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上虞区信息公开 > 政府文件
公开日期: 2017-07-05 16:50
发布单位: 上虞区政府

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上虞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和单位:

    2017年上虞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 年6 月28

 

2017年上虞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2017年是合力建设“创新之区、品质之城”的开局之年,为深化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治理,全面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根据省、市有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十三五”时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从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质的高度出发,狠抓治堵工作,找准当前交通拥堵的突出问题,分析研判今后交通拥堵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创造出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

二、工作目标

按照五年治堵工程的总体部署,坚持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的原则,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交通秩序管理,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强化宣传教育,实现“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的工作目标。

三、工作重点

(一)全面推进交通治堵规划,实现治堵全覆盖

1.进一步推进城市交通治堵工作向城区周边及重点镇延伸,着手编制2017--2020城乡交通治堵三个全覆盖规划(即城乡智能交通全覆盖、城乡客运一体化全覆盖、城乡交通组织管理全覆盖),统筹推进城市治堵管理和小城镇交通治堵工作。

2.加强规划引领,建立和规范城市重大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机制,实行城市重大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对交通治堵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增强城镇交通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二)全面推进文明交通宣传,提高交通满意度

 1.强化文明交通宣传。制订2017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宣传工作方案,创新文明出行宣传平台,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载体开展各种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活动,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强化舆论宣传,加强对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在全社会形成文明行车、文明乘车、文明停车和文明走路的交通文明氛围。

2.强化志愿劝导。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创文明交通、治秩序乱象”大会战工作,进一步发挥交通志愿者在交通治堵中的作用,大力开展以“礼让斑马线”为主题的志愿劝导活动。机关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文明出行从我做起,劝阻行人乱过路、非机动车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3.强化信息传导。利用新型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及时发布治堵工作信息动态;受理法规咨询;适时组织开展网民互动活动;借助绍兴交通广播、上虞广播电台对高峰路况实行连线实报;在上虞日报开设的“文明在路上”专版,重点对城市道路严重交通违法整治进行报道;在城镇主要路口设立交通劝导警示牌,营造开展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治理强大声势和文明出行、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增进市民对城乡治堵工作的知情与参与,扩大和畅通建议投诉渠道,提高投诉建议反馈率和满意度,增强治堵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交通出行总体满意度达到85%以上。

(三)全面推进公交优先发展,加快公共交通建设

1.开展“公交两创”活动,实现全市交通运输部标准的公交一卡通。

2.启动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达到4A级工作,年内全面完成所有建制村通达客车目标。

3.保障公交路权优先,提升运量最大的前5条公交路线高峰期间平均运营时速,在2016年年底考核测评速度上有所提升。

4.公交车辆新增和更新25辆(新增数不少于50%,新能源车辆不少于新增和更新总数的65%)。

 5.新增公交首末站1个,城市公交停靠站新建和改造20个(其中港湾式造15个)。

6.新增5条公交线路40辆公交车辆支持移动支付。

7.对城区18个智能电子站牌试点应用,达到三区融合的工作要求。

8、新增公共自行车800辆,服务网点35个。

(四)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和停车系统

1.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持续拓展主城区范围内的路网框架,今年完成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0公里的任务。    

2.加快断头路恢复建设。打通影响通行的断头路1条。着力构建城区外围快速路网,进一步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3.加快停车系统建设。严格执行省、市相关停车场配套建设标准,满足停车泊位要求,今年新增停车位2000个,其中公共停车位400个。

4.加快老旧住宅小区停车位改造。不断拓展内部停车空间,今年实施2个旧小区停车位改造,新增停车位70个以上。

5.加快落实停车收费政策。坚持加强停车管理,制定完善执行主城区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

6.严格限制路面停车,在严管区域内减少停车位50个。

7.加快易堵点的整治。通过工程改造和交通组织管理等方式,着力改善影响通行的拥堵点3处。

(五)全面推进交通组织管理,强化交通秩序治理

1.规范管理交通常态严管示范区。在治堵重点道路内,强化路面秩序管理,规范严管示范区,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栏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规范率达到95%以上,交通信号灯统一协调控制、路口电子警察和视频覆盖率分别达到95%以上,机动车守法率95%以上,非机动车和行人守法率85%以上,杜绝违法停车现象。

2.实施“一体化”勤务模式,提高通行率。加强路面停车秩序管理,采用视频抓拍、拖车拖移、现场管理等综合手段,对违法停车突出路段进行联合整治,特别是加强对二手车占用公共停车位和私家车占用公交车位的规范和整治;从严查处占用道路设摊经营、乱设摊等违法行为,减少对道路通行的影响。

3.加快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主要城镇建设公共停车场;对我区纳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小城镇,由乡镇政府牵头建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队伍,做好“两站两员”(即乡镇交管站、交通安全员;农村劝导站、交通信息员)建设,实现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力量全覆盖;综合应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汇集融合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人、车、路等基础信息和执法、宣传、劝导、隐患排查等动态信息,实现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全覆盖。

(六)全面推进科技治堵水平,打造智慧城市

1.加大智能交通建设。以智慧型交通管理为依托,深化城市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加强交通信息的分析利用,全面提升交通信息化应用水平。科技治堵在城区广泛应用并不断向乡镇延伸,实现乡镇主干道交通智能监控全面覆盖,主要道路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建设小城镇道路智能科技监控系统,并接入公安交通管理集成指挥平台实现系统控制,有条件的中心镇建设智能交通综合系统,并接入公安管理集成指挥平台,逐步扩大覆盖至重要建制村。

2.加大智能公众服务。以公众服务为导向,完善制度,推进城市交通数据逐步开放;建成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系统并发布指数;建设公交运行监测系统,深化公共交通调度系统,优化完善公交、公共自行车智能查询系统,提高用户满意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治理交通拥堵、确保道路畅通是一项民生工作,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也事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社会关注度高。相关单位必须要落实好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工作责任制,切实把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工作列入日常议事日程,上下齐心,形成合力。

(二)明确任务,责任落实。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履行本单位工作职责,根据2017年度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治理工作任务书的要求,集中力量采取综合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并结合实际开展治堵创新活动,扎实推进全区治堵工作有效开展。

(三)强化监督,严格考评。要严格交通治堵考评工作,将其纳入单位绩效考核内容,按季度、年度对各单位进行考核,各单位做好日常治堵工作资料报送及归档整理。区治堵办要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及时通报,并在年终考核中进行排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