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便民服务中心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索引号: 746325725/2024-8038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4-03-01 10:21
发布单位: 区便民服务中心(区招投标监督办)

上虞区便民服务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以来,上虞区便民服务中心紧紧围绕省市区重点工作部署,以“服务更优化、交易更智慧、监管更有力为目标,深入推进“增值式”政务服务 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水平,全面打响“虞快办·越满意”政务服务品牌。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1.突出创新破难导向,拓展“增值化”政务服务新内涵

认真落实改革要求自今年4月省委易炼红书记作出加快从便捷服务到增值服务全面升级的重要指示后,根据省市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索和实践,加速推进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方向和板块设置,于7月31日挂牌成立积极推进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办件高质量一网通办稳步提升,实时关注对接"一网通办"率和超期办件情况,联合大数据中心高频事项简表单、减材料、优流程相关内容进行摸排梳理。本年度三季度一网通办率排名跃升至全省并列第一全面梳理涉企事项已梳理完成涉企政务服务事项中生命周期类1962项,身份类236项,办事主题类2703项;增值服务事项涉企政策、项目资源、创业创新、金融服务、法护营商、开放服务、数据服务、兜底服务八大场景162项,相关事项已报送至市级“越省心”平台技术人员并在平台上架。提升线下平台建设结合我区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建设“1+2+X”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的服务载体。目前区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线下建设方案已经区委二届四次会议同意通过,确定在便民中心西侧市民中心体育场管理用房单设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旨在集成打造为企服务新平台新生态。企业综合分中心和服务驿站正在谋划当中。积极推进服务增值区、镇两级便民服务中心于6月17日起,推行延时错时预约服务,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便捷高效、规范增值的政务服务保障。自实行以来,区、镇两级中心共受理5000余件业务。实施二手房带押过户“一件事”,截至目前成功办理12笔;推行企业跨区域迁移“一件事”,已办理50余件;承接长三角居住证互认制度试点,实现“浙里办”APP一键申请办理、一地共享服务、电子证照多场景应用,完成全国首张“跨省互通互认”居住证签发。

2.突出改革破题导向,贯彻“协同化”监督管理新理念

全面推行各类省市级示范文本。在全市率先推行房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公路工程,水利工程等3大类示范文本,加强对项目招标文件的备案审核,把好源头关,紧盯环节控制,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评标效率,进一步规范我区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积极探索“评定分离”综合试点工作。我区于2023年8月25日申请获得“评定分离”改革综合试点资格,截止目前已有杭州湾学校南区-竺可桢未来学校新建工程设计等4个项目通过“评定分离”方式顺利完成了开、评、定标工作。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成立投资项目推进服务工作专班,积极对接全区重大项目,合理安排开标时序,及时开展标前会商,从速解决疑难问题,每月通报项目进度,确保全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2023年度政府投资(国有建设)新建项目共计86个。截至10月底已有杭州湾经开区东一区科创中心建设工程(一期)等58个项目完成招标,完成率达67.5%(7个项目将于2023年底前完成招标,其余21个项目因计划调整、暂缓实施等因素暂未进中心的计划)。

3.突出先行破局导向,构建“智慧化”平台交易新格局

实现金融助企减负零成本。全面推行投标保证金保函、履约保函等电子保函,取消小额工程投标保证金,暂停收取工程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的投标保证金,清退历史沉淀保证金,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助力公共资源交易阳光化。强化招标投标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监管,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推行专家量化打分公开、招标文件预公示、中标候选人业绩公示等做法。整合全区国企采购评标专家资源,建设专家培训考试管理系统,保障全区国企采购评标专家资源共享。坚持创新引领服务高质量。采用“1+N”远程评审模式,顺利完成首个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异地在线评审工作,实现“数据云上跑,评审专家就近评”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中心将积极贯彻区委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以“优质向增值跃升、有力向有效提升”为目标,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提前谋划、主动作为,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式”改革,继续以“专班化”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全力助推全区“青春之城”建设。

1.统抓服务升级,打造办事服务优质体验

推进受理“集成化”。全面优化“一站式、集成式”服务,持续推进职能部门向“中心”审批人员依法依规充分授权,巩固提升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成果,高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受理办结。探索实施政务服务专员队伍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专员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着力保障行政办事员队伍稳定性。推进申请“线上化”。积极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新优势,进一步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坚持“一个平台”,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四端深度融合和一体化服务,持续巩固政务服务2.0“一网通办”100%全覆盖成果,注重基层延伸,实现便民事项“掌上办事”。推动服务“便捷化”。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以拓展、规范多业务融合式24 小时自助服务和延伸、做优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为突破口,不断丰富“24小时自助服务区”内涵,增强自助服务终端功能,优化错时延时服务,建强基层政务服务平台,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智慧帮办优质高效、人工服务暖心兜底。

2.创新服务载体,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值

提档升级服务平台。按照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要求和企业服务需求办事习惯等,加快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力打造集政企交流、行政审批、增值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指导好产业平台和试点乡镇(街道)的分中心和驿站建设,构建多层次的涉企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从“一件事”到“一类事”、从“一个点”到“整个面”、从“一个环节”到“全链条”提升,将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全省增值化政务服务改革标杆。谋划提升服务能级聚焦内容增值、流程增值、时间增值、信息增值、政策增值,围绕“面向小微、多跨协同、高频普惠”三个标准,充分整合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资源,强化统筹、创新协同、激发各方活力,打造“1+2+X”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体系架构,形成具有上虞辨识度的涉企政策虞快兑、招商资源虞快配、创业创新虞快创、金融服务虞快贷、法护营商虞快援、开放服务“虞快享”、数据服务“虞快用”、兜底服务“虞快帮”等8个“虞快办”系列增值化政务服务改革场景及N项标志性成果,进一步打响“虞快办”服务品牌,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规范完善运行机制。健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线上线下协同机制。完善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完善服务需求感知、前后台业务衔接、跨部门业务协同、服务跟踪评价、诉求闭环处置等运行机制,确保服务顺畅、高效。推动业务协同,实现区级中心、分中心和乡镇驿站之间三级联动、24小时自助服务与8小时常规服务之间协同,逐步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质量服务。

3.加快蝶变跃升,构建规范高效监管体系

稳步推进“评定分离”试点工作根据探索试点情况,进一步优化完善“评定分离”工作,完善评标和定标工作机制,逐步扩大推行范围,持续打造阳光高效、竞争有序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完善工程领域招投标制度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绍兴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办法 》等文件精神,重新修订《关于进一步规范小额零星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我区小额、零星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行为。积极探索监督管理创新举措。推进项目负责人笔试做法,逐渐扩大适用范围,提高投标人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加强代理机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开展代理机构“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强化代理机构管理,提升代理服务水平。

4.坚持守正创新,开启智慧交易全新篇章

迭代升级不见面招标系统。积极推进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建设,升级改造开评标区域,在充分利用现有全流程电子化评审系统和软硬件资源基础上,进一步配齐远程评标设备,实现评审专家的云签签章,有序推动跨地区远程异地电子评标。全面推进“市域一体”数字招标系统建设。积极响应“集成统一、共建共享、协同高效”原则,根据绍兴市本级系统整体规划,实现强化集成融合,市、区(县)二级联动,围绕8大核心内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整合建设,实现“八”个统一,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积极落实政府采购“放管服”改革成果。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助力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加强网超巡检,严格把关网超入驻和交易,精简审核资料,及时查处违规交易,抓好源头治理,确保网超市场环境健康有序。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