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绍兴市上虞区气象局 | 法定代表人 | 庞盛荣 |
住所 | 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王充东路80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9172.44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7008 | 期末数(万元) | 9172.44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和气象观测信息服务。气象业务管理气象观测气象预报气象服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824715112298 | 举办单位 | 绍兴市气象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和气象观测信息服务。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学习领会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一是结合上虞实际,制定党纪学习教育重点工作计划,开展“一月一专题”纪律教育活动;二是组织党员干部前往浙江监狱系统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现场警示教育活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三是召开党组专题学习班3次,参加省市气象部门组织的专题辅导报告班2期,党组书记专题党课1次。通过原原本本学、警示教育学、培训融合学和对照检查学的“四学联动”机制,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同时强化工作实效,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同抓好汛期气象服务、推进年度重点工作紧密集合,形成推进上虞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扎实完成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先行项目积极推动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项目暨上虞区化工行业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项目落实落细。一是优化完善化工园区气象监测站网。依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和极端天气“村安工程”,实现化工园区“分钟级、百米级”气象灾害监测;二是提高面向园区的靶向预警能力。依托“电子围栏”技术,建立“三网”基站即时数据的预警信息全网发布渠道,将园区内108家化工企业安全责任人纳入“预警+叫应”对象库,实现预警信息分区域分种类精准靶向发布。三是开展气象服务应用多场景建设。制定危化企业气象灾害风险四色图,将灾种与危险源的种类、库存位置与气象要素影响阈值相关联,开展“气象+园区监管”、“气象+园区排水”、“气象+保险”场景应用。优化完善突发事件污染物扩散模型,实现突发事故现场服务保障和历史事故反演,为人员撤离和事故赔偿提供技术支撑。(三)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发挥效益一是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完成极端天气“村安工程”三年建设任务,目前全区共有区域自动气象站98个,驻村气象站220个,平均站网间距由5公里缩小到2公里,乡镇气象站数量由平均2.3个提升到15.2个,每个行政村建有一个自动站,岭南、陈溪、下管等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等自然灾害多发乡镇,自动气象监测站加密到自然村一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率达95%以上,防汛防台气象服务从乡镇级精细到村级;二是积极发挥项目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地、空立体化气象监测网优势,开发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服务平台、恶劣天气叫应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及时推送气象实况信息、预警信息,党政领导、防汛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随时随地掌握风情、雨情。恶劣天气积极开展电话、短信预警叫应和实况叫应,确保灾害来临前主动叫应叫醒。三是加快国家气象观测站迁建工程竣工决算和迁站手续办理。已取得不动产权证,正在开展工程结算,后续同步开展资产评估。迁站审批顺利通过中国气象局审批,2025年1月1日旗杆山国家基本气象站将正式启用;(四)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一是全力以赴做好气象监测预警工作。按照“分段、精准、协同”的原则,强化24小时实时监控,加密会商研判,及时开展灾害性天气提醒、气象预警、强天气实况通报等“梯次化”服务。截至11月底开展警戒提醒29次,分区域发布气象预警信号116次,开展灾害性天气叫应80余次,实况通报16次,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虞分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3次;二是全力以赴保障气象设备设施运行。常态化开展自动气象站环境质量、故障维护、设备运行等检查和监督,落实专人24小时待命对故障设备进行抢修,截止11月底,各类气象探测设备巡检维护2800余次,开展抢修180次,确保“组织、制度、装备、技术、人员、应急”六到位,区域站稳定运行率99.96%,数据传输及时率99.94%。(五)扎实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坚持需求牵引,强化气象公共服务。一是保障做好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全力做好春运、两会、虞曹娥江半程马拉松、吉象氧气音乐节、大学生时装秀、中高考等重要节点的气象保障服务,累计发布各类专题服务材料91期,赢得广泛好评。二是“点对点”服务区重大在建工程。联合水利、建设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服务机制,开展中期、短临气象服务,为工程计划安排,短时突发气象灾害防御赢得时间;三是开展直通式为农服务。立足粮食安全,制定气象为农服务周年方案,制作农气旬报、春耕春播、农业病虫害气象服务等专题材料56期,发布为农服务短信68条17万余人次。四是围绕“保供水、降火险、优环境”主动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今年以来累计作业9轮次,发射火箭弹70枚。全力配合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9月起指派专人入驻大气污染防治专班,实时提供短临大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研判等相关服务。(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治强化社会安全监管职能,消除气象安全生产隐患。一是应用“浙江省气象安全数治系统”对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开展防雷安全动态监管490次。二是积极开展“防雷检测现场监管”专项行动,对检测机构现场检查10次,发现问题5处,均已完成整改。三是开展跨部门双随机监管,依托“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和“浙政钉”掌上执法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跨部门监管6次。截至目前共排查气象领域安全隐患86条,已全部完成整改。同时,强化单位内部安全生产,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规范用电、用气安全隐患大排查。(七)持续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和公共财政保障一是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机制。积极争取各类人才政策,加强关键领域气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1名业务骨干到市局挂职锻炼。通过地方高层次党政储备人才计划,招聘地方事业编制人员1名。二是继续抓好公共财政保障。不断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进一步争取常规项目地方财政保障力度,2024年常规项目预算663万元,并按地方标准落实编外聘用人员经费,全年公共财政保障正常支出达到收支平衡,局本级公共财政保障率99.29%,预警中心99.95%。(八)积极开展气象安全科普知识宣传围绕“3·23”世界气象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主题开展专题宣传活动。推进气象科普进基层、进乡村、进校园。联合应急局在城东小学开展“防灾减灾你我童行”游园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常态化预约开放上虞气象科普(应急安全)体验馆,截至目前年内接待参观团队116批近10000人次,不断提升公众风险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服务公众手段不多今年以来,各类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围绕公众气象保障服务举措不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存在“老三样”的情况,特别是与本地新媒体的融合度不够深入。(二)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对标《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和省、市相关实施意见,气象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特别是实行“1833”体系以来,面对人员少、任务重、要求高,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仍需持续发力。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加强与应急、水利等部门对接,探索在1833机制下,打通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联动各环节,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细化“递进式”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力争影响提示提前24小时,警戒提醒提前3~6小时,精细预警提前1小时,5分钟内完成分级叫应。(二)积极谋划上虞气象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上虞区“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和《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任务要求,全力做好上虞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按规定申请了变更登记,于2024年5月10日变更事业单位法人。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4年2月26日被浙江省气象局评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气象服务保障先进集体;2.2024年2年2日被绍兴市气象局评为2023年全市气象部门综合考核优秀单位;3.2024年5年30日被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评为2023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单位和2023年度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名单。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