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绍兴市上虞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冯云燕 |
住所 | 绍兴市上虞区市民中心一路8号便民服务中心3楼 |
开办资金(万元) | 354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375 | 期末数(万元) | 340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日常管理和保障工作,维护正常交易秩序;承担建设工程交易、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土地使用权交易等业务受理、信息发布及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等相关工作;承担对公共资源交易各类专家评委日常管理的相关事务性工作;按规定收取公共资源交易有关费用,代收代退投标保证金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82746325725J | 举办单位 | 绍兴市上虞区便民服务中心(招标投标监督办公室)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便民服务中心(招投标监督办)下属的事业单位,共设五个科室,分别为综合科、工程交易科、政府采购科、产权交易科和网络交易科,为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平台和服务。2024年度,我单位在绍兴市上虞区便民服务中心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2024年,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单位章程,聚焦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化转型、优化营商环境两个主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在全流程电子化、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交易领域营商环境大优化,推动交易服务质效大提升。2024年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476项,预算金额111.75亿元,中标金额104.44亿元,累计节约(增加)资金8.27亿元,平均价(增)率7.40%。1、建设工程交易领域主要工作及效益一是持续优化“不见面”系统。持续完善“不见面”开评标系统功能,不断增加个性化需求。做好乡镇“不见面”招投标系统的点位拓展支撑及日常维护工作。全面推行电子保函,拓宽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做好“安责险”的开发及上线工作。配合“双查双保”数据检查,做好系统对接工作,确保数据推送正常和数据完整。二是配合“市域一体”平台建设。全力推进全市统一数字招标系统建设,优化和完善“八统一”应用,实现应用全面落地。加快示范文本开发,完成房建市政2024版施工及总承包示范文本、水利有限数量制、交通合理低价法等评标办法的开发。按照全省统一招标投标流程标准和数据规范,对系统流程进行改造,实现交易系统一体化融会贯通。三是实现省平台数据归集。根据上级部门相关要求,对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完成从项目注册环节到中标结果环节的全流程内容改造,新增中标结果人员和定标委员会功能,向省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归集,并做好改造后招标投标数据测试、补推等归集工作。四是落实“无感监测”考核。根据《浙江省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体系S3版》要求,对“无感监测”三大指标,十二个靶点进行常态化管理。推进全省远程异地评标,根据远程异地多点评标协调系统要求,完成信息登记,做到营商环境“招标投标”指标考核不失分。2、政府采购交易领域主要工作及效益一是做好政府采购日常工作。完善政府采购项目信息网站发布方式,有效减少因公示、公告中存在的错别字、敏感词等错误导致网站被扣分情况。及时开展每月省政采云网上超市“全省一张网”项目的供应商征集、网上超市价格巡检等日常工作。督促政采云公司完善网超入驻及商品上架系统,堵牢堵实供应商违规上架商品漏洞。2024年度,共有27家次出现违规情况的供应商依据省电子卖场管理办法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进一步规范了网超的营商环境。二是加快探索政府采购异地评标。优化不见面政府采购全流程监管,提升开评标区域的监管硬件配置、升级了相关配套软件,对接财政线上监管系统,完成不见面政府采购全流程线上监管软硬件支持,实现全流程多方监管,也为远程异地评标打好扎实的硬件基础。同时,根据省财政厅异地评审工作的要求,先后完成3个主场异地评标项目以及2个客场异地评标项目,为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工作累积了经验。三是优化国企采购平台服务。配合做好国有企业进场采购项目的综合协调、业务咨询工作,完善国企采购招标文件及线上评标流程。将原有招标文件,改为资格文件、商务文件、报价文件、技术文件四部分组成,有效提高了评标效率,减少评标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在“商务技术结果公布”环节中,增加了对供应商公布资信分评分流程,让评标流程更加公开透明;在商务资信分公布后的询标环节中增加了全选功能,让评标流程更加顺畅便捷。3、土地产权交易领域主要工作及效益一是保障重点项目落地。积极配合曹娥江经开区和杭州湾经济开发区等重点部门做好重点项目地块的招拍挂工作,对各环节最大程度优化,指导企业顺利摘牌,切实保障重点项目的顺利落地。二是完成土拍保证金账户招标。完成了新年度的交易中心土地出让保证金专户招标工作,并对新中标银行做好保密纪律、业务纪律的强调工作。三是配合做好工业项目审批“瘦身”改革。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和区领导指示精神,配合经信局做好全区一般工业建设项目流程现状情况调查工作。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小额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200-400万非依法招标项目权限下放后,乡镇小额平台的项目增多,参与投标的企业家数增多,原单一的评标办法已无法满足现状,需进一步规范。二是示范文本开发力度仍不够。全省推行的房建市政、交通、水利等各类示范文本较多,各类文本招标文件、评标办法都有所区别,虽然目前使用的已经开发完成,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发现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开发所需时间长、难度大,会影响项目招标进度。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是确保常态化工作有序推进。做好招标采购文件备案、开评标协调以及业务咨询指导、档案搜集存档等日常工作,协助同级财政部门和监督办查处违法违规等行为和处理质疑投诉。扎实推进各类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对进场交易项目进行一对一全流程跟踪。强化专家规范管理,做好对代理机构的考核工作,配合开展招投标“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进一步推动交易服务运行高效、规范透明。二是持续推进“省市一体化”进程。做好数字招标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强化与市平台协同联动,不断提升市域一体化程度,优化交易服务,提高交易效能。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新范本使用,加强对示范文本应用情况的审查,把好源头关。大力推进信息整合与服务规范,做好大数据归集工作,全力配合完成招投标交易数据的全量归集工作,做到数据互通共享。三是完善推进政府采购异地评标工作。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政府采购项目异地评审工作的要求,继续完善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同政采云公司的沟通,推进完善软硬件对异地评标工作的支持,尤其是软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不足,为常态化推进异地评标工作打好基础。四是扩面深化成交确认签订电子化。配合资规部门,在“浙江省自然资源智慧交易服务平台”已完成多个土地成交电子确认书签订工作的基础上,扩面深化土地出让成交确认电子化、合同签订电子化,土地出让从公告发布、报名、竞买、资格审核、保证金收退、成交确认、合同签订等环节实现全程不见面、数据可溯、去向可查、动态留痕,让土地出让更加数字化、智慧化。五是继续深化国有产权线上交易工作。通过精简办事流程、办理时间、办事材料,让披露的信息更全面、清晰,出让人、监管方可在线实时查看电子竞价过程和报价记录。积极稳妥做好砂石土类矿产资源自用外多余矿产品交易工作,有效避免工程多余矿产资源交易存在的“围标”“串标”“暗箱操作”等违规操作的现象。做好主城区公共停车位经营权转让的前期对接准备及后续拍卖工作。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