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梁子浩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我们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绍兴市上虞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中提出的《关于要求减少涉企行政检查频次、规范中介服务收费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区综合执法局充分借助“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东风,通过“综合查一次”、亮码检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工作,涉企执法检查的规范性、透明度都有了明显提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针对第99号建议提出的问题,我局重点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在规范检查上 (一)厘清职责,做好顶层设计 一是建立工作体系。制定出台《上虞区<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最优区>实施方案》,构建集“强化监管职责、规范涉企检查、优化执法方式、坚持数字赋能、加强执法监督、健全服务体系、优化人文关怀”于一体的“七位一体”监管执法服务工作体系,该工作得到区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出台《关于确认绍兴市上虞区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公告》《上虞区综合行政执法事项职责边界清单》,确认行政执法主体资格80个,明确31个条线1373个事项的监管执法职责,防止部门间出现推诿扯皮、久拖不办的现象。三是做好宣传引导。用好“报、网、微”全媒体宣传平台载体,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有关问题解答》,明确要求各行政执法机关开展涉企行政检查要做到“五个严禁”、“八个不得”。 (二)统筹监管,规范检查行为 一是精简调整检查事项。全面梳理论证涉企行政检查事项,通过取消、整合等方式,精简交叉重复或者不合理不必要的行政检查事项,确保2025年全区涉企行政检查总量、频次同比去年下降10%以上。今年取消28个执法部门涉及的检查事项2234项、暂停13个执法部门涉及的检查事项473项。二是统筹制定检查计划。由区综合执法指导办(综合执法局)牵头组织各行政执法机关制定《上虞区2025年度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计划》,指导、监督各行政执法机关做好部门内、部门间和层级间联合检查,在守住法律底线、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截至4月30日,检查各类主体场所978户次,同比下降42.8%,监管纠正率达23.57%,计划检查率达100%。三是推行数字亮码检查。全面深化推行“亮码检查”,通过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对检查活动赋予“行政行为码”,明确各行政执法机关在开展企业现场检查时,需向检查对象出示“行政行为码”,不得无码入企检查。截至4月30日,我区开展总行政行为(检查+处罚)赋码2823个,亮码率99.35%。 (三)注重实效,强化执法监督 一是完善制度保障。根据省级工作部署,成立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建立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工作机制,制定《涉企执法不规范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绍兴市上虞区关于开展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项监督的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工作、问题、问责等3张清单。二是建立考核体系。将执法人员在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外开展检查、未通过省统一平台开展检查、未规范实施“亮证执法、亮码检查”等问题纳入区委督考办2025年度督查检查事项,联合纪检、检察院等部门共同推进。今年已制发执法监督通知书4份、工作提示函4份。三是畅通反馈渠道。公开征集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线索,畅通邮箱、浙江省企业之家网、来信来访等线上线下诉求反馈绿色通道,同时鼓励支持企业通过“行政行为码”对检查活动进行线上评价,通过完善快速响应、满意度评价等配套机制,协同高效闭环解决涉企执法与服务问题。 二、在规范服务上 (一)全面起底,推进责任落实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摸清底数是所有工作的基础,我们第一时间对全区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掌握面上基本情况。截至目前,在我区执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共有1167家,入驻中介超市登记在册服务机构1087家,执业未登记的80家,其中检验检测类服务机构134家,认证评估类服务机构953家。二是建立健全机制。我区成立上虞区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整改提升工作小组,制定《上虞区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整改提升工作方案》,明确专项治理目标、重点和路径。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实行周会商、月调度,协调堵点难点问题;建立信息交流机制,汇总梳理典型案例,通报曝光监理案例,经验做法《上虞区重塑监管体系推动工程项目中介服务规范化建设》得到了徐文光常务副省长的批示。三是厘清职责分工。系统梳理中介监管事项,根据部门职能建立健全责任清单,涉及发改、财政等主要责任单位24项,水利、环保、交通等行业主管(协管)部门5项,政府投资项目业主单位2项,确保厘清职责、履责有依,同步压实“七个一”工作任务(制定一个整改提升方案、形成一份相关机构清册、制定一个规范管理制度、建立一套评价机制、收集一批典型案例、梳理一批宣传曝光素材、发现一些案件线索)。 (二)多跨协同,推进齐抓共管 一是打通数据壁垒。利用工程项目大数据监督平台,整合发改、财政、审计、建设等7个部门职能,集成基层公权力监督、不见面招投标、审计等11个系统数据,实现市政、水利、交通等领域的中介监管信息一屏直达,为构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机制提供支撑。二是加强联合监管。市场监管局、区纪委监委、公安分局、便民服务中心、财政局等多部门联动,针对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围标串标、商业贿赂、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及违反明码标价规定、价格欺诈、虚假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联合监督检查。三是强化重点治理。针对调研发现的环保安全领域第三方服务收费高、效率低等问题,督促生态环保分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立足职能职责,迅速行动、全面起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管理。例如,应急管理局印发专项整治提升方案,形成一个阶段性分析报告,摸清全区安全生产涉企服务23家,制定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信用评价办法,按A、B、C、D四挡评定排序,A级为信用优秀,B级为信用良好,C级为信用一般,D级为信用警示。 (三)多措并举,推进长治长效 一是制定标准清单化。梳理第三方机构服务事项汇编成清单,明确主管单位、机构名称、资质条件、收费标准、服务内容,通过我区“双查双保”中介监管网等渠道向社会进行公开。二是强化过程监管。系统梳理权力运行风险点位14个,依托工程项目大数据监督平台,建立工程监管不严、监理巡查异常等预警模型,采用定点定位、人脸识别方式,实时记录中介机构工作轨迹。截至目前,已有2400余个政府投资项目纳入监管,触发预警信息8800余条,完成各类业务问题整改3800余个。三是加强考核管理。各行业主管单位严格落实“七个一”工作任务,制定各自行业中介机构监管制度、提升方案、评价机制等,负责各自领域内的中介监管、评价工作。由发改局牵头,每年对中介机构开展“十佳一差”评选工作,对“十佳”单位,根据情况予以优先推荐、优先审批;对“一差”单位,通报曝光并列入黑名单,一年内不得在区内开展业务,截至目前,已表彰优秀中介88家次,列入黑名单12家。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急需解难题、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我们一定会诚心接受社会各界提出的良好建议,尽心尽力落实整改,同时,对于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我们也会积极向上对接反映,持续跟踪办理进度,保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真正落实落地、惠及民生。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您对我们以后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此页无正文) 绍兴市上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年5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