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002590761/2024-8453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 号: | 虞人社〔2024〕80号 | 公开日期: | 2024-12-27 09:20 |
发布单位: | 区人力社保局 | 有效性: |
绍兴市上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上虞区契约化共建“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实施方案》的通知 | ||
|
||
各乡镇、街道,杭州湾经开区(综管办),e游小镇管委会: 为加快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打造一批“有产业、有特色、有培训、有创富、有典型”的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夯实基层培训服务体系,营造全社会崇尚技能、尊重技能浓厚氛围,现印发《上虞区契约化共建“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实施方案》,请认真贯彻落实。 绍兴市上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12月25日 上虞区契约化共建“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实施方案 一、创建目标 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设立村(社)培训点,打造集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收集、培训课程提供、政策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到2027年底,在全区建成18个技能培训中心,35个技能培训驿站,55个技能培训服务点。 二、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要求,聚焦“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目标任务,以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增技创富为导向,以基层党组织为纽带,打造“资源共享、问题共解”共同体,建立部门、镇街、村社、机构(学校)四方会商、合力推动、共建共享的技能人才培养格局。 三、职责分工 人社部门负责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做好培训、认定机构资源供给,督促相关机构(单位)规范开展培训认定工作,定期推介各类技能人才政策,会同各类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等载体打造技能培训中心,杭州湾经开区(综管办)、e游小镇管委会积极配合;镇街充分发挥党建网格智治作用,做好培训需求摸排登记,协调、支持、指导所辖村社建设培训阵地,制定培训清单,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增技创富工作;村社负责摸排村民培训需求,利用文化礼堂、周边企业生产车间以及共富工坊等资源建设技能培训驿站,组织村民参加培训;机构(学校)围绕本地重点产业、村社特色产业开发培训项目(课程),提供师资、教材、设备、场地等培训资源,并承担相关送教下乡任务。 四、实施路径 (一)点位布局 1.技能提升服务点。各乡镇(街道)利用辖区便民服务站(中心)、就业服务驿站、零工市场等载体,建设n个集培训需求申报、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推介等服务于一体的技能提升服务点。服务点设置相关标识〔有条件的配备自助服务机,滚动显示本地培训机构(学校)、培训中心、培训驿站等基本信息和就业岗位招聘信息〕,在明显位置放置技能培训政策、培训需求登记表等资料。 2.技能培训驿站。各乡镇(街道)利用村(社)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载体,建设技能培训驿站。驿站应至少有满足30人同时授课的场地,主要引入培训机构师资、周边企业高技能人才或技能大师资源开展技能理论授课,有条件的村(社)可进行基础实操培训。 3.技能培训中心。有条件的乡镇(街道)依托辖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等平台,布局技能培训中心。培训中心主要开展对设施设备、场地要求相对较高的职业(工种)培训,例如电工、钳工、汽车维修工等。 (二)需求摸排 主要可从以下三种渠道进行培训需求摸排: 1.服务点需求登记。每个技能提升服务点由镇街牵头确定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收集来访劳动者培训需求信息,并按照职业(工种)分类汇总培训需求,根据收集信息联系对接相应的培训机构(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 2.村社驿站组织报名。每个村(社)明确1名党员作为“技能特派员”(人员可依托现有村社两委干部、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等充实完善),具体负责所在村(社)培训需求信息收集、培训机构对接、政府部门联络、岗位推送等工作。“技能特派员”可结合村社特色富民产业发展需求、农时季节时令项目、“一老一小”(母婴护理、老年照护、家政服务)等领域,点单式梳理提出培训课程意愿清单,契约四方共同研商后向村民发布培训计划并组织报名。 3.重点群体帮扶。镇街、村社帮扶人员依托省“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在线”,点对点联系并收集重点就业群体,特别是登记失业人员、无技能等级证书人员的培训需求,由镇街工作人员汇总并实时反馈人社部门,人社部门将统筹制定培训开班计划,并为重点群体提供报名参训等服务。 (三)组织实施 1.技能培训。以“一镇(街)一品”、“一人一证”创建为引领,依托村(社)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可核发相应技能证书。 2.岗位练兵。鼓励企业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通过岗位练兵方式提升员工职业技能水平。对岗位练兵活动方案经人社部门审核同意的企业,给予3万元补贴。 3.技能比武。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开展符合镇(街)产业特色的技能比武活动,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技。经人社部门备案的可核发相应技能证书。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人社部门牵头抓总,统筹利用好四方资源,落实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乡镇(街道)要加强与人社部门的沟通协调,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形成技能创富的氛围。 (二)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季度分析研判和会商机制,不断优化培训项目和授课方式,提供多元化“培训菜单”,如可在汤浦镇开展农村电商销售专项,在梁湖镇开展茶艺培训专项,在岭南乡开展民宿管家专项等,打造特色化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 (三)加强总结宣传。通过靶向技能培训,积极培育特色技能型村(社),总结推广优秀经验做法,打响“一村一品”技能创富品牌,提升技能促共富影响力。 附件:1. 2. |
||
|