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丁宅乡 > 政策文件 > 政策文件
索引号: 11330682002590833W/2010-2896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乡委〔2010〕6号 公开日期: 2010-07-19 13:37
发布单位: 丁宅乡

乡委〔2010〕6号关于开展“网格管理、联动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乡委〔2010〕6号

 

 

中共丁宅乡委员会   丁宅乡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网格管理、联动服务”工作的

实 施 意 见

 

各村、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以及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和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网格管理、联动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改进党在基层的执政方式,加强社会管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巩固和提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逐步实现管理全覆盖、服务全方位,加快推进丁宅经济社会协调、统筹、和谐发展,现就在全乡开展“网格管理、联动服务”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健全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为目的,以乡村干部、党员骨干和社会力量等为主体,以属地化、社会化、信息化为前提,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积极探索建立职责明确、管理精细、信息共享、渠道畅通、服务有效的网格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党组织核心作用更加突出、行政管理更加有效、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党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更加和谐的工作目标,为全面推进丁宅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主要任务

1、科学划分网格。坚持“尊重传统、着眼发展、便于管理”的原则,在不改变目前村行政设置的前提下,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道路、村落、村民小组分布等为界线,充分考虑村干部职数、党员村民相对平衡等因素,一般以100-200户左右农户为一网格,把每个村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一网格的范围大小可以根据各村实际进行灵活设置,一般每个村可划分2-4个网格。

2、优化组织设置。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调整完善村党组织设置模式,原则上把党员人数50名以上的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支部委员升格为总支委员,并按网格设置下属党支部、党小组,每1—2个网格设立一个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总支委员兼任;每一网格设立党小组,党小组长由党员骨干担任。积极开展党员联户活动,每名党员干部一般联系6-7名普通党员和30-40户群众,每名普通党员联系本网格内10-20户群众。

3、组建服务团队。根据网格内服务对象的数量、范围和特点,组建乡服务队、村网格办、网格服务组,开展联动服务,充分发挥他们政策法规宣传员、民情社意调研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民主制度监督员“五大员”作用,尽力把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坚持因村制宜、对口配备原则,按村组建乡服务队,成员以乡机关干部为核心,派出所、学校、卫生院、文广站、银行等单位人员为辅助力量,一般每队安排机关干部2—5名,其他辅助人员若干名,由乡三套班子成员或中层骨干任队长。组建村网格办,由村党(总)支部书记任主任,村三委会成员为成员。村按网格成立若干服务组,成员由村干部、老干部、村民小组长、大学生“村官”、党员骨干和各类志愿者等组成,一般每组3-5人,由村“两委”成员或党员骨干任组长。

4、建立信息平台。组织乡服务队、村网格服务组成员进行一次大规模、全范围的走访,发放网格服务联心卡,了解网格内群众的文化程度、就业情况、优抚求助等各种基本情况,特别要掌握困难家庭、社区矫正人员、信访上访等重点人群信息,并把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服务需求,连同基本情况、重点信息一并反映给乡网格办,输入电脑建立网格基本情况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网格服务组成员每季至少1次深入群众听民情、释民惑、解民忧、集民意,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信息采集、监督、反馈、更新、督办体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渠道畅通、反馈及时,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5、开展联动服务。着眼于全方位、经常化的联系和服务,乡服务队、村网格办、网格服务组要把群众关心、急需的问题作为联系服务的重点。对日常走访和联系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记录在工作手册上,村网格服务组能解决的,由网格服务组负责解决,不能解决的上报村网格办;村网格办能够解决的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上报乡服务队;乡服务队能够解决的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上报乡网格办;乡网格办能够解决的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上报市便民服务中心,依靠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力量尽力帮助化解。通过市、乡、村、网格的公共服务、有偿服务和自我服务,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要事不出乡、大事联动办”的目标。把联动服务与发挥党员作用、推进基层民主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党员设岗位定责、党员联系包干、党员“先锋档案”等活动,积极搭建各级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平台。

三、运行制度

    为顺利推进“网格管理、联动服务”工作,建立驻村办公、网格服务联心卡、服务承诺、民情分析会商、主题化服务、督查考核等六项制度。

1、驻村办公制度。要求乡服务队成员,每年不少于三分之一时间到村办公,每位队员要联系1-2个网格,广泛开展走村入户活动,负责受理、办理、上报、答复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和服务事项。

2、网格服务联心卡制度。以网格为单位,统一制作网格服务联心卡,明确乡网格办、乡服务队、村网格服务组等联系方式,便于网格内群众联系反映有关问题和事项。

3、服务承诺制度。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和服务事项,乡服务队、村网格办、村网格服务组能办的马上办,需转上级办理的要告之具体办结时限,对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或暂时不能解决的则要主动上门做好解释工作。

4、民情分析会商制度。在网格服务组和联户党员深入走访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由乡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其他班子成员、机关相关办(线)、乡属部门负责人参加,集中分析会商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

5、主题化服务制度。结合重大项目建设、平安创建、新农村建设等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的实际需要,每年至少确定四个主题,每季一次,组织乡服务队、村网格办、网格服务组成员开展集中性服务活动,营造声势,推动难点问题解决。

6、督查考核制度。明确考核对象、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实行每月汇报交流、每季督促检查、每半年考核等制度,加强对乡村干部的督查考核,督查考核情况定期通报,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提拔使用、报酬待遇挂钩。

四、工作要求

    开展“网格管理、联动服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点多、面广、影响大。各村和广大干部要把这项工作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网格管理、联动服务”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完善社会管理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各村、单位要从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主动,措施上扎实有效。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丁宅乡“网格管理、联动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网格办。各村也要相应成立“网格管理、联动服务”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认真组织实施。

2、周密部署实施。“网格管理、联动服务”是一个综合管理服务体系,网格划分是基础,联动服务是关键。网格划分上,要充分考虑道路、村落等自然区块,同时打破行政村规模调整前“小村”概念,加快新村融合发展;人员选调上,既要抽调村班子成员,更要发挥老干部、党员骨干以及一技之长者等人员的作用,积极动员他们参与这项工作;日常服务上,要定期走访村民群众,坚持集中性走访与经常性走访、普遍走访与重点走访、一般性走访和主题化服务的有机结合,宣传政策、倾听民意,切实帮助村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3、注重统筹兼顾。乡机关各办(线)和乡属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下移工作重心,把它作为转变作风、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径,认真谋划、主动对接,大力支持村开展工作。各村要切实强化村级组织密切联系群众、深入服务群众的工作职能,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同时要把“网格管理、联动服务”与健全基层综治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明确综治服务员,纳入服务团队的统一管理,切实履行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帮教转化等综治职责。

4造良好氛围。要通过广播、宣传栏、标语、横幅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网格管理、联动服务”是深入推进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以及机关干部“进家庭、知民情、暖人心、促和谐”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激发全社会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更多的人投入到“网格管理、联动服务”工作中来。要及时总结在推进“网格管理、联动服务”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和成效,注重挖掘服务团队中的先进人物和生动事例,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树立基层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附:1、丁宅乡“网格管理、联动服务”工作日程安排表

2、丁宅乡“网格管理、联动服务”乡服务队驻村联格一览表

3、丁宅乡“网格管理、联动服务”流程图

4、丁宅乡            网格居民基本情况信息表

5、丁宅乡“网格管理、联动服务”村网格办成员登记表

6、丁宅乡“网格管理、联动服务”村网格服务组成员登记表

 

 

 

                                          二○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网格管理、联动服务”  工作  实施意见


丁宅乡党政办                                   共印30份




附件下载:乡委〔2010〕6号附件.doc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