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汤浦镇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汤浦镇信息公开指南

发布日期:2023-12-11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汤浦镇


    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服务,方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准确地获取上虞区汤浦镇的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根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编制本指南。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汤浦镇人民政府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办公地址:上虞区汤浦镇响山路130号;

     办公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

     (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每年5月1日—,执行夏令时间,工作日下午办公时间为14:00—17:00)

     联系电话:0575-82331180;

       传真号码:0575-82337485。

    “依申请公开”的网址http://www.shangyu.gov.cn/col/col1677252/index.html?key

    二、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一)公开内容

 汤浦镇人民政府党政综合办公室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则,依照《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依法向社会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并按照上级行政机关的部署,结合本街道实际,不断增加主动公开的内容。具体信息范围可参见上虞区百官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按分类导航区、检索区和目录显示区编排设计。检索区提供标题、索引号等查询方式;目录显示区根据信息基本属性显示信息索引号、标题、发布单位、发布日期等项目内容。

  信息分类主要包括:

  1、机构信息:本镇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能情况;镇领导及分工情况;内设机构设置及职能情况等。

  2、政策文件:由本镇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以本镇名义发布的或者本镇作为主办部门与其他部门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本镇发布的通知公告等。

  3、规划计划:本镇工作计划和总结;需要向公众公布的通知公告、政务信息。本镇会议,领导同志活动及有关工作部署、进展等信息;本镇需要向公众公布的业务信息。

  4、人事信息:人事任免事项等。

  5、财政信息:本镇的年度财政预算、决算以及“三公”经费。

  6、信息公开年报:本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7、其他:本镇职责范围内依法应当公开的其他信息。

(二)公开形式

 对于主动公开的信息,街道党政综合办主要采取网上公开的形式。网上公开的具体网址为上虞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shangyu.gov.cn),另以“舜水汤浦”微信公众号及有关报刊、广播、电视、公告栏等途径予以公开。

   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也可以在汤浦镇档案室查阅。

汤浦镇档案室查阅点地址:上虞区汤浦镇人民政府(响山路130号);公开时间:工作日;具体地址:镇政府西侧一楼;联系电话:82331180。

(三)公开时限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镇党政综合办将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

 除本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本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区政府办公室向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应当是已制作或者获取的政府信息,但不包括需要进行加工、分析的政府信息。

(一)受理机构

      根据《条例》第十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等有关规定,汤浦镇人民政府党政综合办公室受理向上虞区汤浦镇人民政府提出的政府信息申请。向上虞区汤浦镇人民政府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可由镇党政综合办依法予以公开。

    (二)受理程序

 1.提出申请

 申请人向本机关申请公开本机关的信息应填写《上虞区汤浦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可从上虞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版块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中下载,也可以向镇党政综合办领取。

 2.申请方式

       目前,上虞区汤浦镇人民政府仅受理申请人的书面申请。申请人填写《申请表》后,可以通过当面、传真或者信函方式提出申请。通过信函方式申请的,应在信封左下角或传真明显位置注明“上虞区汤浦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寄送单位:上虞区汤浦镇人民政府党政综合办公室,寄送地址:上虞区汤浦镇响山路130号,邮编:312364,联系电话:0575-82331180;传真号码:0575-82337485。为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推荐采用邮政企业寄送信函。

   申请人可登录上虞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依申请公开”的板块http://www.shangyu.gov.cn/col/col1677252/index.html?key,在网上通过信息公开系统提出申请。申请提交成功后,可凭借系统反馈的受理号在“依申请公开”中查询办理情况。

申请人如申请获取与自身利益关系密切的政府信息,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或证明文件,当面提交书面申请。本机关不直接受理通过电话方式提出的申请,但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相应的服务业务。  

        3.申请处理

本机关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将根据有关规定分别作出处理:

1)申请人所提申请内容不明确或者申请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说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申请人补正时间为10个工作日)。答复期限自行政机关收到补正的申请之日起计算。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放弃申请,本机关不再处理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2)所申请公开信息已经主动公开的,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途径。

3)所申请公开信息可以公开的,向申请人提供该政府信息,或者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途径和时间。

4)依据《条例》的规定决定不予公开的,告知申请人不予公开并说明理由。

5)经检索没有所申请公开信息的,告知申请人该政府信息不存在。

6)所申请公开信息不属于本机关负责公开的,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能够确定负责公开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的,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

7)已就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做出答复、申请人重复申请公开相同政府信息的,告知申请人不予重复处理。

8)所申请公开信息属于工商、不动产登记资料等信息,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信息的获取有特别规定的,告知申请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9)申请公开的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或者不属于政府信息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并对不予公开的内容说明理由。

10)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不得公开,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可予以公开。

11)申请人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形式进行信访、投诉、举报等活动,应当告知申请人不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并可以告知通过相应渠道提出。

12)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可以要求申请人说明理由。行政机关认为申请理由不合理的,告知申请人不予处理;行政机关认为申请理由合理,但是无法在《条例》规定的期限内答复申请人的,可以确定延迟答复的合理期限并告知申请人。

 4.申请的答复

本机关自收到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延长答复期限的,经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

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或者其他机关的,征求第三方和其他机关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的办理期限内。

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当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及本机关保存政府信息的实际情况,确定提供政府信息的具体形式;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政府信息,可能危及政府信息载体安全或者公开成本过高的,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以及其他适当形式提供,或者安排申请人查阅、抄录相关政府信息。

(四)收费情况

 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不收取费用。但是,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的,行政机关可以收取信息处理费。本机关遵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信息处理收费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函(2020)109号))执行。 

  四、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

(一)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二)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本机关不予公开。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本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予以公开。

(三)本机关的内部事务信息,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不予公开。

(四)本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以及行政执法案卷信息,不予公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上述信息应当公开的,从其规定。

 四、监督方式及程序

(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本机关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向上虞区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科进行举报投诉,电话:057582191211

(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本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