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民政局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590681/2024-842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4-12-03 10:29
发布单位: 区民政局

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上虞民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青春之城”落地见效,推动各项民政工作有序开展。现将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靶向发力,高要求落实省市重点工作

一是稳妥推进机构改革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深入谋划民政领域机构改革工作,撤销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科,新设老龄工作科,划转行政编制1个、事业编制2个、转隶事业干部2名至区委社工部;从卫健局划入事业编制3个,转入公务员2名。

二是扎实推进民政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第一时间落实省、市、区工作部署,会同派驻纪检组成立工作专班,召开部署会议,下发《关于开展民政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通知》,梳理养老、社救、水库移民、殡葬、指尖上的形式主义5个方面37项重点内容,现已发现整改问题72个,指导曹娥、丰惠2家养老机构获评3星级,推动今年第一批水库移民后扶项目开工率达90%以上,督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营相关经验做法在省纪委专报刊发。

三是高效推进民生实事工程。高质量完成省级民生实事项目,联合区财政局下发《上虞区实行"身后事"基本服务免费实施方案》,落实“身后事”基本免费服务项目,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全力推进“乐龄中心”和“晚晴餐厅”建设。截至目前,小越、梁湖、曹娥、崧厦、汤浦等5家“乐龄中心”已建成投运,陈溪、驿亭、章镇正在建设中,预计到今年年底,除丰惠、上浦、道墟、岭南外,其余8个镇街均能完成或启动建设;完成百官、曹娥、崧厦、小越、丰惠、梁湖、汤浦、丁宅等乡镇晚晴餐厅14家,新增助餐点39家,提前完成省定任务。

四是持续推进七优享工程。聚焦“老有康养”“弱有众扶”任务指标,发挥牵头作用,先后3次组织召开专班会议,实施善居工程35户,编制完成《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实现助联体100%规范化运营,成功争取助联体规范化管理和认知障碍社区干预2项省级试点,入围市级标志性成果5项,典型案例2项。

(二)坚持模式创新,高标准提升救助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助联体运营模式。编制《绍兴市上虞区助联体建设运行实施方案》,明确区镇村三级助联体运营规则,细化考核评估方式,培育实施区、镇两级助联体服务项目76个,开展线下督导 45 次,化解群众需求合计1257个。重点抓好品牌助联体“助学项目”省级试点,摸排确定助学对象71人,聚焦自闭症、孤独症等困境儿童,分层分类实施帮扶,相关做法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

二是实施‘孝善邻里’探访关爱2.0改革。在原有探访关爱基础上创新打造“1+4+N”服务模式,以助联体服务为抓手,聚焦包括低收入人群、困境儿童、重残重病对象、特殊困难老年人等在内的4类弱势群体,根据特定人群需求,整合孵化特色服务活动168个,依托未来社区“邻里救”系统,累计探访25042人次,结对帮扶3382对,服务各类群体4000余次。

三是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圆满完成慈善总会换届选举,成立慈善文化研究会,成功举办“善行上虞·正青春主题活动”,发布慈善品牌7个,认领慈善项目8个,选树慈善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造浓“善行上虞”慈善氛围,今年上半年,区慈善总会获评全省慈善山海协作先进单位。

(三)坚持为老惠老,高水平建设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康养中心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按照年底竣工的目标,紧盯建设进度和资金支出,截至7月底,已完成工程形象进度的80%,形象投资额1.09亿元,争取到11月底提前1个月完工。根据梁湖街道控制规划调整,及时调整二期项目用地面积和投资额,优化项目可研方案,正在申请2024年度第二批专项债券。探索养老机构国企化改革,初步对接物产中大、艾为康等专业机构,谋划康养中心运营方案。

二是山区养老服务有所突破。迭代“孝德乐龄系列”服务体系,在建设“乐龄中心”的基础上,新增“乐龄之家”8个,在偏远山区自然村示范打造“乐龄驿站”2个。开通“孝德乐龄大巴”,在虞南山村乡镇巡回举办“孝德乐龄服务集市”15场,开展医疗诊疗、家政服务、政策宣讲等便民服务,设置农产品售卖摊位,拓宽困难老人增收渠道,现已累计服务4200余人次。相关做法在《浙江民政信息》推广,并获胡伟副省长批示肯定。

