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索引号: | K15129988/2024-8302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 号: | 虞政发〔2024〕10号 | 公开日期: | 2024-09-06 11:51 |
发布单位: | 区政府办公室 | 有效性: |
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上虞区第十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 ||
|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和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确定四十里河等3处不可移动文物为上虞区第十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现予公布。 各单位要按照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附件:上虞区第十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 2024年7月30日 附件 上虞区第十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一、四十里河 四十里河西起梁湖街道原大厍居委所在的曹娥江边梁湖堰坝遗址,向东途径丰惠镇新通明堰船闸后汇入姚江(姚江上虞段又称通明江),在永和镇安家渡村入余姚境。全线主要包括古运河道及新疏浚运河河道,在上虞境内全长约21.2公里,河道宽度梁湖段约159米、丰惠段约71米、永和段约59米。 根据清光绪《上虞县志》卷二十“舆地志·水利”记载,运河“西抵梁湖堰,东之通明堰”,约三十五里,因此命名四十里河。现古运河河道段只余梁湖街道一段,西起梁湖堰坝遗址,向东至梁湖街道水岸新城小区东侧,随后向南转折汇入新疏浚运河河道。 四十里河开凿时间未有明确史料,但在西晋《陆士龙文集》已有相关描述。历代均有疏浚拓宽河道的记载,绍兴初年宋高宗下令浚治运河,清乾隆、同治年间进行了逐段疏浚。四十里河作为浙东的重要航道,起到官驿、灌溉、漕运等作用,浙东漕粮、食盐、丝绸、茶叶等重要物资,官商交通和外国使臣都由此航道驿运。 新疏浚运河河道为2002年起实施的新杭甬运河改造工程,按四级航道标准改造。2005年起四十里河新运河开拓疏浚,2009年基本通航,西起点南移至大厍船闸,在今梁湖街道水岸新城小区东侧与古运河河道相连。改造后的运河全河道通航能力达500吨级。 四十里河上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的文物点曹娥江两岸堰坝遗址-梁湖堰坝遗址1处、浙江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通明堰遗址群1处、《大运河(浙江段)遗产保护规划》运河水利水运工程遗产绍兴无量闸1处。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按照2023年浙江省文物局批复同意的上虞区省市级运河背景水系保护区划调整方案执行。(祝家庄村华渡桥一段以最新公布的保护区划文件为准) 二、十八里河 十八里河位于丰惠镇,呈西南东北走向,西南与丰惠镇东门村四十里河交汇,往东北流经虞光村、五云村、陈夏谢村、虞东村、夹塘村,在余姚境内过云楼下坝汇入姚江。十八里河在上虞境内全长约8.5公里,平均宽度约15米。 根据万历《新修上虞县志》和光绪《上虞县志》记载,南宋上虞知县汪大定疏浚通明江(即姚江上虞段)七里滩河道,建新通明坝。永乐九年(1411年)在鄞县人郏度主持下开凿自西黄浦桥(即今丰惠镇西泾畈自然村西北处运河上,现已不存)至郑监山堰(即新通明坝)一段。自此十八里河沟通链接了四十里河与姚江。 十八里河靠大小渣湖济水,清时大渣湖废湖为田,1958年小渣湖也开荒种田。1956年、1980年上虞县政府两次拨款组织进行河道疏浚。1958年四明水库建成后十八里河以灌溉和排涝为主。 十八里河上现有浙江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通明堰遗址群1处。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按照2023年浙江省文物局批复同意的上虞区省市级运河背景水系保护区划调整方案执行。 三、丰惠城内河 丰惠城内河,在古县城段又叫街河、县河。明朝以前城内河为四十里河一部分,鄞县人郏度开通县城北河道后成为四十里河主河道,城内河自此与四十里河主河道分离自成一体。西起西泾畈自然村与四十里河相连,东至原东黄埔桥再次汇入四十里河,全长3.8公里,宽度约10米。现已不通航。 丰惠城内河是当时上虞古县城丰惠的水上运河和排涝的重要通道,河道两侧是古县城的核心区域,北岸官衙学宫汇集、南岸民居古建分布。河上现有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九狮桥1处、第七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济桥1处和永庆桥1处。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按照2023年浙江省文物局批复同意的上虞区省市级运河背景水系保护区划调整方案执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