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绍兴市上虞区梁湖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 法定代表人 | 倪剑平 |
住所 | 绍兴市上虞区梁湖街道梁湖大道1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5.00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5.1 | 期末数(万元) | 5.3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成人提供教育服务。成人文化教育相关专业培训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82MB0M976825 | 举办单位 | 绍兴市上虞区教育体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绍兴市梁湖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位于梁湖街道,服务于2万辖区成人居民教育。2024年度我单位在绍兴市上虞区教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深化课题探究,提升学习深度精选课题,贴近需求。我们深入调研成人学员的职业发展、兴趣爱好及生活需求,精选了一批既具有前瞻性又贴近实际的课题,如“把家长学校开到家门口”、“数字技术改变生活”、“水磨年糕传承”等,确保学习内容与学员需求高度契合。把家长学校开到家门口。源于与天香小学任校长的一番对话,针对的是很多梁湖学生上了城区学校,家长思想停留在农村的现状,我们创设了“天香夜话”-------把家长学校开到家门口,把家长请到村居的文化礼堂来。数字技术改变生活,源于两轮梁湖拆迁,大量泥腿子上岸,南玥里、石空营地、瑶池餐厅、潘家陡民居等一大批新产业生长出来,如何在小红书、抖音、百度等新媒体上营销缺少手段。天香华庭有很多退休职工干部也有这需求。而水磨年糕的传承则源于电视节目“上虞记忆”的拍摄,这个非遗文化传承迫在眉睫。2.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学习视野如何把以上3个课题落实在教学中,我们的举措是先落实课程。为此,我们在年初制定了编制3套学习课程的计划。“水磨年糕”的课程,落实比较轻松。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较为简单,但糕花的制作需手口相授,只有制作造型入册。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这个课程,已经拓展到电商销售。在去年的基础上新增了抖音直播、短视频剪辑软件剪映的使用、拍照技术、图片处理PS技术、公众号推广等相关专业课程,还需要把专业的知识具象化,让学员们易懂易学。这个工作主要由我们聘请的两位智能手机老师完成。天香夜话这个课题是根据梁湖地处城郊结合部的现状,发动了天香小学的党员骨干教师开发的课程,共计12个课题,形成了菜单式授课内容,有家长育儿观念、课外阅读、课程辅导、学习习惯养成、膳食、劳作等供家长点选。3.优化课堂体验,增强学习动力中小学,开门迎生,而成人教育是学生选门。我们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既保留了传统课堂的互动优势,又利用了在线平台的便捷性,满足不同学员的学习习惯和时间安排。组织了2期农村电商销售培训(其中一期与供销社合作),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线下主要安排在晚上和双休日在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培训,完成100个培训对象。智能技术培训,主要培训对象是老年人,时间安排在上午或下午,共组织了18期培训,累计培训人员1100人次。组织了“天香夜话”家门口的家长学校11次,培训人员550人次,专家授课、家长谈体验,互动形式,让家长切身体会学习的乐趣和动力。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教康教育进社区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累计开展72期,培训3000多人次。最难的是”双证制”培训。梁湖的两轮征迁迁走了大批劳动力,现在常住人口2万都不到,厂矿形势不太好,高中文凭需求锐减。招了2个月总算招了43人,然后各种原因又退学了10人,于是继续招生,陆陆续续又招了8个,幸亏是线上兼线下的学习,磕磕碰碰完成了文化及技能的学习培训,总算完成指标任务。期间结合老年学校工作,开设了木兰拳、中国舞、中国画、二胡、合唱、智能技术等培训,学员250人。每星期按时开展,累计开设18期,培训4500人次培训期间,建立课堂即时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员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内容,确保教学活动始终贴近学员需求。设立优秀学员奖、学习进步奖等,通过正向激励激发学员。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因街道地处城南板块,大拆大建,生源流失严重,教学基地不稳定,带来培训压力加大。 |
四、下一步打算 | 展望新一年,我们将在区教体局的领导下,依托当地政府做好学校软硬件建设,为争创省现在化学校打下扎实基础。并立足岗位,积极推动全民智学,争取社区教育取得新成绩。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