德和学生素质教育。积极创建省体育强市、省卫生强市和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县(市),全面实施国家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注重职业病、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努力打造“健康之城”。优化新居民服务管理,探索建设市镇两级和谐促进会。举办市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切实做好工青妇、老龄、儿童、档案、科普、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国防、双拥等工作。

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弘扬新时期上虞精神,扎实开展“崇孝守信务实创新”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实施阳光文化惠民行动,推进十大文化创意村建设,办好“乡村大舞台”、“虞舜文化节”等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推进大运河申遗。加快《上虞市志》编撰,注重文化精品创作。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整合文化资源优势,培育文化龙头企业,推进青瓷文化创意园等基地建设,启动规划上虞大剧院。

努力提升社会稳控力。深化安全生产“打非治违”行动,加强重点行业监管整治,确保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零增长”。加强应急联动规范化建设和预案演练。强化食品药品和环境安全监管,深化“十小”行业管理,重抓平安校园建设和校车安全管理,实施病险山塘除险加固三年计划。推进“平安上虞”建设,深化“三色预警”机制,建立“三全”维稳体系,加快“枫桥式”派出所和“平安乡村”建设。加强信访矛盾调处,重视初信初访,着力化解信访难题。推进“六五”普法,建成社区矫正中心,完善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实施律师人才队伍三年倍增计划。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全力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一是就业创业方面,启动建设市人力资源市场,新增就业岗位 1.2 万个,引导和帮助 4000 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免费技能培训 8000 人次以上。二是社会保障方面,新增五大类社会保险参保 5 万人次,发放社会保障卡 20 万张,60-69 周岁老人乘车实行半票优惠。三是住房保障方面,人才公寓完成 80%的工程量,建成 1030 套公租房,落实 1000 套保障房,解决城乡居民住房困难 4000 户以上。四是饮水安全方面,建成城乡供水管网 50 公里,完成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 40 个村,新解决 1 万农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五是教育体育方面,启动建设市体育馆,完成“园安工程”50%的工程量,完成永和镇中新建,加快崧厦镇小新建和盖北镇小、曹娥中塘二小扩建。六是医疗卫生方面,完善 120 急救体系,完成市婚姻登记优生服务中心、市影像诊断中心和病理诊断中心建设。七是文化事业方面,实施浙东古运河上虞段文物保护整修工程,基本完成城西历史文化广场建设;送 3 万册图书、120 场戏曲、5500 场电影到农村。八是城乡改造方面,完成 104 国道舜耕大道至舜帝岭、迎宾大道城市门户靓化改造工程,完成章镇、小越、道墟农贸市场改造,实施五大类民生项目 60 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 300 只。九是公共安全方面,完成气象防灾减灾中心60%的工程量,完成农村公路隐患治理 12 公里,除险加固山塘水库 42 座、桥梁 16 座,推进城南消防站建设,新增“天网工程”虚拟抓拍点 200 个,实施城区交通信号灯智能化改造。十是生态环境方面,启动实施虞北平原(滨江河—沥北河)整治工程,完成河道及小流域整治 80 公里;推进城北 3号泵站迁建和路东污水泵站建设,完成城东污水外排管道及2 号泵站建设,新增日生活污水纳管 1 万吨。


三、建设作风优良、务实高效的亲民政府


各位代表,发展的重任、人民的期盼,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将认真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大力倡导“有激情、敢担责、重实干、守纪律”的良好政风,扎实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尊重民声民意,践行勤政廉政,努力为发展尽责、为民生尽力。

1.求计于民、问需于民。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广泛深入地开展“两问一送”活动,千方百计为民谋利。多到基层一线,改进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真心真意征求发展之计,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尽最大努力办群众期盼的事,坚决不做广大群众不满意、不同意的事。多解民生之忧,认真落实各项惠民富民政策,尽力抓好每一件实事,努力让基层快发展、让群众得实惠。

2.依法行政、科学施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意见)和各类社情民意。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坚持重大事项科学分析、民主决策,开通政务微博,主动听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网民的意见建议。大力弘扬敢为人先、敢于突破的进取精神,认真分析宏观发展形势和经济运行态势,勇于探索有利于赶超发展的创新路径,努力改革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3.改进政风、转变作风。大兴立说立行的实干之风,凡是确定的任务和协调的事项都将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凡是出台的政策和建立的机制都将坚定不移地加以执行。保持克难攻坚的奋进之势,重任面前敢于担责、主动分忧,只要有利于长远发展、有利于民生改善,就将付出百倍努力,咬定目标不放松,创新突破不停步。倡导低调严谨的务实之举,不事张扬、精益求精,主动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和活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干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上。 

4.公正处事、勤俭办事。规范权力运行,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要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注重公平公正,切实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珍惜民资民力,认真执行“四个严禁、两个严控”规定,有效压缩“三公”经费,严格控制庆典仪式和检查评比,把有限财力更好地用于改善民生和保障发展。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征程,新的目标赋予新的使命。让我们在中共上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乘势而上,务实奋进,为加快建设“四个上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