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002590606/2025-006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5-02-17 10:02 | |
发布单位: | 区商务局 |
绍兴市上虞区商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 ||
区商务局全面贯彻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扩内需、促消费、稳外贸、拓外资、抓改革、务实效,全区商务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是争先创优有实绩。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地区,列入省级特色商业街(区)试点1个、进口高质量发展项目计划1个、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项目1个、数字贸易标准化试点基地2个;8个项目列入省级服务业重大项目,居全市第1位;培育省、市级出口名牌企业4家,新增国家钻级酒家5家,特色餐饮品牌“虞味”建设即将完工。深化实践伞业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入选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大通农场“共富工坊”,和美谢塘“共富工坊”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典型案例。 二是深挖潜力扩内需。举办“金秋多巴胺·宝藏上虞城”金秋购物节等多场促消费活动,发放汽车、商超、餐饮等各类消费券3800余万元,累计拉动消费近9亿元。开展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发动商家参与244家,累计使用汽车报废及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电动自行车等各类资金4287万元。 三是抓大扶小强外贸。深入推进“百团千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组织581家企业参展189次,其中两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及展位总数创历史新高,累计成交金额超2.1亿美元,参展企业浙江创新激光设备有限公司获央视关注报道并在《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全区海外仓平台上线12个,申报跨国公司5家,总数均居全市第一。1-9月,全区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8.73亿元,同比增长44.2%。持续开展跨境电商“店开全球”“品牌出海”“独立站领航”三大行动,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等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上共有签约企业502家,同比增长7%。 四是惠企服务再升级。立足企业群众需求,持续推进服务“增值化”。“虞快享”板块三季度办理量达1904件,占全区总量的40%;实行“以展促贸一类事”改革,即展即报项目完成审核151个,合计资金352.49万元;组织开展“小微企业服务季”活动,惠及企业255家次,同时联合信保服务公司搭建小微企业统保平台,协助企业挽回损失81.32万元;96345社区服务中心受理家政、水电、养老、家电维修等生活服务类求助类电话月均1万件以上,处理率100%,满意率99.8%;开展总部楼宇协调会5场,解决产权分割、绿化建设等问题60余个,19个“一江两岸”总部经济集聚区项目均列入区“五个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江畔大厦等3个楼宇基本实现100%招商入驻;制定餐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制度,督查餐饮企业5714家次,排查安全隐患4722条,整改率80.6%,实现全年区内商务领域安全保障“零事故”。 二、明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商务重点工作,靠前分析研判,推进落实措施,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加强外贸主体培育,紧盯重点项目建设,夯实行业安全管理,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以优供扩需促内贸流通。一是激发消费潜力。精心部署 “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持续发放汽车、家电、智能家居等专项消费券。举办购物节、美食节、车博会等各类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升级消费场景。以“一点一特色”为原则,提升发展各类商圈,争创省级以上高品质步行街,创建更多老字号、钻级酒家、绿色商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夯实高品质消费基础。三是强化电商赋能。大力发展“直播+”消费新模式,引导传统商贸综合体深化线上线下联动发展,围绕照明、伞具、童装等优势产业开辟高效流通销售“新赛道”,新增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5个以上。四是促进业态融合。积极发挥“一江两岸”总部经济集聚区平台作用,大力招引商务服务、检验检测、科技研发等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争创高能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1个以上;引导企业参加国内外展示展销活动,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打响“上虞尚品”知名度,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数量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2.以育新引强促对外开放。一是开拓新市场。持续深化“百团千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鼓励企业以我区现有海外仓资源为基础,尝试发展“展示展销+市场对接+厂家直联+跨境电商”模式。二是培育新业态。针对照明、伞具、户外休闲用品等出口传统产业,推进“产业带+跨境电商”模式建设,带动小家电、童装等产业带出海。围绕上虞区“4+4”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工程,实现服务贸易和高新产业出口较快增长。三是引育新主体。推行“丝路领航”计划,孵化本土民营跨国公司,开展外贸主体培育行动,特别针对格派钴业、颖泰等在外出口存量较大的龙头型外贸企业做好联挂服务。持续深化“中小微企业成长季”系列活动,提升“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能力。 3.以楼宇经济促产业聚集。一是谋划服务业重点项目。研究谋划市、区2025年度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盯引滨江新城12号未出让地块2个、英台•高端度假古建筑酒店、金科汤姆猫一站式旅游度假目的地项目、桃花源森林温泉度假酒店等5个项目落地,继续推进高铁新城青春驿站、余坤广场二期总部大楼等项目,计划竣工繁华里•健康驿站、杭州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卧龙智汇商务中心等项目。二是加快总部楼宇建设。在五大片区基础上,围绕“小型商圈、体验为王、社交互动、网红打卡”的核心理念,构建挂联平台机制,加强统一布局,确保楼宇差异化发展,实现业态互补融合,提升“一江两岸”总部经济集聚区管理水平。三是强化优质项目引育。充分利用增补政策、加强成果共享,对楼宇所在街道以外的镇街、平台牵头入驻的项目,产生区域经济效益按相应比例分成。通过政策刺激,提高总部楼宇入驻率。 4.以协同机制促行业管理。一是落实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强化重大节庆日等重点时段行业监管,全面排查整治商超、餐饮、成品油零售等关键领域安全隐患。巩固并优化散装汽油实名销售系统、餐饮经营第三方检查等长效管理机制。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确保成品油零售、报废机动车回收、二手车交易及再生资源回收等行业监管无死角。二是完善预付卡日常监管举措。加强“理性充卡、适度消费”宣传,弘扬诚信经营主旋律。加大与公安、市监、属地协同联动,联合处理预付卡集中信访事件,确保平稳过渡。推动备案登记管理,通过行业协会、普法宣教等手段,督促企业主动备案。推动建立预付式消费领域试行资金公证监管平台,实现监管前移,构建事前防范机制,源头控制风险。三是深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创新回收手段,确保回收量同比稳步增长。推动城市环卫与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两网”深度融合,实现投放站点的整合统一、作业队伍整编、设施场地和数据资源共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整治提升行动,开展全覆盖检查,落实清单式管理,健全协同联动机制,促进回收行业健康发展。 5.以政策优化促涉企服务 一是迭代升级助企政策。出台新一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及开放型经济政策,重点支持高端品牌招引、企业培大育强、电子商务、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并做好新一轮服务业政策宣传,进一步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发挥政策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按照“能快则快、能早则早、应兑尽兑”原则,及时做好政策资金预兑。二是不断加强增值服务。重点聚焦“优外贸”,围绕“企业出口一类事”开展微改革,联合海关、公安、外管、税务等部门,为企业提供“出口一揽子”服务,不断提升服务的增值性和精准度。积极创建助企服务载体,开展商务政策宣传月。三是持续提升部门协同。定期召开板块部门座谈会,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落实“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机制,实现企业从“多头办”到“一站办”的综合服务,构建起多部门联动的开放服务新体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