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公开方式: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5-06-23 16:05 | |
发布单位: |
关于区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 ||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就区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情况,向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请予审议。 一、总体情况 人代会期间,人大代表们围绕大局、汇聚民意向大会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 从数量领域看,经议案审查委员会审定,共受理代表建议231件,其中政策法律类7件,经济社会类54件,城建交通类61件,生态环境类16件,教育科技类36件,农业水利类57件。 从办复情况看,231件建议均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答复,其中,所提问题得到解决的A类件共176件,占76.2%,较去年提升5.1个百分点;部分解决或正在解决的B类件25件,占10.8%,较去年下降2.4个百分点;因受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留待参考的C类件30件,占13%,较去年下降2.7个百分点。 从办理质量看,代表对相关办理工作表示肯定,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99.6%,较去年上升0.1个百分点。代表建议当年被采纳并组织实施的有201项,其中12项由区领导领办。 二、办理过程 (一)共担责任。始终把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作为政府依法履职、接受人民监督和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坚持“主要领导交办、分管领导领办、责任部门承办、区府办督办”的工作机制。1.第一时间交办。3月20日,区政府专题召开2024年区“两会”建议提案交办会,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交办、亲自部署,要求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作风”推动办理工作落地见效,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会后,区府办坚持“双把关”机制,在交办阶段“三核一审”,多次与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对接磋商,征求代表意愿和部门意见,力求精准交办、高效落地。2.突出重点领办。今年12个由区领导领办的重点建议,涵盖了新质生产力、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城市人居以及民生关注热点难点等方方面面的发展问题,区政府领导就领办的建议多次听取汇报、开展调研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全力推进办理。如金山中常务副区长领办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区营商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建议》,已推动成立绍兴市上虞区“益企来”营商环境促进会,并邀请行业协会商会入驻企服中心,7月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如王成毅副区长领办《关于聚力“生态警务”、强化“联防联治”的建议》,结合省市工作部署,建立起以“虞城生态义警”为品牌的生态领域群防群治力量共同体。如孙伟琴副区长领办的《关于加强上虞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建议》,孙副区长会同教体局、残联等部门赴特殊教育学校实体踏勘,着重了解特殊学校改造存在的困难,了解难点堵点,现场研究解题。3.明确职责承办。各承办单位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大局要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和期盼,如教体局围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整合与特殊学校相邻的第二实验幼儿园恒利园区,并对所有校舍和场地进行提升改造;如文广旅游局严格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针对“多人提”的建议,由局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组织开展调研、与代表沟通座谈,共商办理良方,办件面商率和满意率均为100%。 (二)多方协同。在建议办理过程中,建立健全多跨联动、高效协同的沟通机制,承办单位主动与代表面对面沟通,提高沟通实效;主办与协办单位之间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研究解决问题,推动了办理工作顺利开展。1.关口前移。在办前开展充分沟通,与代表同分析、共解题,如徐朝阳代表提出的《关于安装24小时自动售药机和全省联网医疗检查单打印机的建议》(第190号),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与代表沟通,对接掌握代表的意向需求,并会同卫健部门和属地多次研究建设方案、踏勘现场,最终确定在新沙居委文化礼堂设立自动售药便民服务点,并于2024年7月完成安装自动售药机并投用。2.主动下沉。针对涉及政府职权交叉且群众反映突出的“急难愁盼”问题,强化统筹协调,多跨协同推进,如严柏青代表提出的《关于规划建设榨菜集中腌制点的建议》(第202号),区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实地调研盖北榨菜腌制问题,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榨菜集中腌制点建设事宜。生态环境分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梳理形成上虞区榨菜腌制池环保建设标准参考意见;资规分局、农业农村局、盖北镇等各司其职、密切合作,在全区用地指标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保障盖北镇农村生产仓储用地新增用地指标19.0亩;同步推进相关农产品加工企业股权转让,带动解决榨菜腌制问题。3.过程管控。区府办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对建议的线上、线下督办工作,强化与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的协同配合,督促各承办单位按时反馈办理进度;各承办单位也都制定了内部进度管控制度,由专门科室对建议办理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督办,确保代表建议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 (三)注重转化。