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K15129988/2024-8013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4-02-01 15:45 | |
发布单位: | 区政府办公室 |
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结合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202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编制而成。本年报由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它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六部分组成。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从2023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止。 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上虞区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shangyu.gov.cn/)下载。如对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地址:绍兴市上虞区市民大道987号,邮编:312300,电话:0575-82191211)。 一、总体情况 (一)主动公开更趋标准化。持续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2023年新增统计、旅游、交通运输、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版权、自然资源和水利领域等7大领域标准化目录,共计完成31个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的公开。切实加强主动公开领域各栏目日常监管力度,确保各栏目信息在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中及时动态更新。2023年,上虞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3437条,同比增16.17%,主动公开行政规范性文件84件,其中包含新设置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和乡镇(街道)行政规范性文件栏目公开行政规范性文件68件。做好18个重大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公开,发布重点领域信息739条。在区政府门户网站设立“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和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专栏,集中展示重点工作部署和进展情况,发布重点工作信息47条。 (二)依申请公开更趋规范化。有效推行政府信息公开负面清单制度和重点疑难件会商制度,合法规范办理依申请公开件。常态化开展“周报送、周晾晒、周督查”工作并对全区依申请件进行全流程跟踪指导,全区共计受理依申请229件,发生行政复议52件、行政诉讼31件,未产生败诉案件。与上一年相比,我区依申请公开答复件质量总体有所提升。 (三)政务新媒体更趋优质化。按照综合账号勤勉度、用户关注度、传播影响力、长期运营能力等政务新媒体运维指标,科学制定政务新媒体准入退出机制,通过落实年审评定清理、年初排查登记、季度通报整改三项有力工作措施,确保政务新媒体账号规范运维,现保留优质政务新媒体账号3个,全部纳入全省政务新媒体管理平台。 (四)平台建设更趋系统化。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功能设计,规范政府信息公开页面及版式建设,动态调整信息公开专题专栏,规范有序发布展示各类主动公开信息。以充分回应社会热点、满足群众政策查询为需求导向,切实抓好事项清单、权责清单、政策文件、重点项目及安全生产、财政预决算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五)监督服务更趋精准化。结合工作实际,持续优化完善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综合评价制度,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区部门(单位)、乡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此外,为广泛收集群众对政务公开工作相关意见建议,积极开展线上社会评议并通过设置线下专区、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政务公开满意度调查。本年度未发生需要责任追究的情况。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回顾过去一年,上虞区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是政务公开解读回应、公众互动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加强;二是依申请办理中基层政府普遍缺乏法律专业的政务公开工作人员支撑,从而增加引发行政争议的风险;三是开拓创新有待加强,政务公开基础相对较为扎实,但政务公开工作中特色打造、亮点挖掘还不够。 2024年,上虞区政府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 一是持续提高政策发布解读回应。进一步健全政策发布、解读、回应及舆论引导机制。坚持政策文件与解读材料起草、审核、发布“三同步”,并保证政策文件在印发后7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发布。做好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政务舆情风险监测研判,持续完善政务舆情分级分类处置和回应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二是持续提升依申请件办理水平。严格落实重点疑难件会商机制、合法性“双审查”机制和“周报送、周晾晒、周督查”全程跟踪管理机制,并落实专人对全区依申请件开展全量跟踪,及时开展指导帮扶。此外,通过强化依申请公开业务培训学习、典型案例剖析等,进一步提高办理人员法律素养和综合业务能力。三是持续推动政务公开行稳致远。密切部门协作、强化力量协同,更好统筹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为群众提供更便捷优质高效的政务公开增值化体验。深入挖掘政务公开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并加以总结推广,持续提升政府网上履职能力。 六、其它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年度没有需要收费的信息公开申请件,故没有发出收费通知也无实际收费。本年度也没有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