三是老年助餐服务更加完善。构建“晚晴餐厅+晚晴助餐点+送餐”为老助餐服务体系,结合上虞实际,编制下发《上虞区“晚晴餐厅”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建设补助标准,科学调整运营补助,实行分年龄、分类别进行差异化补助。在建设晚晴食堂和助餐点的基础上,鼓励镇街购置送餐车2辆,有效扩大助餐覆盖面,今年以来,已累计助餐92万人次,相关做法在省政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四)坚持齐抓共管,高品质增强社会组织动能

一是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制定出台《2024年上虞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党建工作要点》,成立临时党支部1家,开展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区慈善总会获评第一批浙江省清廉社会组织建设百家范例。

二是强化社会组织培育扶持。谋划新建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编制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推荐性目录,组织46家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推荐申报品牌社会组织2家,领军人物4名。

三是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启动2024年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完成年检440家,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清理,累计撤销4家,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累计举办行业考试次数8次,各类培训37次。

(五)坚持服务增效,高效率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一是优化婚姻登记服务。按照“1厅4馆N基地”模式,完成5A级婚姻登记中心标准化建设,自7月8日试运营以来,吸引42对区外群众办理登记服务,占总办理量的13%。顺利挂牌婚姻家庭服务中心,持续深化婚姻辅导服务,完成婚前辅导3500余人次,化解婚姻家庭危机55次,劝导成功210对,逐步打响“蝶恋青春 情定上虞”服务品牌。

二是深化殡葬综合改革。全面巩固“青山白化”专项整治成果,累计拆除新建坟墓259座,有效遏制私建坟墓势头,开展殡葬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累计排查殡仪馆1个,经营性公墓1个,公益性公墓178个,下发工作交办单25份,整治公益性公墓存在问题124个。

三是强化地名管理服务。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完成“越上线”界线联检,稳妥推进春晖大道、亚厦大道更名,规范命名道路29条。推进地名文化服务和建设省级试点,挖掘梳理上浦大善小坞村命名设标特色,融合“青瓷发源地”“崇善尚贤地”“风机诞生地”等地名文化内涵,绘制特色地名总览地图,打造全省乡村著名样板案例。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是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进度相对滞后。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选址仍需做进一步优化调整,与年初排定的任务有一定差距。

二是机构改革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在社区规模调整、社区用房建设、镇街级社工站的管理督导、社工类社会组织的主管单位等权责事项上尚未厘清,部分工作存在脱节现象,需省、市民政部门进一步指导明确。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攻坚克难,在补短强弱上求突破。加快确定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选址,发挥平台培育孵化作用,充分激发区内外联动联育效能,引进省内外品牌社会组织3个、培育3A以上社会组织10个以上。加快构建1+2+20+N养老服务体系,设置区级养老服务中心(鸿雁社区),统筹全区养老服务工作,整合大通养老、96345两个运营平台和20个“乐龄中心”,N个专业机构服务商加盟。发挥慈善资源的支撑作用和村社养老服务阵地人员集聚功能,提升养老服务精准度。

二是改革创新,在品牌打造上求突破。坚持小切口撬动大民生,重点做好助联体“助学品牌”,挖掘困难家庭青少年在学业、居家环境、疾病康复等方面需求,整合公益慈善力量,分层分类开展集体活动和个案工作,进行综合性帮扶。打响“乐龄集市”服务品牌,加快实施推广“爱心卡”制度,联合慈善组织、辖区商户,精准对接老年人服务需求,拓展“乐龄集市”服务内容和规模,在公共服务基础上探索增值服务。

三是凝心聚力,在争先创优上求突破。提炼民政工作中养老、社救、社会事务等重点领域的特色亮点,积极向上争取第三批婚俗改革省级试点;增强新闻宣传和信息报送的主动性,争取更多信息在省两办、省厅录用,提高央媒等主流媒体发声率,努力获得省领导批示,提升上虞民政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