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创赋能提质年”为重要载体,以“科创+产业”为主要抓手,着力推进“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试点,为建设“青春之城”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在塑造城市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活力中彰显科技力量。1-5月,全区完成规上工业研发费快报23.75亿元,居市第3位;研发占营收比重为3.00%,居市第7位(暂无省排名,全省平均3.05%,全市平均3.82%)。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4.82亿元,居市第1位;占规上工业比重64.94%,居市第2位,省52位(全省平均66.89%,全市平均63.64%)。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8.6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9%,居市第1位,省第17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8.4%,居市第5位,省第45位。 主要亮点方面,我区作为首批省级创新深化试点县市,坚持以系统理念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学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教育、科技、人才叠加优势,加快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天大、晶盛、国科等试点示范场景,做好特色亮点挖掘。今年3月,根据省级创新深化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省厅领导要求,再次对试点方案进行迭代升级,进一步明确拟破解问题、任务目标和机制体制改革方向。4月,全市“三位一体”现场会在我区召开,上虞相关经验分别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浙江经视创新专栏、创新浙江公众号及学习强国公众号刊发。同时,扎实做好省科技奖项目摸排,加强成果鉴定和成果登记。截至目前,已完成科技成果登记27项,拟报省科技奖项目8项。此外,积极摸排重大科技成果和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5月,共报送省重大创新成果6项,已入选1项(绍兴唯一)。 2024年下半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进各项科技工作的强大动力。加强科创赋能形成新质发展合力,持续推进“三位一体”改革试点,破解新材料领域难题,打造示范场景,抓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盯牢重点指标,推进工作落实,抓好短板指标,提升研发费占营收比重,做好高新企业和中小企业申报;加快平台赋能汇聚新质创新资源,做强产业创新平台,推进曹娥江科创走廊引领的区域创新体系,重点推进相关平台建设,做优企业研发平台,加强延链补链强链,打造高能级研发平台体系,做精双创特色平台,完善全链条孵化体系,提升承载力;加强主体赋能增强产业创新动能,加强企业主体培育,完善梯度培育链条,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围绕主导和未来产业突破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难题,探索中试转化路径,推进国科中试基地建设,启动配套产业园;加大协同赋能构建共融创新生态,做透科技金融文章,构建多元投入机制,探索新模式,做实人才引育文章,开展“引智强企”活动,推进资源一体化配置,做活产研协同文章,推动在虞大学研究院发展,做优科技服务文章,拓展增值服务,开展活动,做好涉企问题办理和特派员服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