各承办单位秉持“把问题作为研究制订政策措施的起点”理念,积极将代表建议办理与全区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努力将代表建议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举措。1.聚焦关键领域。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农商文旅融合等亟需攻坚的关键领域,如针对俞培军代表提出的《关于开展新质生产力要素盘整,为高质量推动上虞青春之城建设蓄势赋能的建议》(第170号),经信局认真研究、充分吸收代表意见,完善现代产业体系课题研究,提出以“四大战略主导产业+四大新兴未来产业”作为上虞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主方向的承载落地。如针对戴秀兰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虞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22号),文广旅游局结合《虞南高质量发展文旅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在提升虞南旅游市场化运营和宣传质效等方面,积极向代表问计求策,系统性谋划虞南旅游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成立实体化运作的虞南办。2.聚焦民生福祉。聚焦住房保障、医疗健康等群众高度有感的突出问题,如针对许潮江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污水管网建设的建议》(第88号),建设局对建议中提及的28个老旧小区进行了实地踏勘和深入剖析,根据房屋实际条件,形成三类分级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年计划完成第一类单独雨污分流改造,2025年计划完成第二类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雨污分流,同时研究编制第三类改造区域拆迁重建方案。如针对任彩娟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老年人医养结合健康服务的建议》(第157号),卫健、民政、医保、人社等部门从基层医疗机构、老年食堂、护理和康复保险、陪护护理队伍等方面,按照社区居住老人、居家卧床老人、集中养老人员、重点特需老人等四种对象,构建不同类型统分结合、医护结合、全专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服务体系。3.聚焦要素制约。聚焦人才、技术、资本等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如单樵兴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创客等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第179号),农业农村局结合人大建议,牵头起草《现代“新农人”培育“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计划到2026年,全区共培育“浙农英才”6人、乡村产业振兴“头雁”120人、农创客总量2000人以上、现代“新农人”总量15000人以上,重点培育一批农创客典型,以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如何俊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上虞制造业招商力度的建议》(第226号),投促中心积极吸纳“实施精准招商、扩大招商基础”等意见建议,丰富产业链招商“鱼骨图”,全力推进乡贤招商、以商引商工作,持续开展驻外招商,积极谋划招商引资分级研判决策制度,将代表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招商工作提档升级、再攀新高的强劲动能。 在落实人大建议办理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办理工作离代表的期望和区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建议办理过程中存在沟通不够充分的问题,少数承办单位在最后阶段搞突击办理,导致办理效果和代表满意率打了一定折扣。二是部分建议需要多部门协同办理,个别单位协同作战能力不强,跨部门协调协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个别单位在建议办理中存在重答复、轻落实的情况,仅满足于建议的办结,对一些宏观性、前瞻性强的建议缺乏更高站位、更深层次的挖掘研判。 三、下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今天会议精神,认真抓好办理工作“回头看”,着力在提升质量和满意度上下功夫。 一是健全人民至上、与时俱进的办理机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创新举措、完善机制。围绕办前、办中和办后三个阶段,提前研究建议选题,部署交办工作;通过参加条线-部门调研座谈活动、交办工作会议等方式,加大协调力度,保证办理进度;结合“一把手”访谈等建议办理过程性宣传、人大实地调研等工作,努力做到代表建议真落地、人民群众真满意。 二是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将人大建议办理工作融入常态化为民办实事机制,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不断丰富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吸纳民意渠道,借助人大“虞事e督”、政府门户网、“民呼我为”等平台,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和高质量发展建设中来。 三是健全跟踪问效、一抓到底的督办机制。区府办将对建议的落实工作进行动态跟踪和及时反馈,结合人大建议办理“回头看”,对已解决的建议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建议有效“兑现”;对正在解决的建议,会同人大代表工委做好“一件一册”持续跟踪,直至取得真正实效;对确因客观条件暂时只能部分解决的建议,积极做好协调深化工作,创造条件予以逐步落实。运用代表建议办理系统、“七张问题清单”等手段,对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行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办理态度和答复的满意率。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是行使人民民主权利、履行依法监督、参与政府管理事务的重要形式,我们将继续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真抓实干见行动,抓铁有痕见实效,进一步提高我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水平,努力让代表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