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绍兴市上虞区广播电视网络发展总站 | 法定代表人 | 陈建平 |
住所 | 绍兴市上虞区青春路1号广电大厦 |
开办资金(万元) | 431 | 经费来源 | 差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436.16 | 期末数(万元) | 436.1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一、承担全区有线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起草与组织实施的具体事务性工作。二、承担全区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设计、建设、维护、改造、运行及资产管理等具体事务性工作。三、承担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规划、开发、创新等工作。四、承担有线广播电视节目播控及运维管理等具体事务性工作。五、承担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传统业务和增值业务的拓展工作。六、承担乡镇(街道)广播电视服务站的日常管理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82471511368Y | 举办单位 | 绍兴市上虞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我站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年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抓好优服务提效能聚民心的使命任务,为全面建设“青春之城”贡献广电力量,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是宣传阵地更稳固。完善“我们上虞”数字电视本地屏建设,做好电视端“三务公开”平台数据的传输保障,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以数字电视本地屏建设为龙头,持续更新美丽上虞、数字乡村服务应用栏目,迭代升级“品质小越”“幸福驿亭”等“一镇一屏”电视宣传栏目,不断提升宣传品牌影响力。通过有线服务频道播放《浙里新风虞尚十礼》等城市文明宣传片,积极营造宣传创建浓厚氛围。二是服务品质再提升。完成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专项治理任务,简化电视收看操作程序,机顶盒开机进入全屏直播时间减至35秒,14个频道的频道号不变信号源,升级为高清,4K机顶盒内50个直播频道升级为高清频道,《重温经典》特色频道顺利落地。推进基础宽带向光宽带产品、家庭组网产品升级工程,光纤宽带和350M及以上宽带占比达到30%。开展网格员素质提升行动,84人认证为智家工程师,9名网格经理被华数集团认定为高级智家工程师。三是基层治理更长效。全区应急广播覆盖工程运维管理高效运转,终端互联互通率在95%以上,响应时间达标率15秒,利用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发布防汛防台预警、治理大气污染等信息和内容宣传2800余条、时长19300分钟。巩固深化农村“三线”弱电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推动管线序化扩面整治向高标化、精细化推进,截止目前,依托智慧平台受理投诉、巡查上报整改工单42673件、处置完成工单数41784件,督办和流转其他运营商的工单3317件;日常累计巡查打卡85741次,合计里程达170000公里,工作经验在绍兴市农村管线序化调研座谈会上作交流,在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聂新鹏一行调研我区管线序化工作时给予高度肯定。四是安全保障更加强。健全隐患排查、整改、销号闭环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安全演练,实施网络安全长效治理工程,完成中心机房供电等技造项目,线路巡查打卡11220公里,重障期值守6357人次,圆满完成75周年国庆、二十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保障期间安播工作。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有线电视用户持续流失,给宣传舆论阵地的稳固带来重大挑战,需要进一步稳定用户阵地。二是农村数字电视网络基础设施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大网络投入。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是抓好宣传文化传播服务。深化数字电视本地屏建设。围绕“党媒政网”定位,升级“我们上虞”数字电视本地屏功能,优化“三务公开”平台,推广“一镇一品”集众融合项目,探索惠及群众的未来乡村(社区)项目。通过数字电视整合地方资源,打造贴近民生的文化传播窗口。搭建新媒体渠道矩阵。构建覆盖小红书、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利用AI技术制作短视频,深耕地方特色内容;通过直播拓展传播广度,推动广电IP形象从电视大屏延伸至移动端小屏,实现优质内容跨平台互动转化。二是提升广电网络服务能力。深化“好服务在中广”品牌建设,开展常态化进社区宣传营销,实施装维营一体化3.0机制,完善96371服务响应体系,强化服务质量监督,确保用户诉求高效解决。加速“双千兆村”与光纤到户项目落地,推广全屋光纤覆盖产品;推动有线电视向创新服务型转变,普及4K超高清机顶盒,提升网络承载与内容支撑能力。以银龄康养项目为核心,优化5G智能手表、适老化缴费小程序等产品结构,提供健康监护与情感陪护服务;推出智能陪伴套餐(含智能门锁、远程监控等),同步开展“百名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助力“一老一小”事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赋能区域智慧化建设,承接三网合一室分等业务及信创云项目,推动农村“三线”整治扩面提质,优化应急广播终端布局,助力互联网与软件服务业发展。依托智慧广电技术,拓展物流、安防等低空经济场景应用;深化数字文博、文旅合作,通过机顶盒与手机端联动,实现文化资源跨屏覆盖,丰富数字化生活体验。四是筑牢安全播出防线。强化责任落实与风险管控,压实安全播出责任,构建“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开展重要节点专项检查及整改“回头看”,确保隐患清零。提升技术保障与应急能力加强播出、传输环节技术保障,每月开展应急演练,完善联动协调机制;紧盯关键环节,构建立体化安播体系,实现全年“安全播出零事故”。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